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开展语文整体教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改论文,素质教育论文,语文论文,为核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使语文教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区在“一法为主,多法为辅,优化教法”实验(见《福建教育》1990.11)的基础上,由教育局统一拟订《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方案》,在全区小学中大面积实施。
该项实验,使全区70所小学以整体理论为依据,协调语文各个教学要素的关系,取得了整体优化的效应。现将实验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把语文的“工具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个整体
现行的语文教材本身就是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较为完美的统一体。但当前语文教学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实验针对语文教学目标偏重于工具性,削弱思想性的现状,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各册以组为单位,从教养、教育、能力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的全面要求。譬如,八册第一组,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是: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小足球队员的拼搏精神。②理解生字词,巩固查字典的方法。③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④掌握观察顺序和抓住重点开展想象的方法。⑤掌握“抓住事物的特点”的训练重点;继续学习分段方法、概括段意。⑥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的写法,练习写一处景物。这样,从宏观上保证了整个单元的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微观上,具体到每课,我们在强调学习目标全面性的基础上,要求课堂教学采用潜移默化手段,把思想教育渗透于语文课“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中,使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受到感染、熏陶和启发,在“渗透”两字上做文章。
二、把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融为一个整体
实验在认真落实“双基”的基础上,强化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把抓好这“三项能力”训练,作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人才的重要举措。
强化自学能力的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实验过程中,汉语拼音教学、字词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都同样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教给学生分析字形、记忆字音及查字典的方法;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教给学生读懂一句话、一段话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点、划、批、查、注的读书方法和给课文分层、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捕捉美好的闪光材料,让学生掌握选材、布局、谋篇的方法。强化自学能力的训练,课堂上体现“六个要”,即:一要有明确的自学要求;二要有充分的自学时间;三要有具体的自学指导;四要重视激发自学兴趣;五要注意教给自学方法;六要重视培养自学习惯。为了提高强化自学能力训练的效应,我们重视精心设计自学提纲。自学提纲的起点放在“读”上,着眼点在于“思”上,重点放在“练”上,训练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总之,课堂上要变教师“满堂灌”为运用自学提纲启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猎取知识,获得能力。
在强化思维训练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我们让学生动脑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重点抓住品读、研读、质疑、品词、品句等思维训练的难点,促发思维的“想象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
强化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我们坚持把听、说训练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同时注意训练方式的多样性,训练内容的计划性,从而使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三、把教法和学法融为一个整体
实验首先针对长期以来以教师“教”为线索安排教学的现状,设计了“指导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即六步教学法:“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启发自学,异步辅导→学生议论,解决疑难→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品词品句,质疑问难→实践练习,完成作业”。这样,就落实了课堂教学结构渗透学法指导的任务。
其次,以良好的教法,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学法,引导学生掌握自己学习的全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学法的动态展开,我们重视导学、导思、导练,使教的过程成为学的过程。如例句引路、例段引路、例篇引路等等,让学生举一反三掌握学法;同时,我们重视揭示规律,总结学习过程。如经常不失时机地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问:“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怎样知道的?”这样,促使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
再次,在强化“双基”训练中,促使学生掌握学法。“双基”训练,是语文学法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训练过程中,我们让学生掌握识字、阅读、写作的规律。这就是学法指导与基本学习能力训练有机结合的有效教法。
此外,我们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品质,如自主精神、独创精神、向上精神、刻苦精神等,这些精神在学法指导中起着相当大的能动作用,小学生要掌握学法,要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去保证。
四、把减轻负担和提高质量融为一个整体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认真创设语文学习的良好气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合理负担的条件下,提高质量。
针对学生学业负担较重,心理压力重的现状,我们首先从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入手,让“爱”撒满校园,把“爱”带进课堂,使学生心理压力降低,达到和谐地学习。同时,我们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用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炽热的爱,激发学生兴趣;以“微笑的脸孔、和蔼的态度、甜蜜的语言”的良好教态,创设“乐学”气氛,让学生在愉快合作的环境中学习。
在心理负担减轻的基础上,我们认真实施以课堂练为主,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以国家教委规定的时间为准的“优化作业”训练。同时,我们坚定不移地推广“一法为主,多法为辅、优化教法”的课堂教学结构,切实提高课堂效益。
五、把认知、表达、改文融为一个整体
我们针对当前作文教学中轻认知能力训练的现状,把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捕捉写作内容的能力为整体功能目标,进行严格训练。
我们采用“安民告示”的办法,提前一周公布作文题目,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材料准备、写法准备。
我们还针对当前作文课仍是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型教学现状,采取还给学生自主权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具体归纳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拓思路,指导审题→学生议论,解决题材→汇报点拨,实践练习→宏观评讲,修订练习→总结提高,完善练习”的六步骤作文教学法。
此外,我们还针对当前教师背着学生精批细改,过严给分,反馈迟缓的评改方法,采用把改文权还给学生、自改、互改结合、增加面改的办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六、把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融为一个整体
语文科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应当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把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融成一个整体。
我们针对当前“重课内轻课外”的现状,认真抓“课外”这个阵地,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把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巩固和应用。
为此,我们主要开展了如下语文活动课。
1.积极开展读书读报活动。我们全面开放图书馆(角),并定每周六为个人图书交换日,解决缺少图书问题;规定学生每周课外阅读量,制定“阅读登记表”,便于检查落实;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积累词汇;评选读书读报积极分子,开展交流,推动读书读报形成高潮。
2.组织参观访问、游览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开发状况,了解家乡变化,了解工农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了解风土人情等等,开拓学生视野,发展思维。
3.开展书法、演讲、作文、课本剧等竞赛活动;组织调查错别字小组,走向社会开展调查活动等等。让学生从小接触竞争机制和实践活动。
4.开展自编小报的综合能力训练。指导学生每月出版一期自编小报,报名自命,文章自选,版面自设,图画自配,体现自创精神和综合能力。
这样,拓宽了“课外”阵地,调整了课内外的活动内容,使“课内”与“课外”融为一个整体。
实验测试证明,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开展语文整体教改,学生思维素质明显提高,学生的造句和习作思想健康;文化素质稳步提高,其中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尤为显著。去年,全区小学毕业会考平均分86.5,红分率76%,及格100%,与实验前比较平均分提高了35.5分,红分率提高了24%,及格率提高了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