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地下室砼构件渗漏的处理对策论文_郑小江,周理波,褚晓淮

浅谈建筑工程地下室砼构件渗漏的处理对策论文_郑小江,周理波,褚晓淮

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5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地下室砼构件渗漏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出现砼构件渗透的问题之后如果不能及时准确的处理,将会使得地下室的正常功能和安全性等方面受到影响,本文在地下室砼结构混凝土在施工设计和施工过程的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地下室砼构件渗漏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砼构件;渗漏;对策

引言

我国城市化的脚步在不断的加快,各式各样的楼层建筑拔地而起,为了增加城市用地的使用率,人们通常会建立相应的地下室,但是在地下室建筑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砼结构渗漏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会对地下室的功能及安全性等方面的带来影响,通过对地下室的总体项目过程的分析,能够在设计、施工、材料以及管理等方面找到问题,本文针对这些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筑工程地下室砼构件渗漏的处理措施。

一、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建筑工程地下室砼结构渗漏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结构产生的裂缝,而大多数的混凝土裂缝无论是在宽度、长度还是分布上都是属于收缩裂缝。出现收缩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热胀冷缩的问题,混凝土在建成之后会经历硬化的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的水泥灰发生水化热,这就使得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提高,而混凝土外部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会温度降低,在这种出现内外部温度差过大的情况下,就会使得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而外部出现拉应力,在两个反作用力的影响之下,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为了防止出现砼结构的渗漏,需要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宽度进行控制。

首先应该设置伸缩缝,根据相关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定,新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伸缩缝的最大宽度应该在20米到30米之间设置伸缩缝,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般选择埋在土中或者是室内,也就是最大宽度的30米。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难对墙体完成之后的快速回填和盖顶,所以在实际的工程建筑中会采用最大伸缩缝间距为20 米。

其次就是应该在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上进行控制,在建筑工程中,通过对后浇带的控制能够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在进行后浇带的清理等操作会增加混凝土施工的难度,甚至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对此可以利用膨胀加强带来进行连续的浇筑,这样能够使得收缩应力较大的地方能够利用相应的膨胀来对混凝土的收缩进行补偿。

还有就是应该加强水平钢筋的配置,通过减少水平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减小防裂钢筋之间的间距以及增加配筋的强度等方面的操作来进行处理。

最后可以在混凝土的加工过程中增加适当的外加剂或者掺合料,利用膨胀剂可以对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进行补偿,通过掺加一定的纤维等等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从而能够对混凝土的裂缝的产生进行抑制。

二、混凝土混合比的控制

(一)原材料的合理选用

首先在水泥方面,选用的水泥在水化热和铝酸三钙的含量等方面应该较低,但是在强度等级上应该高于32.5兆帕之上。其次在砂石的选择上,应该控制沙粒的洁净程度,严格控制砂石中泥土的含量,保证石子的级配能够连续、良好,粒径应该符合要求,尽量选择含泥量不大于百分之一的碎石或者卵石。而在外加剂和掺合料上,通过减水剂能够对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上进行改善,还能够减少水灰比,减少用水量,这样就能够减少由水而引起裂缝和空隙,再加上一定数量的粉煤灰和硅粉等掺合料能够减少水泥的用量,在水化热方面上降低,从而能够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进行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

塌落度应该根据地下室部位和施工工艺的不同进行选择,同时,为了保证拌合物在和易性上的要求,应该在水泥、外加剂和掺合料上进行严格的控制,通过对现场情况的了解,不断的进行试配,并且最好试配的等级要比设计的要求高一级。另外,因为水灰比过大的情况会增大混凝土的收缩率,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在相关的要求下进行计算,需要将水灰比控制在0.55以下。通过实验室来对配合比进行选定,并对各项参数进行优化,不断的进行混凝土的试拌,确保混凝土实践的检测强度和抗渗性。

三、施工工艺的控制

在模板方面,保证模板表面的平整性,保证拼缝的严密性,控制模板的吸湿性,并通过一定的措施来进行支撑和牢固,一旦出现模板的变形或者漏浆,很容易出现渗漏的情况。

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应该对拌合物的自由落差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能够防止混凝土产生的离析和分层。虽然浇筑可以分层分段进行,但是应该对层与层、段与段之间的浇筑时间进行控制,保证在上一层段混凝土初凝时间之前进行浇筑,减少施工缝的出现。

在进行混凝土振捣的过程中,一般采用机械来进行全面细致的振捣,通过对下料和振捣顺序的控制来防止漏振和欠振情况的发生。在已浇筑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再一层的下料,振捣的时候应该将振动棒插入已浇筑混凝土表面之下5到10cm,这样能够保证连接处混凝土的质量。最后应该对振捣的时间进行控制,振捣的标准应该是混凝土表面泛浆并且无气泡,防止出现欠振和超振的发生。

另外应该加强度混凝土的养护,通过对混凝土的养护能够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的快速蒸发,有效的保证水泥的完全水化,从而减少混凝土内部毛细管网的连通,进而不断的发生渗水通道和裂纹,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

四、细部构造的处理

在施工缝、变形缝以及后浇带方面,外墙的施工缝应该设置在比底板高出三十cm的外壁上,对于地下室中留置的施工缝应该采取相应的止水措施来进行控制;施工结构的变形缝的处理上一般采用橡胶止水带来进行处理,这样能够减少沉降产生的变形应力;在后浇带上应该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施工。

对于贯穿墙体、底板以及围护结构等位置的铁件,应该增加相应的止水环,从而能够减少水分通过铁件的渗透,并能增加渗水的路径,从而减少渗水的压力,进而对混凝土的渗漏进行控制。

对于穿墙管道,穿墙管道能够在热力、电力、给排水等方面的提供一定的便利,对此应该和穿墙铁件一样,通过一定的防水措施来对穿墙管线进行处理,通常会采用预埋管道的手段来进行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地下室砼结构渗漏的现象出现的几率不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混凝土的抗渗性,保证地下室原有的功能,保证人民的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刘觅.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细部渗漏成因与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5,12:190-191.

[2]李淮.建筑工程中地下室渗漏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3:221.

[3]潘连鹏.地下室渗漏成因与防治[J].民营科技,2012,06:320+202.

[4]朱祥.地下室渗漏防治及处理探讨[J].甘肃科技,2009,02:136-137.

[5]胡振杰,曹宇成.小议地下室渗漏的成因与防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1:106.

[6]蒋小少.关于地下室外墙渗漏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4:348-349.

论文作者:郑小江,周理波,褚晓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地下室砼构件渗漏的处理对策论文_郑小江,周理波,褚晓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