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周茹* (通讯作者)吉辉 张再良

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近5年就诊的10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延续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对其运动功能康复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各基础指标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延续性护理组生活满意指数、生活质量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及患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脑卒中;康复医学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continuity of care for patients with motor function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Methods: A recent five-year treatment of 100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care into the continuity of care and usual care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levant indicators of motor function recovery.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asic indicators, and continuity of care after treatment group life satisfaction index, quality of life index,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rating scale and limb motor function scores higher than the usual care group,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the continuity of care for patients with stroke motor function with good result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continuity of care; stroke;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延续性护理(Continuing care)是近几年国内外新提出的一种护理理念,即将院内护理延伸至社区及家庭的护理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疗效[1],本文将基于我院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情况,对该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进行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在我院近两年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病例纳入标准为经影像学诊断明确脑卒中,且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为(1)合并有周围神经疾病或四肢残疾而导致运动受限者,(2)患有糖尿病且合并糖尿病足或末梢神经损害者。所有纳入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所纳入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延续性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每组50例。其中延续性护理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1.3±19.2岁(36~78岁),29例为脑梗塞,21例为脑出血;常规护理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3.5±25.6岁(32~84岁),30例为脑梗塞,22例为脑出血。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疾病类型上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

1.2试验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延续性护理,具体方法为:首先建立出院后护理小组,对小组的成员进行延续性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以达到对延续性护理具有深刻的认识,并对其核心技术具有良好的掌握,在不断的实践与锻炼中使操作技能充分熟练;其次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再次,建立院内外脑卒中信息交流平台。出院的脑卒中患者与研究小组能通过所建立的电话交流平台进行互动,研究小组可通过该平台向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定期上门随访。对已出院2周的患者进行上门随访,观察其运动功能康复情况,之后按照各患者病情不同拟定个性化访视计划,以进一步加强社区康复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3疗效评定

对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评定采用三个量表进行:(1)生活质量评定方法采用生活满意指数(LSIA)及生活质量评分(QLI)进行评定,LSIA方法包括20个项目,最低分0分,最高分40分;QLI最低分0分,最高分10分,两个评定方法反映出的生活质量与评分正相关。(2)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定量表(FIM)进行评分,最低分为18分,最高分为126分,其评分与自理能力强弱呈正比关系。(3)患肢运动功能康复评估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进行评定,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100分,其评分与反映出的患肢运动功能的障碍程度呈反比关系。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分析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而各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0.05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延续性护理组患者LSIA评分及QLI评分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差异(P>0.05),而治疗后延续性护理组LSIA评分及QLI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延续性护理组患者FIM评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差异(t=0.29,P=0.34),而治疗后延续性护理组FIM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t=3.19,P=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2.3两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康复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延续性护理组患者FMA评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差异(t=0.35,P=0.18),而治疗后延续性护理组FMA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67,P<0.01) 。

3讨论

本研究通过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观察了延续性护理方法与常规护理方法对运动功能恢复的情况,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各基础指标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而治疗后延续性护理组无论是生活满意指数、生活质量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还是患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进一步证实了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重要性。这种护理观念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近几年已有较多的普及,且给各类疾病的患者带来了良好效果,但在国内延续性护理还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理念仍处于研究中,目前关于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研究较少,故对这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综上,本研究结果表明,对脑卒中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其运动功能的康复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卓莲.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05): 75-76

论文作者:周茹* (通讯作者)吉辉 张再良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5

标签:;  ;  ;  ;  ;  ;  ;  ;  

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周茹* (通讯作者)吉辉 张再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