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用电量的不断增加,电力系统的容量将变的越来越大并且供电的范围也更广。另外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不断接入,整个电网的系统架构变的异常复杂,此时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的应用能够有效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对继电保护装置内部结构智能化等方面的进行积极是改善能够有效提高其可靠性。本文对浅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自动化;可靠性
电力系统作为发送、变、配以及用电各个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主要包括调动自动化以及继电保护设备。由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效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促进自动化装置快速发展。根据目前电力系统发展情况来看,发电控制设备、电力调度设备、配电网设备以及综合变电站作为当今电力系统发展的综合保障;在无人值班的环境中照常工作。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包括:传输、生产以及管理阶段的自动化调和、控制以及管理;通过变电厂、发电厂、用户以及输配电网络进行自动化管理,为了保障远距离传输质量,提高经济以及管理效益,必须从根本上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转换。
1继电保护工作原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属于机电设备当中一种,其与电子设备有较为巨大的差异,继电保护装置主要由测量、定值调整、执行以及逻辑等几部分构成。继电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基本概述为:首先,测量来自被电力系统保护的对象的运行相关信息,根据测量接受的数据信息与调整好的预计值进行对比,以此作为判断线段是否出现故障或电网运行异常的依据。其次,继电保护装置的逻辑部分对测量部分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从而确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否处于动作状态。再者,执行部分根据测量部分、逻辑部分提供的结果,判断是否予以电网运行,即发信号或跳闸。以上对继电保护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其全部过程均依据自动化技术完成,利用自动化系统对继电保护设备实现完整的支持,接收继电保护设备各个组成部分收集的数据以及通讯信息,同时对这些已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分辨数据的安全与否。一旦数据不符合继电保护装置监测的相关要求,自动化系统立即报警,将报警处理结果向自动化系统反馈,经过自动化系统及时且科学的统计后,工作人员能及时的对报警信息进行有效处理,达到确保继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行的目的。
2自动化和继电保护设备可靠性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设备是确保相关电气设备安全的关键,也是提高整个电力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条件。当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继电保护设备能快速发现故障并且判断故障发生区域,同时发出警报,尽快切断电路以保护用电设备和防止故障范围扩大。当前,继电保护设备一般都是由一套或者多套设备组成,这些设备都是独立工作的,这样在保护设备安全上更加可靠。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装置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有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动化装置主要是对系统中的参数进行检测,同时完成自动化操作的。设备自动化是当前的一个主要趋势,自动化的性能可以说是对电力系统可靠性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在对电力系统中自动化和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研究的问题上,应从下面几点进行。
2.1对继电保护设备自动化装置和初始状态进行分析。当前,继电保护设备中的自动化装置较为复杂,设备的初始状态设置对其运行影响重大。因而,在对其进行分析中对装置的结构以及参数设置电力系统中自动化与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要充分了解。
2.2需要对相应的自动化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统计,并且结合设备的特点其运行的规律,并且对可能存在的漏洞进行分析。在对电力系统的继电设备进行检修时,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对可能存在的漏洞进行分析,以更好的提升继电设备的可靠性能。通常情况下,自动化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都会出现不同的设备问题,因此需要定期对相关的继电设备进行检查,以更好的改善继电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系统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更新过程的可靠性分析
在自动化与继电保护设备的更换以及创新的过程中,其可靠性也会受到的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将这方面的因素纳入进去。另外应用继电保护设备时也要根据其原理以及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挑选,从而保证继电保护设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3提高自动化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的对策
3.1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
提高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就应该将供电的可靠性作为工作中的重点,加强供电可靠性的制度建设,完善相关的网络管理,同时要建立健全并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维护人员的专业培训,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故障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继电保护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技术水平过低,是造成继电保护运行不顺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这些状况要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促使员工养成工作记录和工作检查的习惯,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故障的出现,同时这些工作记录就相当于一份运行档案,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根据记录以此加快故障处理时间。同时工作人员还必须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在进行数据计算时,应该不断进行计算以保证其准确性和精确性,严格按照运行程序进行设备操作。
3.2优化设计过程
为了达到继电保护设备的设计标准和要求,就必须对冗余的硬件技术设计过程进行优化。因为冗余的一些硬件技术即使在继电保护设备发生异常运行或是故障时,其也不会对电力系统造成明显的影响。而减少硬件冗余,既能够减少错误动作发生的几率,还能够保证继电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另外继电保护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减少何种硬件冗余需要结合其运行的状态进行综合考虑,只要符合系统的运行标准和要求,就可以对硬件冗余进行优化和精简。
3.3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在继电保护可靠运行管理过程中,要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各项可靠性指标进行准确、合理的计算,在计算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正确率时,区外故障的正确不动作也可以包含在内;此外,在电力系统的二次继电保护与自动控制回路中,主要采用继电保护辅助配套装置进行保护,该辅助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会对整个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不能忽略辅助装置的可靠性管理,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证其可靠性。
3.4注重对继电保护设备的常规性检查工作
常规检查通常是十分容易被忽视的,然而常规检查在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过程中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常规性检查主要包括设备的清洁、连接部件加固、焊点虚焊等。在目前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中,其设备的零部件较多,因此在长途的搬运过程中难免出现螺丝松动等现象。在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时,需要按照科学的步骤对设备进行检查。
结束语:
电力系统的运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受到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和继电保护技术有很大的关系的,因此,要对继电保护技术进行不断的发展,同时也能更好的对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黄为婷.电力系统中自动化与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J].电子制作,2015.
[2]杨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评估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3]李建峰.电力系统中自动化与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J].电子制作,2014.
论文作者:范建国,郭永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设备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可靠性论文; 继电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装置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