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 丽 1高连彬 1王建宾 1李 媛 2李春柳 1高淑敏
1定州市人民医院 073000;2保定市第三医院 073000
【摘 要】目的 研究帕立骨化醇治疗尿毒症患者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尿毒症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骨化三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帕立骨化醇治疗。两组均治疗16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iPTH水平,高钙血症、高磷血症的发生率。及高。结果 两组患者的iPTH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PTH水平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钙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高磷血症的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帕立骨化醇能明显降低患者iPTH水平,并能降低患者高钙血症的发生率,在治疗尿毒症患者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方面比骨化三醇更具优势。
【关键词】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帕立骨化醇
【中图分类号】R5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300-01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尿毒症患者严重的并发症,是由于患者的甲状旁腺增生肥大和甲状旁腺激素过度合成和分泌,造成骨关节系统病变,血管钙化,成为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1]。因此,临床上积极的治疗干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成为改善尿毒症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2]。我院于2012年9月-2015年10月就帕立骨化醇对尿毒症患者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得临床效果做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所有参选的患者维持血液透析>6个月,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浓度为500-1000pg/ml,钙磷乘积<4.52mmol2/L2。并排除严重心、脑、肺等疾病者。选取2012年9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尿毒症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在35-75岁之间;观察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36-75岁之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采用骨化三醇治疗。用法:2.0g/次,2次/周,透析后口服。患者血钙浓度>2.88mmol/l或钙磷乘积>4.52mmol2/L2。需停药,待血钙浓度恢复正常再用药。观察组采用帕立骨化醇治疗。用法:4.0ug/次,3次/周,间隔2周调整剂量。药量调整标准:根据患者iPTH相对于基础值水平调整,①iPTH水平不变、升高、降低幅度<30%,需增加剂量2.0ug.②iPTH水平降低幅度30%-60%,维持当前剂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iPTH水平降低幅度>60%或iPTH低于60pg/ml,需减少剂量1ug.如果血钙浓度>2.88mmol/l或钙磷乘积>6mmol2/L2,需停药,待血钙浓度<2.6mmol/l在恢复用药。两组患者均治疗16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iPTH水平、及高钙血症、高磷血症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iPTH水平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iPTH水平为(732.34±145.32)pg/ml,治疗后iPTH水平(283.33±98.60)pg/m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iPTH水平为(738.26±146.52)pg/ml,治疗后iPTH水平(534.82±95.62)pg/ml.两组患者的iPTH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PTH水平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观察组出现高钙血症者8例,占人数的16.00%,高磷血症12例,占人数的24.00%;观察组出现高钙血症者14例,占人数的28.00%,高磷血症15例,占人数的30.00%。观察组高钙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高磷血症的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尿毒症患者常见并发症,高达80%。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在研究中,但其发病与钙、磷代谢异常,活性维生素D缺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以及甲状旁腺钙敏感受体异常密切相关。临床表现主要为①骨痛、骨折等骨骼系统方面的症状;②高血压、心力衰歇等循环系统方面的症状;③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系统方面;④中枢及周围神经病变等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治疗尿毒症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药物有经典活性维生素D(骨化三醇)和新型活性维生素D(帕立骨化醇)。两者均能有效降低PTH;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加血钙的浓度,从而负反馈抑制PTH的分泌。但骨化三醇能增加患者高钙血症的发生率,而帕立骨化醇是维生素D受体激活剂,可选择性作用于甲状旁腺,从而抑制PTH的合成与分泌,并能减少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高钙血症的发生。本实验表明:帕立骨化醇能明显降低患者iPTH水平,并能降低患者高钙血症的发生率,在治疗尿毒症患者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方面比骨化三醇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周春柳.尿毒症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治疗进展[J].柳钢科技,2014(3):50-53.
[2]张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策略[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15(3):5-9.
[3]郝娟,程叙扬,左力,等.帕立骨化醇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15,14(9):540-544.
[4]潘海清.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M].中国卫生产业,2014(30):32-33.
[5]王泰娜,徐斌,贾凤玉,等.帕立骨化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5,24(1):1-5.
论文作者:王,丽,1高连彬,1王建宾,1李,媛,2李春柳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甲状旁腺论文; 患者论文; 尿毒症论文; 血症论文; 继发性论文; 水平论文; 统计学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