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电缆线路的运维与检修管理策略分析论文_胡宇东

配网电缆线路的运维与检修管理策略分析论文_胡宇东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大厂县供电分公司,河北 廊坊 065300

摘要: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的要求量逐渐增大,电缆线路的安全维护能够关系电力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是电力系统的核心问题。电缆线路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紧密,电缆线路出现故障会使得人们生活紊乱,也懈怠了社会的发展。机电设备的创新与发展迅速,使得人们对电力的要求增强,大功率的输出电量,电缆长度不断增长,致使对电缆的保护困难。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以及实施维护,将关系着对部门和家庭的供电安全,对电缆线路的管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电缆线路;运行维护;检修管理

1配网电缆线路的运维现状分析

1.1基本情况

配网电缆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由导体、保护层和绝缘层三部分构成。根据使用范围、具体构造、铺设方式等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将电缆线路分为不同类型,例如低压电缆、中压电缆、高压电缆、架空电缆、海底电缆和地下电缆等。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迅速提升,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因此电力行业获得迅猛发展。在社会用电量逐年增大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做好电力资源的配置工作,并且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给予充分重视。从当前配网电缆线路的运行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线路运行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使电力行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例如部分电磁环境难以满足电缆线路的铺设需求,而电缆线路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还会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危害。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切实提升配网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水平。

1.2运行要求

在配网电缆线路的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技术标准的要求:其一,电缆的温度必须保持在与允许范围之内,并且保证外皮与线芯之间的温度差达到15~20℃。一旦发现电缆温度异常,就要对电力负荷进行限制,从而使温度得到控制;其二,必须对电缆线路的负荷进行控制,保证负荷处于安全管理标准允许的范围内,但是允许短时间内出现超负荷现象,而这一现象也要符合安全管理标准的相关要求;其三,不能在全线敷设电路跳闸的情况下尝试送电,从而造成事故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其四,必须对电缆线路运行的电压进行控制,保证电压在额定电压的1.15倍之内,避免使绝缘体受到损害;其五,对于使用频率较低的备用电缆,应保证其处于充电状态,从而避免受潮湿影响出现故障。

2配网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策略分析

2.1线路保护区的运行维护策略

随着城市配电网络密度的不断增加,电缆线路的建设方式逐渐以直埋为主。为了保障其运行安全,应该做好日常巡视工作,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运行维护策略,从而保障线路保护区的运行安全。具体来看,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力企业要严格规范线路保护区的运行环境,避免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等危险品堆砌;其次,运行维护人员应该对线路保护区的垃圾进行清理,确保其环境的整洁性;第三,运行维护人员应该做好线路保护区的监察工作,必须建筑施工或道路工程对电缆运行造成影响,例如禁止保护区内进入重型机械设备,从而使电缆运行环境遭受破坏。

2.2资料及备品的运行维护策略

为了确保这一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做好资料及备品的日常管理工作。例如对电缆线路的设计图纸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故障处理方案,同时制定日常巡检制度,对资料、备品等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并且验证备品的质量安全情况。

2.3电力标志的运行维护策略

首先,运行维护人员应该对重点的线路位置进行标志,例如变电所、电缆房、电缆沟等,从而避免发生触电危险;其次,运行维护人员应该对终端设备进行安全标示,例如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线路功能;第三,运行维护人员应该对型号、名称、规格、长度等线路信息进行详细标示,确保其清晰性和完整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策略

为了使配电电缆线路的运行安全得到保障,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维护策略。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运行维护人员应该制定健全的日常维护计划,着重从定期巡查、定期维护的角度出发,使电缆井、电缆隧道、电缆沟等运行环境得到维护;其次,运行维护人员应该制定合理的预防试验计划,例如根据电缆线路的材质不同,对电缆进行直流耐压试验,并且对电缆的绝缘性能进行实时监控;第三,运行维护人员应该制定大修计划,着重根据监控情况、使用年限和历史资料,对电缆线路的运行状态给予综合判断,并且明确其故障常发生的位置,从而明确大修的范围。

3配网电缆线路的检修管理策略分析

3.1故障诊断

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因此配网电缆线路发生的故障存在差异。为了保障配网电缆线路检修管理的质量,必须对电缆线路故障进行明确诊断,从而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具体来看,配网电缆线路的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分别是低阻故障、高阻故障和开路电阻。就低阻故障来看,主要是因为电缆线路内部线芯存在绝缘受损情况,因此绝缘电阻会相应减小。在对这一故障进行诊断时,需要用到低压脉冲这一测量方式,从而使测量诊断的结果更加精确;就高阻故障来看,必须根据故障发生的具体方式进行分类,例如泄露性故障、闪络性故障等,并且给予针对性的解决;就开路电阻而言,主要对其负载能力进行增强,从而保证电压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2故障测距

在故障诊断的基础上,检修管理人员还必须做好故障测距工作。故障测距主要指的是利用测量仪器对电缆线路终端设备的故障进行测距,从而对故障的影响范围给予明确。一般而言故障测距都采用粗测方式,对这一方式进行具体划分,可以得到以下两种测距方式,一是行波法测距,二是阻抗法测距。就行波法来看,主要对行波原理进行有效利用,在实际测距时,利用脉冲电流法、脉冲电压法、二次脉冲法等途径,对电缆线路的故障位置进行测距;就阻抗法来看,主要对电缆线路测量位置的抗组进行详细计算,并且结合电缆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电缆线路的故障距离。例如在实际测距中,可以对经典电桥法进行有效利用。着重利用电缆故障测试仪对电缆线芯的直流电阻值、电缆长度进行测量,然后根据电阻与电缆长度成正比的关系,对故障位置进行计算。实践来看,经典电桥法的误差长度在3米以内,结果相对比较精确,因此在电缆线路检修管理中会得到普遍应用。

3.3故障定点

由于配网电缆线路检修难度较大,因此对检修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例如在实际检修工作中,仅仅确定电缆线路故障的大致位置,无法使故障得到切实解决,为此必须紧密结合电缆线路运行的具体情况,对故障发生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从而使检修的结果更加精确,为此检修管理人员必须做好故障定点工作。从实践操作来看,检修管理人员一般会使用音频法和声测法进行故障定点。音频法主要适用于三相对地短路、相地短路等故障的定点,声测法主要适用于高阻故障和闪络性故障的定点。以声测法为例,检修管理人员可以对大容量高压电容器进行充电,然后定时对存在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放电,并且利用传感器接收放电的声音,并且对这一声音进行判断,声音最大的位置就是发生故障的位置。但是声测法只能对低电阻接地的电缆线路进行故障定点,因此在应用时应该具有针对性。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配网电缆线路的运维与检修管理策略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为进一步促进电力系统获得健康长远的发展,必须对电缆线路运行维护的能力给予提升,为此相关人员应该制定完善的定期巡检计划,切实做好电缆线路各个线段的巡查和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运行故障,避免电力系统的运行受到影响,从而使电缆线路得以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林自强.配网电缆线路的运行及维护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8(17):56.

[2]邢尚华,张金阳,宋钰.配网电缆线路的运行及维护管理[J].硅谷,2018,8(2):224-225,255.

论文作者:胡宇东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  ;  ;  ;  ;  ;  ;  ;  

配网电缆线路的运维与检修管理策略分析论文_胡宇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