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的网络语言符号意义微探论文

新媒体视域下的网络语言符号意义微探论文

新媒体视域下的网络语言符号意义微探

喻鸿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摘要: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其本身具有交际意义,但是在交际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形式,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符号文化世界。带有新颖性的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使大众眼界得到了提升,当新媒体得以广泛使用之后,网络语言与文化就成为了新形式的一种。本论文主要从网络语言出现的原因、使用形式和特点方面进行分析,在语言价值及语言学价值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促进语言使用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 新媒体;网络语言;价值

网络语言广义上是指拼音、图片、符号、英文字母、标点和文字掺杂在一起而形成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会经过一个群体的认同和使用,在现行网络媒介中表达独特的意义,正是因为符合大众的审美和心理而得以广泛传播。在20世纪90年代初,网民数量大大增长,为了取得诙谐的聊天效果,网络语言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其符号化主要有字母、数字、图片化的趋向,因此,网络语言有了体系并能独自创造自己的体系。

一、网络语言符号出现的原因

(一)文化和思维的要求

文化是语言的载体,而所有高层次的思维也都依赖于并作用于语言,语言的产生和消退与二者息息相关。譬如,“忽悠”这个词语得益春晚小品《卖拐》,其本身意义是“能言善谈”,但是在小品的加工后,加上了“欺骗”的意味,俨然还带有了贬义色彩。在一些日本电影和作品的影响,中国人有了“逆袭”一词,本意是“反击”,现在指逆境中反击成功,表达了一种正能量的精神,并且带有褒义色彩。另一方面,在对多组网络语言进行观察时发现,其实许多语言是可以用日常词汇表达的,但是网络中的人们有意识地结合现实创造出一些新词来表达该意思,并且这些表达具有随意性、主观性,是发生转变后的思维作用下的典型表现。

会计故意性信息失真是指会计活动当事人(包括国有企事业、非公有制企业、上市公司、中介服务机构)出于各种目的,利用会计规范给会计活动当事人的灵活性,事先经过周密安排而从主观上故意有偏向性或诱导性的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制造假账,而造成的信息失真。[1]会计故意性信息失真分为二类:第一类如银广厦、琼民源的财务报告完全是无中生有、恶意编造,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第二类是利用内外串通,共同操纵、利用信息不对称和财务技能的优势共同作弊。

“有一天,患者走进诊室,不用刷手机,只靠‘刷脸’便可完成预约、就诊和支付,甚至可以先诊疗后付费,才是最好的医疗方式。”王立明向记者展望,当下,利用不断进步的技术,完善一体化的院内诊疗格局,实现院际更为紧密的协作,满足患者的就医新需求,是众望,也是医院不断发展的根基所在。

(二)语言表达具有缺陷性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可以使用语言和非语言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但是在人们进行正面交流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地掩盖自己的“言外之意”,使得交际并不是那么完整,情感表达并不是那么丰满,这是语言作为交际手段存在的主要缺陷之一。正是因为一些微妙的意义无法用语言和非语言来表达,因此会出现一些辅助性的手段,网络语言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在这个虚拟社会中的话轮转换,成就了主体间的情感新体验。譬如,“汗”这个词最开始只是表示从毛孔中排泄出的液体,但是在网络中衍生为“无语”的意思,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语言表达的不足,同时也避免了直言后的尴尬。

(三)个人色彩愈演愈烈

正是由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外来文化中的外来词汇对我国现有文化造成了空前的影响。汉语的使用人口较多,但总体上说来汉语仍为摆脱“非普遍语言”的标签。在跨文化交际中,国际地位上比较强势的语言和文化毫无疑问会对其他国家的语言与文化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经济和科技的强弱也会有一定影响。因此,我国网络语言的表达显示出了多样性。拿英语作为主要的参照物,我们可以发现由于计算机领域发展迅速,大量新词出现在网络中,许多英语词汇在汉语中只能通过描述的方法才能传递相同的信息。譬如,电子邮件或伊妹儿(e-mail)、网络用户(user)等。又如缩略语,WTO、DVD、CCTV等,已经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二、网络语言使用的多样性

(一)与方言紧密结合

语言表达效果的多元化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甚至是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模式,以快速地适应咨询高度发达的时代。但并不是所有新词新语都能够存活到今天,有一些网络语言正在逐步走向衰退。在网络语言的空间里,社会解除对其的约定、表意和解码困难是造成这类新词新语消亡的主要原因。譬如说,xswl这个网络语言,表示的是“笑死我了”的意义,但是人们少有人去猜测和解构其表达意义。反而是在旧有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改沉闷的形式和意味的语言占了上风,使得更有趣也更吸引人们的眼球,这类主要是语义的扩大。譬如说,“卷铺盖”、“炒鱿鱼”,都是从原来的字面意思转变为被老板解雇。这类词都是与就有文化相联系的基础上,在原意上加上了诙谐的成分,使得意味更加深长,表达更加委婉。

(二)外来文化多方影响

网络以其开放、便利、快速以及平等自由的文化氛围培育了有主见的独立价值主体,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个人色彩因此越放越大。由此,表达个人言论的形式愈加丰富。对于赞同的事件,网民们采用更加具有“表演性”、“夸张性”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切身感受,比如说“为你打call”,极具形象色彩义,表示价值主体极度支持的态度。对于不满的事件,网民们用“替换性”、“暗示性”的语言从侧面表达自己的暗讽态度和关注度,比如说“我选择狗带”,表示对事物的不满或者无奈。

梅宏图呷了一口茶,话锋一转,入了正题:至于失地农民四处上访,我完全理解他们的诉求。我也是农村出来的苦孩子嘛,能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个中甘苦,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但要发展,总得有牺牲吧,这世界上两全其美的好事,终归是凤毛麟角的嘛。说着,梅宏图站了起来,冲嘉宾席深深地鞠了一躬,说,感谢各家媒体对我们的舆论监督。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已经印发了情况说明,分发给了各位朋友。希望诸位看清是非,不要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想借机大捞一把的人蒙蔽和利用。

(三)与旧有文化相联系

地方方言中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承载了大众文化,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为网络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提与线索。譬如,“尴尬”本来是南方方言,在客家话和吴方言中比较常见,后来被收录进了普通话中。近几年衍生出了“尴了个尬”,没有实际意义。这种形式一开始出现是来源于“我去”衍生出的“我了个去”,也没有实际意义,只是相当于一个叹词,相当于古代的“呜呼哀哉”,表示无可奈何。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方言词汇在使用中不仅是具有个人色彩与地方特色,更多的是对本土文化的一种认同,为网络语言提供了新鲜且强劲的力量。

立青多杰强调严惩重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注重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进一步健全公安机关和监管部门之间的线索通报、案件移送、案情互通、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今年上半年,共处理食品药品安全违法案件17起,罚没12万余元。

三、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

隐喻是把未知的东西换成已知的术语进行传播的方式,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有相似性,且可以单独表达和解释该事物的时候就成了隐喻。比如说,“她是一个母老虎”,由此我们认定“她”和“老虎”一样具有凶狠的特性。在语言中也类似,譬如,电脑主屏幕上的“菜单”,由于和现代生活中餐馆里的菜单有类似的特性与功能,能为人们提供选择和应用,因此而得名。又如现在流行且长久不衰的网络数词组合“886、1314、520”等,正是由于在网络中显示出了极强的物理相似性,具有隐喻的效果而成为网络流行语。再如英语中的ing形式,现在应用在多种动词后表示正在进行,比如“恋爱ing”、“学习ing”等等,表示一种状态,这都是隐喻的效果。通过隐喻手段,人类构筑了概念系统,由此能指和所指合并在了一起。

人们的表达方式大概包括隐喻和转喻两种。

转喻是不用其本身的名字而是用它密切相连的概念来替代它的一种,它更加注重其中的相似性。譬如“好莱坞”一词其实实质上是指代的美国电影制造业。利用已知的语言创造相似性来表达未知的特点,在语言表达中特别是网络语言中是十分常见的。譬如,“顶”这个词其实在最开始只是表示人体或物体上最高的部分,但是在网络语言中则变成了一个动作,表示支持。在贴吧中,为了使自己的帖子能最早被浏览,发帖人往往只写一个“顶”字,而发帖人被形象地称作了“楼主”,第一个人能够得到“沙发”,帖子上下的人会互称为“楼上楼下”。这一系列的词语都带了空间感,但其实上是用转喻的表达方式用空间概念替换了时间概念。转喻的使用,使得交际变得更加形象。

四、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

(一)语言价值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思维与文化的工具,始终是为交际服务的,语言价值可简单定义成为人类提供的交际效用。网络语言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网络语言的表达和需要能否进入日常表达的系统之中。首先,网络语言推动了词语的产生于推广。如前文所说,汉语里的大部分新词新语都来自网络语言,且其中部分是长久不衰的,更甚者直接进入了《现代汉语词典》。譬如说:“云计算”、“给力”、“网购”等等。这些词语在网络中应用极广,使文字与词语的意义发生了改变,为推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次,创造了新的语体形式,丰富了交际表达。网络语言不同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它的很多特性是来自游戏或是娱乐的性质,其中又有随意且新的地方。因此,这是在网络兴起后的新型的人际交往空间里所形成的新语体形式,表达方式多样且贴合生活。网络语言是超越了表达和传递信息功能的一种语言,在言内言外折射了特定时段的某些社会心理和时尚诉求。

(二)语言学价值

首先,这对人们的语言学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国一直在强调语言规范化,而带有主观随意性的网络语言的出现实质上是打破了这一规定。但是是否完全符合规定的语言就是良性语言?如何评定网络语言的好坏,我们需要客观地去了解了网络用语是否能满足网民的语言需求之后再下定论。网络语言的出现,强化了我们对语言观和交际观的认知。其次,促进了新兴学科和研究方法的产生。随着网络交际的普及以及网络文化的兴起,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由此应运而生,并且对其他语言学科譬如社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也有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使得学科建设更加完善。再次,引发了对语言规范化的思考。网络语言是规范化范畴之外的种类,是约定俗成的广泛应用。但正是由于种类繁多且没有限制,一定程度上是冲击了母语和传统文化,甚至对中小学教育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也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在必要的时候也应该通过立法的手段来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视域下,语言的革新显示出不可逆的趋向。但在多组关系中,网络语言正在不断出现,部分也会极速消失,但其对既有语言体系的影响正在日益扩大,使得已有体系不得不正视网络语言的作用并逐步接纳网络语言,即便如此,一定程度上也应该对网络语言进行限制与管理。

参考文献:

[1]杨丽娜.大众传媒语言新现象[J].文学教育(下),2018(03):26-27.

[2]陈光明.从网络语言缩略语看网络语言的后现代特征[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02):41-44.

[3]于根元.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语言热点问题大讨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79-89+97.

[4]邹韶华.论语言规范的理性原则和习性原则[J].语言文字应用,2004(01):16-25.

作者简介: 喻鸿(1996.8.14-),女,四川自贡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

标签:;  ;  ;  ;  

新媒体视域下的网络语言符号意义微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