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存在一个普遍问题:上课时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潜在意识,远不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上课时能独立提出问题的学生更是极少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将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下面谈谈自己的践行之见。
一、创设氛围,让学生敢提问
在课余与学生交流中,常听到学生反映:害怕老师,不敢问。心理学家指出:紧张的气氛会制约人们智慧潜能的发挥,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可以诱发学生创新潜能的萌动。因而必须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情境中表现自我,敢想、敢问、敢说。而这种良好氛围的创设,首先源于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如在教学中,教师一个亲切的眼神、有效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评赞等,都会拉近师生心灵间的距离。再者,上课伊始教师可以编一些有关本节授课内容的小故事来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只要我们能为他们营造一种自由和安全的学习氛围,重视他们潜能的开发,就能唤起他们的问题意识。
二、积极鼓励,让学生能提问
问能解惑,问能求知。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学生崇拜师长,崇拜教材,不善发问,更不敢提问;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问,遵循学生好奇、好问、好表现的年龄特点。当学生对教材有怀疑的态度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点,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多种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问题,并且教师还要做到: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自己能思考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时,教师拿出几组圆柱和圆锥(其中有等底等高的,有等底不等高的,还有等高不等底的)让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演示中,有的学生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就问:为什么同样是圆锥和圆柱,实验的结果会不一样呢?在这位同学的启发下,又有许多同学提出了问题: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等高不等底,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又存在什么关系?……通过问题,再次让他们动手操作,既验证清楚了上述情况,又强调了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存在三分之一的关系,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也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充分的培养。
三、倡导合作,让学生想提问
数学教学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感悟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是基础,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究去获得自有的感受和理解。合作学习则是个体学习的升华,它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带着疑问去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启发,共同研究。从而创造性获得知识。儿童之间有他们的共同语言,他们之间的相互沟通,比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要便捷得多。因此,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中,教师要在课题上给学生留足够的学习交流时间,让学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解答。如教学"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教材将圆平均分成16份,拼成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比较单一。笔者在教学这节课时,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后小结时,让学生之间相互提问题,结果不少学生积极发问:圆的面积公式既然可以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那么它能不能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这些问题的提出马上就有其他同学验证答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的学生进一步的提问:那么拼成的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圆的周长和半径有什么系?等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四、引导质疑,让学生会提问
质疑,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比如:在教"比的意义"时,说比的后项不能为0,就有学生提出球赛时为什么会出现2∶0 、 3∶0的现象?因此教师除了讲清其中的道理外,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要加大表扬,因为他这种敢于向教材发问的精神是不可多得的。
五、体验成功,让学生爱提问
体验创造过程就是让学生在自己观察、实验、猜想、归纳、分析和整理的探究活动中,感受了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并解决的过程。是把教材内容的知识成果经过学生的再创造,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维成果,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小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也有得到老师和同学赞扬的心里愿望,如果老师以赞赏、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对学生极大的鞭策和鼓励。 "数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存于激励,唤醒、鼓舞"。 如:对教材中较难理解的一些概念、性质,有的学生总爱问"为什么"。讲"分数的意义"时有的学生问"为什么要把一个整体平均分,不平均分行不行?"学除法时,问"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等,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要及时给以赞赏和肯定,给学生以积极的鼓励,使学生获得学好数学的成功体验和自信。那么他们提出问题的意识也会就越来越强烈。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既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又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思维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论文作者:邱恒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意识论文; 圆锥论文; 教师论文; 面积论文; 等高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