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草原荒漠化的思考_生态系统论文

关于草原荒漠化的思考_生态系统论文

草原荒漠化的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草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内蒙古草地退化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不同学科的学者都企图从各自的学术领域去揭示其退化的规律,并相应提出了生态、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如现在正在进行的“休牧”、“禁牧”、“围封转移”等系统工程。但这些发展模式效果究竞如何?不少学者实地调研后发现大批的牧民在破产,畜牧业经济在萎缩,并滋生了很多社会问题。如儿童失学,离婚率上升,犯罪率升高。这些经济社会问题又与脆弱的生态系统相联系,以恶性循环、因果循环、贫困循环方式构成了贫困系统。这个贫困系统和各子系统之间具有相互牵制的张力,使整个系统的贫困状态具有较大的惯性,并形成贫困陷阱。随着入世后我国“三农”问题面临新挑战,如何破解这一贫困系统已经迫切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个人认为必须抓住导致草原退化、牧区贫困等主要矛盾,从恢复生态入手,通过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使整个生态系统保值和增值,达到草原的永续利用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这就要求我们从生态学的机理重新认识内蒙古草原的生态系统,反思我们五十年来对草原资源利用所遵循的各种理论与社会实践。为此,本文拟采用历史回顾的方式对草原资源利用方式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反思,提出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对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的重新认识

(一)围封草地不去利用是否仍会退化

目前,指导我们进行草原资源利用和管理的主流观点是通过调整载畜量即降低单位草原载畜量的办法来控制草原退化。这一观点主要源于美国的草原学理论,即草原学家克莱门兹(Clements 1916)所建立的植物演替模型。该草原学理论认为:特定地点的植物群落都将通过确定的物种替代顺序向单一稳定的平衡状态——顶极群落发展,超载过牧会导致逆行演替,使草地植被远离顶级状态;减轻放牧压力或者禁牧可使草地恢复并进展演替,最终达到唯一的顶极群落。把群落看作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有机体”,这种观点的概念和方法非常明确,并具有一种规律化和条理性,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美国的生态学中居于统治地位,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美国草原管理的基本理论。其中主要的就是“草原状况等级”(range condition class)和“草原的承载力”(rangeland carrying capacity)概念,即通过测定特定地点的植物的物种组成与其顶极群落的差距,确定草地的退化状况。以草地的状况来计算安全载畜量,就要求草原管理者必须保持放牧压力与草原自然更新的平衡。这一草原管理学理论被我国著名的草原学家王栋先生引入了我国。王栋先生编著的《牧草学通论》、《草原管理学》,是我国建国后最早的草原管理学教材。我国几十年来的草原学理论都以这些理论为基础。这些在热带草地得出的理论是否适宜温带干旱的蒙古高原地区,即内蒙古草原围封起来不去放牧,是否能达到唯一的顶极群落?2003年7月我们课题组沿边境线从东乌旗往西一直到乌拉特后旗,对围封30年的边境围栏内的植被状况进行了考察(见表1)。

表1 边境线围栏内外的植被状况对比表

东乌旗东苏旗四子

乌拉特乌拉特

王旗中旗 后旗

原生草原类型 典型半荒漠荒漠化 草原化 草原化

草原 草原 草原荒漠

荒漠

原生群落类型羊草、大针小针茅、灌小针茅、灌丛、小

梭梭、锦

茅+杂类

丛+羊草、 锦鸡儿、针茅、葱

鸡、小针

草杂类草杂类草 类草

茅、杂类草

边境围 原生群落 芨芨、灌木灌木为 锦鸡、红

梭梭、锦

栏内植 发生变化,已变为优 优势种,砂、珍 鸡、骆驼

物群落 大针茅数 势种,小针小针茅 珠、白刺

蓬为优

量增多, 羊茅、大针茅 增多、大为主要 势种,灌

草几乎消 数量减少,针茅、羊种,小针

木周围

失,蒿草类羊草、扁蓿草消失 茅数量 已没有

数量增加 豆消失减少

植被,出

现雅丹

地貌

边境围 羊场、大针冷蒿、小锦

小针茅

葱类草、

红砂、珍

栏外植 茅为优势 鸡、小针 为优势

红砂珍 珠、锦

物群落 种,冷蒿、茅、为优势

种,锦鸡 珠一年 鸡、梭梭

冰草、小针种,羊草、

扁蓿豆、 生沙生 居多,一

茅也占一 大针茅扁 狗娃花

植物居 年生杂

定的比例 蓿已数量 数量减

多,小针

草与灌

减少 少

茅减少 木混生

观察表明:东乌旗边境围栏内,大针茅变为优势种,羊草几乎消失,杂类草数量增多。乌拉特后旗围栏内灌木为优势种,灌木周围几乎没有植被,地表裸露,风化水蚀出现雅丹地貌。显而易见,围封30多年不利用的草地并未达到顶级群落,反而是地表植被盖度变差,草地植物结构趋向单一,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营养循环被阻断,土壤营养匮乏,生态系统退化现象明显。同时围封起来不去利用的草地,往往使某些物种形成优势,这不仅会导致某些食物类型的过度消费,其他物种的丧失,生态平衡的破坏,最终还会导致生物产量的下降。

(二)美国草原管理学不适用于内蒙古草地

从表2表3可以看出内蒙古除草甸草原外,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年度和季节变化率在30%以上,尤其季节变化率更大,是典型的非平衡草原生态系统。

表2 各地年、季降水量极值及其平均变化(1947年—1997年)

地区 呼盟

兴安通辽赤峰 锡盟 乌盟包头鄂尔多

项目 盟 市 市市 斯市年

地名 莫旗

乌兰金宝克旗 太旗 后旗达茂 乌审

浩特 屯旗

年最多 727.8 654.8

801.6

809.1625.6663.4929.2

716.8

雨距平 56 55 66 79

58

68

130 98

量最少 296.2 239.7

313.1

283.4240.0220.2155.1

199.1

(mm) 距平 -36-43 -35 -37 -39 -44

-61 -45

变率 46 49 50 58

49

5695 71

(%)

夏季 地名 莫旗

乌兰金宝克旗 太旗 后旗 达茂 乌审

(6-

浩特 屯 旗

8月) 最多604.6

537.1

595.2 648.2462.9 483.3757.6546.8

降距平82 69 82 106 7577

173 219

雨最少179 152.4

144.6 158.8153.6 129.683.7 55.6

量距平-45 -51 -56-49 -41

-52 -69 -67

(mm) 变率63 60 69 77

5864

121 143

(%)

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气象灾害分析》,气象出版社,1990年版。

表3 内蒙古相关旗县6月-8月降水相对变化率

海拉尔 新右旗

科右通辽巴左旗锡林多伦

察右

中旗 浩特

中旗

3847 45 45 4541

3233

四子 达茂旗

东胜

鄂托巴彦 额吉乌拉特正蓝旗

王旗 克旗浩特 纳旗 中旗

38 50 45 49 4773

5732

从表2看出:内蒙古各旗在各年度降水变化很大,年度变幅很大的降水势必影响植被正常生长和植被群落组分的变化。

从表3看出:牧草生长的主要月份降水不均匀,而降水不均衡也直接影响了群落组分间正常生长配置关系。

美国的草原管理学,是建立在以平衡生态系统为特征的美国草原基础之上的,即建立在降水量年度变化率低及年内分配均衡的草原上。而内蒙古干旱、半干旱草原的牧业生态因素很不稳定,降水量年度变化率均在30%以上,且年内分配极不均衡。那么,以平衡生态系统为基础建立和发展起来草原管理学理论在内蒙古草原是否适用呢?

表4为2002年在四子王旗白音朝格图苏木阿莫乌素牧点牧民围栏内4月份——9月份连续所作的样方,以及计算出的每月草地日生长量。

表4 阿莫乌素牧点牧民围栏内样方调查汇总表(2002年)

月份4月5月6月

7月 8月9月10月

降雨量 18 14 36 67

59 60 4

(G/m[2]0.21 0.27 6.71 9.43 6.87

0.140

各月份 灌木茎 葱类草 小针茅

灌木开

针茅、灌

针茅完 杂草开

主要生 体开始 开始生 开始结

花结实, 木小羊 成营养 始枯萎,

长的植 返青,气

长旺盛 实,多汁 杂草类

草、扁蓿

周期,杂随风飘

物 温升高,

小针茅 的蒿类

形开始

豆、狗娃

草生长 移

葱类草 开始萌 豆科类

生长 花及杂 旺盛

开始萌 芽生长 生长旺草类形

发 盛,葱类 成群落、

草结籽地表盖

枯萎 度最密

我们对四子王旗白音朝格图苏木阿莫乌素牧业点连续四年观察表明,由于干旱少雨,造成的草原植被退化,一旦降水,植被明显恢复。1999年、2000年、2001年连续三年的干旱,使白音朝格图苏木阿莫乌素草场的植被盖度几乎降到零,地面温度在6、7、8三个月平均在40℃以上,以至一些专家认为这里已经丧失生长植被的条件。但2002年雨水充沛,植被生长很快,盖度高度很快恢复到了1998年的状态(见表4)。

草地退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受到胁迫干扰的草地生态系统中,气候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和草地生产力的影响,比载畜量变动的影响会更大。研究结果证实了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并非像精典演替理论所说的那样需要围封若干年后才能恢复,而是具有比经典演替理论所提及的能力要强得多的自我修复能力,即使是在严重干旱的沙漠化地区,只要有持续适宜的降水,植被仍可恢复。由于降水的波动性变化,内蒙古草地除东部草甸草原带以外,其余地区在年际间、季节间降水量的变化非常大,约在30%以上。因而生态系统的功能表现为非平衡生态系统功能,其变化是由随机因素(如降水和干旱等)控制的。因此,一直被认为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地退化,实际上是草地植被对随机因素变化的反应。草原过牧固然会造成草场退化,但草原气候多变、降水量变幅率高,才是引起草原植被变化更为直接的重要因素。

二、造成草地退化的制度因素

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非平衡生态系统特征,因此对这类草原的管理也必须符合非平衡生态系统的规律。由于我国草原管理照搬美国的草原管理学作为理论指导,势必走入把对放牧系统改造作为治理草原主要手段的误区。

(一)放牧制度变革与荒漠化

1.由游牧变为定居造成的荒漠化

内蒙古草原属温带草原,它是欧亚大陆草原的一部分,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酷热而短暂,植被由于生长期短,再加上年度间不规律的降水,生物产量低而不稳,很难达到顶级群落状态。长期以来,在严酷的环境中牧人和五畜(马、牛、骆驼、山羊、绵羊)随自然生态系统同步协同进化。牲畜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牧人通过驱赶牲畜长距离迁徙即游牧,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使其草原结构特征和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功能不至于恶化,维护了生物群落(植物、动物、微生物群落)和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平衡状态。草原牧人这种以草原放牧畜种为物质基础,以自己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生态文化为精神支撑,针对降水引发草原植被变化情况,通过游牧方式不断调整放牧压力和牧草资源的时空分配,以适应由气候因子控制的非平衡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使大范围的草地得到了合理利用,既保护了草原生态系统,又避免了自然灾害对畜牧业的毁灭性危害。这种合理利用草原的游牧生态理论,在建国后却备受批判,一度被认为是落后的、原始的。从学术界到政府部门一直提倡和推行用定居的方式取代游牧,尤其是将改革开放后使无数农民受益的土地承包制移植到内蒙古草原牧区,这对本来非常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无异于雪上加霜。牧民在自家小块草场上连续放牧、轮牧以保护生态的做法被中止,加上定居后饮水半径设计不合理,造成了牲畜饮水采食往返行走距离增大,居民点与草牧场的“四界”(四界指草牧场包产到户后牧户所划分的草牧场四周的边界,也是牧户与牧户之间草牧场四周的界限)缺乏科学配置。定居后牲畜每年行走的距离是游牧行走距离的1.6倍,造成定居点周围牧道众多、重叠利用,而且由于居民点周围草地被人畜往返践踏,使得草原的退化以定居点为中心呈一定的梯度向周边辐射,由点到面形成了从居民点周围的点状荒漠化发展为数个居民点连片形成的片状荒漠化,然后由片状荒漠化形成连续荒漠带,以致最后形成区域性荒漠化。

2.不合理的围栏导致草牧场退化

草场的承包以及相应的围栏建造将原有的牧道小屏障(隐域性生境)和道路围起来,阻断了野生动物的季节性迁徙,野生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消失,自我平衡相互维系的生物链被破坏,鼠虫灾害频发。同时围栏也使人畜绕着围栏行走,导致在围栏外出现地表破口。这种破口在风蚀下向周边扩散。

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牧户将自己的大部分草场围起来,平时在围栏外过度地使用自己的草场和蚕食他人的草场,围栏外的草场因过度的超载使用先行退化了。当每年春乏时,又将牲畜放进自家围栏内,结果围栏内的草场也接着退化、沙化。

(二)不合理的引种(改良)导致荒漠化

盲目的引种会导致生态系统内的其他组成部分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随着生态系统中相互影响,引种物种的数量不断增加,继之而来的这些物种排挤当地物种,变为入侵物种。在入侵的后阶段,很可能取代本地物种的功能作用,对受控系统和自然系统造成极大的破坏,造成土地退化。

如为治理沙化进行大面积飞播,大量的干旱地区的灌木种在半干旱的草地和沙地上飞播,这些灌木疯狂孳生,又很少有食草类动物去利用它,结果它取代了当地的草本物种变为建群种。但在这些灌木的周边几乎没有植被,这就违背了植被的多层次结构、多物种类型对维持多种动植物生存和生态系统功能的规律,最根本的就是没有遵循自然植被的恢复规律,其危害是形成大片的“绿色沙漠”。这些“绿色沙漠”的地表由于没有其他植被的保护,风蚀、水蚀就会出现大量的沟壑,当土地的养分消耗光时,就出现了雅丹地貌。这在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尤为明显,沙地的地带性植被的景观改变了,土地也退化了。

建国后为了发展集约化畜牧业,盲目改良土种家畜,尤其是西部引入改良品种取代土种山羊,由于采食和营养的不同,改变了当地草本的建群,使荒漠地带的灌木失去了草食性动物的抑制,结果灌木疯长,也造成了土地的退化。草牧场跟当地的有蹄类动物的自然平衡是上千年自然选择的产物,人为的改变,只能造成荒漠化。

(三)开垦草原加速荒漠化

几千年来,草原牧业之所以没有被耕作农业取代,是因为气候、水资源、土壤结构、植被群落及相关的自然因素,不适宜耕作农业发展。也就是说,在气候干旱寒冷、水源匮乏、土壤沙质化的地区只有选择草原生态畜牧业,才能有较高的、稳定的经济收益。同时草原生态畜牧业适合相应地貌和气候的生存条件,也保护了天然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使草地生态系统具备了自然演化、自我更新的能力,对正常的自然灾害,有自我适应、自我恢复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总是把土地平整、土壤肥沃、土层较厚、草原植被生长好的土地称作宜农荒地,并视作开垦对象。1949年以来,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在广大的草原地区曾兴起了多次开垦草原的浪潮。据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1981年-1985年)草地资源统计,草地面积较20世纪60年代减少10.4%,约1.38亿亩被开垦。最近一次全区草地面积遥感速查的初步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地面积较20世纪80年代又减少了约8%,即又有约0.95亿亩草地被开垦,再加上名目繁多打着草原生态建设旗号的开垦,比如饲料基地、人工草场、五配套小草库伦,在草原上发展舍饲圈养生态小城镇以及休牧禁牧开发饲草料基地等,使本来就满目疮痍的草原变得更加千疮百孔。

表5 内蒙古建国以来开垦草原统计表

项目 开垦草原人工种草

五配小草库伦 其他

年份 (亿亩)(亿亩) (亿亩) (亿亩)

1949-1985 1.38

1985-2000 0.95

0.1277

0.084 0.2048

2000-2002 0.144

注:数据来源于内蒙古草勘院和部分实地调研数据

在对达茂旗所作的调查表明,草地开垦前的植物生物量为573.5Kg/ha,开垦撂荒三年后的草地植物生物量为176kg/ha,仅为开垦前植物生物量的31%。

以往的开垦,从降雨量400毫米的呼伦贝尔草原到降雨量30毫米的阿拉善戈壁,把固定沙漠的绿洲、草原湿地、河谷滩地、湖盆洼地、沙丘间低地已全部开垦殆尽。但是直至今天,在草原上开垦的事情仍然没有停止。那些草原开发区、农业生态园区、饲草料基地、五配套小草库伦,已将内蒙古草原分割成星罗棋布的网状结构。一旦出现强风天气,大风挟带着从裸露土地上吹扬起的沙土形成强沙尘不断移动,颗粒较细的卷入空中,对外地的环境形成恶劣影响,较粗的沙粒在灌木的拦截下以灌木为支点形成大小均匀的新月形沙丘,直到将灌木植物群落埋掉并因缺氧窒息而死亡。这些沙丘在大风的作用下不断移动,遇到房舍和村落就吞没房屋和棚圈。这些草场形成的新月形沙丘都是由较粗的沙粒组成的,如遇上暴雨,洪水携带沙土冲进草场,平铺在草地上,使地表结构发生物理性变化,沙地埋压泥土,即变成沙漠化土地。这一过程同样影响着天然植物群落的组成,大风产生的风沙流为土地的进一步沙化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由于风沙流的含砂量随高度按指数规律递减,此时的作用除气流吹扬外,由于气流内饱和的沙粒存在,对草地的吹蚀破口进行“割打”(此种吹蚀割打,较单纯气流吹蚀力高出30倍)。因此土地沙漠化并非与时间进程等速相加,而是伴随风速急骤累进。所以,开垦草原除使优良草地面积减少外,还使周边的草地发生物理性的沙化。同时风蚀使土壤库内供给植物参与生态系统内物质代谢循环的有机质及营养元素飘移外运,造成生态系统内物质代谢循环的不平衡。久而久之伴随沙漠化程度加大、风蚀量的增加,物质损失逐年增多,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代谢功能就会愈来愈失调,直至最后崩溃。

在草原上进行农业生产必须有水资源的配套,由于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的非平衡性(指降水量年变率高、季间降水分配不均),这就需要在草原上开发水资源,这又引发了另一类生态灾难。大量开发地表水和抽取地下水导致的地表水位大幅下降,使草甸草原的原生群落类型贝加尔针茅与羊草+杂类草草原逐渐演变为低矮的冷蒿+糙隐子草群落或寸草苔草原植物群落,其生产力仅及原生植物群落的25%左右,在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水资源的无序开发导致了一些隐域性生境的消失。这些隐域性生境在退化草地内是一些小生态屏障,也是退化草地的唯一生命线,它的消失可直接影响古沙翻新。再者荒漠带依赖于地表浅层水存活的灌木,大量抽取地下水后这些灌木开始成片死亡。其后果一是沙漠的不断推进;二是沙漠和沙地的联袂成片。到那时候,恐怕就不是人力治理所能恢复得了的。

随着五十年来对内蒙古草原大规模的开垦,大量的移民不断进入草原。根据内蒙古社科院牧经所2002年对内蒙古8个牧业旗的调查数据显示,从20世纪60年代到2002年世居牧民并没有增长,基本保持原来的人数,有的旗县还略有下降。但草原人口大量增加,仅锡林郭勒一个盟就净增长348%,而这些增长的人口大部分属于上世纪60年代以来相继进入草原的机械移民。这些移民进驻草原后,除开垦草原种草种粮、从事手工业外,包产到户后都转向了饲养牲畜。他们大部分没有草场,势必和当地牧民争夺放牧草场。内蒙古畜牧厅牧经站2002年另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所谓内蒙古草原的超载过牧,其实大部分属于非牧民所养,除上述机械移民外,还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某些个人参与。实际上世居牧民的牲畜贫富加权一直没有达到适宜载畜量的上限。

研究表明,内蒙古草地生态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随机因素控制的,具有鲜明的非线性特点。因而对草地即使确定合理的载畜量也难以保证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由高度可变的降水等气候因子决定的,因而降低载畜量未必能增加生产力,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上降水量变化的作用远大于载畜量的调节与控制。

由于照搬了美国的草原平衡生态系统理论,并指导我国北方草原这一非平衡生态系统的管理以及实施对草原退化的治理,一方面造成了治理资金的浪费,另一方面又由于不合理的治理导致草原的进一步退化。良好的愿望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对内蒙古草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考

伴随着全国非农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种新的形势,草原牧区迎来了一个多样化、复杂化的新时代。草原牧区作为不同于城市、农村的地域单元,面临众多的机遇与挑战,草原牧区应该按什么模式发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在中国的畜产品市场乃至全球的畜产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想从经济系统看,收益超过成本才能持续下去;从社会系统看,只有保持社会和文化的稳定,减少不同文化间毁灭性碰撞才能持续下去;而从生态系统看,只有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动态平衡才能持续下去。为此,我们从以上三个方面来探讨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模式。

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有鲜明的非平衡系统的特征,草原牧区的治理和发展必须顺应非平衡生态系统的规律。由于非平衡生态系统状态的转变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因而单从减轻载畜量和畜牧业对草原的压力很难达到生态系统的进展演替。片面地强调减轻牧压往往会导致资源的浪费、畜牧业经济的萎缩、农牧民的贫困和生态系统的再度恶化。所以可充分利用非平衡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强的特点,在草原生态系统外建立一个大的能量基地,即在内蒙古的农牧交错带重建自然覆被的基础上发展草产业,通过草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如舍饲圈养畜牧业、饲草料加工业、草原运输业,使其成为一个产业带。通过农、牧这两个系统有机耦合、协调发展,逐步使农牧交错带优先发展,成为连接草原畜牧业和国内外大市场的绿色小城镇。因为农牧交错带是长期以来农牧两种文化、两种生产方式在政治、社会等因素影响下波状交替发展形成的,由于农牧交错带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优越的地理区位,所以在农牧交错带发展小城镇将为草原牧区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草原系统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创造出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在草原生态系统内部,通过战略指导思想的调整,使这一系统的流程网络达到科学的优化,使草原生态表现出严整的有序性,以此来恢复生态。如合并现有的牧业旗,使之成为大规模集约化城镇;撤销苏木政府,使其成为上级政府的派出机构,精兵简政,达到资源的公平合理配置,引导产业转移和人口聚集,使牧民在减负的基础上减掉相应的超载牲畜。同时,还需建立牧民合作经济,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提高牧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自然畜牧业品牌的有机食品的认证,提高牲畜的个体效益,来减少饲养牲畜的数量;通过保护和传承游牧文化中合理利用草地的游牧文明,来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以达到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标签:;  ;  ;  ;  ;  ;  ;  

关于草原荒漠化的思考_生态系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