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论文_李燕青

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论文_李燕青

重庆市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渝南分公司 重庆 404100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电子通信工程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现阶段内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电子通信设备设计中必须采用有效的抗干扰接地措施,以此为设备的正常运行做出保障。

关键词:电子通信;设备;抗干扰接地

1干扰因素对电子通信工程设备产生的影响

1.1领频干扰因素与同频干扰因素

在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正常运作中,领频干扰因素与同频干扰因素是较为常见的干扰因素之一。所谓领频干扰因素就是相近或者相邻的频道发生相互信号干扰的现象。相近或者相邻的信号干扰会使电子通信设备在运作中存在不稳定性,情况严重会出现信号中断的现象。同频干扰因素主要发生在电磁波复杂环境之中。在电磁波环境当中,会生成诸多干扰信号与有利信号,这种情况下,一旦接受相同的载体,就会使接收设备收取更多的干扰信号,进一步影响电子通信工程的正常运作。

1.2设备杂波干扰因素

在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正常运作时,由于内部环境的复杂性,也关系到众多设备,而不同设备的种类与功能也各不相同,也导致在设备运作中所呈现出的效果与质量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许多杂波与谐波,这些杂波与谐波进一步对设备运行的准确度造成影响,甚至会出现噪音的发生。由此可见,设备杂波干扰因素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电子通信工程设备中应该加强重视设备的杂波干扰因素。

1.3电磁干扰因素

现阶段,我国电子通信工程设备在运作当中,电磁干扰因素也是影响设备运作质量与效果的常见干扰因素之一。电磁干扰因素就像电波、调频广播、无线电或者雷电等都会造成电磁干扰现象的发生。这种电磁干扰因素不仅影响信息在传输中的作用效果,甚至还会对设备造成损害,严重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由此可见,应该加强重视电子通信工程设备中电磁干扰因素。

1.4相邻信道干扰因素

所谓相邻信道干扰因素就是在电子通信工程设备运作的状态下较为明显的干扰因素之一。每当频率不一致时又或者频带发生重叠现象时就会造成相邻频道相互干扰的现象发生。这种干扰因素不仅对设备的正常运作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出现强烈的噪音现象。现阶段,我国电子通信工程的深入发展下,设备的使用量也在逐渐增加,这也使相邻信道干扰因素所产生的不良现象也愈发明显,故此,应该加强重视相邻信道干扰因素对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所产生的影响效果。

1.5人为干扰因素

所谓人为干扰因素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在军事方面上,这种人为干扰因素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特征。这种现象主要在战争中较为明显,故此,要解决此现象问题,应该结合当时的情况,进一步采取与之相应的措施手段。

2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

2.1注重保障布线的整体质量

在进行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设计的过程中,要想保证设计质量,需要在布线环节中给予高度重视,保证布线的合理性和精准性。通信工程设备接地设计与其他设备接地设计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接地设计标准上有着严格要求,需要多次调试之后,才能保证接地位置和接地方式的精准。细节改变都会给通信系统整体应用方面带来直接影响,合理的抗干扰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干扰性。接地真实位置及地点真实数据,对环路带来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在选择接地数量以及位置的过程中,应该加以综合思考,并重视和实际结合,以此保证抗干扰接地自身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地线阻抗控制

地线阻抗将会给地线各个点位带来一定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系统运行。地线阻抗一般涉及了电感以及电阻等内容。其中,在高频电路的情况下,电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线长度和电感阻抗之间有着直接关联,应该在电路系统中,采用多点接地方式,实现各个地点地接和邻近地面的连接,从而降低导线长度。除此之外,还要适当的应用铜片地线,从而减少电感值,降低地线阻抗。但是在此过程中,注意导线之间连接位置之间应该预留一定空间。在低频电路中,电阻占据重要地位,在电阻数值逐渐减少的情况下,阻抗也随之减少,根据电阻值公式得知,可以利用界面大和长度短等地线方式,降低地线阻抗带来的影响。

2.3消除地环干扰

即便采用多点接地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地线阻抗,但是也会给地环路现象出现提供条件。在接地和电路元件之间存在不同情况的分布电容,如果电流流入到分布电容中,将会发生接地回路状况。如果通信工程设备交变电磁场相对较高,同时受到地环路结构因素的影响,发生电磁感应,导致回路中形成感应电压。如果电磁超出一定标准范畴,回路面积随之扩充,感应电压也会因此升高,给电路以及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带来直接影响。要想降低地环路带来的影响,相关人员应该利用电耦合器及时切断电路中地环路电流,针对部分低频电路应该采用平衡电路方式,实现地环路电子设备干扰能力的减少。除此之外,因为接地点位置和数量将会给地环路电子设备干扰能力带来直接影响,客观上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接地点位置合理设计,保证其数量分布的均衡性和合理性,能够实现精准定位,提升抗干扰能力,并且还能防止人地和信号源之间连接,消除各种地环路结构,降低电位差带来的不利影响。

2.4科学设置屏蔽线接地

要想确保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设计质量,在进行地线设计过程中,应该科学设置屏蔽线接地,保证其质量。通信设备接地系统种类繁多,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和实际需求之间的充分连接,确保设备接线合理及施工测量质量。设备屏蔽线基地应该做好对应的保护工作,通信工程设备高频设备和屏蔽线充分结合,通过电缆屏蔽层接地方式加以保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会发生接地线路高于信号波长的状况,因此,在选择接地线路的过程中,应该保障长度不可高于波长奇数倍的25%,极大限度地降低给设备带来的影响。接地设备过程中,不可把地下水管及暖气管等当作接电线路进行应用,防止出现干扰状况。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备检测作为核心环境,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对其加以多次检测,掌握设计规律,及时找出存在问题并处理,保证操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2.5增强布线精度

无论采用哪种系统设备,接线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从接线自身角度来说,作为一项相对烦琐的工作环节,特别是在通信设备中,对接线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相关人员给予高度重视。在实际过程中,应该做好调试工作,确保接线的合理性和精准性,如果出现问题,不仅会给通信运行带来影响,同时也会引发人员伤亡现象。所以,在接地线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科学掌握施工要点,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可以采用合理方式进行接地处理,降低干扰,结合实际情况,对接地位置及数量加以选择,谨慎选择,确保接地安全性和平稳性。

3结语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子通信工程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通信接地设计就显得更加重要。在此形势下,相应技术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对设备抗干扰接地方法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系统抗干扰能力。

参考文献

[1]魏桂敏,唐星星,张凤才.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策略[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21):152-153.

[2]翟维.探究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14):72-73.

[3]班冰冰,王雪莲.对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设计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2017(S1):45-46.

作者信息

李燕青,身份证号:5102161982****XXXX。

论文作者:李燕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论文_李燕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