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建青岩土检测有限公司 广东省东莞市 523112
摘要:为了适应人们的需要,国内外建筑都采用高层建筑的形式。而在国内外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高层测量在其建设中已经基本普及。不过在我国仍旧有许多工程仍旧采用线锤法、经纬仪以及卷尺进行放线。这种放线方式已经不适用于高层建筑或者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其精度不高,一旦一个控制点的精度出现错误就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建设,给建筑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高层建筑测量需要精度较高的复杂系统,控制点传递更为重要,因此利用现代科技进行测量施工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定,而超高层建筑高层内控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保证施工效率,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测量技术;应用研究;
一.施工方法
1.测量方法
在施工前进行测量是保证建筑质量的首要前提,清楚建筑物发生变形的原因以便于及时控制建筑物变形程度,而在超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控制建筑垂直度,简单来讲就是建筑的基础轴线向高层引测,让所有轴线都处于同一个竖直的平面中,降低竖向产生的偏差,使其产生的误差能够在合理的数值范围之内。建筑轴线竖向的控制若是采用传统测量手段,通过经纬仪投影进行测量的方法非常容易收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利用线锤等方法则会受到天气的影响,测量精度大大降低。所以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是激光垂准仪内控法,将其与工程中其他仪器配套使用能够大大提高测量的精度,指导各个过程的施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2.适用范围
激光垂准仪内控法原理是利用激光垂准仪定位的一种高效精准的测量方法,其多用于高层建筑内控点定位测量,其中应该注意的是激光传递的有效距离在50米左右,利用激光垂准仪在上下两个方向发出激光光束,并作为基准线。
3.基本过程
激光垂测仪内控法第一步应先将激光束对准内控点的十字丝,将上激光束投射到作业层然后记录好光束中心的位置,此点就是建筑作业的位置。第二步在建筑物的四个角设立控制线和各条轴线,再利用激光垂准仪引测轴线,保证每一个墙体的垂直角度都能符合施工要求。第三步放模板边线,每一个都应有两条水平线,使其能够较好的控制地面和楼体的平整度。
二.测量技术要点
1.平面轴线精度的掌握
采用闭合导线法尽心复核,简单来讲就是利用夹角和边长推算出平面的坐标,已知一条边,测量许多个边长和夹角,在计算平差后就能得到未知点的坐标数据。
2.垂直度的掌握
每一次的引测标高都需要自身闭合,将一层多次测得的数据进行联测,保证误差在0.3毫米以内。
3.施工工期要求
由于民用建筑施工工期有明确要求,且其中涵盖较多内容,因此测量这一环节容易被忽视。这就要求测量人员在每一个环节的过渡期进行测量,为不延误进度,应该在混凝土浇灌两个小时之内完成。
三.轴线投测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应时刻控制好建筑的垂直度。因此大部分施工单位都采用轴线投测技术,其工作效率较高,能够有效的控制好建筑物的垂直度,将垂直误差能降到最低。其中,可将常用的轴线投测技术分成两类,即外控法和内控法。
1.外控法
外控法轴线投测技术主要通过全站仪对建筑物外部的垂直度进行测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主要包含三个步骤:第一步,在测量垂直度前应该利用全站仪选取一条中心轴线。通常来讲全站仪固定的位置应该以轴线的位置为参考,然后再对轴线进行定位,多数情况下都会定位在建筑物的顶部或者底部。第二步,随着工程呢有序开展,建筑物的高度也随之提升,投测的中心线同样也要提高,利用望远镜选定中心轴线点,再用全站仪将其投测到建筑物外部的楼板上,找出中心点作为投测的投影点,能精确的使投测中心线能够在垂直方向上。第三步,当轴线控制桩的位置与建筑物的距离过近时,就会影响望远镜的正常使用,进而影响轴线位置的确定,此时应将轴线控制桩移走。简单来讲为以下内容:将全站仪固定到位置较高的楼层轴线处,用望远镜找出控制桩最开始的固定点,使用全站仪让中心轴线得以延长,延长的位置就是控制桩需要移动到的位置。
2.内控法
内控法轴线投测技术是通过激光铅垂仪按照建筑物内部的交界面设置控制点的投测方式。通常情况下需要在控制点处设置标志,然后再每个楼层都预留出传递孔,使投测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而对辅助轴线的设定来讲,要求辅助轴线的位置应该根据中心轴线的位置来判定。辅助轴线与中心轴线之间应该相互平行,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应过大,最好保持在半米到一米的距离,对辅助轴线的标志来讲,要求其标志不能随意被人为或者非人为因素破坏,防止因轴线位置改变形象正常的施工。
四.GPS测量技术的利用
1.GPS技术中涉及的技术参数调控
GPS测量技术的技术参数有网形、设计精度以及设计和观测设计参数等。就设计精度来讲,其操作应完全按照我国对高层建筑的时候要求进行,利用GPS进行测量之前应该用数据接收机调整其精度,使其数值能够在规定要求之中。在设置观测设计数据时,应该根据GPS中显示的图片对测量时间做出调整,使其能够具备一份详细周全的时间调度信息表。就网形与设计基准来说,其调整依据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准,控制好其布局。
2.GPS观测技术最佳控制点的选择依据
由于GPS自身的特点决定其在观测的过程中要求周围的环境不能有电磁场和高压磁场,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因信号干扰对测量结果造成的不良影响。不仅如此,在观测点位置尽量避免出现较大面积的水体。最后就GPS测量技术来讲,与建筑物距离相对较短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因此GPS测量技术的观测点不宜过远,通常情况下都会选取建筑物顶层作为有利观测位置。
3.观测点标志物数量的增多
在施工过程中有时会收到一些难以预料的偶然事件,有些非人为因素或者施工人员在不经意间可能会给建筑施工测量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建筑物的质量安全隐患。所以,应该适当的增加一些观测点的标志物,这样一来能够很好的保证观测点位置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为外界的影响造成观测点位置的改变,影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4.观测结果的记录
GPS测量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就在于其不需要用人工记录测量数据,计算机的自动记录实现了信息的智能化,这样一来就是的数据记录的效果和准确性大大提高。通常来讲观测数据的内容包括波相位的观测、实时定位数据的观测以及接收机和观测站的工作状态和GPS测量卫星的详细信息等。其中在观测波相位的数据过程中,还应该将历元以及测码伪据同时记录下来。
五、结束语
民用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当代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人们的需要使得建筑楼层的高度增加,而施工周期必然会有所增加,一旦施工时间过久就容易让人们降低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为此,我们更应该对高层建筑施工全程的质量严格把控,激光垂准仪投测法测量准确精度高、容易操作、测量速度快,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能够有效的降低劳动强度,这也是高层建筑施工常用测量方法。
参考文献:
[1] 蒋东文.浅析超高层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J]. 建材与装饰. 2016(40)
[2] 刘红磊.浅析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的应用[J]. 低碳世界. 2017(09)
[3] 赵小珊.关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分析[J]. 门窗. 2017(01)
[4] 朱江,黄亮亮.关于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A].决策论坛——系统科学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 2015
[5] 陈佳佳,陈伟清.工程建筑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方法探讨[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 2010
论文作者:刘旸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轴线论文; 测量论文; 建筑物论文; 位置论文; 建筑论文; 高层论文; 精度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