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地铁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论文_刘蛟

如何做好地铁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论文_刘蛟

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在不断增大。同时伴随参建单位的逐步增加,以及地铁建设周期紧、施工工序繁杂、结构形式多样等特点,地铁建设市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地铁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地铁工程自身的质量好坏,因此,必须做好地铁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保证地铁施工的顺利开展,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地铁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特点,分析现阶段地铁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加强措施,以确保地铁工程建设在进度、质量、效益之间达到平衡。

关键词:地铁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加强措施

引言

地铁施工过程是一个涉及多专业、多学科,多工种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为使地铁建设工程有序进行,需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控制,坚持严格的施工管理和技术管理,高度重视地铁施工过程中的潜在危险,进行全方位的规划组织以及控制协调,进而高效的完成既定目标。

1地铁建设的主要特点

1.1施工风险大

地铁多建于城市中心地下线,工程结构较为复杂,施工风险和难度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可预见因素。一方面,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工人一般会采用明挖、暗挖和盾构等多种方式进行基坑或区间隧道的开挖,这些工序易引起不均匀沉降、地面坍塌和隆起等现象,同时因需要穿越许多建筑物,工程风险和环境风险都会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非人为危险,如在复杂的地下层,可能会遇到沼气层、透镜体或承压水层等偶然性情况,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并且会威胁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

1.2工程规模大、技术要求高

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开始通过修建地铁来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而地铁修建任务重,工程规模较大,工期安排紧,质量要求高,工程施工过程中需投入高额的资金,再加之当前地铁建设过程中各方面人才严重不足,施工管理经验缺乏,导致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较大。

2地铁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原材料不合格

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种类繁杂,且很多原材料具有其专业性,如管片、管片螺栓、管片止水条、各类注浆材料、盾尾脂、润滑脂、水玻璃、构配件等。施工原材料的规格和品牌各异,其质量的差异直接影响城市地铁的施工质量。通过调查发现,国内外多起地铁事故是由于施工原材料不合格引发的。如水泥或粉煤灰等注浆材料不合格,将直接影响管片背后的注浆效果和承载能力,严重的将危害地铁施工质量安全。再者,一些管片设置密封垫的沟槽部位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有很多气泡,此现象导致管片安装后常常会出现漏水等情况。

2.2施工工艺不规范

城市地铁的每一个分项工程都存在很多工序,而每一道工序都有其特定的施工工艺,只有所有的施工工艺都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才能保障整个城市地铁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城市地铁的质量安全事故案例中,不乏很多是由于施工工艺不规范引发的,部分施工单位因不重视施工细节,最终酿成大祸。以盾构设备推进为例,在盾构设备推进之前,未调整好盾构和管片的位置,导致管片拼装时管片间发生错台,相邻管片之间的止水胶带没办法紧密贴合,从而引发管片漏水,此类现象常常会接连发生好几环。

2.3现场监督管理不到位

地铁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其主体方——施工单位认真负责,同时还需要业主、设计、监理、检测、监测等单位的共同参与。尤其是监理、检测和监测单位,需要严格按照规范及合同要求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最终保证城市地铁的施工质量在可控范围之内。然而现阶段,国内很多地铁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明显不到位,一方面由于施工队伍的垄断现象使得整个隧道、地铁施工市场风气不佳,施工单位本身对施工队伍的管理能力偏弱,常常出现“管不动”现象。另一方面,监理、检测和监测等单位岗位责任缺失,甚至有的项目施工、监理、检测和监测单位“实属一家”,这些单位漠视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类质量、安全隐患,导致现场管理执行力度严重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地铁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措施

3.1优化地铁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在地铁工程规划设计阶段,需明确工程区域环境条件和地质状况,初步勘查岩石特性,对工程建设风险进行规避,保证施工安全,合理选择线位和站位。同时还要进一步掌握地质状况和岩土特性,确保设计能够符合安全和客观条件要求。同时应对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施工的可操作性进行充分考虑,做好工程环境条件调查工作,并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证工程环境安全,全面提高施工安全,做好设计方案优化工作,从设计角度来提高对工程风险的有效应对。

3.2做好地铁施工实施阶段准备工作

在地铁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制定详细计划,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在每道工序施工开始之前都需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设计要求、规范要求和施工技术细则等,按照技术交底要求和标准来进行具体的施工作业。同时应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管,把好试验检验关。依照具体的施工规范和试验规程做好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各项试验检测工作,使施工能够与具体设计和规范要求相符,做好每道工序质量验收检查工作,充分的运用各种新技术和新工艺,在实践操作中不断积累经验,进而全面提高地铁施工的质量。

3.3加强日常工程质量检查制度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由专业质量工程人员专门负责工地现场质量检查工作,针对每天施工工程的质量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制定具体的质量检查制度和措施。质量检测人员要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和纠正制度,工班安质员需要对本工班每天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负责,并及时上报,同时存在质量问题的工程在纠正后,需要重新进行验证。

3.4编制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地铁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施工安全风险较大,一旦发生事故,则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摸清情况,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按照具体的设计和图纸进行施工,保证施工人员操作的规范性,并对完工项目进行评估,确保工程的质量。针对性于可能出现的突发事故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突发情况,确保能够及时进行处置,最大限度的降低突发事故带来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3.5强化施工进度管理

由于地铁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工期目标实现受各阶段工作完成情况影响较大,任何一个环节的延误都会对整体工程进度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制定总体工程进度方案,同时还要针对各关键施工阶段进行具体要求,制定阶段性进度实施方案,通过采用动态管理和滚动控制等手段来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各部门要对各项进度执行情况及时掌握,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来保证工程进度目标能够有条不紊的推进。一旦施工进度落后于计划工期时,需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定调整计划,实现对各项工作的有效掌控。

3.6加强施工监测,切实做到信息化施工

地铁工程的监测工作是保证地铁施工质量的一个有效措施。一方面,地铁工程施工中监控量测是保障工程安全、质量及道路、沿线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正常运作的重要手段,可以很好地掌握围岩动态和初期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利用量测结果修改设计和指导施工,提前遇见事故险情,以便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为隧道、基坑和环境安全提供可靠信息。另一方面,地铁工程的建设管理涉及多方面的内容,要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运用科学的施工技术措施,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督控制与管理,进而实现对地铁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施工现场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地铁的施工进程及质量,结合现阶段国内建设情况来看,我国地铁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问题以及其他状况屡见不鲜,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以安全质量为首要目标,各方共同努力,从源头把控,把各类质量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保障工程顺利、高效、安全地进行。

参考文献:

[1]胡玉奎,李卫锋.地铁施工技术浅谈[J].考试周刊,2011.

[2]于伟,王余鹏.浅谈暗挖地铁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11.

[3]丁纯刚,李雅文.地铁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城市建筑,2013.

论文作者:刘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如何做好地铁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论文_刘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