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我国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在矿山开采不断深化的形势下,作业条件不断恶劣,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其直接威胁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加强对矿山采矿的安全管理势在必行。据此,本文主要对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
一、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工作
(一)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
认真严格的贯彻实施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与方针;通过制定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并落实到实际中去,从而达到减少不安全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减少由于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为国家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氛围,更加有利于增加经济效产值。加强生产活动中客观规律的研究,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积极制定各种有效的安全措施并保证各种措施落到实处,逐渐消除危害人身安全的隐患,营造出良好的生产环境。
(二)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任务实现的方式
制定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落实到各个岗位。建立矿山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其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组织学习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方针规程和法令。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实施好,从而使矿山装备和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对劳动条件进行改善,把经济效益提高上来。建立起安全生产及技术管理的资料档案。定期召开安全教育会议,对经验教训进行总结,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认真分析、调查、统计职工的伤亡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矿山采矿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矿山开采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没有将安全责任落实,在发生了安全事故之后,相关责任不明,特别容易造成互相推诿的情况,不能对事故原因进行及时的分析。同时,相关的监管部门也没有发挥监督管理的职能,对采矿安全监督流于形式,走过场。
(二)缺乏对安全规定的重视
我国对于采矿行业,已出台了众多法律法规,对其开采和管理工作做了较为详尽的规定,如《矿山开采法》、《矿山采矿安全规程》等等。但是在实际的采矿过程中,很多企业无视这些规定。对于落后的安全管理方法,不予改进和提高,依然我行我素,导致重大安全隐患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排除。
(三)采矿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参与矿山开采的人员往往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文化程度较低,专业素质更是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采矿工业管理需求。很多采矿人员对矿山本身缺乏基本的了解,在实际开采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个人操作缺乏专业人士指导,很容易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矿区安全事故。矿山采矿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高,工作危险程度大,因此很多专业技术人才不愿留在矿区工作,出现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外流的现象。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低素质的一线采矿人员之间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两者之间无论是在技术水平上,还是专业素质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也是导致矿山采矿技术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缺乏专业的安全技术、设备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矿山采矿技术还比较落后。这是由于我国矿山开采缺乏专业和先进的设备。很多企业往往重视自身的收益,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重视收益不能忽视对安全技术的更新换代。对于矿山采矿安全设备要及时检修和保养,对于先进的安全措施和技术,要采取主动学习,积极引进的态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规范工作操作流程
规范工作流程的操作主要是指规范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采掘作业规程。其一,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主要包括:工具所必须遵循的使用方法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以及安全、正确的使用机电设备等。对于不同的岗位和工种,应有区别的规范不同的操作规程,并要求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执行。其二,采掘作业规程。内容应包括作业范围的地质概况、生产系统、劳动组织、生产工艺和安全技术措施等。它是指导、组织采矿工作的一种科学管理文件。规范采掘作业规程对于保障采矿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作业期间的有关情况发生了变化,应及时的修改作业规程,补充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采掘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
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生产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操作规程、作业章程等内容。在矿山开采的不同阶段,随着生产环境的变化,技术装备的不断更新,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生产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安全监管人员要加强对各项安全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做到无漏洞、无死角。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全面做好各项安全检查工作
安全检查工作是矿山采矿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安全检查能够有效的减少在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的因素,减少事故隐患,更好的保证矿山采矿工作的顺利进行。安全检查工作针对的是采矿工作中的每个细节,因此,要进行有组织的全面的检查,同时做好相关的检测记录,保证人员的施工安全,各部门明确岗位职责,不推卸责任,消除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不安全行为。另外,安全检测工作的重点在于检查从而更好的防范,而实际工作中则需要认真来进行对待,从而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各项规章制度及安全法规的执行情况;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政策、方针及上级有关决定的情况;作业环境的安全状况,如井下巷道的支护状况,空顶情况等;工具、设备、电气和工作岗位上的各种防护装置、安全设施等是否齐全;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完成情况;防止自然灾害的措施落实情况;安全检查中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及发生过事故的地点所采取的防范措施。
(四)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管理培训
大多数矿山企业的各级工作人员都缺乏一定的技术和安全管理的培训,这样就会提高一些由于违反劳动规律、规章制度及指挥等事故的发生率,所以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管理的培训尤为重要,是减少事故发生和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首先,对矿山企业中的技术、安全部门的安全意识进行培训。该类型的培训通常由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组织部门一同开展。培训后,矿山技术人员、安全部门的负责人会加强对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流程、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法规及政策的认识,掌握与矿山安全管理、开采等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安全技术,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安全技术管理的整体水平。其次,培养日常工作中的安全意识。企业要想保障安全生产加强培养安全意识的力度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矿山企业不一定要定期举行安全会议,但在日常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培养安全意识,总结各方面的安全生产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制定处理问题的方法,对于违规作业和一些与操作规范不相符的流程及时阻止,从而为安全生产提供更多保障。再次,认真做好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的教育。自古以来,模范是教育过程中的良好素材,所以相关人员可以利用正反方面的典型安全事例来培训和教育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通过实际经验和教训来转换工作人员的生产观念,从而为做好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其中,为了保证矿山采矿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必须积极引进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以此保证安全、高效、低成本采矿。同时,还需要紧跟先进技术的步伐,进一步开发更多资源,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亚东.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3,26(2):34-35.
[2]施仁智.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地球,2013(12).
[3]王春科.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00251-00251.
[4]石明彦.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0):188-188.
论文作者:乔鸿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矿山论文; 技术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作业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