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南高职院校国际邮轮服务人才的培养思考
杨晓梅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海南 三亚)
摘 要: 海南地区依托区位优势,在近年来大力发展航运事业,随着2018年10月16日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使得对国际游轮服务人才的需求猛增。长期以来,海南高职院校在培养国际游轮服务人才培养模式上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人才培养策略,为我国的游轮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背景下邮轮旅游发展的大环境。在这些利好形势下,分析了海南本土高职院校邮轮服务人才培养的现状,并针对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人才培养对策,希望可以为社会培养出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 邮轮旅游;人才培养;现状;对策
随着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以及各国旅游业和航运事业的发展,更加需要国际型人才。在此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的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也在迎合时代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邮轮旅游作为已经成为高端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游轮旅游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邮轮旅游迅猛发展,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文件,为邮轮旅游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 行业发展环境
近年来,伴随中国产业转型的机遇,旅游业蓬勃发展,作为朝阳产业,其发展一直引人注目。纵观中国地区的整个旅游市场,由于近海地区的经济和战略需要,邮轮旅游趁机而兴,始终保持高幅度增长的态势,随之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也成为国内旅游业产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务院2009年12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首次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要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支持有条件地区发展邮轮、游艇等新兴旅游;把邮轮、游艇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项目”。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加之国家政策的扶持与引导,邮轮旅游在未来的旅游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
中支座处混凝土顶板上、下表面与混凝土底板上、下表面的纵向温度应力时间历程如图8所示。混凝土顶板上、下表面纵向温度应力的时间历程与边跨跨中相似。混凝土底板受温度影响明显小于顶板,其温度梯度较小,温度应力的变化趋势也较为缓和,其变形也相对滞后于钢腹板。混凝土底板下表面受压,说明对双面组合箱梁整体的温度弯曲变形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自此正式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步伐始终未停下,海南旅游业的发展逐年增长,旅游与人文的相关建设也趋向正规化与国际化。2018年2月2日15:30分,在外交部南楼三层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举行了“新时代的中国:美好新海南共享新机遇”外交部海南全球推介活动。外交部长在活动上就海南的国际岛建设发表了重要讲话,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省长沈晓明分别致辞和推介。这是海南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以来,国家首次大规模通过官方渠道向世界推介海南[2]。另外,在1月26日召开的海南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海南省省长沈晓明就表示,海南将推动服务业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发展邮轮游艇、医养结合、文化创意等新兴消费。在《中国邮轮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将来中国会按“一线三点”的基本格局进行海岸线旅游建设,建设成三个大的邮轮母港,组成南北一线,在华北地区以天津港为中心,连接韩日和西伯利亚东海岸的航线;在华东地区以上海港为中心,连接韩日和港澳台地区的航线;南部以厦门、三亚为核心,以东南亚和两岸为主的航线。据此分析,将来的三大母港建设极有可能就是在上述四地中产生,就眼下邮轮业的发展来说,在未来5至10年,邮轮市场将形成较为成熟的规模体系。以上政策与机遇,深刻表明邮轮旅游业在中国及海南的发展未来,但在面对国际邮轮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短缺的邮轮服务人才供给是发展的障碍。由此,作为海南本土的高职院校对于邮轮服务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将是重要趋势。
二 人才培养现状
邮轮旅游业的发展势必会带动其制造业、海上巡游服务和邮轮配套设施的产业发展。其中海上巡游服务是世界各大邮轮公司运营的主体,邮轮作为现代旅游和休闲的产品,为乘客提供集餐饮、住宿、娱乐、观光、购物等于一身的综合服务,被喻为“移动的五星级酒店”,而国内院校培养的国际邮轮服务人才主要针对的就是这个产业,在国际旅游岛的大环境下,海南省对旅游服务业人才一直是井喷式的需求,未来几年,随着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二期码头的建立,意味着我国南部国际邮轮母港将正式建成,必将需要更多的邮轮服务人才。而作为设立在海南的高职院校,主要生源来自于海南本地,且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的发展还尚在起步阶段,人才培养还存在着很多问题[3]。
(一) 课程设置不科学
高职院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在邮轮旅游的国际邮轮服务人才培养上得到更为明显的体现,比如油轮的餐饮服务人员、客房服务人员和船员等需要熟练掌握汉语和英语,并且还要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满足游轮的管理需求,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高职院校要不断提升邮轮乘务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使本校提升社会影响力,扩大生源;让学生找到更好的就业平台,增加经济收入,进而为我国的游轮旅游业树立良好的口碑。
(二) 人才培养适应性差
在天馈线匹配网络中,防雷的方式有好几种,第一种方式是增加微亨级电感和隔直流电容。由于电感具有通低频阻高频的特性,可以将一部分低频雷电能量直接泄放掉;而电容具有通高频阻低频的特性,可以隔离一部分低频雷电能,从而达到保护发射机端免受雷击的目的。第二种防雷方式是加装石墨放装置,放电间隙按照1mm间距1kV的标准进行设定。第三种防雷方式是设计如图5所示的防雷网络,防雷网络是把阻塞网络、匹配网络、天线阻抗转换网络融为一体设计的,这样做可以简化整个网络系统得设计。
“众人拾柴火焰高”,单独院校的人才培养,无论从师资还是硬件设施,都难以和联盟相比,中国高等院校邮轮人才培养联盟是全国范围内的高校自行发起组织建设的,它是各成员间的人才培养提供资源共享的基础,在邮轮旅游趋势、师资培训、学生比赛、技能提高等方面合作共享、互通有无、联系紧密,为整个邮轮行业的人才培养带来极大的效益。海南高职院校国际邮轮服务专业要想实现创新发展,就要借鉴和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院校之间的共同发展,可以争取与美国万豪酒店管理集团签订“校企联合培养协议”,让学生得到良好的实训机会,通过“万豪订单班”的形式保证国际邮轮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 语言能力薄弱
近年来,国内高职院校积极寻求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采用“产教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努力打造企业的资源优势与院校师资结合的模式,保证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扩大“订单式”培养规模。高职院校的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要与新加坡丽星邮轮有限公司、加拿大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意大利歌诗达国际邮轮公司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寻找合作办学的契机,将“双培三进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既满足了企业适应性人才的供给,又实现了高校人才的专业化培养。这种合作的方式,不仅解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灵活了院校的教学形式和丰富了教学人员的视野,能够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培养大批、双语言、高标准、高技能的国际邮轮管理人才,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保障[7]。
(四) 师资专业性不足
从全国目前的范围来看,真正专业性培养邮轮服务人才的高校和毕业的人员非常稀少。即使目前开设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的高校,其师资也大多是来自旅游管理或酒店管理专业。这些老师虽说具备丰富的旅游管理知识,但没有足够的邮轮上的工作经历或体验,也使得邮轮人才的培养无法完美。虽常比喻邮轮为漂浮在海上的星级酒店,但其还是拥有独特的环境和体验形式。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核心载体,目前多数高校邮轮课程的体系依托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没有体现邮轮环境的特殊性。除此之外,很多课程的教材也是沿用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要想使学生在实习和就业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就要丰富课程体系,包括:1.涉外旅游实务与管理;2.旅游学概论;3.邮轮概论;4.航海心理学;5.航海地理;6.邮轮英语;7.邮轮职业礼仪;8.邮轮服务与管理;9.邮轮英语;10.海上酒店基础知识;11.海上基本安全知识。同时,高职国际游轮旅游服务专业的教材可以根据就业形势进行修改和编制,并且在教材内容的设置上要突出办学特色,多利用多媒体教材策略,采用情境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机会[8]。
三 人才培养对策
通过对时下较权威网站阳光高考网站的查询可知,截止2014年。全国范围内高校现开设课程中,只要19所高校具备开设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的资格,可以说是近年来的新兴专业,鉴于邮轮服务与星级酒店有很高的相似性,绝大多数高校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套用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缺乏实际环境和岗位应有的特殊性。另外,对于乘务的教育缺乏实践性的课程,多为理论教学,学生普遍被动接受,且兴趣性极低,缺乏深入的专业实践培养[4]。
(一) 建立校企合作
根据多数邮轮公司面试的结果看,单靠学生个人获得就业录取的几率非常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薄弱的英语语言能力。英语学习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基础的通识教育,几乎是每个专业必备的课程之一,但在中国哑巴式教学的背景下,多数学生英语的口语应用能力达不到要求,加之高职院校生源又普遍较差,海南本土的学生更是方言较重,说英语已经成为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学生能否上邮轮工作最大的障碍,面对目前国内所有的外资公司托管的邮轮行业,英语已是公认的通用语言[6]。
人才的培养最终是要面向市场,对于乘务人才的培养要积极的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当下市场的需要,适时的调整培养方向。作为舶来品的邮轮旅游,最早起源于欧洲,是当时贵族及上流社会的一种休闲方式,这就要求邮轮的服务人员不仅要做好高端的服务工作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才艺等多方面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对具体问题的可操作能力不足,难以达到行业的要求,因而导致人才难就业,市场实际需求难满足[5]。
(二) 加入协作联盟
土地承包,即将土地给某些组织或是个人承包。土地承包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各家各户都按照人口数量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在改革开放前,国家将土地所有权收回,所以人民群众获得食物的方式就是集体劳作,按劳动实际情况分得相应的食物或是额外奖励。但是经过长时期的探索,国家人为地将土地进行划分,慢慢出现了按人口分配土地。尽管这个时期土地只是允许农民使用,但还是出现了很多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对土地进行了交易,出现了土地流转,实际上,土地流转是对土地交易的又一解释。
(三) 规范课程体系和教材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环保领域如大气污染治理、水处理和土壤治理与修复等方面的政策投入和资金支持,未来钢渣作为环保材料利用的途径和规模将有显著的提升空间,也是解决钢渣处置难题、提高钢渣利用附加值的重要途径。
在众多沃尔沃经典车中,那辆白色的740 Wagon是我个人最为偏爱的。和我此前猜测的一样,740 Wagon的主人潘叔也是位儒雅的绅士,作为在北京生活了30年的上海人,潘叔参加这次巡游活动更多了份回家的意义。
(四) 人才的素质培养
人才的素质培养,不只表现在专业实践能力上,也同样包括沟通能力、基础礼仪、服务意识等,而对于服务行业的人才来说,良好的沟通、基础的礼仪和服务的意识是学生在面试及实际工作中的重要需求。这些核心能力需要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有所体现,也需要教师着重去培养。目前来看,基础的礼仪是所有高校都会开设的,而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却有所疏忽,而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这两项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人才岗位上升的空间也体现了行业的服务水平。对于高职院校国际邮轮服务专业的学生来说,基本的礼仪知识是不可或缺的,由于学生所属的行业为服务业,需要展示出良好的服务精神,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此外,学生该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a旅游知识;b酒店管理知识;c国际海事法律知识;d邮轮服务管理知识;e邮轮服务专业英语;f海上急救知识,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国际邮轮职业技能的要求,不仅可以展示出良好的沟通能力,为客户带来高质量服务,展示出国际化工作环境适应能力,还可以在危险环境下展开救援和自救,成为行业发展所需双语言、高标准、高技能的高端国际邮轮服务管理人才。
(五) 重视师资建设
习近平主席曾强调:教师不仅要成为教书育人的教书匠,还要成为塑造学生品行、品格和品位的大先生。因此,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就要打造高质量的教育团队。人们常说“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教。邮轮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对师资的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的理论研究能力和自身实践经验,从理论是实践双方面给予学生指导,提升总体教学水平和能力,因此邮轮服务人才的培养应重视邮轮专业师资的建设,应积极为教师们创造外出交流和培训的机会,不仅使教师获得亲身体验的经历,更加真实的为学生传递有效的信息,同时也是为学生将来的顶岗实习和船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培训和科研机会,在师资培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让教师深入到国际知名国际邮轮公司,开展调研以及分析对人才的需求,学习国际邮轮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进而将自己的见闻和感悟分享给学生,使学生开阔视野,并且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六) 从源头招生上招收基本过关的学生
国际游轮旅游服务属于服务业,在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同时,自身也需要展示出良好的形象,因此选召学生时对体态要有严格的要求,通常有如下两点要求:首先,身体健康,五官端正,身材匀称,无残疾、无传染性疾病;其次,男生身高170cm以上,女生身高158cm以上。最后,具备高中毕业学历,思想品德端正,无不良嗜好,对具备良好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学生优先录取。高职院校在生源选用上要通过单招考试或者春、夏季高考等形式招生,确保生源质量,以培养出服务热情高、就业环境好、经济收入高的培养宗旨,为学生成材培育环境[9]。
综上所述,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及“一带一路”的大政策下,邮轮旅游一定是未来增长最快的度假型旅游之一。而作为海南的高校拥有最便利输送人才的基础,同时也是各大邮轮公司最迫切的需求。但就目前而言,在邮轮专业人才培养上还存在诸如人才目标模糊、课程体系不规范等问题。因此,期望本文的相关探究,可以对推进我国邮轮旅游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相关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玲.高等院校邮轮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改论坛,2009,(02):57-60.
[2] 刘浩.国际邮轮乘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2,(12):58-61.
[3] 王璐.厦门邮轮旅游业人才培养现状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10):30-31.
[4] 陈硕,胡顺利.高职院校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思考——以西餐英汉双语授课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7,(12):409+411.
[5] 王现鹏.海南省高职院校教学与实践双导师制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7,(03):358-359.
[6] 马盟,王灵莉.浅谈高职院校邮轮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J].科学中国人,2016,(11).
[7] 刘茂媛."一带一路"背景下服务海南公共外交的高职外语人才培养——以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32):33-36.
[8] 麦锐,周国耀.海南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6,(4):6-9.
本文引用格式: 杨晓梅.关于海南高职院校国际邮轮服务人才的培养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12):10-12.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12.004
作者简介: 杨晓梅,女,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职业教育。
标签:邮轮旅游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现状论文; 对策论文;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