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的乡土文化真空_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中的乡土文化真空_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的本土文化真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学论文,本土论文,真空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战以后,现代化理论成为鼎盛一时的显学。它主张以西方现代社会文化价值、社会制度为依据,透过外资外援、外国教育机会、大众传媒以及非西方社会本身的教肓普及,使传统社会在价值取向、制度、行为模式等各方面转化成现代社会。

所有类型的现代化理论在某种程度上说都是一种社会干涉理论。就个体而言,则是一种心理干涉理论。无论宣扬者是西方社会学者,抑或非西方社会学者,宣扬之目的皆在于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改变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所谓“传统人格”,改变本来的心理发展进程。因此,它对发展心理学(尤其是心理教肓、心理健康等理论)而言,寓意深远。

首先是导致了一类心理学理论的产生,例如麦克莱兰的成就需欲理论。它们主要以西方社会文化个体为基准,提炼出一些特有的心理要素(人格特质、特殊动机、心理情结或思维方式)。认为它们一旦在个体心理中发生,就会改变人的精神、行为,使适应传统社会的人转而追求新的价值规范,从而适应现代化社会。

其次是直接影响了关于健康心理发展的概念和行为矫治工作的实践。例如,非西方社会的父母接受有关子女智力开发和行为矫治的理论和培训。由于传统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相互作用的影响,家长们会感到在一定程度上无所适从。因为新提倡的健康行为方式可能违背他们习惯的抚养方式,违背他们关于儿童的信念。

一个多世纪以来,欧美学者及政策制定者对待少数民族和第三世界文化的态度,往往基于“缺陷模式”的思考。即认为后者缺乏基本和正常的技能、谋略、及工商业能力。培养“现代化人格”这类理论的思路也大率如此。

然而,每种文化都具有其在自身背景中独立存在的资源。成功参与该文化及其人民的发展,唯一有效的途径是承认这些资源而不是着眼于缺陷。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人的范畴相对应。其规律的普适性也有不同的层次。但无论如何,人的活动决不能维持于一种孤立状态,而必须存在于周围的关系中。这一活动环境包括人、地位、具体环境、时机、资源和各种符号。

每一社会对新社会成员的发展、社会化,对人应该如何行为、感知,如何在生活中获得幸福、取得成功,均有自己的社会表征。这些社会表征即构成一种社会心理(普通人即是它的载体),使心理学问题不可避免地包含一定的文化预设、文化隐喻和社会理念。

当西方心理学主要以学院心理学的面目出现于非西方社会,而学院心理学又试图去解释具体问题,如上文提到的亲子交往行为问题,往往会拒绝考虑心理问题中蕴含的文化意义,而后者又恰恰是研究对象们构筑其生活世界所必须的。

西方学者近年来提出的本土心理学问题,即致力于上述矛盾的揭示。中国作为一个非西方社会,对于心理问题的研究在历史上形成学院派和大众派两种主要趋势。学院派至今尚未完全摆脱唯心主义批判的“心理阴影”,一方面尽可能剔除社会文化政治内容,另一方面在拒绝日常心理研究的同时越来越成为西方研究的滞后翻版。大众派研究的背后是一种日常生活哲学家式的大胆。不能说所有此辈研究者皆属大而化之的臆测专家,但当前关于社会心理、文化心理的研究确实存在无理论、不求证的现象,大多停留在心理小说描写的“众生相”阶段。

一方面,西方学院思维的内在化导致产生大量的研究结构,无法适用于中国社会的社会心理。另一方面,当前研究界现状又出现文化心理研究的真空。这一局面对我们发展自身关于社会变迁、心理干涉的研究非常不利。同时也是中国心理学研究在应该担当却无力承担的困境之根源。

标签:;  ;  ;  

心理学中的乡土文化真空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