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土地整治发展内涵及技术措施探讨论文

生态化土地整治发展内涵及技术措施探讨论文

生态化土地整治发展内涵及技术措施探讨

杨飞燕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安分公司,陕西 西安 716000)

摘 要 文章通过对生态土地整治进行概念阐释和原则分析,将生态化土地整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生态化土地整治方法与策略,为未来的生态化土地整治工程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土地整治;生态;方法与策略

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土地整治对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土地整治工程过程中,生态环境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结合生态环境整治与保护等相关理论,增强土地整治工程,生态性已成为理论研究的话题,如何建立起土地整治生态工程体系,完成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未来关注的课题[1].

1 概念阐述

1.1 土地整治

从土地整治工程摸索发展到如今的综合性整治,可以将土地整治工程划分为不同层级的定义,广义的土地整治工程含土地开发和复耕等内容,而狭义的土地整治,仅包含土地整理.土地整理是以增加用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为核心,通过综合的整治手段,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居住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进行的综合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协调农村产业发展的综合措施[2].

1.2 生态化土地整治

生态化土地整治是指通过对区域生态环境及空间分布进行调研,基于生态学科知识理论,运用生态学方法与技术,以土地整治为途径,将土地生态化整治为最终目标,强调在优化土地资源,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为目的的同时,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综合进行环境生态化整治,以达到协调土地与环境关系目的的土地整治活动.

在岩溶裂隙发育,溶沟、溶槽较多的岩溶地层中钻孔容易发生卡锤,另外在钻锤冲破溶洞顶层时出现梅花形孔洞容易卡住钻锤。

2 生态化土地整治策略

生态化土地整治不仅要求增加耕地面积,也需要提升耕地质量,提高耕地生产力,同时尊重区域的自然布局,尊重自然环境.在自然空间布局基础上,减弱人类生产活动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维持生态服务功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格局,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3].将自然生态景观优势与生态化土地整治融为一体,实现生态化土地整治发展策略.

2.1 改善区域生态格局

天理图书馆收藏17号敦煌写卷,主要来自李盛铎、许承尧、张大千等旧藏,其中张大千旧藏构成了天理图书馆藏品的主体。这批文献的主要内容是汉文佛典,还有藏文、回鹘文等佛教、道教经典,以及论语、诗经、开蒙要训、社司转帖、本草等残卷等。除写本外,该馆还藏有大谷探险队带回的敦煌纸本绘画“玄奘三藏像”,但入藏途径尚未明。

2.2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及环境

生态化土地整治工程在土地功能分区和生态环境景观格局下,对于总体协调布局所制定的景观方案,完成生态化土地整治的关键技术措施,完成生态化土地整治目标,遵循自然生态土地整治原则,完成生态化土地整治工作.

3 生态化土地整治工程措施

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塑造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环境,保证农业生产的生态化可持续进行,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同时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抵抗洪涝,水土流失,干旱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提高农业生产率,保证农业生产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改善区域的生态格局需要维护生态环境的差异性,提高周边自然景观的辨识度,对农村林地、耕地和水面等自然景观,应提高其连接度,增强生态内部物质循环通畅性和物质流动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3.1 土地平整

田间道路整治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需要,进行物质运输,农业工作和其他活动所采用的工程整治措施的总称,主要包括田间路和生产路,田间道路工程与灌溉排水工程相似,在规划设计上考虑工程施工便捷性,经济效益性和工程耐用性,在道路设计时应保证交通便捷,方便农业生产,保障道路联通度和路网密度,同时应注意道路路面避免过度硬化,避免占地过多,避免对周边植被资源进行破坏,保证土地整体性,采用最小的工程整治措施达到工程目的,提高农业生产环境,避免对生物栖息环境带来破坏.

3.2 排水灌溉

排水灌溉工程是对土地进行洪涝,盐碱等灾害采取的各种工程措施总称,主要分为水源工程和灌溉排水工程,灌溉工程以保证输水安全、节省工程费用、便捷为主要的目标,在工程过程中,应加强对生态系统考虑,减弱对生物生存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干扰,避免对土地的碎块化处理,避免土地过度硬化,加强护岸垂直绿化设计,避免阻碍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的循环,避免对生物的栖息与繁衍产生影响.同时也应注意循环污染水质对生态的影响.

3.3 田间道路整治

土地平整是指针对耕地表面存在不整齐的情况下,通过挖高填低,使土地表面在满足坡度的前提下,能够达到满足农业生产活动的平整状态,土地平整工程在土地整治工程中处于重要的作用,是土地整治工程的前提和基础,其主要的方法措施是对水田采用填空的方法,对旱地可修筑坡式梯田,水平梯田或缓坡等方式来增加耕地面积,修整土地形状,满足机械化生产的需求[4].

因此,教育需要“引”而非“领”,很显然,这种教育方式更优。正如黄侃所赞成的观念:术由师受,学自己成。“引导”这种教育方式能够使被教育者摆脱依赖的心理,从而产生极大的自主权。

3.4 生态景观工程

生态景观工程是指从物质环境美化的角度,对生态景观进行景观提升,工程主要内容是修筑坡面和挡土墙,种植防护林,建设景观隔离带,栽种观赏景观植物,设置垃圾回收箱,放置休闲基础设施等.

4 结论与展望

在具体的土地整治工程过程中,针对自然生态景观,和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充分研究,保障农业生态系统环境稳定性,维持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从而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实现村容整洁,保护生态环境,尊重自然规律,维持协调人际关系,从而达到生态化土地整治目标.

生态园内北坑塘水面面积约为9 416 m2,南坑塘水面面积约为8 396m2,两处坑塘深度约2.5~3 m,容积约为3万m3,可收集区域内一年一遇最大24小时降雨(43 mm)径流 1.9万 m3。设计坑塘边坡不做硬性坡面防护工程,使用草皮及水生植物绿化护坡,边坡比为1∶3,部分动水位冲刷区采用鹅卵石码放,稳固岸坡。坑塘及周边可绿化面积约7 348 m2,坑塘常水位以下岸边浅水区种植菖蒲、水葱、千屈菜等水生植物,水体中种植荷花。坑塘周边设置花园广场,广场内设下凹式绿地、渗滤草沟等生态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国歌.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重建设计[J].自然科学(全文版):00147-00148.

[2] 王超敏.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重建设计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09):178,180.

[3] 钱旭.土地整治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5).

[4] 雷晓萍,刘晓峰.宁夏土地整治工程中的生态环境影响问题分析[J].中国工程咨询,2014(6):53-55.

Discussion on Ecological Land Remediation Measures and Technology

Yang Feiyan
(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Yan'an Branch,Xi'an 716000,Shaanxi,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conceptual interpretation and principl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land remediation,this paper takes ecological land remediation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constructs ecological land remediation methods and strategies,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future ecological land remediation projects.

Key words: land remediation,ecology,methods and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69/j.issn.1673-887X.2019.09.043

收稿日期: 2019-08-26

作者简介 杨飞燕(1989-),女,陕西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

文章编号: 1673-887X(2019)09-0076-02

标签:;  ;  ;  ;  

生态化土地整治发展内涵及技术措施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