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控制
引 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量市政设施都需要重建或翻新,摆在市政工作者面前的机遇和挑战都异常艰巨。以一些大中城市为例,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需要不断向周边扩张,在二城市的空白区域亟需建设或美化,再加上最近发生的一些市政工程方面的一些负面消息比如道路的质量问题或者是城市排洪设施的不足,使得市政工程质量问题变得异常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市政工程中经验对市政工程中质量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1市政工程概述
市政工程是指在城市、乡镇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设施的建设,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条件。主要包括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公共交通设施、给水、排水、燃气、城市防洪、环境卫生及照明等基础设施。
2市政工程建设中的质量监管
2.1地质勘察
在立项之前首先要对所拟建设区域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当地的土层构成,为建设提供丰富的数据,从而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其中应包括对周围环境的勘察,确定是否有需要保护的文物或者其他等意义重大的建筑物。所得所有数据均需交设计院研究,对建设方式以及建筑分布进行初步的探讨后方可报相关单位立项。
2.2图纸设计
在确定工程的可实施性后由权威的机构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需参考大量的现场有关的地质条件等的资料;所设计图纸应包括建筑分布建筑各部位以及其他的一些美化装饰进行详细的描述。所有图纸在动工前应交专业市政工程监理部门审核批准。
2.3施工方
施工方是市政工程的实施者,对市政工程质量的保证者之一。因此对施工方的选择要严谨,需考察其建设能力、以往建设质量情况为参考,选择诚信、严谨、正规的建设团队为市政工程建设的施工方。在市政工程进行建设时,应与施工方签订市政工程施工合同,并与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合同,通过三方共同努力保证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
2.4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是市政工程的直接实施者。市政工程是城市人们正常能够生活的基础设施,因此在施工人员的选择上要做到严格、保质量,对不负责任、马虎、有不良嗜好的人员坚决不予聘用,清除可能由于施工人员马虎等原因所造成的市政工程的质量问题。
2.5材料
市政工程所有所有原材料均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和现场取样检测合格报告。在所有的原料中,水泥、钢材和骨料是重要材料,应严格检验[1]。
2.5.1水泥
在选购前应严格按照该工程所需混凝土的强度和水泥在混凝土中的比例进行选择,并对个水泥厂家的产品要求送样测试,从中选择最合适的厂家和最合适的水泥品种。每批水泥进场必须提供相应的质量保证书并见证取样检,测试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对超期存放或受潮结块的水泥未经检验合格不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2钢材
我国钢材厂家繁多,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中要严把质量关。选择合适的厂家和合适的标准的钢材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所有钢材进场时应提供监理审核施工单位提供的质量保证书,并核对其品种、规格、批次等;并按规定见证取样送检,检验合格后进场使用,对于不合格产品坚决退回。
2.5.3骨料
在采购前对各厂家骨料进行严格的质量调查,了解其产品特性,从而进行选购。对于不符合本工程的骨料坚决不予使用。在骨料检测中要严格控制其中的含泥量和有害物质的含量。对所有批次的骨料均需进行常规物检,并须经监理工程师同意使用后方可进场使用。
2.6监理人员
监理人员是市政工程中的主要监督者[2]。监理人员应严格坚持以下原则:对工程项目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对不合格的设计图纸与设计员进行共同商量修改、对不合格的建筑单位坚决不承包、对不合格原料坚决不予适用、对不合格工程坚决不予验收等。所有的监理人员对事故需负有一定的责任,因此就要求所有的监理人员具有胜任工作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
2.7建设过程中质量的监督
2.7.1质量控制制度
在建设过程中,建立健全质量控制的工作制度,是质量管理有据可依。首先,审批制度,实行各材料、工序需进行严格检测,经审查合格后才审批的原则。其次,质量动态报告,对建设过程中的工程质量进行定期检查,按工程的长短确定报告时间,做到月报、周报、随时报。并不定期向委托方指定的工程师进行质量上的汇报。最后为质量缺陷处理制度,对一般的质量问题,可由现场监理人员发出整改通知;对于事故须有监理人员进行事故原因、责任分析以及处理方案,并报委托方批准实行[3]。
2.7.2监督
采用监督方式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可由施工方、委托方和监理方共同派出工作组对工程进行动态监控。由于现场工程师项目多、事物杂,对工程中的事情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三防工作组的组建可降低现场工程师的工作量,从而使其能够更加全心身的投入到市政工程的建设中。
2.8施工后质量监督
2.8.1市政工程的验收
市政工程竣工验收主要是对工程的外观、实测实量、规模以及质量进行检测。对于初验不合格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经复验合格后才可移交养护单位。在验收过程中须有委托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市质量监督站、接收单位进行验收及移交。
2.8.2总结报告
工程总结报告应由委托单位完成,包括:市政工程概况、市政工程特点、市政工程实施前后的概况、市政工程竣工的效益、市政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市政工程中主要工艺及大事记、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等,是对工程的最后总结,也是市政工程建设合格的证明。
3 结语
市政工程一般是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是指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公共交通设施、给水、排水、燃气、城市防洪、环境卫生及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
市政工程是一个须有众多单位共同协力合作方可完成的工程,其质量问题关系人民是否能正常生活,因此对各环节要求相当严格。从场地的勘察直至总结报告的提出,每一项工作均由大量的人员共同协作才能顺利完成。本论文对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管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我国市政工程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曹鹏.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山西建筑,2016,33(13).
[2]郭智多.市政工程现场监理工程师手册[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5-6.
[3]黄榆凯.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探讨分析[J].科学之友,2015,12.
论文作者:玉武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市政论文; 骨料论文; 施工方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