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我国水污染情况变得日益严重,而水资源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不少地区均开展了水质检测工作,目的在于有效检测出水中的污染物,并采取相应的干预和管理措施,从而确保人类用水的安全性,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不断提高水质检测的淮确性和稳定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水质检测的淮确性和稳定性的因素,并探究了几点提高水质检测的淮确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水质检测;淮确性;稳定性;措施
水质检测是提高水质量和保障人类用水安全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受检测仪器功能不足、校验不当、检测方法使用错误、检测人员专业技能不足或工作疏忽等因素的影响,常易导致水质检测稳定性不佳和检测结果出现一定偏差,从而影响后续治理方案的实施,基于此,相关部门需积极分析和总结可能影响水质检测的淮确性和稳定性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探究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才能不断提高水质检测的淮确性和稳定性,进而才能全面提高水质量和用水安全。
1.影响水质检测的淮确性和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水质检测指的是采用相关的检测仪器对水中存在的元素含量及浓度、污染物及污染物类别进行检测,以有效满足饮用水的水质要求和更好的进行水务管理,在这过程中,只有全面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才能实现上述目标,然而,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受检测仪器、检测方法及检测人员操作技术不足或工作疏忽等因素的影响,常易导致水质检测结果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1]。(1)检测仪器,水质检测对检测仪器精度具有非常高的要求,若在检测前,检测人员未对仪器皿、试剂进行彻底清洁或严格做好仪器功能检测、校正等,均会对水质检测结果淮确性和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2)检测方法,不同的水质对检测方法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然而,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仍有不少检测人员对不同的水质仍采用同样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或对对相同水质采用几种不同方法来检测,均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不良影响;(3)检测人员因素,水质检测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且检测仪器操作流程繁杂,需要检测人员具备较高的操作水平、娴熟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工作耐心,若其专业技能不足或检测时稍有疏忽,均会影响检测结果。
2.提高水质检测的淮确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2.1强化检验仪器的技术属性
水质检测工作较为繁杂,其对使用仪器设备功能和精度均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采用质检仪器设备开展水质检测工作前,检测人员还需对相关的仪器设备进行系统化检测,以避免其出现药品过期和仪器故障等现象,最好定期校检检测的仪器的精度,一般来说,两次检验周期之间就需要核查仪器,一方面要确保仪器能正常运行,另一方面还需保证其检测的精度良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促进水质检测使用的仪器设备技术条件适应当前的科技环境要求,还需不断强化检验仪器的技术属性,通过升级其技术条件,促进检测结果的淮确性和稳定性提高,在精度条件上,现代化检测仪器设备优势较强,因此,可将先进的现代化设备仪器引入到特定水体检测工作中,这样不仅能有效优化水质检测质量,还能显著提升其检测工作效率[2]。
2.2积极探寻先进的检测方法
先进的检测方法对提高水质检测准确性和稳定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水质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需根据被测地区的水质特点,因地制宜的选择科学、先进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尤其是尽可能多的选择一些先进的水质检测仪器,如余氯ph在线检测仪,这种检测方法不仅改变了传统人工加药及检测,同时还能实现水质中余氯、pH、温度三种参数的时刻在线检测,不仅有效简化了检测步骤和操作过程中,使检测用时大大地缩短,同时其还能显著提高水质检测的效率、检测过程的稳定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3提升检测人员检测技术水平
检测人员检测技术水平、专业素养的高低对水质检测淮确性和稳定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还需高度重视检测人员的专业培训考核,以促进检测人员均具备良好的水质检测技能,如能熟练掌握试剂和药品的配置、保存及其反应条件,对水质检测的各类仪能熟练进行操作和掌握一些新型检测技术的操作技巧,另外,还需加强检测人员的职业素养教育,以提高其工作责任心,在检测工作中能对操作规范严格遵守和对操作步认真执行,才能有效保障检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4选择合理水质检测点
水质检测点选择的合理与否同样会影响水质检测结果,因此,在水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需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及技术要求选择水质检测点,不可图方便就近选择。在选择过程中,除了要考虑环境水文地质、地下水是否开采以及被测地段的污染物渗透分布对检测过程和结果产生的影响,同时,还需对被测地区特殊的地质状况及地貌进行综合考量,明确区域内可能对水质造成污染的因素,再合理采取就近的原则选择水质检测点,这样能确保污染源与检测点的检测量、距离等数值更加详尽,从而能得到更多的检测数据,进而能为提高水质检测准确性和稳定性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3]。
3.结语
水资源不仅是保证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自然资源,一旦其被破坏和未得到有效的治理,不仅会影响人类正常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难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良好的管理水资源,我国已成立了水质监察部门,通过进行水质检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可指导相关单位后续对水资源进行良好的管理。然而,水质检测本身是一项繁杂、精细的检测工作,在检测过程中还易受到检测仪器、方法及检测人员专业技能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均会对其检测准确性和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提高水质检测的淮确性和稳定性,就需积极探寻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干预,如强化检验仪器的技术属性、积极探寻先进的检测方法、提升检测人员检测技术水平以及选择合理水质检测点,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水质检测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艳红.浅谈如何提高污水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及稳定性[J].科技风,2019,(12):176.
[2]周寒.浅谈误差理论在水质检测中意义及处理办法[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03):87-89.
[3]刘凤国,秦玉生.探究提高水质检测的淮确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20.
论文作者:罗长春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5月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水质论文; 稳定性论文; 人员论文; 仪器论文; 检测方法论文; 因素论文; 过程中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5月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