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线损管理及运维策略探讨论文_邹慧强

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线损管理及运维策略探讨论文_邹慧强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电业局 内蒙集宁 012000)

摘要: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有效地降低线损和运行维护是电力营销管理的重要环节。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以及现代化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对线损管理的尤为重要。降低线损率是提高电能利用率的重要措施,通过线损管理来降低电网线损具有重要意义在现阶段,运用好智能电表和集中抄表技术,是有效地降低线损需要研究的课题。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保障能力。

关键词:智能电表;集抄系统;线损管理;运行维护

一、智能电表与集抄技术系统结构介绍

1.智能电表

在整个的智能化供电系统中,智能电表必不可少,它是属于一种智能化的计量设备,凭借电网建构的数据处理系统来动态收录、采集众多客户的相关信息数据,再依靠通信技术剖析、分解信息,再将其传递至客户与企业,以此达到对用电信息的全程化监控,从而有效控制非法窃电、漏电、断电等问题。智能化计量设备不仅能够高效、精准地计算出相关的电费、电量等数据信息,同时,也能对应实现谐波计量,当功率等预设值超出一定限制时,也将发出警示信号。

2.集抄系统的构成

第一,主站。属于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能够高效地进行数据信息抄录,特别是智能化电能表内部的相关数据、信息等都能动态抄录下来,而且可以实现信息数据同其他通信设备,例如:集中器、采集终端等之间的交流与交换。

第二,数据传输通信信道。主要包括本地通信信道、远程通信信道两大部分,这其中既包括信息的远程传输,也涵盖信息的本地传输。其中主站同集中器、采集终端等之间的信息、数据传输为远距离传输。智能化电能表同采集终端之间则立足于本地进行信息的传递。

第三,集中器。属于连接性装置,主要负责联通主站与采集终端,并凭借上行信道来受到来自于主站的相关命令,再凭借下行信道来传输命令,使其抵达采集终端,并能够瞄准电表来发出双向命令,对应可以保留来自于智能化计量设备内部的各类参数,对所采集的相关数据、信息等进行科学计量处理等基础上,再将其传输至主站,集中器属于一项中心型设备,能够实现数据的集中化传输。

第四,采集终端。该终端能够有效存蓄并采集来自于不同智能化计量设备的数据信息,再途径电力载波等传输数据信息,抵达集中器,同时也能收到来自于集中器的相关信息、命令。

二、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对线损管理增益

首先、电力调度中心及各供电系统根据系统各类计量点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分析,供电企业可以有效的提高负荷预测及线损预测的准确性。完善线损的原则应当是“技术线损最优化,管理线损最小化”的降损理念。就管理来说,电网线损管理通过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是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由粗放型管理转向科学、规范管理,并形成良性循环,从而降低了线损,进而降低供电成本,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针对我国一些地方电力企业电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智能电表的优势可以提高供电企业的管理效率。

其次、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使供电企业的误差分析精确化。使得供电企业可以及时发现计量点故障。结合用电普查制度,使得供电企业的管理数据全面而精确。完善的用电普查制度,堵塞营业漏洞是降低线损的一个重要措施。营业普查是杜绝偷漏电的重要措施,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大规模普查与个别检查相结合、定期普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全面普查相结合、查总表与查分表、用户表相结合。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多种形式相结合开展营业普查工作。结合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的运用,大大的提高了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水平。

再次、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杜绝了窃电行为。线损管理必须强化窃电管理制度。窃电现象相当普遍,这与打击不力有关。为此要在电力企业自身权限的范围内进一步完善处理措施、处理程序及结果公示制度,将用电大检查作为一项经常性制度固定下来。实践证明,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可以精确的反应用户的用电状态。线损管理应引入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完善激励措施必须建立一个严格的电网线损管理体系,所以通过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实现了行线损分级管理,责任到人,指标分解,各负其责。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制,严格考核兑现,从而使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机制,对降低线损率的人员要给予奖励,对线损率居高不下者进行处罚。完善激励机制有利于增强在岗人员责任感,达到降低电网线损的预期目标。对于激励机制也可以进一步适用于用户。

三、新型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的运用和维护策略

3.1 加强对运用和维护工作人员的培训

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发现,电力公司要想开展好集抄运维工作,关键在于基层的运行和维护工作人员的素质,对此提出以下两点建议:(1)在工作内容方面,需要加强对运行和维护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从而进一步提高新型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的能力,做到智能电网能够稳定、持久健康地运行;(2)在排查故障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运行和维护工作人员关于智能电表以及集抄系统相关配件调试和故障排查的相关培训。

3.2 健全采集过程中运行和维护工作的管理制度

采集过程中的运行和维护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其内容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管理工作、资产管理工作、计量管理工作、建设管理工作、现场运维管理工作、报装管理工作、线损精细化管理工作、考核管理工作、对外协调工作等。对于这样一种综合性极强的工作来说,如果没有一种专门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做支撑,则没有办法保证其各项工作都能顺利、有序、高效地进行。

3.3 加强安装及调试

所谓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其主要内容在于系统在投入使用前和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例如:我国某电力公司的智能电表以及集抄系统由于技术的不成熟从而导致一连串的串表情况,致使系统没有办法正常地统计用户的使用情况,像这类问题就属于安装和调试中需要严格注意的,这在另一个程度上也说明了加强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是非常必要和必须的,只有对设备安装和调试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系统工作的效率,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智能电表以及集抄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3.4 设备选型和验收

在设备选型和验收方面,要注意如下四点的要求:(1)加强智能电表的采购与验收管理,质量不好的不许用;(2)集中器、采集器的选型,不符合南网规约的不许使用;(3)必须互联互通,减少了设备库存,降低了运维技术的难度;(4)通讯接口模块化,出现故障了直接换模块,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3.5 加强智能装作检修机制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综合运用成为科技的焦点,因此,需要加强对智能电表以及集抄系统检测维修工作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应用。我们可以从如下两方面进行:(1)加强对系统运行中的各类检测机械的利用,尤其是在采购过程中;(2)加强系统中数字化网络技术的运用,通过有效地对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运行和维护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检测,从而进一步提高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的工作效率。

结语

在我国的智能电网中,智能电表以及集抄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工作人员在抄表和查表方面的工作量,但在工作量降低的同时它也对工作人员的运行维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除了以上提出的运行和维护的相关策略外,更需要我们加强对智能电表以及集抄系统的创新研发力度。

参考文献:

[1]陈卫东.智能电网下新型智能电表的功能、应用及特点[J].管理锦囊,2014,11(9).

[2]曹军威,万宇鑫,张树卿.智能电网信息系统结构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3,36(1).

[3]马成.智能电能表和抄表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农村电工,2012,(1):43.

论文作者:邹慧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线损管理及运维策略探讨论文_邹慧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