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经济与企业管理若干前沿问题综述_中国工论文

我国工业经济与企业管理若干前沿问题综述_中国工论文

中国工业经济与企业管理若干前沿问题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经济论文,中国论文,企业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工业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的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市场化改革进程为背景的。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进入中期阶段,也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文献,这些研究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工业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的繁荣和发展。本文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综述我国工业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的近两年研究的主要进展,一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与问题,二是中国产业组织问题,三是企业管理方面的前沿问题。

一、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与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古老的中国开始了自己的以工业化为核心的新的现代化征程。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可以被划分为两个重要时期,一是 1949到1978年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二是1979年至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大国。围绕我国快速的工业化进程,我国工业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若干问题。

1、工业化水平分析与评价

面对举世瞩目的中国的快速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学者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中国工业化进程处于什么阶段。虽然研究者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是大多数的研究表明,如果基于钱纳里等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6个变动时期(第一时期为初级产品生产阶段,第二、三、四时期为准工业化国家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初期、中期和高期阶段,第五、六时期为工业化国家的发达经济初级和高级阶段)的划分,到20世纪末期、21世纪初期,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郭克莎,2000;王岳平,2001;史清琪等,2000)。 2006年的最新研究表明,到2005年,中国工业化的总体进程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但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江苏6个省市已经到达工业化后期阶段,其中上海、北京已经率先实现了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社会(陈佳贵、黄群慧,2003)。另外,还存在大量的关于各个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的具体评价文献。

2、新型工业化与工业增长方式转变

与中国工业化进程相适应,中国工业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扩张,工业增长的方式以外延为主,资源消耗巨大,环境破坏问题突出,在中国享受工业发展产生的巨大利益时,粗放的工业增长带来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在1996年,第九个五年计划明确地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从粗放的增长方式,转到集约的增长方式。从1997年以后,我国开始探索新型的工业化道路问题,工业发展的主题从工业数量扩张转向工业质量提高,作为中国权威的反映中国工业发展状况的研究报告,《中国工业发展报告》从 1996年开始出版,每年一个主题。从历年主题看,除了有一些总结性的主题(如1996年对“八五”计划时期工业发展的总结,2006年对“十五”计划时期工业发展的总结)外,基本都围绕这种转变本身(如从数量扩张向素质提高、告别短缺经济、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中国制造业如何从低成本竞争优势转向差异化竞争优势)、转变的国际背景(如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和转变的关键问题(技术创新问题、资源与环境约束问题)展开的(吕政等,2003)。2002年中共十六大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江泽民,2002)。于是,围绕新型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近些年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文献。研究者们认为,一个国家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现代化,可以认为是将经济多元结构转为一元结构的“同质”的经济发展战略,而新型工业化战略则是基于时代“特质”(如信息化)和国情“特质”(如中国的人口资源)的“特质化”经济发展战略。中国的工业化过程既要遵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一般规律,也要适应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劳动力转移及其就业压力大、资源相对短缺和环境约束较大等特殊矛盾。中国的工业增长是在较好解决上述矛盾的前期下实现的(吕政等, 2003;陈佳贵、黄群慧,2003;刘世锦,2005;朱方明等,2006;刘世锦等,2006)。在这种共识下,出现了大量的有关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从环境和资源角度思考工业化问题的研究文献,信息产业发展、制造业的信息化、循环经济、工业污染等有关问题成为研究热点。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

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问题一直是工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结构从“一、二、三”向“二、一、三”、再向“二、三、一”、最后向“三、二、一”的转变,工业结构一般由轻纺工业占优势向重化工业占优势、由重化工占优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的演进过程。近年来,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已经经历了从“一、二、三”到“二、一、三”,再到“二、三、一”的转变。围绕产业结构升级,一直存在大量的研究文献,包括我国产业结构关系变动的实证研究,也包括确立战略性产业、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近两年一些新的研究包括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中国经济国情从一个农业大国演变为工业大国的论述(陈佳贵、黄群慧,2005),有关工业反哺农业的研究(简新华、何志扬,2006),有关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吕政、刘勇、王钦,2006),等等。

2003年以后,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工业化趋势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一些经济学者们提出,无论是从中国工业结构变动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看,还是从国际经验的比较看,我国经济实质上已经进入一个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要、以市场为基础、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逐步提高、可持续性较强的新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刘世锦,2004)。由于重化工业资本有机构成较高、投资需求大、能源消耗大等特征,一些经济学者虽然认为进入21世纪后中国出现了几乎全国性的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但反对中国进入重化工阶段的提法,认为重型化经济增长实际是旧式的工业化道路,是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所采取的那种依靠大量资源和资本投入支撑的外延增长(粗放增长)方式,我国不能够走这种错误的道路(吴敬琏, 2004)。与中国的经济方式转变和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相结合,中国的轻重工业的关系继1949~1978年、 1979~1997年两次转变之后,再次成为工业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武力、温锐,2006)。

除了上述三个大的方面问题以外,有关工业化进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问题,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工业化关系问题,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关系问题,工业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问题,劳动就业问题,工业现代化水平与进程等等,也都有了一些新的研究进展。

二、中国产业组织前沿问题

从哈佛研究范式看,产业组织问题基本可以被归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市场结构是指在特定的市场中企业间数量、份额、规模上的关系,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竞争形式,主要以进入壁垒、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成本结构、经营多样化等指标来衡量;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和相互博弈中所采取的策略和对策,一般包括产品政策、价格政策、促销策略和并购行为等;市场绩效是指产业运行的效率,是企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产业资源配置、技术进步和产业规模经济实现程度等方面所达到的状态,以此来判断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优劣。根据我国近两年的具体情况,主要选择以下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综述。

1、竞争与竞争力

从产业集中度角度衡量我国工业市场结构、反映工业市场竞争状况是一类常见的产业组织研究文献,这既包括对整个工业的集中度的研究(魏后凯, 2002),也包括对具体各个工业行业的研究(徐康宁, 2006)。多数研究表明,总体上看,除石油、天然气、电力等一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行业外,我国绝大多数工业产业集中度较低。与此相关的研究是有关“过度竞争”和“产能过剩”的大量的研究文献,虽然有的学者认为“过度竞争”是一个不规范的经济学概念 (于立、吴绪亮,2007),但许多文献认为我国许多行业存在“过度竞争”问题(唐晓华、苏梅梅,2003)。近几年,尤其是2005年以来,我国部分工业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工业生产能力超过了社会有效需求,产品难以在市场得到充分实现,生产能力闲置率超过了合理界限,绝大多数加工制造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不足70%(吕政等,2006)。产能过剩问题与投资率过高问题成为近一年多的研究热点之一。

关于产业和企业竞争力问题,大体上分为三类。一是关于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从经济理论角度分析竞争力来源、影响因素等,研究国家、产业、地区(城市)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二是有关竞争力的评价问题,评价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出现了大量的竞争力评价报告,这种竞争力的评价大多是以我国加入 WTO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也有有关国内上市公司的竞争力比较(郑海涛、任若恩,2005;赵彦云等,2005);三是关于如何提高我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建议类的研究文献。总体上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具有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但从长远看更应重视技术创新的作用。

2、垄断与管制

借鉴西方国家有关垄断与管制理论和政策,深入研究我国垄断性产业的改革问题,成为我国近些年产业组织研究领域中十分繁荣的研究方向,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文献。我国垄断问题既涉及到如何打破国有企业在电信、电力、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和城市公用事业等行业的垄断问题,也涉及到有关解决区域的垄断保护问题。如何深化国有垄断性产业改革,如何根据各类具体垄断性产业的不同业务属性制定相应的管制和协调政策,“打破垄断、促进竞争”,是这方面研究文献的核心问题(王俊豪等,2005;戚聿东, 2005)。近些年垄断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日益突出,行政性垄断性行业的管理腐败问题愈加严重,实际上由于战略性重组,我国国有企业逐步集中到垄断性行业,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垄断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问题(黄群慧,2006)。总体上看,有关垄断与管制的大量研究文献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也加快了我国的《反垄断法》出台的速度,但对于我国垄断行业的改革问题并没有起到突破性的促进作用。

3、产业集群

浙江、广东等地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呈现出很强的产业集群特性,这为理论界研究产业集群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的繁荣。我国的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关产业集群的概念、类型、形成机制、竞争优势源泉、运行机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一般认为产业集群在融资、产品研发、产品制造和产品销售等方面具有资源整合的优势(张贵,2006);二是有关我国具体的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尤其是各类制造业的产业集群的研究(路江涌、陶志刚,2006)。研究表明,经济开放促进了地区共有集聚,市场容量、城市化、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政府作用的弱化有利于工业集聚(金煜等,2006),产业集聚提高了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并扩大了我国地区差距(范剑勇,2006);三是有关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陈佳贵、王钦, 2006),虽然我国产生了很多产业集群,但普遍规模小、档次低,集群效应仍处在初级阶段,因此还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培育,集群的政策不要仅仅停留在提供税收和土地优惠、建设基础设施、吸引投资等与传统产业政策毫无差异的表层上,要深入研究与集群的动力机制、演化规律相匹配的层次,系统地规划及科学设计、实施和评价流程。

4、技术创新与研发行为

技术创新与研发行为是产业组织理论中企业行为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工业经济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这个问题。第一,关于我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问题。近年来开始深刻检讨“市场换技术”战略,大量实证研究试图说明吸引外资是刺激了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论”)还是使得内资企业过分依赖外国技术(“抑制论”),一些规范的研究似乎更支持“促进论”(王红领等, 2006)。第二,关于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这包括从宏观层面出发重点讨论宏观因素、管理体制和产业结构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例如,企业如何成为创新主体(唐任伍,2006),国家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环境和国家科技政策等方面的研究;还包括对当前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主要从技术创新投入、活动和产出层面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出评价等;同时还有对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途径和对策的研究。第三,关于中国工业R&D问题的研究,包括影响工业企业R&D行为的因素分析,以及R&D对技术进步、工业效率的影响等内容。一些研究表明,行业差异对于R&D行为影响明显,大公司更多地会持续性地开展研发活动,外国公司比国内公司表现出更活跃的研发行为(安同良等,2006)。

除了上述几方面产业组织前沿问题以外,外资进入与产业安全、能源等战略性产业发展研究、模块化问题、跨国并购、地方区域性产业组织问题,都引起了工业经济学者足够的关注,产生了一批研究文献。

三、中国企业管理前沿问题

企业管理是一个具有庞大知识体系、众多分支学科的复杂学科,这里无意也不能全面综述这两年企业管理学科发展的众多前沿问题,只从组织学习、创业与企业成长、企业社会责任、复杂性理论和顾客满意理论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涉及到组织管理、企业成长管理、战略管理和营销管理等企业管理的重要分支学科。

1、组织学习

自1958年March和Simon提出组织学习的概念以来,1965年Cangelosi和Dill则开展了组织学习实证研究的先河,到1978年Argris和Schon《组织学习》一书的出版,则标志着国外学者对组织学习系统化研究的开始。国外对组织学习理论的研究大体上包括组织学习的类型、组织学习的过程、组织学习的度量和组织学习的工具等内容。近年来,我国学者在组织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是,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还是主要集中在概念模型构建和解释性研究方面,相关的实证研究还较为薄弱,针对中国企业组织学习过程和组织学习度量方面的研究较少。总体上看,研究越来越表现出跨领域相互交叉的特点。组织学习通常与知识管理、创新、信息化等研究共同出现。就组织学习理论研究未来的发展而言,这种跨领域交叉渗透的趋势也是非常明显的,同时可以预见,针对国内企业实际情况和组织特征的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展开。例如,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组织学习模型构建;对国内企业组织学习程度的度量;权力分配、组织内部冲突对组织学习的影响;情感、价值观、企业文化对组织学习的影响;全球化背景下的组织学习问题,等等。

2、创业与企业成长

关于创业问题的研究,现在已形成一股强劲的热潮,正在不断深化,逐渐融入管理学科的主流范畴。企业创业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创业者行动的结果,这可以认为是一种创业分类研究;二是研究创业者本身,例如创业者的背景、价值、动机等,以及创业行动的原因,这实质上是有关创业者的“特质”研究;三是创业者如何创业,也就是创业过程的研究,包括创业过程的要素和影响创业过程的因素分析,例如,研究企业创业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企业创业的诱致因素及其与企业创业成功之间的关系,企业创业过程与组织特性(如企业文化)的互动等(张映红,2005)。

创业问题的研究,在某种角度可以归结为企业成长管理研究的一项内容。企业成长管理涉及面甚广,大体可以划分为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企业成长宏观机制、企业成长的微观机制三大板块。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关注企业的整体,可能涉及到企业成长的动因、企业成长的过程(企业成长的可持续性、阶段、模式和界限等)、企业成长的边界、成长的度量指标等问题。企业成长的宏观机制关注企业外部,可能涉及宏观政策与企业成长、宏观技术与企业成长、社会文化与企业成长、产业发展与企业成长等问题。企业成长的微观机制关注企业的内部,可能涉及企业创新与企业成长、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知识管理与企业成长、治理结构与企业成长等与管理职能相关的各个方面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家族企业 (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成长,二是人力资源(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成长的关系 (钟宏武、徐全军,2006)。

3、企业社会责任

在国外,有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并不是一个新的研究论题,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已经从单纯的学术探讨转向实践操作,但是在我国,无论是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还是关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问题,都是新的课题。客观地说,经过了20余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和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中国出现“经济奇迹”同时,也伴随着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如环境污染、能源浪费、安全生产和员工劳动保护等问题突出。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企业,已经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关注自己的经济目标,同时必须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在我国虽然是一个新的问题,但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的论题。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大多都围绕着以下三方面相互关联的内容展开(黄群慧,2006),一是如何理解和界定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企业社会责任的类型、内涵是什么;二是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机是什么;三是什么影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以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有何影响,这包括制度、企业生命周期等因素。另外,从研究角度分析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实践,存在多重维度,具体包括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现状描述与评价,以及未来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建议等。企业社会责任无疑是一个包容度很大的论题,与其相关的论题十分丰富。甚至从企业社会责任入手,我们可以重新对现有的企业管理知识体系进行梳理。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围绕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相关研究包括,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与企业品牌、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社会责任与商学院教育、社会责任与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与供应链管理等等。这使我们从多重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全方位透视,从而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理解。

4、复杂性理论

对于复杂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研究,20世纪70年代的非线性研究,混沌理论研究,以及80年代的人工神经网络研究,这一阶段的研究已经提出了复杂系统行为的非线性特征和自组织特性。但是,真正将复杂系统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Santafe研究所。它们的研究发现,有很多复杂系统,在特定的外部条件下,可以通过自组织形成特定时空结构的有序状态,在环境的影响下能够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不断演化形态而生存、繁衍和发展。如果适应能力赶不上环境的变化,就会衰亡下去。对于复杂系统的研究还得出了一些共性特征:一是所有复杂系统的共性是涌现(emergence);二是这些涌现现象是由混沌边缘(edge of chaos)来完成;三是复杂系统一般具有非均匀性、非线性性、自适应性和网络性的特征 (刘曾荣、李挺,2004)。现在复杂科学主要包括系统动力学、适应性系统、混沌学、结构基础理论、暧昧理论等5个流派(成思危,2004)。目前复杂科学的理论工具主要有微分方程和形式逻辑,除此之外还有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技术、综合集成技术、整体优化技术、计算智能、非线性科学、数理逻辑和计算机模拟等。复杂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是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现在,复杂科学学科范式对管理学影响比较大的是系统动力学,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提出可以认为是这方面的一个应用。

复杂理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战略管理是一个主要方面,这主要体现在“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和“共同演进”这两个概念的导入上。该理论应用的核心思想是,企业战略在动态非线性的复杂环境下,要以创建一个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为重点,关注嵌入系统的不同参与者和过程的动态张力,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在自适应机理的作用下,这种“共同演进”不仅体现在系统内各企业组织之间的共同演进,还体现在环境和企业战略的共同演进。实际上,基于复杂理论的战略思维逻辑就是:基于对环境“机会”和内部条件分析→制定旨在创造和完善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提升对商业生态网络关系管理和自适应的能力→实现基于复杂环境背景下企业业绩的提升→商业生态系统进化和企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企业在共生商业生态系统的战略思维引导下,强化企业网络组织结构背景下的关系管理能力和自适应能力,最终实现企业战略与环境,以及商业生态系统中各个网络组织的共同演进,达到企业业绩提升和商业生态系统进化的目标。就未来复杂理论视角下战略管理研究的开展而言,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对各行业中国企业发展环境和企业战略共同演进历程进行深入分析,以及对未来的战略选择做出判断,都是十分有意义的。例如,在产业环境演进的背景下,企业的战略选择问题;产业环境和企业战略共同演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问题;产业环境和企业战略共同演进的机理问题;中外产业合作过程中“商业生态系统”塑造的问题,“共同演进”的机制问题,等等。

5、顾客满意理论

在企业营销管理领域中,顾客满意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前沿领域。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企业成败的关键是赢得顾客。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顾客满意与否呢?顾客满意程度究竟给企业产生什么影响呢,如何计算顾客满意给顾客带来的价值呢?这些都是顾客满意理论和实证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郑石桥,2006)。近年来,顾客满意理论和实践的一个突出趋向就是,基于顾客满意的市场竞争策略的提出和发展。概括地讲就是,第一,顾客满意不是权宜之计,顾客满意程度的提高必须基于长期和战略的视野;第二,满意顾客需要的过程就是企业的战略过程,只有在战略的层面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顾客满意的水平;第三,顾客满意策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它策略相融合。纵观顾客满意理论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划分为理念研究、行为研究和战略研究三个学派。理念研究学派主要特点是从营销理念层面研究顾客满意问题,该学派在讨论顾客满意时十分强调企业的持续发展取决于顾客导向这种“营销理念”;行为研究学派的主要特征是把着眼点放到消费者满意的形成过程上,他们认为顾客满意是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和服务后的心理状态,它取决于购买前的预期、品质知觉、知觉行为等先天因素,可以对再购买意向、口碑意向、投诉行为等结果因素产生影响;战略研究学派尝试将顾客满意引导到管理学研究的框架之中,试图将行为学派的研究成果进行延伸,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制定有效的顾客满意战略,提高企业顾客满意的水平。

值得强调的是,顾客满意理论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对顾客满意度进行衡量,通过建立模型,将顾客满意度与一些相关变量(例如价值、质量、投诉行为、忠诚度等)联系起来,构建顾客满意指数。顾客满意度指数(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CSI)是目前许多国家使用的一种新经济指标,主要用于对经济产出质量进行评价。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全国性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工作,以此来提高本国企业的竞争力。瑞典率先于1989年建立了全国性的顾客满意度指数,即瑞典顾客满意度晴雨表指数(SCSB),此后,美国和欧盟相继建立了各自的顾客满意度指数——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1994)和欧洲顾客满意度指数(ECSI,1999)。另外,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和台湾地区也在几个重要的行业建立了顾客满意度指数。国内目前也正在进行顾客满意度指数构建工作的讨论和探索(金勇进,2005)。

标签:;  ;  ;  ;  ;  ;  ;  ;  ;  ;  ;  

我国工业经济与企业管理若干前沿问题综述_中国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