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缓解贫困的影响分析-以东兰县长江乡为例论文

广西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缓解贫困的影响分析
——以东兰县长江乡为例

温 馨,王立安

(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摘 要: 在国家石漠化贫困地区内将退耕还林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是有效实现乡村振兴和环境建设“双赢”目标的重要保障。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运用熵值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长江乡退耕还林前后农户综合生计资本水平和参与意愿进行定量化分析,探析影响该地区生态扶贫效果的内在因素,以期为退耕还林政策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退耕还林;贫困;石漠化地区;东兰县

引言

环境与资本配置之间的动态互动是促进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渠道[1]。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难的工作在生态系统脆弱的农村贫困地区,约有3 000万左右的人口需要脱贫。新一轮生态补偿的政策设计已明确提出优先在贫困地区开展退耕还林以解决深度贫困问题[2]。广西东兰县是广西扶贫攻坚的试点县,石漠化土地分布广而集中,退耕还林是生态补偿脱贫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必要对减贫效果进行系统分析,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提供参考。

由于退耕还林的实施会直接改变农户原有的生计方式和资本存量,因此从生计资本的角度研究退耕还林对缓解贫困的影响更为客观全面。目前,国内关于退耕还林和减贫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学领域和环境地理学领域,研究内容涉及农户生计策略的响应方式[3~4]、生态补偿环境价值评估[5~6]、退耕还林补偿能力[7~8]等,但针对石漠化地区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基于DFID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结合东兰县长江乡兰阳村和板甲村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熵值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退耕还林前后农户生计变化和参与意愿进行定量研究,评价退耕还林减贫效果。

(1)焊接工艺评定 压力钢管制造前,根据母材的焊接性能、结构特点、使用条件、设计要求、设备能力、施工环境和工艺要求拟定焊接工艺方案,并经工艺评定合格后,考虑到质量稳定、施工工效、成本和焊缝外观等几个方面的因素,编制适宜焊接工艺规程并进行推广应用。

一、研究区域概况

长江乡地处东兰县西北部,东连隘洞镇,南邻东兰镇,西接凤山县,北界巴畴乡,土地面积约147平方公里,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岭谷相间,季风气候明显,局部灾害频仍。现辖10个村民委,18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2.17万人,全年播种面积为20 148公顷,盛产白米椎、红米椎、板栗、八角等粮食作物。长江乡退耕办资料显示,自2001年开始,长江乡开始试点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共实施退耕还林4 696多亩,发放生活补助49.31万元,管护费9.39万元。工程实施后,长江乡生态环境恢复效果明显,科学培育和特色推广是当地生计增长的一大亮点。

11月20日晚间,上交所网站发布关于对浙江祥源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西藏龙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的决定:对浙江祥源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及时任董事长孔德永,西藏龙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及其直接负责人员黄有龙、赵薇、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赵政予以公开谴责,并公开认定孔德永、黄有龙、赵薇、赵政5年内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1.综合生计资本水平测算。本研究在可持续生计框架的基础上,借鉴Sharp 2003年在埃塞俄比亚的研究设计,结合我国西部石漠化贫困地区的状况,设计了适用于长江乡的综合生计资本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下页表1)。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最低生活需求和可持续生计五大指标。五大指标受最低生活需求的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中相互转化。由于最低生活需求是农户贫困状况的直接反映,因此本研究选择粮食消耗和购买次数、衣服和生活必需品购买需求、房屋质量和自然灾害影响程度等作为评价指标。此外,退耕还林改善了土地质量和生活环境,为此本研究选取土地开发面积和实际耕作数量作为自然资本分析指标,劳动力数量、健康状况和受教育程度作为人力资本指标,农户收入和资产拥有状况作为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指标,农户社会关系网络和受社区援助状况作为社会资本指标。

1991-1995年、1996-2000年、2001-2005年、2006-2010年男、女AP患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55、52岁,48、48岁,46、49岁,43、47岁,其中男性患者的年龄降低更为明显。1996-2010年3个时间段男、女患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50岁(30~76岁)、51岁(24~86岁),显著低于1991-1995年间男、女患者中位年龄的55岁(19~85岁)、52岁(20~8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67,P<0.001;z=-2.502,P= 0.0124)。

2.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意愿的内在影响因素分析。由于因变量“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意愿”是二元定性变量,有愿意和不愿意两种结果,因此本研究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退耕还林前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意愿的影响因素。自变量是退耕还林前后各项生计资本值,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i为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行为,1表示愿意,0表示不愿意,Bi为回归系数,b0为回归截距,μ为干扰因素。具体的回归实现,通过SPSS 20软件进行。

表1 退耕还林前后农户综合生计资本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表

依据指标间的信息大小情况,本研究通过熵值法进行指标赋权,采用极差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加权得出农户生计能力综合值,计算公式如下:

下页表3显示,退耕还林前,最低生活需求和自然资本对农户参与意愿有显著负相关影响,每增加1个单位,农户参与意愿将分别降低0.216和0.071个单位。人力资本有显著正相关影响,每增加1个单位,农户参与意愿将提高0.189个单位。主要原因在于,退耕还林前农户生产生活需要依靠自然资源提供,自然资源是收入和最低生活需求的主要来源。同时也反映出,石漠化地区农户抗风险能力弱,贫困发生率较高,农户生活所需的教育、医疗、基础设施较缺乏。

式中,Ii为指标标准化值,Xi为指标实际值,Ximin为所有指标中的最小值,Ximax为所有指标的最大值,Wi为指标权重值,P为农户综合生计资本水平,由指标标准化值及其权重加权求出。

本研究选取的兰阳村和板甲村是长江乡实施退耕还林的所在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50名农户进行调查,最终收回有效问卷435份,其中兰阳村300份,板甲村135份,问卷有效率为96.67%。本研究结合研究区域当年的贫困标准,划分了四种农户群体(见表2)。

(二)数据来源

观察组在使用甲钴胺治疗的基础上(具体剂量与方法对对照组患者一致),增加使用前列地尔(国药准字H10980024)进行治疗,具体剂量及方法为,10 μg 的前列地尔配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ivdrip qd。2组患者均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

表2 研究区域农户类型表

三、结果与分析

(一)退耕还林前后生计能力对比分析

表4显示,退耕还林后,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对农户参与意愿有显著正相关影响,每增加1个单位,农户参与意愿分别提高0.045、0.557个单位。自然资本有显著负相关影响,每增加1个单位,农户参与意愿将降低0.553个单位。主要原因在于退耕还林后农户参与了乌鸡、富硒墨米、八角、珍珠李种植等绿色产业和生态旅游建设,衣食住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得以满足,更多地关心家庭收入、信用社优惠政策、政府补助等。此外,本研究通过调研发现有80.95%的受访者对退耕还林政策持一般态度,有85.19%受访者希望政府能给予技术和教育支持,11.46%希望采取现金补偿方式和实物补偿方式,6%希望能得到政策支持,表明农户希望能得到多种补偿组合,且倾向于智力方面补偿,对技术和教育的期望更高。

图5表示采用上平砧及下平板,开始整形拔长,压下量设定为100mm。图6为整形结束,此时测定宽度最大点为2165mm,最小点2065mm,高度尺寸为265mm。

图1 退耕还林前后农户综合生计资本水平比较示意图

2.退耕还林前后各类农户综合生计资本水平比较。退耕还林后,各类农户综合生计资本水平显著提高,绝对贫困户增加幅度最大,为0.816;其次是相对贫困户和一般农户,富裕农户增加幅度最小,为0.049,说明退耕还林有效地减少石漠化地区的贫困发生率,贫困户依靠退耕还林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从事不同的生产活动,生活水平能得到大大的改善。一般农户和富裕农户失地较多,在短期内生计水平增长幅度较低。

(二)退耕还林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探究

1.退耕还林前后农户参与意愿比较。本研究采用“向后”筛选法对变量进行显著性检验,退耕还林前极大似然估计值是215.343,“Hosmer和Lemeshow检验”的Sig.值为0.384(>0.05),退耕还林后极大似然估计值是206.959,“Hosmer和Lemeshow检验”的Sig.值为0.267(>0.05),两个阶段模型拟合度较好。

在这里还要指出一个被工程师经常忽略的问题,就是在计算中镜频抑制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考虑器件对镜频的绝对抑制,而实际上我们要得到的中镜频抑制是相对主信号抑制的相对值,比如预选滤波器的对镜频频率的抑制有40 db,对主信号的插入损耗有2 db,实际这一级滤波器的镜频抑制是38 dBc而不是40 dBc,在设计计算中应予以重视。

1.退耕还林前后农户综合生计资本水平比较。图1显示,退耕还林前农户综合生计资本水平为0.0146,退耕为0.0339,反映出退耕还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生计资本存量,实现了生态扶贫的效果。单项生计水平指标结果显示,退耕还林前自然资本得分最高,占总生计水平的35.45%,社会资本得分最低,为3.96%,说明退耕还林前农户依靠树木砍伐和农田耕作维持基本生活,对外联系少,社会援助获取能力弱。退耕还林后最低生活需求得分最高,为22.85%,社会资本得分最低,为7.54%,主要原因在于退耕还林减少了坡耕地数量,农户生计转向板栗、山油茶、核桃和乌鸡等特色产业或者外出打工,基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较少参与当地社会组织。

表3 退耕还林前农户参与意愿影响计量表

2.退耕还林前后各类农户参与意愿比较。从下页表5可以发现,退耕还林前后各类农户参与意愿不一,说明在石漠化地区农户参与意愿受收入影响较大。政策实施前,绝对贫困户和相对贫困户不愿参与人数较多,主要是因为农户担心退耕还林后不确定性风险会增加,对传统农业生产制约程度会提高,会进一步加剧贫困。一般农户和富裕农户不愿参与的人数较少,主要是生活水平基本得到满足,参与退耕还林可以改善土地质量,有助于增加未来收益。政策实施后,赞成退耕还林的人数均有所提高,其中相对贫困户最多,绝对贫困户次之。主要原因在于,退耕还林提供的资金扶持和就业岗位增多,农户较少为土地生产的脆弱性担忧,参与积极性较高。一般农户和富裕农户的积极性较弱,这是因为短期内退耕还林提供的扶持不足以弥补其损失。

表4 退耕还林后农户参与意愿影响计量表

表5 退耕还林前后各类农户参与意愿计量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退耕还林有效地提高了农户的资本存量,有助于帮助农户摆脱贫困。绝对贫困户生计增长率最大,其次是相对贫困户和一般农户,最小是富裕农户,说明退耕还林能有效地降低贫困发生率。

2.农户的综合生计资本水平是决定其参与退耕还林意愿的重要因素。退耕还林后农户综合生计资本水平得以提高,农户减少了以农为主的生计方式,倾向于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旅游。坡耕地的减少使劳动力得以解放,更多的农户选择外出打工。

(二)建议

1.提高退耕还林造血扶贫的作用。退耕还林在释放生态红利的同时,助力精准扶贫,尤其体现在石漠化贫困地区农户的帮扶上。首先,政府应当加强石漠化治理,提高土地质量,充分发挥退耕还林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其次,政府应扩大退耕还林的实施对象范围,优先安排生活水平低下且有劳动意愿的贫困户参与退耕。此外,监管部门应依据遥感的动态监测,将符合未来发展需求的石漠化坡耕地全部纳入退耕还林政策范围,力争石漠化治理能有效减低贫困发生率。从研究结果看,农户普遍喜欢技术和教育相结合的补偿组合方式,政府应针对石漠化地区农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大技术培训和就业指导等辅助措施的力度,主动搭建跨区域劳动力流动服务平台,注重提高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2.加强退耕还林长效机制的研究。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当地特色,发展集团养殖示范场和村级合作社。据了解,长江乡目前已有板栗、八角、黄皮、甘蔗、乌鸡、火麻鸭等特色产业基地,在政府扶持下已初具规模,贫困户收入持续增加。为了能使退耕还林得到长效发展,减少农户对传统耕作模式的依赖,政府应继续加大奖补力度,鼓励贫困户参与其中,在互联网的发展下带动全乡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化、销售网络化和扶贫产业化。与此同时,研究区域中大部分农户支持退耕还林政策,认为其能改善环境,政府应把握机遇,在有效宣传的基础上,提高退耕还林的透明度,让广大农户充分监督实施效果,激励和约束农户自觉遵守各项生态保护的法规和规定。

3.注重农户生计资本存量的多样性。根据农户综合生计资本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生态补偿方式。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后农户综合生计能力进一步提高,除自然资本降低外,各项生计类型均衡良性发展。因此,政府应加大力度建设区域和区际交通联系网,提高石漠化土地交通覆盖率,打破大石山区闭塞发展状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教育、医疗和保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建设,普及宽带、清洁用水、电力设施,使农户衣食住行能得到满足。针对部分劳动力外流,乡内闲置劳动力减少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重点项目、特色产业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贷投放和政策优惠力度,积极支持贫困地区重点项目,打造吸纳就业和权益分红,促进当地再就业,增强农户信心。

参考文献:

[1]Nguyen ThangDao,OttmarEdenhofer.On the fiscal strategies of escaping poverty-environment traps towards sustainable growth[J].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18,(55):253-273.

[2]吴乐,靳乐山.贫困地区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基于贵州省三县的实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8):1-7.

[3]陈相凝,武照亮,李心斐,米锋.退耕还林背景下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分析——以西藏7县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17,(1):56-62.

[4]史月兰,唐卞,俞洋.基于生计资本路径的贫困地区生计策略研究——广西凤山县四个可持续生计项目村的调查[J].改革与战略,2014,(4):83-87.

[5]李芬,甄霖,黄河清,等.鄱阳湖区农户生态补偿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10,(5):824-830.

[6]刘燕,董耀.后退耕时代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4,(2):131-138.

[7]王立安,刘升,钟方雷.生态补偿对贫困农户生计能力影响的定量分析[J].农村经济,2012,(11):99-103.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Project on Alleviating Poverty of Households in Rocky Desert Area of Guangxi——Taking Changjiang Township of Donglan County as an Example

WEN Xin,WANG L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88,China)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impoverished areas of national rocky desertification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effectively realizing the“win-win”goa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ect of ecological poverty alleviation,and provides some theoretical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olicy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s,entropy value method and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are used for analyzing the comprehensive living level and participation willingness of Changjiang township on account of 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 framework(SLA)in this study.

Key words: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poverty;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Donglan county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9)24-0020-05

收稿日期: 2019-03-18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遥感的石漠化地区生态补偿对缓解贫困的时空影响研究”(17YJCZH16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遥感的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其补偿机制研究”(2014A030313603);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基于遥感的南海北部近岸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其补偿机制研究”(YQ2014001)

作者简介: 温馨(1994-),女,广东佛山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社会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通讯作者: 王立安(1980-),男,宁夏银川人,副教授,博士(后),从事旅游资源开发、部门经济管理的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 刘娇娇]

标签:;  ;  ;  ;  ;  

广西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缓解贫困的影响分析-以东兰县长江乡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