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防水技术方面的论述论文_陈丽红

关于建筑工程防水技术方面的论述论文_陈丽红

大埔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广东梅州 514299

摘要:随着国民生活条件的稳步提升,民众也愈来愈关注生活质量的提升,对防水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防水工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通病,由此建筑防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简述了建筑工程引进防水技术的重大作用,并针对常见的建筑渗透部位,提出了相应的提升防水质量的防水技术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防水技术;工程防水;建筑工程

于建筑工程而言,防水属于一项系统化的重要工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施工计划,以控制建筑防水质量。具体来说,在防渗漏的过程中,应先做好防水设计,再基于先进的施工技术与严格的监理管理,本着“以预防为主、兼顾防治、多道设防、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最终保障防水质量。

一、建筑工程引进防水技术的重大作用

在建筑工程中,通过应用防水技术,能控制工程质量:其一,在建筑防水工程涉及的施工内容关系复杂,若不够重视防水技术,则极易引发质量问题而渗漏,最终影响施工质量。据调查在建筑工程中,设计、材料、管理、施工等因素均会影响到最终的工程质量,且各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8%、20%、17%、45%。不难发现施工因素往往会最大程度地影响工程质量,所以,防水控制的关键所在便是施工技术。其二,住宅建筑必须采用防水技术,以尽可能地避免建筑质量出现问题。在建筑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有效配合防水材料的使用,能控制渗漏问题,增添建筑的使用寿命。其三,防水技术与业主的人身安全乃至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人们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深刻地意识到防水技术应用的必要性。若建筑有渗漏问题存在,则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在缩短建筑使用年限的同时,威胁用户的安全,乃至影响国民经济。总之在建筑工程中,防水技术至关重要。

二、常见的建筑渗漏部位

1、厕浴间

作为常见的渗漏部位,厕浴间地方一般会布置大量的水管。因此,在沿墙等部位,往往会出现程度各异的渗漏情况,尤其是浴缸底部等地方,常常会发生重力渗透现象,一般在排水管洞口,浇筑混凝土的方法宜选用二次密实浇筑法。

2、屋面

在建筑工程中,屋面属于高发渗漏部位。这种渗漏多发在屋面和现浇层的节点上,且多因钢筋扭曲变形、冷缝、漏浆、浇筑不匀等而造成的。此外,在女儿墙、墙角处,在温度应力下出现的裂缝会导致屋面渗漏。同时现浇面的不匀浇筑与沉降裂缝会形成条状渗漏,开裂屋面卷材会形成空裂渗漏,还有屋面出入孔、脱落防水层等均会致使屋面渗水。

3、外墙面

外墙面在建筑工程也很容易渗漏,且发生率极高。传统的外墙面一般是外墙交接门窗等的地方,因此有许多裂缝。加之该地方还有许多材料装饰,因此渗水几率极大。其中外窗台属于关键渗漏部位,必须重视外窗台细部严峻渗漏。

4、地下结构

现阶段,随着各级城市建设空间的快速缩小,对地下空间的有效应用也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鉴于地下结构环境的特殊性,导致地下空间的影响因素极多。其中施工问题极易导致地下结构渗漏。若地下结构施工中所用技术不当,便无法控制工程质量。此外,地下结构中的大量冷接缝、伸缩缝、管件安装振动松动等,均会导致地下结构渗漏。

三、建筑工程防水质量提升的防水技术措施

1、厕浴间防水技术

在建筑厕浴间施工的过程中,应认真分析卫生间渗漏的原因,并确立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其一,应科学地设计卫浴结构。设计师切不可忽视结构的科学性,而一味地追求结构的美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二,平整层施工应控制好平整层的密实性,应紧密结合找平层和基层。在完成施工后及时清理好,并准备好水保工作。最后,在设计、安装卫生管道时,应根据标准来严格操作,在验收完施工后,全面展开检查,只有质量符合要求后,下一道工序方才可开始。

2、屋面防水技术

在建筑屋面防水施工中:其一,应控制建筑材料满足施工标准要求,确保施工设计满足标准要求。在使用材料前,应认真检查质检报告单,禁用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其二,在屋面防水施工中,可以利用屋面坡面结构,有效地增强防水性能。与此同时,在护栏底部也应设置引导墙体结构,以提升屋面结构的防水性能。

3、外墙防水技术

在建筑外墙防水工程中,材料应选用保温节能型材料,以达到建筑设计要求。同时在混凝土和墙结交处,宜添加电焊网一层,以确保墙体不会因温度而开裂。此外,在处理墙体的过程中,还应认真处理好伸缩缝、应力裂缝等,真正做好防水。

4、地下结构防水技术

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地下结构的防水至关重要。鉴于在地下结构中,管道、接缝往往很多,故极易被四周建筑施工所影响。在整个地下结构中,伸缩缝与冷缝、墙体等部分均较易发生渗漏。所以,在地下结构施工中,宜做好变形缝施工。在止水带施工之前,宜全面展开检查,控制变形缝足够密实,以防质量出现缺陷。另外,地下结构施工还应控制好混凝土实际的配合比,以满足渗透防水要求,供地下结构防水施工参考。

5、引进新型防水材料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材料,极大地推进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全面提升。各种防水材料正在快速更新换代,随之防水效果也变得更好。所以,在防水施工中,为了充分控制防水施工质量,则应及时引进优异性更好的防水材料,以进一步增强工程的防水性能,控制项目的安全性。

6、做好防水设计

为了防水设计与实际切合,作为设计人员应从工程的特点出发,来做好防水设计。此外,还要综合考量工程的基本特点、区域自然环境等,根据防水等级需要,来优化设计防水构造,针对重要部位应仔细审查图纸。同时也不可仅凭经验来设计排水、隔热、保温这三大系统,而应经过计算来严格确定。

7、加强防水施工管理

在建筑防水施工环节,除了需要配备一种先进、适合的防水技术外,在后续应用防水技术的过程还需要有效的管理手段,故管理工作也极为重要。尤其应管理和控制好防水材料的质量,并贯彻落实材料检查工作,严禁劣质材料进场。此外,施工人员在整个防水施工环节,均应根据施工图纸来严格执行操作,以控制各施工工序均可以达到规范要求,以全面提升防水的最终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防水工程作为建筑工程当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事关整个建筑物各项使用功能的日常运行和实际使用寿命。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应从施工条件、渗漏水部位等出发,基于行之有效的控制管理方案,正确选用和大力推广各种先进的防水新技术,以控制防水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乃至正常的生活和生产。

参考文献

[1]曾鸿文.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9(06):153-154.

[2]于秀香.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居舍,2019(17):80.

[3]魏晨明.建筑防水工程中的材料种类及其技术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9,26(06):115-116.

[4]喻小亮.国外建筑防水和屋面工程技术发展趋势概述[N].中国建材报,2019-01-28(003).

论文作者:陈丽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防水技术方面的论述论文_陈丽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