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材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_高中化学论文

高中化学教材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_高中化学论文

高中化学教材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教材论文,高中化学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课程改革实施中的重要媒体。从2001年秋季开始在云南推广使用的新教材吸取了国内外教师在教学中积累的成功经验,采用一种介绍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用富于研讨性与探索性的认识过程,作为知识的呈现形式。在使用三年多的时间里,新教材以其指导思想的先进性、结构体系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在教学中深受师生的欢迎。但是,笔者在多次听课和查阅教案中发现,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新教材设置的栏目没有足够的重视,新教材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忽视“彩图”“章图”“插图”的作用

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就是:每册都在封页配有形象鲜明的彩图,每章配有代表本单元主要内容的“章图”或“单元图”,还有穿插在教材中的若干幅简洁明了的“插图”。总计370余幅,这些图中,有微观粒子运动的宏观化比喻、有现代高科技产品或技术的展示、有实物及科学家的照片、有生动活泼的漫画,特别是每个演示实验都插配了实验操作图,并用箭头指示了实验流程,这对学生尽快熟悉实验用品和试剂,了解实验过程,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大有帮助。这样设置使教材内容在表达形式上图文并茂,新颖活泼,既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又降低了学生自学的难度,对学生学习情趣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这么多的图片无疑是教材中重要的教学资源,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呢?

1.利用“彩图”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热情

封页彩图“火箭升空”“纪念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一亿吨而发行的邮票”“用探针操纵硅原子”,这些图片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

2.利用“章图”或“单元图”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物质结构”一章的“章图”,提供了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帮助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化学平衡”一章的“章图”,结合19世纪后期在英国曾出现增加高炉高度的方法来减少高炉气中CO含量的做法,展开讨论,使学生对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有更深刻的理解。“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单元图”,形象、直观地把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结合思维方法表示出来。

3.利用“插图”化解或突破知识难点

“化学反应速率”一节中用“运动员投篮”比喻说明:只有足够能量和合适取向的分子间的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这样的图片既直观又让学生印象深刻。“氧化还原反应”一节中编入的几幅拟人化的插图,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几组化学概念,突破了知识难点。

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图片引出化学概念,培养学生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录像或多媒体,将其中的静态画面转变为动态画面就更能增强教学效果。

二、忽视“资料”的作用

“资料”主要是介绍一些知识性常识,使学生在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全书有27篇之多。

“资料”的教学可采用:结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当堂阅读,如“勒夏特列简介”可结合勒夏特列原理的教学当堂进行,以了解勒夏特列的研究成果和对人类的贡献。或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给家长介绍,以体现化学的价值,如“安全火柴”“糖尿病的检测”“重金属盐中毒的解毒”“24K金和18K金”等。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能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和成就感,体会到化学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忽视“阅读”材料的作用

“阅读”主要是介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化学史料或联系实际的知识,集科学性、思想性和文学性为一体,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而且有益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对加深理解和掌握教材起到一定的作用,全书有25篇之多。由于教学大纲对大部分阅读内容没有做具体要求,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但它作为教材的一部分,正文内容的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中,有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如《金属钾的发现》《苯的发现和苯分子结构学说》;有介绍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如《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有机化合物认识简史》;有源于教材、贴近生活的内容,如《血液透析原理》《胶体的聚沉》《判断酒后驾车的方法》等。毋庸质疑,用好“阅读”材料无论是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还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阅读”材料的教学常采取的方法有:精心设计阅读提纲,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利用史实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利用“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不同形式的“阅读”材料,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忽视“选学”内容的作用

高中化学“选学”内容共计14篇,它是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旨在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选学”内容的教学要结合学生实际,力争做到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吃饱,学习吃力的学生吃少、吃好,不可随意拓宽加深更不能搞一刀切。

五、忽视“家庭小实验”的作用

“家庭小实验”全书有17个,它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配合课堂教学而编写的,由学生在课外完成。该栏目的设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复习巩固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这些小实验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和社会性,都需要学生自己操作,有的需要学生自己设计。虽然对学生要求高了,但学生在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伴随着需要的满足、悟性的获得等内在精神活动。如“改革花的颜色”“变色溶液”可以培养学生兴趣,领悟新知识;“巧除水垢”“羊毛织物和化学纤维织物的鉴别”可以让学生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制作晶体模型”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家庭小实验”的教学主要是教师的重视和学生兴趣的激发,学生的实验成果可以在班上及时展示,特别是对有创意的实验要在班上推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实验的安全和结论,教师要有一定的预见性,以便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当然,重视新教材栏目的设置并非盲目拔高教学要求。作为化学教师,我们需要统观教材全局,考虑教材结构体系的科学性,认真研究与总结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充分发挥新教材的资源优势,让教材改革能切实地发挥其带动教育改革的作用。

标签:;  ;  

高中化学教材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_高中化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