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人民医院 湖南益阳 413500
【摘 要】目的:探讨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效果的评价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急诊在2016年1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危重剖宫产手术产妇,按照接诊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剖宫产手术期间进行一般手术室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心理疏导等;观察组产妇在剖宫产手术期间进行相应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这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大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均较对照组产妇有明显的改善,P<0.05;观察组产妇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大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急危重剖宫产手术情况紧急,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干预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促进两者健康,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
随着高龄产妇的增加,临床中急危重孕产妇也越来越多,急危重产妇剖宫产是手术室常见的手术类型[1]。剖宫产手术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创伤,并且产妇病情危重,有效的合理的手术室配合有利于降低母婴双方在手术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于提高整体手术室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2]。因此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危重剖宫产手术产妇,对其中50例产妇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我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危重剖宫产产妇,将其按照接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6-4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6±1.42岁,前置胎盘13例,脐带脱垂6例,胎膜早破且羊水三度污染19例,足先露5例,胎儿窘迫7例;观察组中产妇年龄在25-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62±1.34岁,前置胎盘15例,脐带脱垂4例,胎膜早破且羊水三度污染21例,足先露5例,胎儿窘迫5例。本研究在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认可和产妇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开展,产妇心、肝、肾等脏器严重疾病,具有自主意识。比较两组产妇在年龄、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产妇进行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对照组产妇采取手术室一般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询问和评估,安抚产妇情绪,确定手术室所需设备处于功能状态,做好术前常规消毒护理,协助医生完成手术。观察组产妇则在一般手术室护理措施上增加护理干预,主要是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促进母婴健康。具体措施包括①术前护理:手术室护士在接收到急危重剖宫产手术通知后,应详细询问产妇的病情,同时由护士长通知手术室安排好巡回护士、洗手护士、器械护士以及麻醉医师。清醒产妇要做好心理上的疏导,消除其焦虑、紧张和恐惧心理,不断安抚产妇,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3]。由助理护士在手术专用电梯旁接待产妇和产科医生,仔细核对产妇的信息,将其安全推入手术室。手术前准备好抢救药品、器材以及新生儿的准备等。②术中护理:手术期间洗手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标准,巡回护士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同时手术期间做好风险事件的抢救护理配合和新生儿抢救复苏准备,协助医生顺利完成手术。③术后护理:通知产科和新生儿科做好接收病人的准备,做好产妇和新生儿的转运工作。病房护士应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妇做好基础卫生护理工作,经常更换会阴垫。病房环境温湿度适宜,注意保暖。产后产妇体力降低,指导产妇保持充足的睡眠,在产妇和新生儿病情稳定的情况下,鼓励母婴之间早期的皮肤接触,鼓励母乳喂养。
1.3 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为产妇进入手术室和转出手术室时间。观察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上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计量资料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计数资料为术中不良事件、产后大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产妇降低,P<0.05。如表1
3 讨论
急危重产妇需要终止妊娠,实施剖宫产改善母婴结局。急危重剖宫产产妇需要在最短的时间为其提供安全和高效的护理,提高产妇治疗期间的安全系数[4]。手术室护理干预在一般护理措施上减少护理过程中杂乱无章,确保手术过程的连续性、完整性以及高效性[5]。手术室护士在接到手术通知时,由护士长安排护理岗位的分配,使整个护理团队在工作上井然有序、职责分明。在术前护士给予产妇心理上的支持,做好一般健康状况的评估。准备好手术室环境和手术中所需的器械,准备好手术中抢救物品,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病房护士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给予饮食、药物以及相关的健康宣教,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产妇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对于脐带脱垂、胎儿窘迫者,时间就是生命,胎儿娩出时间的缩短有助于改善胎儿的预后。在手术期间,各个环节连接流畅,严格执行操作要求,使得手术顺利进展,有助于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的出血量,有利于改善产妇的预后结局。急危重剖宫产手术产妇采取护理干预将手术室的护理延伸到手术室外,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中的应用提高手术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
参考文献:
[1]施芬城.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5,23(14):108-109.
[2]惠芳.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745-1747.
[3]魏春梅.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8):183-184.
[4]赵亚琴.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的应用方法及效果[J].母婴世界,2017,11(2):167,169.
[5]陈雯,许国根,徐芝君等.危重孕产妇急诊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11):997-1000
论文作者:毛国兵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7
标签:产妇论文; 手术室论文; 危重论文; 手术论文; 发生率论文; 护士论文; 新生儿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