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多妈妈”和“沉默妈妈”四个项目,有效地与幼儿园教师沟通_幼儿园论文

不要做“多妈妈”和“沉默妈妈”四个项目,有效地与幼儿园教师沟通_幼儿园论文

不做“事多妈妈”与“沉默妈妈”——4个方案与幼儿园老师有效沟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妈妈论文,不做论文,幼儿园论文,沉默论文,老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宝宝上幼儿园了,每位妈妈都会担心宝宝在幼儿园的生活,内心或多或少难免多疑。不过,当妈妈们心中出现“?”时,表现却各有不同:有些妈妈在老师眼里显得很“多事儿”,宝宝有一点儿风吹草动就约老师沟通,让老师比较反感,也感受不到来自家长的信任;而有的妈妈为了不让老师反感,选择一味隐忍和沉默,但是心中的“结”却越结越紧……

其实,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最快速的时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尚且不足,因此,家园沟通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与老师沟通?又该如何沟通呢?

有效沟通关键语

沟通态度:家长与老师应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沟通方式:面谈、短信、邮件、通话等。

沟通目标:既不做“事多妈妈”,也不做“沉默妈妈”,只做能促进宝宝发展、配合老师工作的善于理解和沟通的妈妈。

方案1 做有充分准备的沟通

小A是个在班里表现优异的宝宝,不但学习认真、积极回答问题,而且手工、绘画、唱歌样样出类拔萃。但是小A有一个小“毛病”:偶尔会挠人或者咬人,这让老师和家长十分苦恼。

一次,在户外活动时间,小A又打了小朋友。老师把她叫到没人的地方进行批评教育。出乎意料,小A特别排斥,还打了老师。等她哭闹结束后,老师从小A的优点入手,慢慢和她谈心,并说要和她一起克服这个打人的缺点。没想到先前蛮横、不容侵犯的小A委屈地哭了,告诉老师,她也知道这是缺点,会给别人造成伤害,她也很想克服,但是克服起来十分困难。小A表现出的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难以见到的成熟与沉重,让老师看到了她内心所背负的包袱。老师认为这个问题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也可能有更深层的原因,于是决定和其父母认真谈谈。

老师通过与家长几次沟通发现,小A的妈妈是个事业发展很好且十分要强的女强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时时要求宝宝完美,很少给予宝宝表扬、拥抱,对宝宝的错误总是表现得过度严肃,这都给小A的心灵造成了影响。几次沟通后,老师给了家长一些合理的家庭教育建议,共同帮助小A克服缺点。

有效沟通建议: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幼儿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良习惯等,需要老师与家长深入分析根源,不断调整策略,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共同促进幼儿发展。这样的家园沟通需要老师与家长对过去的已有教育经历进行反思,更需要双方的耐心。所以,面对类似问题,老师与家长都应该做好准备并进行多次沟通。最好大家能预约出比较充分的时间(入园、离园的接送时间显然不合适),并且能避开宝宝,畅所欲言地交流,防止让宝宝听到后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如增加幼儿的心理负担)。

方案2 提前告知老师相关信息

小B从小习惯早睡晚起,晚上一般睡十来个小时,基本不午睡。入园以后的午睡成了小B最难熬的时间,他总会克制不住地去打扰其他小朋友,让老师十分头疼。在妈妈接小B离园时,老师多次提到这个情况,弄得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有些紧张。

有效沟通建议:

在宝宝刚入园、升班、转园时,家长要在家访或其他方便的时间把宝宝的一些习惯,尤其是与其他宝宝不同的习惯(比如,宝宝偏食、不午睡、不爱说话等等)提前告诉老师,让老师有所准备,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如果老师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遇到类似小B的情况,也不要以为转告家长就完成任务了。宝宝的习惯没有对错之分,他们都不是恶意的。幼儿阶段是帮助宝宝建立良好习惯的时期,老师要与家长一起想出应对策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针对小B这样的情况,老师可以给家长讲明午睡的必要性,让家长有充分认识,家长也应配合老师主动调整小B的生活习惯,使其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方案3 敏感问题谨慎沟通

小C最近对上幼儿园很反感,每天早晨上幼儿园都得哭上一阵儿,在家里话也越来越少,一提幼儿园或老师就表现出抵触情绪。家长猜想小C也许在园里受了什么委屈,十分担心他在园的生活,便在送宝宝入园的时候顺便找老师沟通。出乎意料,老师误以为小C的妈妈是来闹事的,因此态度十分恶劣,对谈话也很抗拒。于是,不但问题没有解决,还僵化了家园关系。

有效沟通建议:

与上述情况相似的还有:宝宝诉说老师冤枉了自己、老师给每个宝宝展示自己的机会不均、其他小朋友欺负自己可老师不管等等。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难免猜测和担忧,但即便如此,家长也要对老师有充分的谅解。想一想,家里两三个家长照顾一个宝宝都很累、很辛苦,而3个老师却要照顾、教育30个左右的宝宝,还要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有时还要面对家长的猜测与质疑,也很不容易。因此,遇到问题时,家长千万不要以指责的态度与老师沟通。

遇到类似小C这样的问题,肯定需要沟通,但要注意3个问题:

1.沟通要注意场合,最好单独沟通,不要当着其他老师或家长的面,因为老师对类似的问题比较敏感,容易引起误会,并且,当着其他家长或老师的面,还容易将问题扩大化,很容易激发老师的自我保护意识与抵触情绪。

2.沟通要以彼此的谅解开始。家长要首先表现出对老师辛苦工作的理解,要真诚感谢老师对宝宝的照顾与指导,让老师放松对家长的戒备心理(因为现在家园纠纷案例很多,老师有戒备心理在所难免),聚精会神地投入到解决问题中来。

3.沟通要以实际情况与解决方法为主,不要随意定性。如果是家长主动沟通,要先讲出自己观察到的宝宝的言行变化,与老师加以核实,不要开门见山地定性或指责。沟通要从问题出发,再过渡到解决方法,这样让老师更容易接受。

方案4 可以避免的沟通

小D在与小朋友的相处中有时处于弱势,心里不痛快便回家跟妈妈“诉苦”:某某抢他的玩具、某某欺负了他……小D的妈妈为此十分苦恼,想象着宝宝在园里受到委屈缩在一角的情形便十分担忧,偶尔会去找老师沟通,也会与小D的爸爸诉说自己的担心;但这种担心似乎不被人理解,都以为是小题大做。

有效沟通建议:

碰到这样的情形,家长首先要确定这样的情况是偶尔发生还是经常发生。如果是偶尔发生,家长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宝宝之间的关系不像家长想象得那么复杂。也许你还在为宝宝“受气”耿耿于怀,可两个小朋友却已经手拉手玩得十分开心了,这是幼儿园里最常见的现象。因为宝宝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也没有那么多的爱恨情仇,他们之间既没有牢不可破的友谊,也没有太大的怨恨,很容易忘记隔阂。另外,在宝宝与这么多小朋友的接触中,不可能不遇到一点挫折。小的挫折未必是坏事,家长应该鼓励宝宝自己去面对或解决问题。

但是,如果宝宝一直处于弱势确实让人担心,久而久之会影响宝宝的心理健康发展。这种问题的沟通不宜就事论事,家长应该预约老师,进行充分地了解和沟通,共同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帮助宝宝树立自信、扩大交友范围,让宝宝建立健康的交往行为等。

标签:;  ;  ;  ;  

不要做“多妈妈”和“沉默妈妈”四个项目,有效地与幼儿园教师沟通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