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内各大城市地铁的布局和建造中,针对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引进了一种称为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施工作业方法。该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在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的工期问题和质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地铁车站的建设周期,提高了车站主体工程的质量保证能力。使得地铁车站施工过程能够通过标准化程度更高的模式进行控制。
关键词:高大模板;地铁;结构;应用
引言:
随着全国地铁建设工作的推进,如何又快又好的建成地铁车站成为了项目管理工作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顺应各方需求,促进地铁建设目标快速且保质保量的达成,有必要引进一种全新的施工技术手段来解决当前地铁建设的效率问题。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出现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为地铁建设施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并可在其他工程建设中复制使用。本文以昆明地铁4号线中高大模板施工为背景,对高大模板技术内容进行介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高大模板技术介绍
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在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建设中运用较多的是组拼式大模板技术以及三角桁架支撑模架技术,这两种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建设效率并保证建设质量。其技术思想就是通过功能模块单元的拼装,来完成大功能系统的过程。
(一)组合拼配式全钢大模板技术
顾名思义这里提到的组合拼配式全钢大模板技术采用的是一种一体式的大型模板逐个拼装来完成基础建设的技术。这种组拼式大模板具有单块面积大、可模数化、通用化程度高、单体具有完整使用功能等特点。故采用该技术可以通过生产能够完成各个使用功能的大模板,预留通用拼装接口,后期统一拼装部署的方式来进行施工作业。通过大模板构建技术,可以大大缩短现场施工的建设周期,并能有效保证各个功能单元的质量水平。故在各种大型建设项目中被普遍采用,尤其在地铁车站建设项目中,采用通用的大模板结构可以完成对各个车站的统一部署,有效避免了施工偏差[1]。
(二)三角桁架支撑的模架技术
三角桁架支撑的模架技术是对组拼式大模板技术的一个补充,其具有更强的组合灵活性,故其应用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三角桁架支撑技术作为配合大模板完成部署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需要特别注意的分析受力支撑情况,以便于合理的部署以满足支撑大模板的功能需求。三角桁架作为现场施工部署的一种基本单元,其结构强度及承重能力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完成对于大模板的支撑及工程现场的构建,在前期需要做很多细致周到的模拟测试工作,以达到充分发挥其功用的效果。
二、将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应用到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中的优势
(一)施工安全性
基于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工程施工模式其安全性较传统模式有很大提升。在传统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模式中,各个工程队进场出场频次较多,工程人员结构复杂,往往导致因管理不当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发生。而运用了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后,现场地铁车站工程的工作得到了极大的简化,主要就是吊装大型模板并完成固定及接口拼装。所需要的人员大大得到了简化,工艺流程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缩短,极大的降低了其安全管理的难度。同时,在施工安全风险上进行了转移。将高危险及高难度的大模板生产均放在工程车间里完成,有效保证了其地铁车站施工现场的安全性[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质量保证能力
在运用大模板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其质量保证能力也较传统工程建设模式有了极大的提升。由于其大模板单元在工程车间中完成生产,故其质量保证技术和能力较施工工地上更有优势。而且工程车间可以批量地将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进行生产,能够有效保证其一致性和连续性。在这种生产模式下来进行质量管理较为容易,也使得大型模板的一致性检验有了直观的对比。从工地现场使用大模板情况拼装来看,质量管理的难度也大大降低,前期已经对各个大模板部件完成了质量检验,现场只需要确认后对拼装质量和系统联调进行管理即可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对于地铁车站等复杂工程来讲,极大的降低了质量管理的风险[3]。
(三)地铁车站施工效率
通过采用大模板施工技术,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效率也有了很大提升。因大模板各个功能单元可以在工程车间进行完成,施工现场只需要进行吊装和拼接联调即可。故各个大模板单元和地铁车站处的基础建设可以同步进行,待到基础建设工作完成后,大模板单元调配到位后可以立即进行拼装。变串行施工方式为并行施工方式,在施工效率上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使用大模板施工技术可以同时进行多个模板之间共同作业完成拼装和联调,对于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应用效果尤为显著。
(四)管理优势及标准化程度
对类似于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大型市政项目来讲,整体管理的难度相当大,但是若采用大模板施工技术,将使得这种大型项目的管理难度和标准化程度大大降低。为了更好的推进项目管理工作,对于相关干系人、工艺、技术、风险、质量等方面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策略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采用大模板施工技术后,项目管理工作就可划分为大模板单元管理和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现场管理两部分。对于大模板单元管理可以很容易找到类似部件的技术参数和质量标准,在生产源头很容易就能将其作业过程进行标准化并能复制到其它车站项目中去。从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拼装现场的施工过程来看,因大模板的一致性,其拼装作业方式也很一致,故该过程非常容易形成标准化的作业流程。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和作业流程来指导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可以有效降低项目难度,消除风险,保证质量。故大模板施工技术对于提升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项目标准化程度、降低管理难度起到了积极作用[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大模板施工技术在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中的应用可以看出,模块化的施工方式已经成为了当前地铁车站建设中的主流技术。该技术极大的简化了施工过程,使得项目难度有了大幅度的降低。对于保证施工安全性、施工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为了更有效的提升地铁建设水平,利用模块化的思想将其它功能单元进行模块化设计将是主流的趋势,其也必将被推广应用到更多的地铁建设项目中去。
参考文献:
[1]梁晓亮,陈杰.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在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5(45):267-267.
[2]李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全管理评价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13):115-116.
[3]杨耀锋.建筑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方法[J].江西建材,2015(9):71-71.
[4]陈金城.高大模板施工技术控制要点的研究与分析[J].河南建材,2015(6):97-99.
作者简介:
牛俊坡(出生年月1993年12月),男,汉,河南省南阳市。
论文作者:牛俊坡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模板论文; 地铁论文; 车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结构论文; 主体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