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重构初探_工作绩效论文

中小学教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重构初探_工作绩效论文

中小学教师综合考评指标体系重构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中小学教师论文,重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78年我国恢复教师职称评聘工作以来,坚持对教师年度和任期工作考评就日益显得重要。而为了做好对教师的考评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先后都制定出台了相关的考核指标体系,不少学校还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本校教师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所有这些,对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对规范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管理,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经过本课题组对各地尤其是我省出台的中小学教师考评指标体系,以及诸多中小学校对教师开展日常工作考评实践情况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考评指标体系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从总体上看,没有反映出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本质特征及其客观规律。教师劳动,明显具有劳动经济学中所揭示的“潜在”、“流动”和“凝结”三种表现形态的本质特征。这也就是说,若想对教师日常工作情况作出真实的考评,必须同时考评其综合素质、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三个方面,并依据其构建起相应的考评指标体系。而现行的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考评指标体系,都是模仿国家公务员按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来构建的,因此无法反映出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本质特征,继而也就无法对教师工作作出最合理、科学的考评。

2.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以我省中小学教师考核指标体系为例,除“出勤率”和“工作量”为定量指标外,其余几乎都是定性描述性指标。其结果是不仅考核实践中可操作性差,而且考评的区分度很低。

3.考核指标内涵模糊甚至缺失。如我省中小学教师考核指标体系,除有一、二级考核指标外,对二级考评指标的任何一项的内涵界定都没有。这样,考评主体在考评实践中就缺失了对考评客体具体工作情况进行具体评价的标准,结果只能凭个人想象甚至好恶而任意地进行评价,因之考评指标体系本应具有的标准化作用也就荡然无存。

4.考核指标不够全面,考核重点不够突出。如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考核指标体系中的“德”、“能”,其实就是为了考核教师的综合素质情况,但其中又没有身心素质、信息文化素质方面的考核内容,同时“能力”方面,又缺乏创造和处理公共关系及终生学习甚至科研等方面能力考核的内容。因此整个考核指标体系明显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其次,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始终都是其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大小的基础,同时最终又必须通过工作绩效才能得到最充分真实的体现,因此考核重点该是“绩”。但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考核指标体系中的“德”、“能”占权重多在50%,而“绩”只有30%左右。再从单项一级考核指标看,“绩”的权重虽有所体现,但因其缺乏定量考核指标,结果不仅无法把考核客体差距拉大,反而缩小了,因之也成为了“负重点”。

众所周知,我们之所以要坚持对中小学教师开展经常性的考评工作,主要是因通过考评可以对教师工作甚至整个学校的工作起到鉴定、评判、诊断、导向、激励、修正和规范管理等多种作用。但是考评的这些功能能否真正发挥出来,关键又取决于其考评指标体系是否合理、科学。正因此,无论是为了改革完善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考评工作,还是为了促进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为了主动适应我国即将全面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重大改革的客观需要,我们都必须着力研究构建起尽可能合理、科学的中小学教师考评指标体系。

二、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1.构建依据

(1)依据教师内在发展和劳动运动规律,来构建其考评指标体系。如前所述,教师劳动明显存在“潜在”、“流动”和“凝结”三种形态的运动发展规律,而且三者之间还明显存在相互信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和互为因果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此我们可以从总体上构建出“综合素质”、“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三个一级考评指标。

(2)依据考评目标,来构建其考评指标体系。考评目的是解决“为了什么而考评”的问题。它是根据社会或教育科学工作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确定的,并非是凭谁的主观想象去决定的,因而它是客观的。如我们要全面了解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情况,就必须同时构建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专业工作素质(能力)和身心素质等考评指标来进行全面考评,才能真正了解和把握其真实的面貌。

(3)依据考评对象的固有结构,来构建其考评指标体系。所谓考评对象,其实就是通过考评什么才能实现考评目的的问题。如考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教师的情况,那么我们很快就会想到,考评教师的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显然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工作绩效的大小和工作投入的多少又依赖于什么呢?人们很快会想到它依赖于综合素质的高低。这样,综合素质、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自然而然就成为教师综合考评的一级考评指标。其二、三级考评指标的构建也可依此类推。

(4)依据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来构建其考评指标体系。对教师进行考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其为社会教书育人的水平和质量,同时不断强化其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因此考评指标体系必须与社会及其发展客观需要相一致,特别是在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工作素质方面,必须以社会建设目标、政治方向、道德规范和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等来要求每一个教师。如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构建信息文化素质、终生学习能力等相应的考评指标,而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又要求我们要考评教师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等。

2.构建方法

截止目前,研究构建人事考评指标体系的方法主要有目标分解法、要素分析法、关键要素筛选法、德尔菲(Delphi)法、专家集体调查论证法、属性—指标交互效应分析法、经验法、实验法、借鉴法、调查研究法和演绎与归纳推理法等。

在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评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我们首先采用调查研究法,对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考核指标体系及其实践效果进行尽可能全面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依据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及其运动规律,采用要素分析法和经验法,构建起中小学教师的一级考评指标,然后运用目标分解法和关键要素筛选法构建起其二、三级考评指标,同时对三级指标内涵与外延作出严格界定后,又运用德尔菲法和专家集体调查论证法研究确定整个考评指标体系后,再选择10所中小学校进行了考评实践(实验法),最后构建起由3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58项三级指标及其内涵与评价标准(含必要的扣分标准)所共同组成的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评指标体系(详见附表,限于篇幅,附表中省略了各考评指标内涵等内容)。

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评指标体系表

一级 权 权

指标 重二级指标 重三级指标

思想品德素质 0.05 1、政治素质;2、思想素质;3、职业道德;4、其它。

科学文化素 5、学业程度;6、专业知识文化素质;7、信息

质0.1 文化素质;8、其它科学文化素质;9外语素

质;10、其它。

11、理论教学组织能力;12、实验实践教学组

织能力;13、科研能力;14、教育教学管理能

素 0.3 专业工作素 力;15社会实践能力;16、终生学习能力;17、

质 0.1 创造(新)能力;18、履行岗位职责能力;19处

理公共关系能力;20、指导培养下一级教师

能力;21、其它。

身体心理素 0.0 22、身体素质;23、劳动技能素质;24、心理素

质 5

质;25、其它。

其它 26、其它

27、授课;28、批改作业;29、课外辅导学生;

教育教学工 30、教育教学社会实践;31、考试考核;32、指

作量0.2 导培养特长生;33、指导培养下一级教师;

34、公开教学;35、其它。

作 0.0 36、教研科研课题;37、教研科研成果撰写;

投 0.3 科研工作量 5

38创造发明研究:39、其它

学校管理和 0.0 40、学校党政兼职;41、社会管理兼职;42、校

社会工作量 5

内业务兼职;43、其它

其它 44、其它

教学工作绩 0.2 45、现代教学(管理)手段运用;46、教学质量评

效 5

价;47、教学工作奖励;48、教育培养学生创造

奖励;49、其它

科研工作绩

50、教研科研成果;51、教研科研奖励;52、创

工 效 0.1 造发明专利;53、其它

作 0.4 学校管理与 0.0 54、学校管理工作奖励;55、社会兼职管理工作

绩 社会工作绩

5

奖励;56、校内外业务兼职管理工作奖励;57、

效 效

其它

其它 58、其它(是指各中小学校自行增加的考评指

标,前同)

三、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评指标体系的特点

相对现行的中小学教师甚至整个科学(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评指标体系而言,我们研究构建的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评指标体系,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创新性和科学性。这突出表现在,该考评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改传统的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考评为综合素质、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三个方面进行考评,因而从根本上构建起中小学教师考评的全新的考评指标结构体系;其次对三级指标的内涵和外延都作出了尽可能明确的界定,因之可以有效克服使用现行考评指标体系时考评主体难以避免的主观臆想性。同时,由于我们研究构建的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评指标体系,是以教师劳动本质特征及其运动规律为主要构建依据的,而不像现行的考核指标体系更多的是以国家有关政策要求为主要依据,因此也将更加有利于合理、科学地考评教师,更加有利于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而也更具科学性。

2.先进性和可扩充性。该考评指标体系,在全面了解、把握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并构建相应考评指标的基础上,更着眼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构建了如学业程度、信息文化素质、终生学习能力、处理公共关系能力、外语素质和受教学生的学习能力等诸多具有发展因子或战略性因子的考评指标。与此同时,我们还有意识地构建了“其它”,即零指标,以便于各中小学校根据形势发展和本校实际情况增加考评指标,加之我们同时还开发出考评软件,从而使该考评指标体系具有先进性和可扩充性的鲜明特点。

3.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前面我们谈到,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考评指标体系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可操作性差,而这又主要是因为定性指标多而定量指标少所致。正因此,我们在研究构建该考评指标体系时,对“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的考评指标几乎都是可以进行定量考评的,而对“综合素质”的考评指标,我们也通过严格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尽量实现量化处理的目标。这也就是说,使用我们构建的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评指标体系软件,只要考评主体将考评客体提供的有关信息输入进去,最终的考评结果几乎都可以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它不仅很实用,而且实践中可操作性十分强。

4.多用性。该考评指标体系,既可以用于对中小学教师的全面考评,也可以对综合素质、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分别进行考评,甚至还可以对专业工作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单项考评的某个方面进行考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它既可以用于教师日常或任期工作考评,也可以用于选拔、选聘教师任职考评。

标签:;  ;  ;  ;  ;  

中小学教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重构初探_工作绩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