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杰
(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 441700)
【摘要】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的基本思想,探讨神经内科患者压疮预防的循证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根据循证护理的步骤对我院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实践。结果 230名神经内科患者经过循证护理,均无压疮发生。结论 循证护理是护理发展的方向,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应加强高等护理教育和循证护理继续教育,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循证护理;神经内科;压疮;预防
循证护理(EBN)是20世纪90年代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观念,其核心思想是运用现有最新、最可靠的科学证据为患者服务[1]。它提示护理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不能单凭临床经验或过时的或不完善的理论知识处理问题,而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依据办事。
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在我科住院的神经内科卧床患者230 例,男性76例,女性164例,年龄48~89岁,平均65岁。住院时间最短3d,最长130d(反复住院),平均住院天数为(45±16)d。
2 方法和步骤
2.1 针对患者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致血液循环障碍,不能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使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损伤,这种损伤是由于压力、剪切力或身体与接触表面的摩擦力等因素造成的。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反应力、活动能力、营养、感觉功能较差,皮肤软组织新陈代谢率低,因此存在皮肤完整性受损的问题需要循证,如:应采取什么卧位, 多长时间翻身一次,皮肤压红护理,皮肤压疮护理, 尿失禁患者皮肤护理,昏迷患者皮肤护理, 脑疝患者皮肤护理,高热出汗患者皮肤护理,夜间睡眠患者皮肤护理等。
2.2 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全面收集有关证据
就护士而言,最常用的信息来源有教科书、期刊、文献数据库、网上资源等。首先根据提出的问题检索关键词,系统寻找国内外关于压疮预防方面的文献。为了全面收集有关证据,检索工具建议使用相关大型医学数据库(如Medline、Embase)以及循证医学专业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
2.3 文献分析与评价
根据检索的文献提供的证据,目前对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医院、甚至不同的病房就有不同的方法,我们对收集到的文献,应用循证医学的科学的评价方法,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临床实用性等,做出了具体的评价,最后从8篇文献中确定结论,以此指导我们的临床护理决策。
2.4 应用证据,制定护理措施
从8篇文献中得到的证据,我们将目前较可靠的理论证据和最新科研成果告诉患者,以征求患者的意见和愿望,再结合多年临床护理经验,制定出最佳个体护理措施。
(1) 对压疮高危组人群的评估:用临床判断来预测压疮发生的危险性及预后是目前最佳的方法[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患者褥疮发生的危险性进行科学地诊断,可极大地减少护理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从而就能提高预防护理的有效性。
(2) 变换体位的护理: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每2h协助患者翻身一次,侧卧位时应保持床铺与病员呈45°角,背部垫一软枕,使一部分重力压在软枕上,另一部分落在臀大肌上,避开了粗隆部的骨隆突处。病情不允许翻身者,可酌情采用15°~30°角之间的体位着力而改变,以缓冲对长期受压部位的压力。对半卧位应注意床铺倾斜的角度以45°为宜,以避免在床铺之间产生过大的剪切力和摩擦造成组织内毛细血管供血中断,使皮肤完整性受损。
(3) 压疮好发部位的护理:①好发部位涂抹凡士林使其形成封闭性油膜,其机理是它能缓解局部垂直压力,减少皮肤的擦伤。②在骨隆突处使用茶叶垫,其机理是茶叶垫膨松,透气性强,使身体局部与外界环境气体得到充分交换,具有散热功能。③避免按摩受压部位,因为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的保护反应,因氧气供应不足引起,通常受压引起的充血,使局部尚能保持1/2~3/4 的血液供应,连续仰卧1h 后受压部位变红,更换体位后一般可以在30~40min 内褪色,不会使软组织受损,所以无需按摩。按摩反而使皮肤的温度增高,而每升高1 ℃能增高组织代谢和氧耗的10%,当持续压力引起组织缺血时,任何温度的升高都增加了褥疮的发生率。④避免使用气圈,气垫圈的局部压迫会使血液受阻,进而造成静脉充血与水肿,而皮肤受压9.33kPa 超过2h 即引起不可逆组织损害。
(4) 合理膳食,加强营养: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支持疗法,给予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不能进食者行鼻饲饮食,危重患者静脉补充营养及高能量液体。
2.5 实施计划,评估证据
实施计划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价,总结成功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达到提高认识,丰富知识,促进学术水平和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我们护理神经内科卧床患者230例,均无压疮发生。
3 体会
循证护理是以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为基础,寻找与问题相关的研究文献作为依据,并就证据的有效性、可靠性、临床可行性、广泛性等做批判性评价,最后挑选出最佳证据,并与专家意见和患者意愿相符合的护理措施,运用于临床。用循证的方法,得出最佳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标准化的、经济的护理服务。循证护理的实施使每个护士善于用脑去思考问题,用眼去观察问题,用心去护理患者。循证护理的实施,对护士综合考虑患者实际情况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因此,要大力发展高等护理教育,改革护理教育内容,开设医学信息学、临床统计学等课程,适当增加计算机和文献检索等课程的课时,使在校的护士能够充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在职护士的培训,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学历层次,开展循证护理继续教育,加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等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的素质,使护士们逐步学会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开展循证护理实践。
【参考文献】
[1] 喻姣花,任小英,王桂兰,等. 临床循证护理现状调查[J] . 护理学杂志,2003,18(4) :254-256.
[2] 张雪梅,薛岚,廖再波.褥疮防治的循证证据[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44-45.
[3] 王艳,殷磊.循证护理学科学指导护理实践的方法[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 (8):578.
论文作者:赵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患者论文; 证据论文; 护士论文; 文献论文; 皮肤论文; 神经内科论文; 方法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