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实践分析与研究孙福星论文_孙福星,杜鹏,吴明俊

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实践分析与研究孙福星论文_孙福星,杜鹏,吴明俊

摘要: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全国各地的供配电系统也随之越来越完善。但是,各领域电量的需求也随之大幅度提升了,原有的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开始渐渐低于社会的要求。此时,电气自动化就成了未来供配电系统的发展趋势。电气自动化技术集合了电气工程的特点和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将它运用于供配电系统中,能够全面提升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因人工操作而造成事故的发生率,让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因此,如何将电气自动化应用于供配电系统中就是本文分析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电网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实践

电网是电力系统的核心,其主要蕴含三部分内容,分别为变电、输电与配电,主要负责电能输送和分配的工作。变电站在系统中意义重大,变电站运行时需要保障安全性,借助监控系统对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此外,在电网系统升级中,需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以太网等先进技术,并对监控系统升级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系统监控能力,以此从根本上确保变电站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

一、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现状

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现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电网调度的自动化。调度在电网系统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电网调度控制中心计算机系统、工作站、服务器等来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发展。在进行计算机网络和电网连接的时候,以电力系统广域网为基础,配合电网变电站、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电网调度发电厂等,在电气生产的时候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化应用、检测和评估,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运营。第二,电网变电站的自动化。传统电网变电站运行需要人工操作和监控管理,受各种外界条件的影响,电网变电站的工作效率不高。电网变电站自动化拓展了对变电站的监视功能,从而更好地保证了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变电站自动化主要会对变电站内部运行的各种电气设备进行全面化的监督、管控。第三,电网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电网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进行相应的设计,具体包括四个部门,分别是过程控制单元、运行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高速数据通讯网络。

二、电网系统自动化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监控系统的运作不流畅

在传统意义上的变电站监控系统中,工业控制下的计算机是系统运行的重点,向上与间隔层设备进行通信,同时针对间隔层设备来对上方传输的相关信息通过工业化控制的计算机进行及时处理。另外,还要需要通过向上设备来实现的通信还涵盖着远方调度主站,在相关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的操作下,能够将调度子站的实际功能充分显现出来,工业实际控制的计算机体现出人机交互、监视以及控制管理等多项功能,在这些功能的共同作用下,变电站实现了正常运行,同时也实现了继电保护的效用。但是不得不考虑,在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换代的过程中,系统出现瘫痪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2监护系统保护机制不完善

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安全性显得极为重要,监控系统通过变电站实时的监控过程,针对出现的相关问题采取适当举措。如果变电站出现了相应的安全问题,通过现有的预警功能来提示有关的工作人员,然后配合着后台系统控制监控系统预警功能,当出现后台监控机无法正常运行时,相应的预警功能会实效,因此变电站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工作人员没有办法及时到达现场,严重影响了变电站的运行。

三、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

3.1电网调度自动化

所谓的电网调度自动化具体是指电网系统进行信息采集、指令执行及实时控制的一种运行模式。电网调度人员可以借助遥控技术进行相关指令传输,进而实现对电网系统中各类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在这一基础上,调度人员能够对电网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及时发现电网中的故障问题,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各类数据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更加方便,工作量有所减轻,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变电站电气自动化

在电网系统中变电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就是对站内所有系统及电气设备进行全程自动化监控,通过计算机技术替代手工操作与监控管理,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借助微机技术,变电站二次系统可对站内电气设备的相关数据及状态进行辨识和测量,同时,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还能发出自动预警,给故障的快速处理提供了可靠依据,变电站的管理水平获得显著提升。

3.3电厂集散测控系统自动化

发电厂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电能生产,目前国内大部分发电厂都采用DCS系统,该系统是一个规模比较庞大的多级计算机控制系统,其具备多种功能,如实时通讯、显示、控制等等,可对发电厂进行分散测控、分级管理、集中操作。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DCS系统的功能随之增多,性能也获得显著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发电厂的自动化管理水平,DCS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中心接收现场设备的运行参数,实现了对电能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保护,确保了电能生产效率。

四、电网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升级

4.1基本思路。监控系统中,借助测控设备可对基础数据进行实时采集,然后将数据传输到通信层,再进入变电站,对数据实施综合处理,形成操作指令,返还到通信层,根据操作指令对间隔层进行有效控制。

4.2升级方案。数据通讯过程中,借助串行接口和以太网接口一同完成,在使用相应的程序进行处理以后,传输到监控系统当中。对于系统升级而言,除了运用规约转换器,还要利用远动子站,其中,规约转换器使用双串口,而远动子站则是智能化的通信管理设备,系统中基础数据采集完毕以后,通过线缆,进入规约转换器进行处理,然后再输入到相应的调度中心,完成一系列调度工作。

4.3串口服务。串口通信设备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升级方案多运用4网口16串口设备,这种设备不仅可以当做常规的规约转换器,还具有串口功能,和以太网进行连接,实现串行接口和以太网之间的可靠连接。通过这样的方式,在间隔层数据完成采集后,调度主站能立即受到相应的信息。采用此服务器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可当做服务器进行使用,自身存在很高的独立性,基于此,在进行串口等工作时,将更具扩充性,和网络直接相连,无需对程序和设置进行修改,具备良好的便利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网系统运行涵盖的内容众多,其运行质量影响着供电的可靠性以及电气企业发展,为此需要相关人员进一步提升电网系统运行稳定性、安全性。社会的发展进步对电网系统运行和电气自动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有关人员须结合高科技的使用,同时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将电气自动化最新技术应用到电网系统的各个环节中,将应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远动控制技术相结合,在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强度的同时提升电网系统作业效率,为电网系统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何羡丽.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6:204.

[2]詹耀峰.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升级问题之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2:154.

[3]信志伟.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的升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2:12-13.

[4]程越.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的研究[J].企业导报,2016,19:90.

论文作者:孙福星,杜鹏,吴明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2期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实践分析与研究孙福星论文_孙福星,杜鹏,吴明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