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庄秀敏1,史为学2

1.山东省滕州市姜屯中心卫生院 山东滕州 277521;2.山东省滕州市木石医院 山东滕州 277527

摘要:目的:观察使用阿昔洛韦对手足口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手足口病患者1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9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阿昔洛韦结合用药实施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使用利巴韦林静脉注射实施治疗,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平均体温恢复时间、平均皮疹消退时间。结果 通过1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83.33%,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XX,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体征改善时间方面,观察组也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昔洛韦对手足口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阿昔洛韦;手足口病;治疗效果;体征改善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HFMD好发于小儿年龄阶段,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疾病,我国近年来呈现出逐年上升发展趋势[1]。此次研究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手足口病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阿昔洛韦对手足口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手足口病患者1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90例。所有患儿均满足我国对HFMD的诊断标准,所有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均在知晓情况下参与本次实验研究,排除精神障碍者以及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对照组90例患儿中,68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2±1.15)岁,平均病程时间为(2.05±0.63)d。实验组应用中医辩证治疗方法,实验组100例患儿中,67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6±1.21)岁,平均病程时间为(2.06±0.61)d。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所选取的患儿全部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涵盖退热、补充维生素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实施治疗,即10-15mg/kg*d加入100-250毫升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实施静脉滴注,每天1次,五天为一个治疗疗程。观察组则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昔韦洛静脉滴注,阿昔韦洛(10-15mg/kg*d)加入100-250毫升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实施静脉滴注,每天1次,五天为一个治疗疗程,同时观察组加用阿昔韦洛软膏,局部外用,每天三次。

1.3治疗效果判断

治疗显效:患儿的手足疱疹、体温以及口腔溃疡等相关症状全部恢复至正常;治疗有效:患儿的手足疱疹、体温以及口腔溃疡等相关症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疗无效:患儿的手足疱疹、体温以及口腔溃疡等相关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显效48例、有效42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显效39例、有效43例、无效8例),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n/%)

2.2两组患者的平均体温恢复时间和平均皮疹消退时间分析

观察组平均体温恢复时间和平均皮疹消退时间分别为(2.02±1.01)d、(3.62±1.36)d,对照组平均体温恢复时间和平均皮疹消退时间分别为(3.14±1.55)d、(4.21±1.58)d,观察组平均体温恢复时间和平均皮疹消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手足口病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病程进展快;(2)发病急;(3)传染性强;(4)传播速度快[2]。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腔处、手足处等出现疱疹。手足口病患儿伴有脑膜炎或者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

阿昔韦洛是临床应用较为普遍的抗病毒药物,该药物在进至病毒感染细胞之后,借助竞争细胞激酶等逐渐磷酸化转变成为活性三硫酸镁,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直接感染病毒DNA多聚酶而有效的对病毒复制实施抑制,还能够在DNA多聚酶的不断作用下插至合成的DNA链中而起到直接阻断的效果,具有毒副作用小、药效强等特点,所以也被普遍应用于消除胃肠道感染病毒中[3]。此次研究通过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手足口病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通过使用利巴韦林,观察组通过使用阿昔韦洛,治疗有效有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100.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仅仅为91.1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另外在均体温恢复时间和平均皮疹消退时间方面,观察组也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使用阿昔洛韦对手足口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升手足口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可以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赵继芳,张红梅.注射用炎琥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7):636-638.

[2] 冉涛,贾艳敏,赵伟等.喜炎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16(22):3480-3481.

[3] 贾艳敏,冉涛,赵伟等.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喜炎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1(23):3584-3586.

论文作者:庄秀敏1,史为学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7

标签:;  ;  ;  ;  ;  ;  ;  ;  

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庄秀敏1,史为学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