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文化寻求共识
——从文化与认知的视角审视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方法
张默言 山西大学
摘要: 随着中国发展的壮大,中国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愈发深远,但与强大的经济实力相对的是,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进程差强人意。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韵味十足,但其传播过程却受到一定阻碍。本文从文化、认知视角分析这一现象,认为中国文化在传播过程汇总,应找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点,通过跨文化语境中的文化共识,开拓中国文化传播新态势。
关键词: 中国文化;世界传播;文化;认知;跨文化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在中国国际化发展进程中,文化成为发展的热词,传播中国特色文化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但在跨文化传播中,因东西文化的历史、内涵、认知角度、意识形态等差异,中国文化传播进程受到一定阻碍。为确保中国文化能够传播广泛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构建中国大国形象,实现文化强国目标,应当分析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播进程中的阻碍,并改进传播方法。
一、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播过程中的障碍
(一)文化差异
从历史而言,在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东西方文化于这一阶段奠基,在西方以古希腊为中心,出现柏拉图、苏格拉底等哲学家,这些哲学家们的理论奠定了西方后代文化发展的思维方式,即逻辑性思维,其鼓励人们依据个体意志发展,故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较为盛行[1]。而同一阶段,东方出现了老子、孔子等“诸子百家”学派,其中又以儒家思想作为主要思想,儒家思想中的集体主义在中国日后文化发展中有着重大影响,而老子的哲学辩证思维也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这一文化差异对东西方认知差异产生巨大影响[2]。
(二)认知差异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深刻影响着文化圈中个体的认知发展,受到西方文化发展影响的个体,其认知发展更侧重于“分析性”,其观察、分析事物过程中,更为关注事物的本质特征,擅于应用分类法对视为进行分类,并依据事物发展规律解释其行为、发展方向等,其归因分析着眼于事物本质特征,通过逻辑推理展开分析。而在儒家文化中成长的个体,其认知发展更侧重于“整体性”,其观察事物更具全面性,关注到所有相关性的因素,展开归因分析时,其更倾向于社会因素,且擅用辩证逻辑展开分析,侧重于分析事物的正反两面。
这款闪光灯的机身设计和电池组与功率更强劲的Modus 600RT相同,但售价更低。该款产品共有佳能、尼康、索尼、富士以及M4/3卡口可供选择。
从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而言,在人走向社会化的过程中,人类的认知能力作用在于使其区分到“自我”“他人”之间的差别,并在这一差别中,在社会互动过程或中能够发展出自我独立意志,实现自我价值[3]。换言之,强调自我是人类传播过程中的天性,这一天性为人类进行语言、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能性。而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与这一人类天性相符合,其是人类自我认知的基本诉求,故当前文化传播中,西方文化在东方能够被普遍接受,而东方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整体性”与这一认知存在矛盾,故其传播受到阻碍。这一认知共性来自人类大脑的生理机制,并不因这一认知方式是否在某一国家盛行与否而发生改变。正是由于西方文化于人类认知共性间的契合性,其在全球文化的传播中占据较大优势[4]。但在东方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西方人难以理解东方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整体性”,也就造成中国文化在西方传播过程中发生“文化折扣”现象。且在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时,西方民众需代入中国思维角色对文化进行解读,导致发生跨文化误读情况[5]。但中国受众出于人类认知的本能,其在对西方文化进行消费时,较少发生类似误读情况,这也是中国文化传播受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二、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方法
(一)增进文化理解
文化折扣指在文化贸易中,因双方文化背景差异,导致媒介产品被另一方受众低估的现象。中国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文化折扣现象较为明显,为降低文化折扣,中国文化传播过程中,应当着重于增进文化理解。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应当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西方大众熟知的“个人主义”“分析思维”对中方文化进行翻译,以提升西方对于中国文化的接受度。这也就要求译者在熟练运用中西方语言的同时,熟知中西方文化背景,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尽量规避中西方文化差异,避免因中西方历史、生活方式、环境、政治等差异影响导致文化折扣。同时,应当从西方人心理及理解、分析问题的角度进行文化传播,实现中国文化传播价值的最大化。如白先勇先生在进行中国经典戏曲《牡丹亭》进行翻译时,其熟练掌握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大胆将这一戏曲改变为现代化昆曲,在展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魅力时,也减轻了文化折扣,有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切合西方认知方式的宣传方式,也使外国受众加深了对中国戏曲文化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青春版《牡丹亭》获得较高赞誉,昆曲美学受到认可、赞许。
对文化认知、认同感与文化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跨文化传播中,中国本土文化的自我与他者传播之间缺乏充足的沟通,甚至存在对峙现象,在社会主流话语中,中国本土文化自我传播存在局限性。为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进程,应当构建平等、完整的传播生态链,以开放的态度接受他者文化,实现他者文化与自我文化的互相融合,在融合的前提下,实现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文化的认同与改写是文化传播过程中无法避免的问题,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应当认同、理解彼此之间的文化,以此形成观照,适当、适度对本土文化进行改写,理性对待文化融合与文化语境改造,在相同文化认知、文化态度的前提下开展文化传播活动。如中国文化中孔子的“仁”、孟子“性善”、王阳明“良知”等文化内涵,与西方的注重人性观念具有共通之处,在文化传播中将二者相互结合,在相一致的文化认知中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二)推动文化传播融合
林政资源管理中所涵盖的内容较为宽泛,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林政资源管理工作开展过程重要正确、科学的协调其中各关系,以便为林政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生态建设目标的完成奠定基础。
调整的操作将从Lightroom新增的配置文件浏览器开始,我在这儿能很轻松地看到不同配置文件选择如何影响画面的整体色彩表现。
(三)文化传播多元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多样性一再被提及,中国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应当从全球化发展角度出发,注重多元化传播方式,同时,应当将大众媒介、小众话语相互结合。如充分利用网络、影视、电子读物等传播形式,实现中国文化的多形式传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导演张艺谋,其将较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改编成为剧本,拍摄为电影作品,使中国优秀当代文学家,如莫言、余华、刘恒等作品得到推广,拓宽了中国文化传播的途径。从这一案例而言,在利用电影传播中国文化时,应当开拓民族视野,将中西方文化中的共性表现出来,如人文关怀、张扬人性、文化反思等,将双重编码作为文化传播策略,将中国文化影像作品传播到世界,并为他国接受。如极具在极具中国特色的武侠文化中,融入国际化的和平、天下思想,提升外国受众的理解力、接受度,又如周星驰在电影《功夫》中增加卡通文化的因素,将国际符码编入中国电影中,在提升外国民众接受度的同时,中国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得到宣传展示,实现了中国文化的良性传播。
三、结束语
中国文化丰富且富有内涵,是中国几千年发展的沉淀、精髓,中国文化传播是搭建文化大国,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形式,在传播中国文化时,应当充分认识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在文化、认知上存在的差异,以和而不同、包容、融合的态度推动文化的传播,在保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找文化共性,以符合外国认知的方式对中国文化进行新的改编,推动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1]张西平.从世界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8,v.3;No.13(03):42-46.
[2]李芃.认知视角下文化差异对语义的影响[J].云梦学刊,2016,37(3):151-153.
[3]付乐.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中国英语文化认知理据探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8,v.9;No.59(05):161-162.
[4]胡水君.融通法理与道体:中国文化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16(1):52-62.
[5]肖丽.文化认知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变化与发展[J].林区教学,2016(12):51-52.
作者简介: 张默言,汉族,山西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新闻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