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论文_何晓舸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论文_何晓舸

(四川省苍溪县陵江镇初级中学校 四川 广元 628400)

【摘 要】 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主要阐述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该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学生 主体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3-072-01

一、了解学生的主体需求

了解学生的主体需求,是教师在提问时做到有的放矢、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关键。只有了解了学生的主体需求,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首先,提问要有目的。在设计问题前,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针对学生的语文课学习目的以及学生总体特点,提问的目的应放在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上。即:学生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分析、概括、综合的能力,交字运用能力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其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还必须要求教师主动寻找与学生的思维切合点。这不仅要视课堂的种种具体情况(如当时的课堂气氛、学生学习情绪等),还应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层次,并在思维方式和层次上求得一致。这是一个隐性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建立在长期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的。教师要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中发现学生的特点和欠缺,找到提问的思维切接点。一旦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切中此点,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主动且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再次,对答问时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和回答有充分的估计和了解,并事先想好应对的措施。一般来说,在课堂提问中,学生不外乎会出现几种情形:或一声不吭,或答非所问,或基本正确,但与预想的答案还有一定的距离。对此,教师都应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

最后,要注意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一种教育方法是否有效,是与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密不可分的。要让学生全体积极参与的确是个难题,因为任何一个班级都有所谓的"优生"与"学困生"、优生"与"学困生"之间由于存在着知识水平及能力上的差异,其对提出的问题的适应性也有较大的差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就应在问题设计上全面兼顾,不可偏废一方。要因材提问,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尽所能,各有所得。

二、明确目的 激发兴趣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意学习。实践表明,有意学习与无意学习的效果存在极大的差异。如果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积极地参与学习,保持良好的注意及情绪状态,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那么怎样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呢?

一般采用的是下列三种方法。第一种,开宗明义法:教师在每节课开始时,挂出小黑板(或是口头讲述)揭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让学生看清、记住。第二种,筛选讨论法:教师把学生预习课文或自学后提出的不懂的地方,加以筛选,结合文章的重点、难点,抓住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习。第三种,分步揭示法:教师不是一上课就和盘托出,而是随着学习过程的展开,相机分步揭示。教师要引导学生认同教学目标,以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创造性地学好语文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实践证明,学生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做到"学有所乐",达到"学有所获"。

激趣的途径、方法很多,包括:教师要用富有激情的教态、语言激发学生的情趣;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成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方法要经常变化,刻意求新,让学生时常有一种新鲜感等等。

三、分层要求,激励信心

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而设计问题,布置作业时都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特别对于后进生在学习上的障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发生,后进生的发言或因吞吞吐吐或因不够贴切,引起同学的哄笑,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沉重的打击,此刻激励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决不能采取责难排斥的态度,要看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因材施"励"。善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用显微镜看学生的闪光点,用望远镜看学生的潜力,即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地看待后进生。启发引导他们克服适当的困难开始,不断地迈向成功。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学习中的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如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直接表扬,让 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充满自信。在尝到甜头之后,他们便会自觉地想去再啃"甘蔗",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劲头。教师要适时地给予指导,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感到"我能行"、"我很行",看到成功的希望,树立了克服困难的自信,学习就变成了轻松的事情、享受的事情,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

在课堂上,我总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叫学生进行回答,并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布置作业时实行"作业超市化",也就是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布置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究。有利于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每位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追求,让我们寓教于乐,也让学生乐于学习,让学生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感情,让师生在作文天地中自由自在的呼吸!

参考文献

[1] 刘敏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11

[2] 廖玲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数外学习.教学参考》.2012.10

论文作者:何晓舸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0

标签:;  ;  ;  ;  ;  ;  ;  ;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论文_何晓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