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工程;全过程造价;系统管理
引言
当前,国家经济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电力需求增速减缓,行业投资减少,而各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作为电力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均需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其中包括提高企业自身的整体造价管理能力。
1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变通过于激进、监督缺乏约束
工程实践中,电力工程项目从立项、设计、采购、施工到项目投运,一般持续数年,不同阶段的各参建方均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受利益诉求的驱使,各个阶段均可能出现不同的造价管理问题。如在项目审批、招投标等环节会遇到各种问题,而个别企业为了过关,不惜犯错、甚至犯罪;如采取低价中标,则在实际工程建设时,资金需求很难得到满足,过程中易引发各种折腾或索赔。此外,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也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严格有效的检查监督体系是规范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保证,但实际工作中,造价管理更多是企业或个人的自我约束,缺乏强有力的外部监督,使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1.2 结算过程巧立名目、造价数据偏差较大
对于现行的工程量清单报价,个别单位或从业人员,对已经放在综合单价里考虑的项目,单独拿出来进行列项报价;甚至将费率中所包括的个别内容再次单独列项和计价,导致工程造价虚高。不平衡造价的存在,对造价准确性也产生影响,不少单位或从业人员对工程量清单中“价格较高或工程量计算较为复杂”的项目,借助变更、现场签证等手段调整工程量,从而影响项目造价的真实水平。
各种聪明的巧立名目、不平衡报价、高套定额等现象在为某参建方争取最大利益的同时,也使工程造价信息的基础数据高低不一,影响造价信息的准确性。
1.3造价从业人员的经验及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与普通工程项目比较,电力工程更具更高的专业性、系统性,对造价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技术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在实际造价管理工作中,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了解相关法律知识,还要具备全面的工作实践经验。但是,在电力造价管理人员中,尚有部分人员工作经验有限、专业素养不高,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脱钩,使项目造价工作缺乏系统性,难以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2电力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实施概论
全过程造价管理可概括为对一个工程项目的造价工作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系统管理;具体到电力工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就是把一个电力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按照项目的发展历程进行分阶段管理,通用的阶段划分有: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以及后评价阶段等;或更综合的概括分为 “决策、设计、施工及后评价”等四个阶段,鉴于篇幅所限,这里采用四阶段划分法进行论述。
2.1决策阶段造价管理
工程实践经验,项目决策阶段造价管理工作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占总造价的70%-80%,甚至更高。此阶段工作涉及项目的“区域选址、规模确定、设备选型、建设时机、标段划分、参建单位选取”等等决策工作,事关项目成败得失,故决策阶段造价管理是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源头和关键所在。
决策阶段,主要是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此阶段,需在全面、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对项目的“市场需求、方案优选、建设规模、技术先进性及投资限额”等因素进行“全面、准确、理性”的分析与研究。
如坑口电站的建设是为了降低燃料资源的运输成本,热电联产项目的建设是“发电和取暖”双目标的兼顾,高压直流电网的建是运用新技术大幅度提高项目建设的性价比;另外,此阶段也许同时组建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选调专业的造价管理人员,以便最大限度的整合资源、规避风险、减少损失,力求项目建设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工程实践经验,电力工程设计费一般只占工程造价的1%-3%,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0%以上,设计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电力工程整体造价的高低和建设工期的长短,并对项目“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起直接的决定作用。
设计阶段,视工程规模大小、技术复杂程度等,可分为二阶段设计或三阶段设计,差别即为是否需要单独的“技术设计”阶段;此阶段的造价管理可概括为编制“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
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重点工作:一是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多方案必选而选定设计单位,争取寻求“功能全面、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施工方便、工期可控、风险因素少而小”的设计方案;二是开展限额设计,强化各专业设计工作人员的造价观念,严格依据投资限额进行设计优化;三是重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运用,通过“四新”不仅可提高电力工程的先进性,更能降低电力工程的整体造价。
2.3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工程实践经验,施工费用一般只占工程整体造价的20%左右,但本阶段却是形成工程实体、实现建设目标的关键阶段,因为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项目使用功能的完备性、运维成本的高低、项目寿命长短,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施工阶段又可细化为“投标报价、签订施工合同、工程施工、竣工结算”等分阶段,其造价管理的重点工作是“招投标阶段确定承包合同价、合同实施阶段确定结算价、竣工验收阶段编制竣工决算”,客观统计出建设项目的真实成本。
施工阶段既要注意控制工程造价、降低施工成本,又要兼顾项目的工期、安全和质量等目标的实现。一般来说,如果对建设工程的功能和质量要求较高,就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同时,还需要精工细作,严格管理,不仅增加人力的投入,而且需要较长的建设时间。如果要加快进度,缩短工期,则需要加班加点或大幅投入机械和人力成本,从而导致工程的成本增加;而如果要降低成本,只按费用最低的原则安排工作,工程的施工时间将会延长。
施工阶段的各个目标不能奢望同时达到“最优”,各个目标不能割裂开,分别孤立地分析,更不能片面强调某一目标而忽略其他目标,只能将各个目标作为一个系统统筹考虑,灵活运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等管理措施,方能在电力工程“系统目标最优”的前提获得成本最优。
2.4、后评价阶段造价管理
工程实践经验,项目后评价阶段的工程造价虽然费用较少,但却是造价管理工作水平得以系统提升的重要阶段。
后评价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重点:一是价格信息和造价指标等的收集整理,通过对前期各个阶段价格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分析电力工程的造价水平,建立企业自身的价格数据库;二是对各个阶段造价管理工作进行复盘,从组织机构、工作流程、任务分工、效果好坏、数据对比等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查漏补缺,提高企业自身造价管理水平;三是培训管理,通过“对各个阶段造价管理工作成败得失的系统梳理,对电力工程各个阶段的真实价格信息和价格指标的分析研究”,使造价业人员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结合,提升电力企业造价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电力行业整体造价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结语
总的来说,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作,各个阶段的造价管理环环相扣,前者制约后者,后者补充前者。因此,对电力工程项目的造价实施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和把控,可使企事业单位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有利于电力行业的持续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博,高峰,张莉明,吴猛.浅谈电力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J].企业管理,2016(2).
[2]刘婷,凌俊斌.浅谈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对策[J].机电工程技术,2013(12).
[3]薛振国.浅谈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2).
论文作者:穆利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阶段论文; 造价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项目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工程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