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梅1 刘涛2
(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展改革部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2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 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市传染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态调查,了解传染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期社会支持度,旨在为改善乌鲁木齐市传染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态,降低焦虑水平,保持身心健康,促进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结果:(1)传染科医护人员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在年龄结构、月收入、婚姻状况、职称、文化程度、工作年限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2)传染科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和全国常模SCL-90各因子及总分比较中,传染科医护人员10个因子及SCL90总分与普通内科和全国常模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传染科医护人员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社会支持评定各因子中客观支持评定因子,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传染科医护人员客观支持度低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结论:(1)传染科医护人员相对年轻化,职称及学历较低,收入状况低于普通内科;(2)传染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常模,部分指标低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3)传染科医护人员社会支持度低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采取干预手段,提高传染科医护人员面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对改善传染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传染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度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397-02
传染病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内传染科是各省市内最大的传染病诊治中心,收治的病人多,传染病病种复杂,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巨大,同时还要冒着被传染的风险,传染科成为医院内传染的高危病区,工作在传染科的医护人员也成为了被感染的高危人群。传染科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会明显增加医疗错误,潜在的威胁医疗质量及患者的安全。因此,关注传染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对提高传染科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信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传染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了解乌鲁木齐市传染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现状及社会支持度,为进一步开展传染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传染病医院所有医护人员182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68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肾病科、血液科、内分泌科、呼吸科、皮肤科等内科医护人员197人,共计447人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本研究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问卷,对乌鲁木齐市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的68名医护人员、传染病专科医院的182名医护人员,及选取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内科医护人员197进行问卷调查。
1.3 研究方法
参与调查人员由被调查医院管理人员组成,调查前对参与调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统一指导语。问卷调查采用集中调查的方法,发放问卷前,由调查员说明调查目的、内容、填写要求及注意事项,被调查者独立填写,问卷现场收回,对部分轮班休息人员,沟通好时间后再补充调查。
2.结果
2.1 传染科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基本情况比较
对传染科医护人员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基本情况,两组人员在年龄结构、月收入、婚姻状况、职称、文化程度、工作年限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传染科医护人员相对年轻化,工资偏低,传染科医护人员职称水平、学历水平及工龄都低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在性别、族别、职业方面两组人员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传染科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和全国常模SCL-90各因子及总分比较
传染科医护人员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和全国常模SCL-90各因子及总分比较,10个因子及SCL90总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染科医护人员在各个因子上均高于全国常模,通过两两比较可见传染科医护人员除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其他因子中与普通内科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它因子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传染科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社会支持评定各因子评分比较
传染科医护人员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社会支持评定各因子评分,客观支持评定因子中,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传染科医护人员客观支持度低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在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中,两组人员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讨论
3.1 传染科医护人员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基本情况对比分析
一般情况资料显示,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年龄在 30 岁以下的,传染科占到62.94%,普通内科为32.04%;30~40岁之间的医护人员传染科占30.80%,普通内科为45.86%;40岁以上的医护人员,传染科占6.25%,普通内科占22.10%,两组人员在年龄结构、月收入、婚姻状况、职称、文化程度、工作年限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传染科相对年龄比较年轻化,由于接收患者多为传染性患者,传染科医护人员离职率较高,一线人员不能安心长期在一线工作,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年龄结构年轻化[1],这与其他传染科医护人员调查一致。月收入4000元以下传染科医护人员占48.22%,普通内科占30.39%,收入在内科系统中属于偏低,传染科在内科系统中属于弱势团队,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其人员流动性强,职称层次,文化层次均较低,经济效益不高,医护人员收入较其他内科系统相对较低。
3.2 传染科医护人员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和全国常模心理健康状况SCL-90现状分析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2-3]。
调查中发现传染科医护人员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和全国常模SCL-90各因子及总分比较,10个因子及SCL90总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染科医护人员在各个因子上均高于全国常模,通过两两比较传染科医护人员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其他因子中与普通内科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传染科医护人员每天都要参与传染病人的救治及护理工作,疾病的伤害、生命的脆弱、责任的重大都给医护人员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4]。尤其是发生重大传染病流行时,心理压力更为明显,根据资料显示,承担AIDS的护理工作人员有82.1%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5],传染科护士工作环境较危险,虽然在护理过程中都采取了常规的消毒隔离措施,但由于经常会接触到患者的体液、血液、飞沫,以至于患传染性疾病如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的概率也相应增大[6]。有学者对传染科护士调查发现,与普通人群相比传染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偏低,具体表现在传染科护士人际关系敏感及SCL-90焦虑、抑郁、躯体化等方面均高于正常人群。
3.3 传染科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社会支持评定比较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社会人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团组织所发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客观支持是指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支援,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等;主观支持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是指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存在着差异,有些人虽可获得支持,却拒绝别人的帮助,并且,人与人的支持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个人在支持别人的同时,也为获得别人的支持打下了基础。
传染科医护人员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社会支持评定各因子评分比较,在客观支持评定因子中,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传染科医护人员客观支持度低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在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中,两组人员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由于传染科科室属性,部分传染病享受政府补贴,科室工作公益性突出,盈利项目较少,导致劳务津贴低于其他科室,加之工作人员的年轻化,职称、学历层次较低,工资水平不高,物质生活相对较低,医护人员感受到的客观社会支持较少,从而导致传染科医护人员缺乏足够的职业安全感,易造成心理负担过重。
传染科医护人员经常密切接触各类感染性疾病,如肝炎、艾滋病、结核、狂犬病等,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及社会偏见的影响。对传染病病患者存在一定的歧视,同时对传染科医护护士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7],甚至使得传染科的医护人员在婚恋问题上遭遇不同程度的挫折,以致频频要求辞职、更换工作等[8]。
综上所述,传染病医护人员在心理健康方面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表明传染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在长年紧张繁重的工作中,传染科医护人员的身心长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其频度与强度远高于普通人群,足以影响到其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
为使医护人员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中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这一特殊人群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干预手段。建议在追求事业成功感时,在自我实现过程中,应重视心理调节以适应医疗市场竞争的需要;不仅要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还应注意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健康、轻松的业余爱好,以缓冲紧张情绪;每天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来增加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能力;自立、自强、自信,保持良好心态,提高工作效率,缓解疲劳状态;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和适应能力。社会支持最主要的作用是在个体遭遇困难或挫折时发挥其强大的精神支持功能,为个体提供物质、精神、技术、信息等多渠道的帮助,适时的帮助可以提高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在遭遇困难或挫折时看到希望并以积极地心态面对,从而改善个体的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朱明琴,杨俊莉,王晓曦.传染科护士工作压力源的相关性分析及对策[J].
[2]王静, 路潜.大学专科护生临床实习期间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J]. 中华护理教育, 2007, 4(6):246-248.
[3]贾会珍, 单敬, 赵云. 衡水市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及因素分析[J]. 中国护理管理, 2007, 6(11):28-29.
[4]申桂云,刘建芬,牛仙飞.传染病医院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7,22(1):23-25
[5]王静.传染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8):1445-1446
[6]刘金丽,佟雷.传染科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及应对策略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3,30(4):8-10
[7]汪文芳.传染科护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黑龙江医药,2006,19(1):69-71
[8]陈桃荣.影响传染科医务人员健康因素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2007,(8):91-93
论文作者:吴春梅1,刘涛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医护人员论文; 传染科论文; 内科论文; 社会支持论文; 因子论文; 统计学论文; 传染病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