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现代时期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乡村的儒教教育
阮有味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汉喃研究院,河内)
摘 要: 前现代时期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乡村的儒教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研究较为有限。汉喃研究院保存了大量的相关碑刻和乡约俗例,表明该地区的儒教教育具有建立基层乡村管理结构和丰富精神文化的作用。儒教教育在红河三角洲乡村产生了持续的作用,直到1919年越南科举制度终结。
关键词: 越南北部 ;红河三角洲;儒教教育;乡村学校;学田
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的儒教教育历史悠久,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汉喃研究院保存了大量关于儒教教育的碑刻文献和乡约俗例,展现了这一地区的儒教教育情况。红河三角洲乡村的儒教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大多数学生提供了儒教知识,使得他们能够在社会上立足谋生,优秀的人才则继续在县级、府级学习,参加朝廷举办的乡试和会试。尽管越南古代是君主集权制度,在北部乡村仍然具有很大自治权的情况下,红河三角洲乡村儒教教育是如何组织并发生作用的?本文将通过汉喃资料来具体阐释。
一 建学校
学界普遍认为,中国建立学校是创造性的进步,将教育活动与政治活动分开,使学校成为专门的知识学习场所。根据文献记载,越南各县、府、路等的学校都是由国家出资修建,由学官负责管理,政府出资经营。但关于民间与乡村建立学校的最早时间则不清楚。目前根据正和二十三年(1702年)所立的《学舍田土碑记》记载:白鹤县的文征和淩征两社在经过讨论后,认为学校是培养和教育人才的地方,但这两社尚未建立学校,因此两社的社民“不吝家产,捐出土田,共得参拾柒所共并肆亩柒高伍尺其土参高,留置以为学舍”①。这是碑文记录中红河三角洲最早的私立学校。
按照文征和淩征两社的做法,到景兴二十八年(1767年)白鹤县富多社也设立了学校。至西山朝光中五年(1792年),青威县睦舍社也建立了一所学校,他们认为,“教学为朝廷大政,小而一乡一邑皆有之。”②
在阮朝,由当地人民自筹资金建立的学校仍继续发展。绍治三年(1843年),青池县琼都社建立了学校,他们认为,“乡学之设,自古有之,小子为业学,习有所,犹关风化之所,犹善也。”③嘉远县笛弄社在嗣德二年(1849年)所立俗例表明,要确定“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帝王之美也”,因此,“本社设学舍壹座五间,肆边栽种木榔。”④
19世纪中叶后,阮朝儒教教育获得了稳定的发展,地方学校建设取得了许多成就。1855年,山西省石室县赖尚社建立了两所学校。山西省福寿县泽美禄社泽雷村也建立了两所学校,一所三间两宅,一所五间,这两所学校都是用公地建造的。
在红河北部三角洲沿海新开垦的地区,如南定省海后县,也在一些社进行了学校建设。嗣德三十二年(1879年),群芳上社建立一所学校,命名为“义学”,供给孩子学习。1883年,富寿省清波县曾儿社在《劝勉文学》目中记载社民已经建立了一所学校,其位置在文址的左边,规定:“社内人民何人有子弟年七岁,宜令入乡师场,学习礼仪,勿使游戏。”⑤
20世纪初,法国殖民政府开始进行教育改革时,“西方模式”学校出现。1912年河东省青威县青威总的总级学校“全是用格木,砖墙,瓦片”建造,总费用是1070盾。海阳省金城县莱芋总的学校,在启定八年(1923年)建立,总费用是4000盾。
除了乡民建立的学校外,还有由家族为子弟设立的学校,这被称为私立学校,只针对社里的富贵家庭的孩子开放。务本县旧豪社的范廷家族的学堂,存在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初,吸引了许多范廷家的后代以及来自其他地方的学生来学习。东岸县泰常村郑氏家族的学校,1773年此家“置学堂土宅一所十二尺,在会阜社巨程村地分,使在后勤学之人,作室于此,日夜读书,期成事业”。⑥
大家共同的感受是:进入新世纪的头十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这十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10.45%。到2010年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2012年,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德、日等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世界500强企业大部分进入中国。”在何黎明会长看来,这十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物流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都在20%左右,物流也涌现了一批做大做强做优的企业。
二 置学田
学田是乡村留置的专用田地,主要用作给乡师的粮食,是学校发展的保障。因为越南农村的乡师不属于国家编制,所以他们要从学田得到粮食。学田起源于中国,最初的目的是供应学习和祭祀,是教师和学生的粮俸,或者为贫困学生提供补贴。越南人接受了此事,并将他们的田地用于学习和学校,也称为学田。在红河三角洲的农村,学田主要是给老师提供粮食。
由这段材料可知,策试的确有《论语》等儒家经传的内容:如其中所谈舜诛鲧而任禹;孔门设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而此处将其引申为“四科之选”;鲁昭公在二十五年时被权臣季平子打败而流亡齐国,均为《尚书》、《公羊传》、《论语》等儒家经典所记载。正如孔坦后来上书所言,对这些问题,“苟所未学,实难闇通”[2](P2055)。这样就将逼着那些秀才、孝廉、郎官们,去或多或少地读一些儒家经典。晋元帝的上述策问,充分显示出东晋建国之初政治生活上的儒学根柢,更是印证了儒学在东晋的重振。
红河三角洲地区几乎所有省市的社、村、坊、庄、寨等都置学田,数量则取决于每个地方的能力。根据宁平省现存的乡约俗例统计情况如下:⑧
根据被调查人的叙述和历年水文资料分析,本次洪水前涑水河与姚暹渠河干,湾湾河流量极小,可以忽略不计,洪水时段内也没有有效降雨。据此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本次洪水时段内伍姓湖水文站总径流量:
表1 越南宁平省乡约俗例中的学田设置
不仅置学田,有的地方还置“学土”。即用耕地收获作为乡师的收入来源,如山西省福寿县绿州社,共有十亩,叫做“兴学土”。有的地方有“学池”,包括一个池塘,用来养鱼,收取利润作为乡师的薪酬,如山西省福寿县光旭社。有的则命名为“学园”,如白鹤县扶政社,本社的碑文反映了从学园中获得收益,并用在学习方面。
对于家族来说,也要置学田,但主要是大家族,他们曾经考中科举并出仕做官,因此有更好的经济条件。如在1680年安丰县兰亭社严氏的第十七世祖先平易公,置一亩耕田为严氏的学田;阮家族的第十世祖先是总太监阮圭,1726年在清池县弩伴社置两亩田作为阮氏的学田。1756年,官员黎叔启在白鹤县定香社为黎氏置三亩五高地作为学田。
为了能够使乡社和家族的学田都被正确地用于学习目的,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太平省东兴县花南社武胜村的陈氏置三亩七高为学田,将学田交给长男,按照家族规定,此学田必须公平地分给任何想学习的族人当做学饩。但是他们只能学习到30岁,然后必须将田地还给家族,以便家族中的其他人可以有条件使用学田,以完成学业。
2.3 不同年龄皮肤病患病情况比较 2岁、3岁、4岁和5岁儿童皮肤病总体患病率分别为33.57%、26.01%、26.78%和35.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95,P>0.05);2岁、3岁、4岁和5岁儿童湿疹、感染性皮肤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 迎聘乡师
为乡村学校迎聘乡师由当地决定,每个地方都设定不同的标准。白鹤县蒲田社规定:“迎乡师必有科目,闻望者,不拘本邑别邑。”1867年白鹤县扶政社造立学田碑记,要求乡师必有科名,“迎乡师必举人秀才。”⑨有的地方还要评选,1854 年青池县官人社认为,“此位事属关重,宜择何人夫妇双全,男女具足颇识字,保为乡师。”⑩
在迎聘到理想的乡师后,各地方人民根据现有的学田数量收获稻谷,作为乡师的薪酬来源。学田收获作为乡师工资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是把学田交给有足够耕作条件的人,他只需要按照规定数量把稻谷交给乡师,剩余就归自己。
法国殖民政府教育改良时期(1906-1919年)可以聘请女乡师。如1911年,河东省富川县富美社就由社民确定“妇女有能学识精通,举止端正者,举为女教”,其工资不低于该社的两名男教师,每月八盾。⑪这是女教师首次出现在红河三角洲地区的乡村俗同例。这也是君主制时期,越南女乡师第一次同男同事一样得到了现金工资,而不是之前长期以稻谷作为薪酬。
除了提供稻谷和现金工资,许多社还为他们的乡师提供其他待遇,如春节礼物、新衣服,如果乡师要参加朝廷的乡试会供给路费等。这些规定都在地方的俗例中有明确的记载。
③《立乡学条约例事》,河内:汉喃研究院藏拓片,编号51127 。
四 选择教科书和学习时间
为了教育学生成为儒家理想的修、齐、治、平人才,乡师通常选择政府规定的教科书来教学生。初学者的第一本教科书是《三字经》,此书由358个句子组成,每个句子有3个字,原文都是汉字,为了便于教学,汉字原文又被翻译为喃字,即古代越南语,帮助学生记诵。⑬
然后是越南编写的教科书。如:《一千字》,共有1000个写作六八体韵体诗的汉字,每个汉字都带有喃字越南语的同义字;《五千字》,共有5000个汉字,字和义均按照六八体韵文合拼,以类别排列,如《天文》《地理》《伦常》《四民》等;《初学问津》,共270个句子,每句四字,分成三部分,简要介绍中国和越南的历史,指导学生努力学习,以及如何对人处事;《幼学五言诗》,共273个诗句,谈论学习的兴趣和学生考中状元的理想。更高的是中国编撰的教科书,如《千字文》《明心宝鉴》《明道家训》等。上述的教科书都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为更高的学习阶段做好准备,如《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五经》(即《易经》《书经》《诗经》《礼记》《春秋经》)。
⑫《思为社券例》,河内:汉喃研究院藏抄本,藏号 AFa8/1,第 37 条 。
20世纪初,在汉学科举教育改良方案中,政府要求在红河三角洲农村地区的每个乡都要建立一所“幼学”学校,条件是必须有60名男女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则需要跟其他的社合拼建校。幼学学校的乡师仍然是由乡民选择,但必须得到政府的批准。教科书则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只有两种类型,首先常用的汉字教科书,即关于政治、地理和伦理的实用教科书。接着是拉丁字母国语教科书,涉及到政治、道德、礼仪、天文学、地理和卫生领域。学生在幼学学校的学习时间为三年,毕业后获得“选生”学位。这是与传统乡社学校的不同之处。
五 助学
北部红河三角洲是传统农业地区,因此当地人们生活都不太富裕。然而在困难情况下,人们仍然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对于那些有学习能力的人,可以参加考试。如果是穷人,社民会给他们提供津贴书籍作为学习材料。1855年,山西省石室县赖上社杏坛村的俗例第11条记载:“乡中文士幸预科目,其乡学书籍未备者,请宜随力买一部。”⑮
除了书籍津贴外,社民还给学生免除杂役让他们专注于学习。根据规定,十八岁以上的男性要列为壮丁,要像乡里的其他成员一样做杂役。但红河三角洲地区乡村学校的学生则因地而异,有的地方规定只要有人去学习就能免除杂役,如1913年慈廉县下池万规定:“万内何人从学,本坊应免诸杂役。如或考中课者,酌除一代,其乡中位次听举耆目同。”⑯有些地方学生必须努力学习,只有通过科举脱颖而出,才能免除杂役,如琼瑰县永福社在1752年的乡约中规定:“某有专于学业,其更屯店,更季税,守花谷,筑道路,修濠垒等役,一切酌免使无间断之忧。”⑰金华县椰下社兑村在光中五年(1792年)规定:“系士人专勤学业者,凡诸守隶,辋担并力役等庸,应许并酌以重儒道。或何人其耕其学,半途而废不在此例。”⑱
有些地方甚至为有能力为参加科场的人提供资金,以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如南昌县潼水社1705年的乡约规定:“何人考课者,本村许钱五贯,系应试者本村许钱十五贯。”⑲
通过改进的YOLO单一人脸检测模型检测出人脸区域后,再利用DLIB库中的人脸68个关键点检测模型在人脸区域内进行遮挡判定。当获得一张图片后,算法会生成一个初始形状就是首先估计一个大致的特征点位置,然后采用gradient boosting算法 [19]减小初始形状和真实形状的平方误差总和。用最小二乘法来求最小化误差,得到每一级的级联回归因子。基于回归的方法直接进行特征提取并学习回归方程,通过设计对姿势变化不敏感的特征可以有效的增强算法对姿势变化的鲁棒性。
20世纪初教育改良时期(1906 -1919年),1912年安朗府前珠社的学生在学习时有时免除杂役,有时却没有,这导致他们这个阶段的学习成绩不佳。因此,社民决定:“从学诸生均除徭役以励士志”。⑳
六 建立专门的祭孔场所
为了表达对开创儒学者的感激之情,红河三角洲众多地方还建立了祭孔和儒教先贤的场所。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学习的源泉,从而努力学习。这些祭祀场所是由1070年李圣宗建在升龙建立文庙祭祀孔子和儒教先贤的延续。然而乡村学校的祭祀场所在国模上远比升龙文庙小得多,通常只是包括一座三间的建筑,名为“文祠”,更为普遍的是露天祭坛,被称为“文址”。无论是文祠还是文址,都建在乡社的中心或者在村亭或寺庙的旁边,是红河三角洲乡村的独特场所。祭孔和儒教先贤的日期被记载在很多乡村的乡约和俗例中,通常每年的春、秋二祭在仲月上丁举行。乡村的斯文会则以其资金负责祭祀所用的供品。
⑥《郑家世谱》,河内:汉喃研究院藏,藏号A808,第23a 页。
特别一提的是,除了祭孔和儒教先贤外,有些有科榜传统的社的文址常塑立碑文,记录考中科场者之名字,以鼓励学生学习。1878年,山西省立石县山东社造立碑文记录该社的十二位考中大科之人及其官职,如表2:㉑
表2 越南山西省立石县山东社大科人物官职表
七 迎接考中科场者荣归礼仪
在红河三角洲人们看来,考中科场不仅是对自己、家人和家族的荣誉,也是他们出生的乡社的骄傲。因此,每当乡社有人考中科场,无论是秀才、举人,还是进士,文科或武科,都是一件大事,对乡民意义重大。欢迎他们回乡成为乡社重要的节日,组织隆重。目的是表扬当地的人才,并鼓励乡社村民继续努力学习。1886年东英县溪女社的俗例中写到:“社内何人蒙中科如副榜以上,本社齐会割使丁男抬将旗鼓就在省堂,奉迎回乡,并设戏场。若这费干,全民均受。凡乡中自后有何事务动至宰者,牲者其牲首另置,敬在伊大科员位。若何人中科,全民齐会,割使丁男抬将旗鼓就在府堂迎接伊员回民,排设戏场以振科名之乐。”㉒
成泰十七年(1905年)位于升龙城南部的永顺县南同寨在俗例中规定,考中科场的人功名不同,迎接的礼仪和提供的奖金也不同。具体如下:“寨内人预占乡选,如中秀才,于悬榜上,全寨上下直自乌门外,具将礼物,新榔一房,迎贺回乡贯,贺钱十贯,对联一只,用红绢。如中举人,于唱后三日,全寨上下直自文庙门之右,具将旗伞各项,迎回贯。整贺新榔一房,诗韵一律,用红绢,青钱三十贯。如中副榜,全寨上下等具将旗伞各项,直自寓所迎回贯。贺礼如举人之例。如中进士出身以上,全寨上下等具将旗伞各项,迎回寓所。其仪物照依国典,贺锦帐文一幅,青钱六十贯。”㉓无论何种方式,荣归礼仪都使考中科场者及其家族获得了巨大的荣耀和利益,又进一步促进了乡村儒教教育的推动和发展。
结语
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是最早接触中华儒教教育的地方,表明北部三角洲地区农村儒教教育模式与国家建立的从县级以上的官学儒教教育并存。北部三角洲农村的儒教教育是由地方政府建立,人民自行承担与学生学习的有关工作。这种模式存在于北部三角洲地区的所有乡社,但主要集中在升龙周边地区,是全国学习和科举之风最盛行的传统地区。
乡村儒教教育模式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建立学习设施和促进学习精神。在设施方面,人们建立学校,置学田,支付教师的薪酬,为贫困学生提供书籍和教科书。在精神方面,人们建立文祠、文址作为祭祀孔子和圣贤的场所,有助于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并在此地建立碑文记载考中科场的人士以鼓励学生学习。社民们还对考中科场者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体现出乡社对人才的重视。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地区人民视儒教教育为乡社共同的责任。这种教育模式和政策是北部三角洲乡村人民的创造,繁荣了乡村社会,充实了社会结构,保障了乡村社会的运作,在过去几个世纪里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人才,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越南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⑩《官人社俗例》,河内:汉喃研究院藏抄本,藏号AFa2/81,第 1条。
面对乳腺癌这一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英特尔与国家级医学影像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企业——汇医慧影公司携手,将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深度学习模型,应用在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平台上,大幅提升了数据的处理和推理效率,让乳腺癌的筛查更精准、高效。
资料显示,红河三角洲设置学田从总级以下,即总里的人民以总学田上的粮食来养活乡师。山西省立石县山屏总下辖山屏社、璠浪社、下璠、莱朱社、赵舍社,1854年每社捐三亩两高公田,设置学田。是年本县本总黄靖也供进三亩两高私田。朱提社的亭朱村和平都村,每村捐一亩六高公田,总共有二十二亩四高,其中六亩四高置为祭拜本总的先贤祭田,其余的十六亩作为本总的学田。⑦
①《学舍田土碑记》,河内:汉喃研究院藏拓编号14252。
投入使用的节能技术应充分考虑其成本,不能为了追求节能、高效而一味加大投资,使得建筑的开发成本不断增加。所以,电气设计师在优化节能设计时,应着重考虑设备材料应用及节能方式选择,以尽量实现成本控制及节能性能优化。
②《学田碑记》,河内:汉喃研究院藏拓片,编号19615。
然而,乡师若有缺点,将被乡民开除。1915年北宁省僊游县思为社的俗例第37条规定:“倘如乡师或乡人长常引诱凶邪入场设立赌片,必然弟子效尤,任何如见学场有这等局,即击场鼓,道达同民,齐就在场确实根原,事由乡师,则婉辞饯逐。”⑫这是为了让学生免受不良影响,专注于学习。
④《笛弄社俗例》,河内:汉喃研究院藏抄本,藏号AFa4/17。
⑤《曾儿社俗例》,河内:汉喃研究藏抄本,藏号AF a12/35。
也有大家族在家中设立文址祭孔,他们认为孔子是他们在科举考试中发达的原因。北宁省桂武县金堆社的范氏即是如此,范家有六个人考中大科,范绍(1553年,黄甲)、范廷珠(1685年,进士)、范阮达(1757年,进士)、范廷璵(1775年,进士)、范贵(1829年,进士)和范伯韶(1832年,进士)。现在,当地还留存下来的文址遗迹是大约70平方米的空地,周围有围墙,前面是祭坛和香案,香案两侧立两通景兴年四十三年(1782年)的碑文,记录范氏家族几代人的生活。门口外题四个汉字“文址范族”。现在范氏家族每年农历2月15日还按照古代的仪式举行祭拜,以鼓励子孙学习。
⑦《立石山屏总学田记》,河内:汉喃研究院藏拓片,藏号15508-15511.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地区规定:10厘为 1分;10分 为1寸;10 寸为1尺;15尺为1高;10高为1亩.1亩约相当于3600平方米。
⑧阮有味,《儒学科举教育背景下宁平省乡约俗例中的的劝学活动》,河内:《历史研究》,第10(474),2015年,第5-15页。
⑨《学田碑记》,河内:汉喃研究院藏拓片,藏号14360.
注释:
⑪《富美社俗例》,河内:汉喃研究院藏抄本,藏号AFa2/42,第 7条。
在乡村学校学习的学生不受时间的限制,因为乡校的学生年龄不同,学习水平不同,学习目的也不尽相同。有的学习者只需要一定的知识以走上社会,获取不同的职业谋生。有的学习者则决心通过考试并成为官员,这部分人并不多,但他们学习都很优秀。每当乡试到来时,当地官员就会组织考核学生,选择优秀的人参加下轮的考试。每个社派学生参加乡试的人数在每个时期都不同,1501年黎宪宗(1498-1504年)时,朝廷规定:“大社二十人,中社十五人,小社十人。某社习学少不拘此例。”⑭
⑬《三字经解音演歌》,河内:汉喃研究院藏刻本,藏号AB.304。
接下来的两百多年里,家谱上是一连串当兵的——都是些高尚勇敢的人。上战场,他们总是高歌着跟在队伍的后面;撤退时,他们总是嚎叫着抢在队伍的前面。
⑭陈荆和校合本《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卷之十四,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84-1986年,第771页。
⑮《乡学碑记》,河内:汉喃研究院藏拓片,藏号17979。
⑯《下池万俗例》,河内:汉喃研究院藏抄本,藏号,AFa2/58,第 21 条。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柴油机控制的应用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发动机排放和油耗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优化和升级。目前,柴油机中所应用的电子节省能源液压泵体系,不仅能减少能源的消耗、控制冷风扇的转速,还可以使得柴油机的冷风扇随着温度的改变而对运转速度进行自行调节,并使得柴油机有门随着过载负荷的变化而进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柴油机的工作性能、工作效率等,满足了多种施工的需要。同时,这一技术的应用,还降低了能源消耗,实现了柴油机在应用中的节能减排需求。
⑰《永福文阶》,河内:汉喃研究院藏拓片,编号4119。
通过仿真也可知,当传输距离固定时,存在一个能见度使得此时Monte Carlo与Lambert-Beer的计算结果的差值最大,而能见度越大于或小于这个值时,Monte Carlo的计算结果越来越趋近Lambert-Beer的计算结果.即能见度固定时存在一个传输距离,或传输距离固定时存在一个能见度,使得此时的多次散射对透过率的贡献最大.
⑱《本村造石碑记》,河内:汉喃研究院藏抄本,藏号 6940。
⑲《潼水社俗例》,河内:汉喃研究院藏抄本,藏号AFa10/33,第28条。
各组间临床资料的对比发现,在年龄、性别比例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每组中均为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3糖尿病比例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4高血压比例和SBP均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为左室几何形态对比,可以发现,组1、组2及组4均呈向心性重构,而组3呈离心性重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3AVA大于组1、组2,与组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表3及图1与图2可以发现,各组左室纵轴收缩功能均小于对照组(P<0.05),但组1优于组2、组3,与组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阿姆斯特丹等荷兰的城市与威尼斯一样,都是移民城市。威尼斯人是从大陆上躲避战乱逃到了如今的威尼斯,而荷兰这个国家城市人口的主要来源则是逃亡的农奴。中世纪的阿姆斯特丹,农奴只要住上40天就可以成为市民,因此城市的人口增加很快,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⑳《前珠社俗例》,河内:汉喃研究院藏抄本,藏号 AFa7/6,第12条。《先贤列位》,河内:汉喃研究院藏拓本,藏号15460。
㉑《溪女社俗例》,河内:汉喃研究院藏抄本,藏号AFa7/5,
㉒第9 条。《南同寨条例》,河内:汉喃研究院藏抄本,藏号
网络政治参与背景下,因政治参与的不确定性,以及权力和政策调控的弹性,政府和个人都面临来自对方的风险。但在国家治理转型的大背景下,政府和个人的政治互动,并非是零和博弈的关系。国家不能够以“总体性社会”时期[22]权力管控的形式支配个人。个人也不能以无约束的自由威胁国家的总体稳定。因此,国家与个人在长期的互动和博弈中,双方关系会走向动态的平衡。即国家权力会允许个人在其可预期的空间内,进行网络政治参与。个人也会于国家权力和政策空间中,进行自我的行为调试,以化解、迎合或抵制权力的约束。
㉓AFa2/28,第28条 。
Discussed on the Confucianism Education in the Countryside of the Red River Delta of Northern Vietnam During the Pre-modern Period
Nguyen Huu Mui
(The Institute of Sino-Nom Studies <at the Vietnam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bstract: During the pre-modern period in the countryside of the Red River Delta in northern Vietnam,Confucianism education was an important issue in social development,but current research is limited.The institute of Sino-Nom has preserved a large number of relevant inscriptions and village conventions,indicating that Confucianism education in the region had effect to establish grassroots rural management structure and enrich spiritual culture.Confucianism education played a continuing role in the Red River Delta countryside until the end of the Vietnames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n 1919.
Key words: Northern Vietnam;Red River Delta;Confucianism education;Countryside schools;Crop for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128(2019)06-0010-04
DOI: 10.13963/j.cnki.hhuxb.2019.06.003
收稿日期: 2019-07-13
作者简介: 阮有味()(1960—),男,越南永福省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越南儒学和汉喃文献研究。
[责任编辑 自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