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两个转变”的重点是政府、银行和企业的互补性_银行论文

推进“两个转变”的重点是政府、银行和企业的互补性_银行论文

推进“两个转变”重在政府、银行、企业相辅相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个转变论文,相辅相成论文,银行论文,政府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站在工商银行任何角度来看,推进“两个转变”是提高内涵效益,摆脱经营困境,增强发展后劲的必由之路。然而,推进“两个转变”并非易事,其过程中必然存在不少障碍。在这些障碍中,首当其冲的不外乎为企业历史包袱过重,银行资产沉淀,经营效益欠佳。要化解这些难题,仅靠银行孤军作战不行,必须与政府、企业联动作用方能奏效。为此,近几年,德兴市工行在探索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加强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紧紧扣住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在帮助企业转制、盘存、消化两呆资产工作中,尝到了政府、银行、企业相辅相成的甜头。从中,悟出了一条“谋靠共识,行靠合力、优势互补”的基本思路,同时也形成了“三者”合力共同推进“两个转变”的思维定式。

一、化解历史包袱是“三者”不谋而合的共识,也是推进“两个转变”起步的客观前提

历史包袱给企业带来的经营困难由来已久,随着市场经济改革逐步朝多层次方向转进,使得部分处于微利、潜亏状况的国有企业难以支撑,最终沦为“三、四”类企业。现有不少企业把目光盯着银行,似乎唯有银行才能救活企业。然而,银行同样的经营困难及其大量的呆滞沉淀贷款又靠谁来救呢?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靠“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化解难题才是唯一出路。

沉重的历史包袱是几十年计划经济的必然产物,政府、银行、企业仅靠相互埋怨已无济于事。由于历史包袱给“三者”带来的共同负担,求生存的本能愿望,在客观上为达成共识提供了自然条件。

德兴市工行当初就是看准这个事实,把理顺观念,统一认识,作为探索“三者”行为的首要结合点。从政府到企业通过多方面的宣传开导,“三者”终于达成了颇有新意的共识。

(一)盘活资产存量,向资源重组挖掘潜力是可能的。

由于信贷投入增量有限,制约了它的作用范围。除了这个办法,是不是还有别的办法?银行认为,信贷资产的结构不是固定死的,可以变换调整,银行必须在参与、推动企业资源重组、转换机制的全过程中逐步化解历史包袱。政府认为,只要运用得当地进行资源重组,活化整个信贷资产存量大有希望,他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尽快将信贷资产发放方式由信用放款替换为抵押、 担保贷款形式,努力提高抵押、担保贷款在信贷资产总量中的比重;

2、采取“撤高迁低,退二进三”的办法活化企业资产存量, 并将此列为企业的还贷来源;

3、积极推动企业合理兼并, 由具有更新资源配置结构的兼并方偿还被兼并企业所欠银行债务等等。

(二)宽松的环境是可以创造的。

信贷资产保全工作最为突出的困难之一,便是环境的压力。保全银行信贷资产的工作,事关政府、企业等方方面面。一段时期的“各自为战”已毫不奏效,只有通过“三者”相互支持才有出路。改善环境的工作较为复杂。《商业银行法》的颁布,为改善环境创造了极为有力的条件。仅此还不够,政府、银行、企业只有紧密结合金融业特点、各地的经济现实,展开多方面、多层次的工作,使整个社会承担经济发展的重任,企业才会增强改革信心。从而,改善环境的目标能得以实现。

二、互补“三者”优势是形成合力、同步推进集约化经营的关键所在

探索“三者”行为最佳结合点,互补“三者”优势,是德兴工行探索的又一目标。他们通过合理转制、合理盘存、合理收贷,挖掘内涵效益,迈出了集约化经营的步伐。其做法是:

(一)政府发挥政策优势。

根据亏损企业的实际,政府首先从税收上给予优惠,让他们轻装上阵。经政府决定,对全市6户亏损企业,实行“足额上交、 全额返还”的税收优惠政策。但返还税收必须全部用于归还银行贷款本息。仅此一项,1995年底市财政返还了全年上交的税金达79.7万元,这一“放水养鱼”政策,既为银行消化了一定的风险资产,又为企业注入了生机。其次在盘活资产存量方面,政府又制定得当的盘存措施,统一指挥协调全市企业盘存工作,并列入企业厂长经理业绩考核目标。在政策上提供了有力保障。最后在帮助银行清收风险贷款方面,政府主动支持银行采取相应措施,极大地增强了收贷力度。

(二)企业发挥积极因素。

由于政府、银行全力支持,企业减轻包袱,信心会增大。为理顺债权、债务关系,全市企业都主动制定相应方案,就如何合理转换经营机制,主动取得政府、银行支持。有些企业将扭亏、盘存工作,责任到人,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银行发挥适当投入优势。

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化,德兴市工行一改过去靠资金支持的状况,采取多种帮、扶手段,使企业感到:银行不给资金同样能够帮助企业。银行首先从帮助企业催收拖欠货款入手,主动派员协助企业清收;其次在确保贷款无风险的前提下,适当为企业注入流动资金,保持企业经营良性循环。

三、结合“三者”权、责、利是寻求内涵效益的根本途径

1995年初,通过信贷“高效低险”改革试运行,政府、银行、企业形成了风险、流动、效益的结合点。

(一)风险责任结合。

市场经济给银行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风险,对此,德兴市政府和开户企业共同建立“贷款风险准备金”。真正做到风险共担,为整个“高效低险”改革增强了抗险能力。银行长期以来的信贷风险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在建立“准备金”制度的同时,银行对新增贷款严格实行限额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贷款增量严格控制在存款增量的75%以内,以防止出现新的超负荷经营;严格建立信贷员存款、贷款、收贷、收息“四位一体”工作责任制,并逐步建立企业法人私人财产重金抵押制度以及全员风险抵押金制度。

(二)经营流动结合。

为使沉淀资金最大限度地流动起来,改革对银行“三项贷款”提出了明确的控制指标,同时对逐年利润计划和收息率确定了递增幅度,要求95期间“两呆”贷款清收完毕。围绕这些目标,政府、银行、企业分别制定了相关措施和量化指标。

其一,银行对企业盘活的资金存量,允许留在市内调剂使用,贷款存量收回再贷与企业资金管理的五项指标(产销率、销售收入归行率、资金周转率、资金利润率和贷款还本付息率)挂钩。新增贷款实行“企业盘活存量30%,银行增贷70%”的政策。

其二,市政府把盘活资金存量、销货款归行、办理贷款抵押等信贷管理工作列入企业厂长(经理)经营责任目标。

其三,企业作为改革实施主体,在盘活存量方面严格实行“六项指标”量化管理,即销售利润率、流动比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三项资金”占比率、资金周转率、销售收入归行率等,以1994年为基数,必须达到并逐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三)利益相互结合。

为实现“三者”改革的共同效益目标,政府、银行、企业相应在各自利益的基础上给予了支持。

1、银行对年度内完成销售利润率、 资金周转率等六项指标等企业,其贷款不加息、不收息;对亏损企业扭亏确需驱动资金,由银行和市政府共同扶持;对企业引进外资、技术改造项目经评估后所需资金按规定程序优先支持。

2、市政府相应提供配套政策,一是鼓励企业加快技改步伐, 市财政从改革开始起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新开技改项目的贴息资金, 在银行确定的还贷期内,每月由财政贴息6‰;二是充实企业资本金, 帮助企业消化历史包袱,对1994年在工行开户的5家困难企业(1995 年又加两户),在所得税上实行“足额上缴,全额返还”政策;三是对目前生产经营基本正常,但潜亏较大,活力不足的企业,坚持实行保证基数,超额返还的政策,基返还税收主要用于归还贷款本息或增加资本金。

3、企业必须加大内部改革力度, 大型企业和部分中型骨干企业内部实行紧密形和半紧密形联合。组建公司集团,进行规范化“公司制”改造;一般的中型企业要求采取合资、嫁接、“一厂多制”、重金抵押承包等转制形式;小型企业实行拍卖、参股等办法转制。

标签:;  ;  ;  ;  

推进“两个转变”的重点是政府、银行和企业的互补性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