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镇建筑环境规划设计研究分析论文_卢丹

探讨城镇建筑环境规划设计研究分析论文_卢丹

临海市河头镇人民政府 317034

摘要: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同时,人们对日渐衰败的小城镇景观环境开始重视,小城镇建筑作为景观环境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在小城镇景观环境规划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尝试对目前小城镇建筑建设现状、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建筑设计的一些思路进行简单分析和总结,目的为了更好的指导以后的工作和学习。

关键词:小城镇;景观环境;建筑;设计

0 前言

1983 年9 月,费孝通先生提出“小城镇,大问题”的命题后,引发了国内对小城镇的关注和研究。在小城镇快速发展之后,小城镇的景观设计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而建筑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场所,同小城镇的发展密切相关。建筑是随着人类的文明史一同发展进步的,在小城镇景观环境设计中,建筑是小城镇环境形象的决定因素。

1 小城镇建筑建设现状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城镇化水平以平均每年大于1 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小城镇的建筑及城镇环境均得到不断改善,小城镇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价值观相应的也在发生新的转变,使得历史和现代化建设的和谐往往成为十分矛盾的问题。然而现行的小城镇建设往往脱离了本土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盲目冒进、抄袭、照搬,地方民俗文化艺术更是被压抑和埋没,从而使小城镇建筑形象单一、缺乏个性、千城一面,小城镇建设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1.1 盲目“走进新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类型逐渐增多,功能趋于完善,施工、建材和技术等新科技的发展给小城镇的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博大、完整的城镇建筑体系、辉煌的都城建设、深邃哲理的自然观、人文观都不可避免的遭到极大的侵蚀。大规模的建设威胁着小城镇传统的城镇机理,充满韵味的旧城风貌正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代替的是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蛮横的夺取了城镇形象的主导权,传统的城镇风貌已经被冲击的支离破碎。

1.2 地方特色缺失

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传统封闭性的小城镇纳入到整个城镇经济体系,地方与地方之间的交通方便,经济文化交流越频密,物质水平越接近,地方色彩就越为浅淡以至于模糊了。

一些小城镇的建设盲目照搬大城市的开发建设模式,面貌“千篇一律”,“进镇一个场,政府门前一块坪,沿着大河一条路、顺着公路一条街、各家各户贴瓷砖,楼上主人楼下店”,这似乎是时下全国不少地区进行小城镇建设时所遵循的“六条经验”,千镇一面,没有变化,“进一镇而知天下镇”。

1.3 民族性逐渐消失

“在一种世界趋同的或一致化的现象下面,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面临着失去其光辉而走向衰落的危险,建筑文化表现的尤为强烈”。部分政府领导者片面认为高楼大厦、西方建筑样式和装饰就代表了城市形象,过分迷信“西化及现代化”,而不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造成了很多不伦不类的建筑。

2 小城镇建筑设计思路

小城镇的景观环境设计的核心是环境品质和空间形态设计。如果依据小城镇规划不同阶段和城市设计空间元素的不同尺度,将小城镇的景观环境设计对象划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建筑应当属于中观层面,既是宏观层面上小城镇空间环境格局设计上的延伸,又是对微观层面上的建筑小品、环境设施等中小尺度要素设计的限定。

本文简单的从建筑艺术形式的多元性、民族性、个性化、统一化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小城镇建筑设计思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多元化

所谓多元化,在建筑领域中是指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国际式盒子建筑由于其单一纯净的风格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伴随着现代建筑国际协会(CIAM)的接替,建筑观点形成了多元论倾向,世界建筑艺术思潮的总趋势是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由于小城镇居民受地域环境、民族习俗、文化结构、观念形态、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着强烈的社会性,不可避免地对建筑的审美走向了多元化。

小城镇建筑应在保留地域文化特征的同时,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创造出符合现代需要、满足现代功能需求的多元化建筑。

2.2 民族化、地方化

由于小城镇的相对传统与封闭,大量保留了能够将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和社会价值取向完美结合的以及受外来文化所影响的乡土建筑。这些建筑往往具有建筑清晰性、历史重要性及文化价值。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保留历史的烙印,在保证各种功能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原有的建筑造型或者建筑风格,以适应当地的环境要求。

另外,近年来由于旅游事业的发展,许多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得到重建。如果要把地方色彩与现代建筑结合,或要赋予现代建筑以民族色彩、地方色彩,先要把已有的、具有地方色彩的建筑物保存起来。以苏州为例,苏州古城作为国内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城,内部建筑也主要以江南水乡特有的灰白色调为主,古城区内处处可见灰瓦白墙,有明显的地域标识。

2.3 个性化

小城镇建筑设计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建筑色彩和建筑造型的个性化上。建筑色彩是建筑不可缺少的元素。在现代“方匣子”建筑的造型千屋一面的状况下,色彩成了各类建筑显现自身的创意与个性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许多现代建筑就是因为在建筑里面上色彩运用的成功而使自己脱颖而出,如美国波特兰市市政厅。由于建筑师在立面上采用了对比强烈的彩色瓷砖装饰成大面积的色块,又辅之以色彩各异的立柱、柱冠等等,从而使它身披炫目的色彩耸立在“方匣子”型的各类建筑中,特别具有个性,也特别引人注目。另外,作为一门艺术,建筑无论是从物质性功能出发,还是从精神性功能出发,都要求其造型要有个性,有独创性。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在真正的艺术作品里,一切形象都是新鲜的,具有独创性,其中没有哪一个形象重复着另一个形象,每一个形象都凭它特有的生命生活着”。建筑造型的个性化有多种途径,既可在立面构图上花样翻新,也可借助新技术、新材料的优势向上或向左右拓展自己的空间,在体量上别具一格,还可以在建筑部件,如门、窗、檐口、阳台等上面推陈出新。既可在细部上实现个性化的目的,也可在结构上显示个性化的魅力。但是个性化不代表杂乱无章,不应单纯研究一栋建筑的鼓励美,而应注重环境的连续性,将环境中的每一个部分视为连续统一体中的单元,通过彼此呼应和对话,能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2.4 统一化

统一化与个性化并不矛盾。小城镇建筑个性化的塑造必须在统一化的前提下。许多名城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城镇统一的形式、统一的色彩、统一的韵律所起的作用。

建筑的统一化规律,不仅包括自身各因素的统一,还应包括建筑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统一,这种“双重的统一”才是建筑统一性的完整内容。

3 结语

尊重自然、和谐共存;尊重、继承和保护历史;以人为本;协调统一、多元变化;向高科技、高情感发展等等是建筑景观的发展趋势。城镇不仅是建筑物的群集,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并经常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复合体。因此,作为小城镇景观环境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建筑的设计必须要作为整体来设计,只有当各个部分的个别适应了更宏观的原则指导,小城镇的建筑风貌才能形成并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苏金明.小城镇特色形象的营造[J].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2004(8).

[2]武星宽,尤霞.西部环境中的建筑景观设计[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3]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吴良镛.论城市文化[A].顾孟潮,张在元.中国建筑评析与展望[M].天津:天津科教出版社,1989.

[5]余卓群.中国建筑框架的潜在意识[M].顾孟潮,张在元.中国建筑评析与展望[M].天津:天津科教出版社,1989.

论文作者:卢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探讨城镇建筑环境规划设计研究分析论文_卢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