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交汇融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原论文,游牧民族论文,文化与论文,汉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623(2001)06-0094-05
内蒙古地处祖国边疆,东西绵延几千里,历史上曾是北方游牧部落生息繁衍之地。不 少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发展、崛起,登上历史的舞台。历史学家将北方诸民族归纳为肃慎 、东胡、匈奴、突厥、氐、羌、蒙古等几大族系。几千年来,他们逐水草而居,游牧在 广袤的大草原上,积淀了古老的游牧文化。在各民族兴衰的历史进程中,文化艺术也相 互碰撞。冲突与磨合使北方民族文化艺术形成了强悍粗犷与豪放浪漫的文化特色。北方 民族强盛时经常向南扩张,这又与中原汉族王朝发生磨擦。征服与被征服无疑都影响到 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北方民族与中原汉族的文化艺术也相互渗透,交汇融合。
一、北方民族文化艺术交融的历史脉络
任何民族的文化艺术都伴随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存在。从历史学角度来看,中华各民族 文化都受历史发展轨迹的制约和影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拉开民族文化交融的序幕。战争形式是强行的吞灭同化。被征 服者服从于征服者的意志,民族文化艺术也同样与强者的文化艺术交融。
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中央集权制的实行使多民族统一的政 治经济模式初步形成。同书、同文、同轨以及钱币和度量衡的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封建的中央集权制不仅统一了中国的版图,而且也促进了内地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到了汉代,中原与北方民族匈奴频发战事。拉锯式的战争使移民现象频繁。胡人南进 时即把游牧文化带进中原,胡汉文化相互渗透。汉族统治阶级所采取的和亲策略,如昭 君出塞,又把中原汉族文化传播到北方。大量的随从人员和工匠艺人到了塞外,汉民族 文化艺术也从此在草原“落户”。
魏晋时期是大动荡、大分化的历史。各种政治势力和思想派别极其活跃,最后形成南 北朝对峙的局面。南朝宋、齐、梁、陈的朝代更叠基本上是汉族政权的延续。而北朝的 五胡崛起各领风骚却是游牧民族之间文化交融的历史。
隋统一中国后,南北文化得以沟通。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原本是为了享乐,调运南方的 物资。运河工程使人民遭受劳役之苦,但客观上却沟通了南北中国的交通和商贸往来。 文化艺术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也进一步融会发展。隋王朝曾有几位公主与突厥王和亲, 无疑也促进了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与繁荣。
若论各民族文化艺术最广泛的交汇融合,大唐帝国可谓一个典型王朝。其民族政治经 济文化的沟通更具有恢宏的气势。文成公主入藏,沟通了中原与吐蕃的关系。丝绸之路 的开通又与遥远的中亚文化交融。唐玄奘赴天竺国取经将印度佛教文化艺术输入中国。 鉴真和尚东渡又把中国文化传入日本。在音乐歌舞方面,西凉音韵、龟兹舞乐一度成为 古都长安的时尚。
五代十国是少数民族政权割据和衰落时期,民族文化的交流在政权更叠中也没有中断 。
宋辽金元,北方战事频发。游牧民族时而南进时而北退,胡汉文化的渗透势在必然。 蒙古民族崛起,建立元帝国。各民族文化又在大一统的政治经济局面中交流发展。为了 巩固政权,元帝国的蒙古王公贵族与汉族地主阶级紧密配合,不少王公上层主动接受汉 文化。传统的游牧经济开始向农耕经济过渡。北方草原上出现半农半牧的民族杂居地区 。蒙汉文化在经济转型期从民族风俗、民俗节日、服饰及饮食文化方面,都有广泛的交 融。
明代汉族政权与北方民族仍有冲突,对待北方游牧民族采取排斥政策。明长城就是阻 挡匈奴入侵的防御设施。当时,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能骑善战,其威慑力直逼北京 城,对明朝威胁极大。然而,在明廷封其为顺义王后,他驻牧丰州滩,实行农耕养畜政 策,容纳大量山西汉人在草原上垦荒种地,并与明朝定期互市,促进了蒙汉经济文化的 交流。他崇尚佛教、大兴土木,在美岱召建立宗教与城市合二而一的“城寺”。汉族工 匠艺人大量涌入,在塞外定居,不仅带来了酿造、铸铁、建筑技术,同时也将汉族文化 艺术带到草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土默特文化。
清帝国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更是独树一帜。它是历史上惟一淡化长城的朝代。康熙主张 广布德威,以西北蒙古王公贵族为屏藩。他注重蒙、满、汉、回各族的和睦共处,亲自 视察和宴请赏赐蒙古王公,并身体力行,接受先进的汉文化,科举取仕,以儒家思想治 理国家。康熙的民族政策取得了成效,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统治阶级上 层文化的沟通也大大促进了民间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共存。
二、游牧文化与中原汉文化交融的轨迹
从文化角度审视,北方民族文化属红山文化系统,它与中原仰韶文化本是两条脉络。 它们在南北文化的交汇中相互吸收、交融发展着。
胡文化是纯粹的游牧文化,汉文化是渔猎农耕文化,是征服与被征服的社会实践促使 其相互碰撞、交汇与融合的。古代赵国地处北方,与北方游牧部落接壤因而常受其侵扰 。赵长城的修筑就是为了防范胡人的。可是长城最终不能阻隔胡人南扰。赵武灵王认为 ,游牧骑射是这个马背民族的威慑力所在,于是舍弃汉人的宽袍大袖,提出“胡服骑射 ”的练兵方法。这种吸纳是主动的自觉的民族文化融合。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和民族的文化艺术是纯而又纯的。一个不会吸收或拒绝吸取兄弟 民族文化艺术的民族,注定是原始的、落后的。在北方中国历史上,鲜卑民族可以算作 一个勇于吸纳的民族。鲜卑民族,本是呼伦贝尔湖畔一个弱小的部落,在部落征战中逐 渐强大,继而南下占领了漠南漠北的匈奴故地,形成强大的部落联盟。在什翼犍时代实 行强迫同化政策,吞并了不少弱小民族。可是等到他的孙子拓跋圭执政后,因仰慕汉族 封建帝国的中央集权制,便主动吸取汉族典章制度。他首先打散部落联盟,实行定居式 的户籍编制。然后大量迁民,分田务农,并在今大同建立平城政权。定都平城之后,即 筑城而居。几次大规模的移民,强制游牧经济向农耕养畜转移,使得燕国民众、漠北胡 人、甘肃羌民等都被移居雁北地区从事农耕。这可以看做是鲜卑统治阶级向汉族王朝政 治经济文化的靠拢,同时也使各族文化艺术在都城地域形成交汇融合的局面。
据魏书卷二《太祖纪》天兴元年条载:天兴元年……徙山东六州民吏及徙河北、高丽 杂夷三十六万、百工伎巧十余万口,以充京师。从中窥见移民气势之大。光民间工匠艺 人就有十余万。可见当时鲜卑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规模之宏大了。这样的大迁徙共有九 次[1]。因为拓跋圭志在入主中原,不接受汉文化,不借鉴汉族封建帝国的典章制度和 先进文化是不可能统治中原的。
鲜卑民族的汉化是主动的积极的。当北朝迁都洛阳之后甚至连姓氏都汉化了。当然吸 收都是相互的。洛阳城中的汉族官僚地主和士大夫阶层也有模仿鲜卑文化的狂热之风。
鲜卑民族对汉文化的崇尚和汲取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论战争 与和平、征服与被征服。一个个显赫的政权消亡了,然而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却交融积淀 ,被后人继承下来。可以这样说:各民族文化艺术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一个 重要内容。中华大一统文化的形成,得力于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汇与融合。
北方民族的骑马,到了汉族贵族那里变成了游骑之风。成为一种身份的煊耀。北魏迁 都洛阳后为了适应游骑,汉族士大夫也接受胡服,改原来华夏传统的“上衣下裳”为“ 上衣下裤”。胡靴、胡帽、胡食、胡羹、酥油、奶酪都在洛职城中流行。就连牧民的奶 酒也为汉人接受。出行骑马不再为了战争,而转化为仕宦人家和士大夫阶层的文明时尚 。游骑之风逐渐增加了高尚和风雅成分,以至唐代长安城中也颇流行。
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和发展始终伴随着政治制度和经济的发展而存在。愈闭塞就愈落 后贫穷,愈开放则愈进步。中国儒家思想宣扬男尊女卑,可北方民族中由于刚由母系氏 族转型,故妇女与男子同样劳作,在生活中有同样的决策权利。唐王朝的开放和容纳, 使北方民族的坦胸开襟式服饰流行于宫廷。袒胸露臂的西域风在敦煌壁画的伎乐飞天不 难找到、大同云岗石窟造像中也比比皆是。他们与袒露的佛像一同传入中国而被汉民族 所接受。
经济的繁荣必将引出文化艺术的繁荣,西北民族的斡旋舞,西凉乐后来都变成汉族朝 廷上流社会享乐和市井生活的时髦。骑射和马球也被列为体育运动项目、融为各民族人 民共同喜爱的活动。古代的中原传统音乐以秦晋之声为主体,黄钟大吕被视为正声。到 了唐代广纳百川,龟兹乐、西凉乐,甚至天竺国、波斯与古埃及音乐都传入长安城。各 民族商贸交流空前繁荣,民族的文化也自然融合。既有纯正的“凉州城里十万家,胡人 半解弹琵琶”[2],也有变化了的“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3]的揉合转化。
强大的民族能容纳吸收兄弟民族的文化,弱小民族强盛后也可吞并原本强大的民族。 在驾驭一架具有博大文明的国家机器时,也不得不在思想文化上向其妥协。中国历史上 清代是异民族统治汉族国家的代表。满族贵族进入北京,掌握了政权之后,迫在眉睫的 就是如何治理这个庞大的国家。他们像北朝的鲜卑贵族一样采取了封建的中央集权制, 在接受汉学的同时也不惜丢弃原有的民族特征。
以康熙帝为例。他对于汉文化的精通令人瞠目。他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一生展示 了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他亲身投入平定三藩、出巡征战、安邦定国的艰苦岁月。他 抛弃了奴隶主阶级的意识,加速了封建帝国化过程,建立了以满族贵族为主体,满族地 主阶级的联合政府。他的民族政策以诚信相示,广布德威,多方抚理,既巩固了边防也 扩大了版图。康熙满汉文化都很精通,可以用两种文字著文、批奏,而且喜写汉诗并成 为习惯[4]。《康熙诗词集注》收录的诗词就有一千余首。这些诗不仅记录了生活起居 琐事,也记录了征战沙场定国安邦的重大事迹。同时抒发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例如《塞上宴诸藩》中云:
龙沙张宴塞云收,帐外连营散酒筹。
万里车书皆属国,一时剑佩列通侯。
天高大漠围青帐,日午微风动彩斿。
声教无私疆域远,省方随处示怀柔。
诗中描写宴请蒙古王公的铺张场面,也抒发了康熙广布德威的政治主张。康熙曾说过 ,“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屏藩耳”(《清圣主实录》)。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清代将军衙署对面的青砖影壁上“溯漠屏藩”四字匾额仍然保存完好。这样的民族政策 对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与繁荣是极为有利的。
乾隆皇帝也是汉学深厚的政治家。他一生写汉诗四千二百余首。爱绘画、善书法,并 有大量宫廷收藏,而且御题颇多。康熙、乾隆两位帝王对汉文化都如此专注,民间的民 族文化交流可想而知。北方民族接受汉文化后,出现了大批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他们在 民族发展史和中国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人都具有相当深厚的汉文化修养, 他们都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三、民俗文化中的交汇融合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由于地处荒蛮、交通不便,长期以来其社 会生活相对封闭。因而形成了单纯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特色。这些民族文化都包含在生 产劳动、衣食住行以及巫术、宗教和民俗活动中。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意识、民族审美 心态对本民族有一定凝聚力。图腾崇拜和民族风俗受到污辱和损害,必将激起群体的愤 怒,所以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在各族人民相处中就至关重要。原始宗教的媒体——岩画 艺术中孕含着游牧和狩猎民族的艺术创造。在后来的佛教、喇嘛教的美术中,主流是僧 人喇嘛的艺术,但由于召庙的大量普及,不少汉族民间画工也参与制作。这样,宗教美 术就掺杂了不少表现现实生活的画面。如大足石刻中的《牧牛图》,美岱召壁画中的蒙 汉儿童摔跤壁画及经堂壁画下沿描绘的汉族明锦图案。民族民间美术随广泛的社会生活 交织在各个领域中。其中交汇融合是必然趋势。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生活的必然联系, 各民族生活习惯和民俗活动也在新形势下有新的发展。
祭敖包和那达幕大会是蒙古民族的古老传统,但那达幕大会由军事体育竞赛渐渐发展 为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综合民俗活动,成为内蒙古蒙汉等多民族共同的节日。随着 商贸交流的需要,草原盛会那达幕已成为沟通世界经济的蒙交会,而祭敖包在草原上却 仍然保留其古老的民族形式不变,因为那达幕比祭敖包更具有民俗内涵。祭敖包却仍然 保持原始宗教的色彩。
在民俗中,婚姻是有民族性的。原始的游牧部落在母系社会中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后 来进化到父系社会,又有妻后母、纳兄嫂的风俗。王昭君就从胡俗又嫁于老单于之子。 北朝鲜卑拓跋部也不例外。同族通婚异族通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制度。作为 一种政治手段的“和亲”是异族通婚,它的确起到民族文化交流的作用。当代社会各民 族一律平等,异族通婚已不再受民族上层和宗教的约束,异国通婚也不受限制。这对各 民族文化交流和优化人种都有积极影响。
农耕生活使土默特蒙古部结束了“草青计岁”的原始纪年状态,接受了汉族农历二十 四节气的物候历法。二十四节气歌也成为蒙汉农民共同的耕作指导。半农半牧、农耕养 畜使蒙古族的节日和汉族节日共同存在。例如,中秋的团圆在蒙古族、汉族人民生活中 流传,是因为十五的月亮在各民族人民心中都是美好之神。蒙古族敖包相会选在十五的 皓月当空也预示着爱情的美满纯洁。
土默特农牧业结合的文化,也是蒙汉融合的文化。传统的蒙古袍已变成蒙古族节日的 盛妆,日常生活中他们更喜爱西装或休闲装。山西的《走西口》、陕北的《信天游》与 蒙古族短调民歌结合,演变出伊克昭盟的蛮汉调和山曲儿。山西人的后代习惯了奶茶和 涮羊肉。牧人的后代也适应现代化的城市生活。高科技的现代产品深入到每一个家庭。 传统的文化艺术有的将要退出历史舞台,古老的民族手工艺品越显得弥足珍贵。精美的 头饰、高耸的顾姑帽、宽大长袖的蒙古袍、刀具、配饰,它们代表了蒙古民族曾经繁荣 的岁月及古老的游牧历史,虽然现代生活中派不上用场,但在盛大的那达幕和新潮的服 装展示中仍有不俗的展示。
漫漫人类历史的长河,有时奔腾湍急,大浪淘沙,有时又舒缓曲折,积淀升华,一些 东西消失了,又被另一些东西所代替。沉积的也好,消逝的也罢,都是历史的辉煌,都 应珍惜它。因为忘记民族历史文化,妄自菲薄的民族,注定会是可悲的。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封闭属于愚昧,开放、交融、发展则为明智。民族形式 、民族审美心理仍然会长期保留延续。各民族文化艺术精华在相互渗透和融会中还会有 新的发展、新的升华。
收稿日期:200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