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简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简评论文,试题论文,语文论文,全国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表面上看,2003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保持了2002年的基本内容与基本结构,实际上命题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尝试。诸如语文实践的强化、语文素养的关注、知识含量的增加、名词术语的回归、理性思维的加强、试卷难度的增加,等等。整个试卷能力考点分布更趋合理,内容更为丰富,对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的考查更全面,更合理,更有层次性。当然这份试卷也存在着一些需要克服的缺点。现具体分析如下:
一、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山上层层桃李花
第一大题尽管都是单项选择题,但除了第4、5题之外,其他四题的考查内容都发生了不大不小的变化。这一大题容量比以前丰富,内容比以前全面,层次比以前合理。
第1、2题分别考查考生辨识字音与字形的能力,考查形式与考查内容与2002年不同。2002年试卷的第1题根据字形考字音,要求考生辨识形似字的字音;第2题根据字音考字形,要求考生辨识同音字中的错别字(其实是别字)。2003年并非如此,第1题要求考生在几个同音字中筛选出异类来。这样考查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到“读音读半边”已成为造成汉字字音误读现象的一个比较突出的原因,A、C、D三项中出现的四个与其他同音字不同的字“盥”“隘”“霰”“谄”都属于此类现象。除了C项“险隘”的“隘”比较容易之外,其他三个字都有一定的难度。第2题一反过去专考四字词语的形式,既考双音节词,又考四音节词语,还考多音节熟语。“备受青睐”“伶牙俐齿”“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中的“青”“俐”“韪”都有一定的难度,能考出学生的实际水平。
但是,第2题的答案值得商榷。高考命题者所给的答案为A项,其中四个词语固然没有一个错别字,但B项之中四个词语也没有错别字。然而许多参考答案注明“伶牙利齿”的“利”是“俐”的误用。笔者查阅书籍,多见古今之人将“伶牙利齿”与“伶牙俐齿”并用。《新华成语字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直接收录成语“伶牙利齿”和“伶牙俐齿”,并引《封神榜》三九回例:“所仗伶牙利齿云,要想说转昏君意,只怕有些万不能。”《成语大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引《元曲选·无名氏<杀狗劝夫>四》:“一任你百样儿伶牙利齿。”《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版)引明代陆采《明珠记·奸谋》例:“不要长枪大剑,真个杀人手段高强;生得利齿伶牙,端的吃人脑髓不怒。”为什么“伶牙俐齿”与“伶牙利齿”可以并用呢?因为“伶牙俐齿”是由联绵词“伶俐”和“牙”“齿”构成,即“牙齿伶俐”之意。联绵词常常不止一种写法,《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537页)认为:“伶俐”亦作“伶利”。所以,笔者以为第2题的答案并不惟一,A、B两项都没有别字,都属于应选答案。
第3题摒弃了去年考“词语意义的解释”,回归到“选词填句”这一相对成熟的命题形式。但又与传统不同,命题者尝试将实词与虚词放在一起考,既增强了词语运用的综合性,又压缩了测试题量。
第4、5题主要考查识别语病的能力,试题形式没有任何变化,近年来这已成为前6题中“稳定不变”的两道小题。非常遗憾的是第4题,答案不科学,不完备。命题者所给的答案是D项,其实C项也应是答案。这道题要求选出“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C项“自惭形秽”这个成语本身已就含有“我自己感到,我自己觉得”的意思,前面不应该再有“感到”“觉得”“以为”等心理动词。书面语言表达应该讲究经济的原则,力求简明好懂,不拖泥带水,不叠床架屋。比如“自愧不如”,不能说成“我感到自愧不如”。C项句子在“自惭形秽”前面加上了“感到”,造成了赘余重复的语病。
第6题是第一大题中最精彩的一题。命题出于“语意明确”这一考点,渗透了“新闻标题”这一元素,在形式上让人耳目一新。判断语意明确与否这类试题,在以往的高考中已经出现过多次,过去多是将这一个知识点归并到语病判断一类的试题中去,今年将其独立出来设为一题。在语言材料的挑选上,命题者别具匠心地尝试了新闻标题,将歧义现象置于其中,这就使高考试题洋溢着生活气息。实际上,我们如果仔细推敲,当今不少新闻报道,在语言表达上常常漏洞百出,只是我们在阅读中常是走马观花,将其疏忽了而已。而今年的试题采用这种材料和思路,一方面承继了高考多年来语言类试题的素材直接取自课本外现实生活的一贯风格;另一方面又在努力翻新,不断强化考生的语言实践意识,引导中学生在生活中与语文亲密接触。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都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而这其中就存在着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听、说、读、写、思,样样都需要语文的介入。
歧义现象是语言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上世纪90年代初曾在高考试卷中出现过几回,但其语例显得平板,缺乏有生活气息的具体语境的支持,多少给人有点玩语言游戏的感觉。今年这道题歧义点的设置比较巧妙,倘不深究,不容易察觉。A项中的歧义属于组合歧义。组合歧义是指由词语组合关系上的原因造成的歧义。组合歧义又有“语法结构歧义”“语义结构歧义”两类。该标题歧义焦点在“明令禁止取缔”这三个动词的组合上,至少有以下两种理解:(1)政府有关部门明令允许开设药品交易市场。“明令禁止”作为谓语,“取缔药品交易市场”作为宾语。(2)政府有关部门明令不允许开设药品交易市场。“明令”作为谓语,“禁止取缔交易市场”这一动宾短语作为宾语。当然,若对宾语进行分析,也可能有下列两解:(1)禁止与取缔药品交易市场,“禁止”“取缔”这两个动词构成并列式动词短语;(2)禁止(某些部门)取缔药品交易市场;“禁止”作谓语,“取缔药品交易市场”作宾语,此解在语意表达上与第1种相同。
C项的歧义属于词汇歧义。词汇歧义是指由词汇上的原因造成的歧义。语句的意义都是在词义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词语的同音异义、同形异义和一词多义都可能造成语句的歧义。“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世界杯足球赛”中的“看不上”属于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看不上”有两解:(1)由于收视转播权等客观原因,独联体国家没办法看到2002世界杯足球赛。(2)由于观众自身的思想和情绪抵触等主观原因,他们本来能看到却拒绝收看。D项与A项相同,也属于组合歧义。“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这一标题在语法结构上可能引起下列歧解:(1)警方对报案人的回答表示愤慨,受动对象指向报案人。(2)警方对围观不管者表示愤慨,受动对象指向围观者。
歧义在语言中是大量存在的,可借助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化解和排除。如果语境充分,具有歧义可能的句子通常只表达单一的确定的意义,它不影响信息的有效传达。如果语境不充分,处于缺省状态,可能的歧义就会转化为现实的歧义,就会导致理解的误差甚至模糊。新闻标题的语境空间是固定而狭小的,它必须努力消除歧义,以使信息传达更加真实、准确。新闻标题如果出现歧义,显然可能造成对读者的误导。这道题注重语言实践,关注语文思维,该尝试是成功的。
二、科技文阅读:今朝更好看
二大题延续了去年《沙尘暴》一类的科普作品阅读题,选了关于“温室效应”的科技文作为阅读文本。全文724字,没有标题,没有出处,在试卷上与设题处都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志。考查的要点还是老“四样”:一个“概念”(温室效应)辨识,一个判断(确定“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选择,一个理解(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的理解),一个信息推理(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推断);但是,命题加大了难度,不能说不是一个进步。
2002年的科技文阅读题没有什么干扰性与迷惑性,只要稍有一些沙尘暴知识的人,不看原文也能做对考题;因此去年这道题出得并不成功。今年的科技文阅读题难度有所增加。比如第9题,从阅卷情况来看,多数考生选A项为答案。而正确的选项却是D,为什么呢?因为A项“饮用水资源遭到破坏”就属于“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的范畴。D项中的最后一个分句“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仅仅是一种评价,并不是题干中“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的解说,干扰性比较大。不过,完成科技文阅读题有一个规律:“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绝大多数答案可以根据题目在文中找得到,离开了原材料则容易答不准或答不全。
另外,笔者以为作为科技文阅读的文本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温室效应”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为我国人民所熟悉,早已不是什么“科技新闻”,而且一些流行的复习资料都选载了这样的阅读文章。高考科技文选文,最好选择新颖的科技研究资料,比如“生命伦理”的宣传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等。
三、文言文阅读:平芜尽处是春山
2003年的文言文阅读材料由《旧唐书·裴矩传》和《资治通鉴·唐纪八》中的两段文字组成,往年都是一段文字。前四题的题目设计与近几年一样,依照实词理解、虚词辨析、句子理解、全文概括的顺序,一马平川地推下去。但第5题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把两段文言文结合起来阅读。这是一个颇有意义的尝试。
第11题考查的四个文言实词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中的120个实词,但均出于高中新教材(“哂”出自高中第一册新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与知识迁移能力。第12题中的四个文言虚词都是考纲所要求的18个文言虚词之内的“熟面孔”,“以”“因”高考曾考过多次,但今年仍然还考,造成了文言文命题的一大败笔。其实文言虚词的考查应该换换面孔,比如“其”“则”等虚词也可以考一考。第12题四个选项中都涉及到高中课文中的语句,指导中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应充分重视课本的阅读。第13、14题都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重点考查信息的筛选、提取、概括与分析。
值得一说的是第15题,要求考生结合《旧唐书·裴矩传》分析司马光一段话的观点。完成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对司马光的了解,而他主编《资冶通鉴》的目的就是给君王作辅证,理应站在劝谏君王的角度论事,与刘昫写《旧唐书》站在裴矩的角度不同,司马光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强调裴矩之变非裴之变,而是君王之功。他主要强调一方面(表动)而非双方面(即表动则景随)。可惜这一届考生没有读过《赤壁之战》,否则就会知道《资治通鉴》的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完成这道题就会容易些。这道新颖别致的考题,既符合考纲要求,又符合考查综合能力的方向。在认识与分析古代人物形象方面,扩展了考生理解人物的视野,即人物形象应有所变化,是发展的,而不像往年的人物或忠或奸都是一贯而终。这种新视野依赖于不同典籍的阅读;因为同一种典籍对一个人的评价一般是一致的,而两部不同典籍中的相同人物形象的评价,则可能不同甚至相反。这道题给语文教师一个新的提示:今后文言文中的人物将有可能比以往更加丰满,富于变化,应该指导中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人或事。
四、文言翻译、诗歌欣赏与名言默写:风景旧曾谙
第四大题袭用了2002年开始出现的“新三题”,一是文言文翻译,二是古代诗歌鉴赏,三是名句名篇补写。第16题文言翻译,既延续了2002年的体例,与第三大题“意断脉联”;又纠正了2002年翻译文言句式超出考试说明的缺点。考题把翻译重点落实在一词多义与词类活用方面:“折”译为“顺从”,与“折断”“弯腰”有别。“廷”“面”译为“当廷”“当面”,都是名词作状语。这一题有抽样调查表明,正确率为58%,考生在第一句的“廷折”和第二句的“佞”字上失分较多。这就警示中学文言文教学,应注重把实词教学落到实处。
第17题考王维《过香积寺》中两句诗的“诗眼”,可能本自于赵殿臣的对该诗的评论:“下一‘咽’字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昔人所谓诗眼是也。”为什么王维的诗深得人们欢迎?因为他的诗不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且“诗中有道”。其“道”,即禅理、禅趣。《过香积寺》的第三联是其中最精彩的一联,上句写所闻,下句写所见。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音变得细小了,低沉了,喑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咽”字下得准确、生动而传神。深山青松枝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寒冷的色调。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绝妙。这一联十个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这种深山萧瑟暗淡,四野幽冷阒寂的意象,正是作者描绘的佛家境界,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诗人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诗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企求的无烦无扰的寂静禅境。
这首诗文字浅易,意象清朗,加上高中生对“诗眼”都有不同程度的印象与认识,对第一问,他们一般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但对第二问可能心中无数。回答第二问应从炼字角度出发,注意两个要点:一是深山寂寥之情景与作者孤寂之心境的统一;二是拟人与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一题经抽样调查,得分率为77.7%。得分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在标出的诗句中寻找诗眼,学生只要平时接受一定的诗歌欣赏训练,对王维的诗歌意境也有所了解,找出这样诗眼“咽”“冷”是不成问题的,根据全诗内容进行合理的赏析也是不甚困难的。这道题难度适中,从意境、文字以及言志三个角度考察学生,并且要求切合实际,是一道值得提倡的诗歌欣赏题。
第18题“补写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基本继承了去年的命题方式,但有两点与去年不同。一是有一题出自课外,题(1)要求考生补写《论语·雍也》中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颇有难度;好在“任选两题”,否则题(1)的错误率可能会创下历年之新高。二是考课文名言避“热”就“冷”,题(2)要求“补写”“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上句“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所以,这样的名言“补写”题,对今后备考复习有两点启示:1.背诵的原则是围绕名句背相关文段,既反对片言只语的“截句”式摘记,也无需长篇累牍的背诵;2.立足于课内,积累于课外;课外名言积累仍然不可忽视。
五、散文阅读:吹尽狂沙始到金
由于2002年开始出现了“新三题”(文言翻译、诗歌欣赏、名言补写),试卷的分布就从以前的“六大板块”变成了“七巧板”;原来的第四题就成了现在的第五题。2003年第五大题考查文学作品阅读能力,四道考题涵盖了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三个层次的阅读能力,其题型、难度亦与2002年保持一致。
柯灵的《乡土情结》是一篇融情于诗的美文。乡音、乡情,与家与国都是难以割舍的“情结”,而“乡土”一槃抔则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文中引用的一系列诗文,多是怀乡之作,容易令人由“小家”想到“大家”,由“离家”想到“回归”,深刻的“乡土情”“祖国恋”主题也渐渐得以升华。文意不很难懂,只是需要考生对文中的主要信息加以提取、概括、整合、阐释而已。尤其是第20题,集中在“第三段”中,“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这个问题似乎较难,但考生只要细心读文,而且集中在第三段的对应语句,问题还是可以解答的。第21题综合性较强。不仅给出了解答这道题的具体内容,而且给出了具体思路与方法——“结合乡土情结”。这样,考生就不会跑题,也会很有抓手。接着命题者用“这样写”一词进一步明确答题要求,写法的“作用与好处”也就浮出了“题”面。其“作用”应与表达中心思想有关,与“乡土情结”的内涵有关;而“好处”自然是“深化主题,,或“丰富文意”。这道题设计得也很有层次,能够有效地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归纳分析与综合阐释的能力。
六、语言运用:试验田里新庄稼
第六大题是语言运用“老三题”,但近几年多是一些“新”题出现的地方。可以说这是一块“试验田”,很多新的题型都在这里得到尝试。第六大题今年有三点新变化。其一,赋分上的变化。此题12分,往年每小题都是4分;今年打破了这个常规,以“2分、4分、6分”逐一递增的分值比例出现。其二,出现了新词术语。第24题出现了“提取”“整合”等新词与“单句”“下定义”等术语,突破了考试说明不考名词术语的规定;既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导向。第25题还出现了颇有文言意味的语句,“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其三,出现了开放性的语文实践题。应该说第25题是语言表达中最出彩的一道题,它既有语法常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特点,又有自由创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特点。
第24题给“遗传”下定义,这是在1992年高考题给“泥石流”下定义基础上的修改。这道题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其一,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下定义要求语言准确、简明、精练,不可含混其辞。其二,考查了学生的语言修辞能力。考题要求学生运用长短句变换的知识来解答,将几个打散的简单短句组合成一个复杂的长单句。这类语用题,平时学生也应该接受过训练。笔者曾就下定义对高三学生进行过训练,一般分两步,先找主干再加定语。第24题下定义的主干为“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定语则是几个短句的基本内容。完成这道题,只要把定语逐一嵌入主干中即可。其三,考查了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试题材料取自生物学,答题方式是整合短句为长句。总之,这道题较好地体现了语文与其他学科间的沟通与综合,体现了语文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是基础这一特性。同时也启发中学语文教学:学好母语不仅要扎实抓好语文学科,在其他的学科教学中也要随机渗透,随文运用。
不过,这道考题要求考生“整合成单句”,不仅犯了考查“名词术语”的大忌,还给阅卷带来一些困难。有考生在新组的句子中用到复指,复指与被复指两部分既可以组成单句,也可以组成复句,而对于复指形成的单句与复句这方面的争议在语法界尚未解决;所以,在阅卷时也遇到了这种难以裁决的麻烦。
第25题最具语用特征与生活气息。在日常生活中,文明得体地使用语言,是中学生应该具有的一种语言素养。好的语言素养往往是美的情感和思想的流露。日常社会公共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禁示语,有雅俗美丑之别,每一个公民都会经常碰到与用到。好的禁示语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公民良好道德素养的体现。这道题的设计模式依然是“仿写”,它比去年的“短诗仿写”更加“平民化”与“生活化”。命题者提供的范例的语言表达很有诗意。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身边所有的禁示语和口号语都变得“文质彬彬”一点,那社会的文化氛围则会更浓一些。这道题中的外部语境是教学楼、阅览室,这些场所是学生平时学习生活要频繁接触的;对这些场合中的禁示语,学生也应该接触过,这有利于学生入手解题。这一题,有考生是这样改写的:你的“歌声”在这里没有听众,你的“武术”在这里没有观众。(教学楼内)如果你不花钱就得到了我,那么你(可能)将多花钱又失去我。(阅览室里)
七、话题作文:横看成岭侧成峰
第七大题作文,是大家最为关注的。对今年作文的评价,看法不一,褒贬各有不同。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要求:注重情感与价值观。考生普遍反映2003年高考作文难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2003年高考为了防止猜题、押题等应试思想的蔓延,与2002年相比,作文命题在开放的前提下继续加大了限制。限制的方法是增加命题内涵,内涵增加外延就缩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考生的宿构,但影响了考生的审题与立意。“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深刻与肤浅”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不是轻易可以说清楚的,今年作文难就难在这里。其实,把命题的引语解说与话题及其提示综合起来分析,就会发现这种复杂的关系之中包含了一个“四维结构”:一维是感情性质,即亲近与疏远;二维是认知性质,即正确深刻与错误肤浅;三维是对待方式,即认识事物与处理问题(“认识事物”与“处理问题”各有侧重点);四维是情知方向,即由情到知与由知到情。可能有人认为第四维度不妥当,命题几次都是把感情放在前面,把认知放在后面。其实作为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命题并没有规定“情”是逻辑前件“知”是逻辑后件;有考生已经写到“认知”决定“感情”的作文。如浙江满分作文《石碑上的历史》。综合这四个维度可以得到如下16个“分支”:
1.认识事物时,感情上的亲近造成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
2.认识事物时,感情上的亲近造成对事物认知的错误或肤浅;
3.认识事物时,感情上的疏远造成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
4.认识事物时,感情上的疏远造成对事物认知的错误或肤浅;
5.认识事物时,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造成感情上的亲近;
6.认识事物时,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造成感情上的疏远;
7.认识事物时,对事物认知的错误或肤浅造成感情上的亲近;
8.认识事物时,对事物认知的错误或肤浅造成感情上的疏远;
9.处理问题时,感情上的亲近造成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
10.处理问题时,感情上的亲近造成对事物认知的错误或肤浅;
11.处理问题时,感情上的疏远造成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
12.处理问题时,感情上的疏远造成对事物认知的错误或肤浅;
13.处理问题时,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造成感情上的亲近;
14.处理问题时,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造成感情上的疏远;
15.处理问题时,对事物认知的错误或肤浅造成感情上的亲近;
16.处理问题时,对事物认知的错误或肤浅造成感情上的疏远。
像上述根据四个维度进行逻辑梳理,缺乏理性思维训练的考生是难以做到的。当然考生凭着少年的灵性,在潜意识中完全有可能体会到其中的一些内容;可是,由于不善于理性分析与逻辑梳理,即便想了一些内容也容易彼此纠缠,会造成“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模糊现象。有考生直到考试结束前半小时才匆匆动笔写作文。这便是今年作文难写的秘密。其实,面对这种复杂的思维现象,有一个诀窍可以运用,即“大题小作”。大脑里尽管是“翻江倒海”,但只要“取一瓢饮”;你思绪中尽管是“一团乱麻”,但只要取“一根麻丝”做文章。这些,不过总在“四维结构”之中。有考生批评“情人眼里出西施”,可属于“2”;有考生认可“知子莫若父”,则属于“1”;有考生盛赞“管宁割席”,则属于“14”。这种大题小作的处理,也可以把两点或几点综合在一起,如有考生否定“爱屋及乌”与“恨屋及乌”,则是“2”与“4”的综合;有考生抨击美国在国际问题上施行双重标准,则是属于“10”与“12”综合。从抽样调查来看,该试题区分度高,50分以上的约占7.6%,不及格的约占11%,40-49分的约占56%,良好以上的作文水分很少。该作文题有难度,有效度,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
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一个热点话题,人们对高考作文的关注已远远超过它作为一道题目应承载的分量,高考作文似乎已成为每一年度的社会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等等上层建筑的折射或引领。今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引领考生掠去浮华,去探寻现象背后的实质,进行理性思维与辩证思维。而“理性”“思辨性”恰恰正是我们汉民族的弱项。恩格斯说过,一个没有理性思维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国的国情本来就是重感情、人情,长感性、灵性,而弱理性、思辨。在推进民主化进程的路途上,把我们往最薄弱的思辨方面导引,这是笔者认可这个作文题成功的重要因素。
总之,今年高考作文紧扣时代脉膊,立意非常深刻,意在重铸民族精神,意在教人以“理”,教人求真,教人学会理性思维。高考的命题者秉承了近几年“作文为人生”的指导方向,从“诚信”到“心灵的选择”再到今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无不浸透着命题者的良苦用心。相较于前两个命题,今年的命题更深刻,更实际。和前两个命题一样,今年的命题必将引起整个社会的大讨论,必将唤醒某些人的良知,起到重铸“民族魂”的作用,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最后说说2003年语文高考中考试术语的科学性问题。笔者以为有关考题中的某些术语概念用得不准确、不科学。
1.不科学的“句子”。比如第12、13题都有“下列各组句子中”的说法,其实“下列”语言单位都不是“句子”,仅仅是短语或分句。第6题四个选项是新闻标题,没有句末标点;题干把它们说成“句子”也不恰当。
2.不科学的“答”。“答”加“:”是相应于“问”而存在的;没有“问”,就不应有“答:”。比如第21题:“请你结合乡土情节,分析这样的好处。”后面用“答:”显然不当。第22题的题干为“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后面用“答:”也是不当的。同样第23、24题都不应该用“答:”。
3.不科学的“最恰当”。第3题的题干为“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最恰当”意味着好中选优,“最恰当”也意味着“恰当”包含了“一般恰当”“比较恰当”“最恰当”等外延。至于。“一般恰当”“比较恰当”“最恰当”之间怎么区别,则又当别论。就看第3题的四个选项,除了C项恰当外,其他三项没有一项恰当,无所谓“一般恰当”与“比较恰当”。所以,笔者以为这个“最恰当”不如改为“恰当”。
当然,这样错用考试术语并不影响考生答题;但是作为全国语文高考试卷,应该首先做出示范,讲究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避免用错名词术语的现象发生。
标签:高考论文; 命题的否定论文; 命题逻辑论文; 高考答案论文; 文学论文; 认识错误论文; 下定义论文; 句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