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各类建设工程项目中,机械设备都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是施工活动开展的关键载体。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成本、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等方面。而在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背景下,工程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更加重视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使其可以为工程建设服务,发挥出更大作用。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现状
1、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积极意义
1.1、保证施工有序开展
工程建设周期较长,为了确保施工进度,需要保证施工过程有序流畅,如果设备发生故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修理,而施工效率带来直接影响,而高效的设备管理,可以将设备隐患消除于萌芽阶段,确保施工有序开展。
1.2、降低设备维修费用
设备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动态掌握设备的使用以及运行情况,综合评价设备的使用效率,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果发生存在故障,可以第一时间处理,在节约维修时间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设备维修费用。
1.3、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是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当前,很多安全事故都是由于设备故障而引发的,机械设备管理能够及时发现故障,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进而为工程建设创设安全的环境,减少对附近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2、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
2.1、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机构不健全
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工程机械设备管理,需要以严格的规章制度为基础,通过合理的规划明确各个部门及人员的分工和职责,以此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然而管理制度制定的不明确,使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无法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的任务,在工作中无法进行有序的管理,导致一些重要机械设备出现维修、养护、使用不当等问题。一些施工人员在没有严格监督的情况下,不按正确的使用方法随意使用设备,使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使工程进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对工程项目造成重大的损失。
2.2、设备管理材料比较陈旧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需要使用一定的材料才能完成相关的工作,但一部分企业为节省成本,无视设备管理的重要性,采用低成本、低质量的材料,使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这些不达标的材料的使用最终会成为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隐患。还有一些管理人员忽视对材料的管理工作,对重要材料没有进行认真的管理,随意堆放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这些材料在不符合保管标准的环境中出现受损、变质、腐烂等问题,最终导致机械设备材料陈旧,质量下降,无法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使用,使材料成本提高、拖延施工进度。
2.3、忽视安全管理工作
由于管理模式陈旧,使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出现明显漏洞,忽视了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制定和有效落实。再加上管理人员在设备入场后,没有做好设备的检查、记录、维护工作,使施工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具有潜在危险的机械设备,最终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和财产的严重损失。
2.4、管理人员素质较弱
由于我国近年来社会经济带动建筑行业的飞速前进,使相关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的引进、培训跟不上行业发展速度,一些企业还在以原有的相对落后的制度为标准进行人才引进,造成人员的素质达不到管理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专业技术知识掌握不足、对市场行情了解不够、对机械设备的具体操作不够熟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有效对策
3.1、加强设备配置管理降低成本
首先,需要对工程建设的设备需求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建设的工程量、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技术、质量要求等方面的信息,对所需要的机械设备数量、型号等予以确定。
其次,要对当前企业所拥有的设备状况进行分析,主要分析设备的数量、型号、损耗情况等方面的信息。然后将当前设备保有情况和设备需求做出对比,明确还需要配置哪些设备。
最后,根据所需设备信息,再来分析这些设备的价格和使用度。根据得出的价格和使用度,确定最终的配置模式。即价格低、使用度高的设备,可以由企业自行购买。对于价格高但是使用度较低的设备,则可以选择租赁的方式进行配置。而对于价格中等、使用度也偏向中等的设备,则可以根据设备使用范围的广泛程度进行配置,使用范围广的设备可以由企业自行购买。而使用范围较窄的设备,则可以选择租赁。
3.2、做好机械设备施工操作管理
第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人员是机械设备的直接操作者,要做好施工设备操作的管理,那么必须先要做好施工人员的管理。具体来说,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培训,让他们掌握规范的设备操作流程。同时要对设备操纵中的一些常见技术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引导施工人员对此形成掌握。
第二,要制定设备操纵管理制度,最好采取两人一机的模式展开管理。所谓的两人一机管理模式,就是安排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两人一组,进行设备施工操作。这样由技术人员从旁对施工人员的设备操作行为进行指导和规范,可以大大提高设备操作的科学性。同时在出现相关问题时,也可以有技术人员及时进行纠正,以此规避设备操作带来的施工问题。
第三,要做好设备操作的安全管理。在机械设备施工操作中,机械伤害这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对此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管理工作,让工程建设在安全环境下进行。另外还需要构建安全事故的应急机制,在出现机械伤害此类事故的时候,确保可以及时进行处置,避免问题扩大给工程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3.3、加大培训力度
新时期下,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各种先进的机械不断升级更新,设备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程度更高,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具备全新管理观念和操作维护技术,掌握设备维修、安装以及购置等技能,进而提升机械的综合管理水平。企业要给予人员技能培训以重视,组织全体机械维修和管理人员开展定期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通过请进走、走出去的方式,培养以及选拔一批会核算、会管理以及懂技术的综合性人才,切实满足设备管理的新要求。
3.4、优化安全意识
在具体施工中,大多数安全事故基本都是由于操作人员违规操作设备而导致的,其不仅对工程质量和工期带来直接影响,甚至可能诱发人员伤亡的情况。因此,企业一定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优化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首先,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安全规程进行操作,禁止野蛮作业和违规作业。其次,在机械运行之前,操作人员要对机械进行安全检查,如果发现安全隐患,要立即上报管理人员,不能带着隐患作业。最后,操作人员要定期开展机械保养工作,勤换机械液压油和机油,保证机械处于正常状态下。
总之,在知识时代下,我国的科技水平以及研发水平都在快速提升,各种工程设备不断被研发,并且在实践生产中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先进而有效的机械设备可以降低人员工作量,攻克人工无法应对的施工难点,有助于优化工程建设质量,帮助企业控制生产成本。但是当前,在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使用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对设备的有序以及正常运行带来隐患,同时也对企业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形成制约,因此,如何优化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是当前我国相关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裴晓辉.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7):187-188.
[2]张钟钦.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与应对策略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06):37-38.
[3]黄仁宗.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33):125-126.
论文作者:邓永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设备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工程机械论文; 操作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机械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