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机械化实践的几点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中国论文,农业机械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国以来,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农业机械化也走过了曲折的历程,发生了一些失误,对这些失误的致因及可供吸取的教训,需要进行认真的总结与反思。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历史回顾
我国农业技术改造的问题。在50年代下半期,就已经提出来,并且摆到相当重要的位置。农业技术改造重点抓什么呢?重点抓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技术方向的选择上,我国曾一度片面追求农业机械化。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时期,政府提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电力化和化学化,这“四化”成了当时农业现代化的代名词。1958年3 月成都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意见》提出:“我们的任务是:在七年内(争取五年内做到)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实现农业生产力的发展”。〔1〕1959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党内通讯》中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要有十年时间。四年以内小解决,七年以内中解决。十年以内大解决。”〔2 〕同年又指出:“用机械装备农业,是农、林、牧三结合大发展的决定性条件”。〔3 〕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的决定说:“在完成反封建的土地改革以后,我们党在农业上的根本路线是: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电气化。”〔4 〕进一步突出“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六、七十年代农业机械成了农业发展的核心。1971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报告》中指出:“一定要……保证在1980年完成毛主席提出的‘用二十五年时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伟大战略任务”。〔5〕1980年, 农业机械化目标落空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机工作跌入低谷,人们开始对农业机械化问题进行反思。无疑,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它只是一种工具手段,而非所求的终极目的。
建国以后,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我们党和政府日益重视农业机械化问题,并且采取很多措施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在1958年、1966年、1971年、1977年曾发出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专门指示和决定。中央负责人的许多讲话、报告,中央和国务院的许多综合性文件,都提到农业机械化问题。在工业建设上在许多地方安排了农机工业。据统计,国家对农业机械的投资由1953年的0.28 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5.83亿元,增长了19.8倍。农业机械投资占整个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同期由0.3%增加到1.2%,增加了0.9个百分点”〔6〕1975年华国锋在《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要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各省、地、县领导机关,用极大的力量,加快农业机械化的速度,“从各方面做好可靠安排,采取切实措施,逐年检查进度,总结经验,保证在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这一伟大任务。”1977年经中共中央同意的国务院《关于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报告》,对1980年要达到的指标比1971年规定数稍为作了一些调整,要求:排灌动力机械拥有量从1976年底的4116万千瓦增加到1980年的5145多万千瓦;灌溉面积增加到8亿—8.5亿亩;化肥年产量,从2800万吨增加到5500万吨到5700万吨,平均每亩施化肥35公斤多;拖拉机拥有量,从40万台增加到65万台到80万台,手扶拖拉机从80万台增加到150万台, 机耕面积达到8亿亩到9亿亩。要保证完成,力争超过。〔7〕
在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1975年以后,发展很快。到1978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1742万千瓦,比1952年的18.4万千瓦增加了637倍;农用大中型拖拉机达557358混合台,比1952年的1307台增加了425倍; 手拉拖拉机从无到有,达到1373000台;机耕面积达4067万公顷,比1952年的13.6 万公顷增加了298倍;农用排灌动力机械502.6万台,4820万千瓦,比1952年的9.4万千瓦增加了511倍;灌溉面积达4496.5万公顷, 比1952 年的1995.9万公顷增加了1.25 倍; 农用载重汽车73770辆,比1952年的280辆增加了112倍。〔8〕1980年以来,我国拖拉机投放量以每年50万台的速度增长,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而同期,劳动力也以每年400 万的速度增长,役畜也以每年300万头的速度增长。 一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人拉犁、锹挖地”的倒退现象。
我国农业机械化呈现出如此奇特的“怪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作用所以没有很好发挥出来的具体原因
1、由于受工业结构不合理的限制, 工业不仅没有为农民创造出农外就业的机会,就连城市自然增长的劳动力也不得不待业。农业劳动力无处转移,剩余量日渐增多。特别是在经营体制改革、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之后,就不再“花钱买清闲”了,更不甘“三套锣鼓一起敲”,农业机械的使用也越来越受到局限。更何况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实行着城乡分割的政策,且强调劳动力归田,“割资本主义尾巴”。三中全会以后,“开放搞活”确实为农民提供向工、副等二、三产业转移的可能性,但因受资金、素质及传统的旧观念的束缚,其效果与期望相去甚远。日渐增多的剩余劳动力,只在日渐减少的耕地上沉凝,哪里还会有机械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呢?
2、农机农艺没有结合好。我们没有像美国那样, 为了便于机械作业,培育出方形西瓜,一次落铃棉花、挂穗部位一致的玉米和结荚部位高的大豆新产品。像我们曾经推广的那种间混套复川等复杂的耕作栽培制度,机械是很难适应的。
3、机具配套失调,有头无尾、配套能力低。
农机工业不在作业机械上多下功夫,致使我国农机具的配套能力一直很低。1959年拖拉机与农具的配套之比为1∶4.3,这是我国机械化史上高最的一年,1965年为1∶3.55,1976年为1∶2.5,1978年为1∶2.1,1985年为1∶2.3,1987年为1∶1.17, 这与发达国家三位数以上的配套相比较,可以说是有头无尾,那么拖拉机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加之种植业比较效益低,与农机的使用成本高相比之下,作为一个经营者受价值规律的支配,是不愿搞田间机械作业的,势必使人畜力作业占了绝大的比重。机械投入也就成为一种浪费了。
4、农机作业所需燃料、电力供不应求。近几年只能满足1/2—1/3的需要量,有1/2—1/3的正常生产时间得不到利用。
5、我国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 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这一高一低,使得农民尽管有购机的意愿也力不从心。日本买一台30马力拖拉机只需0.9万公斤稻谷,而我国买一台28 马力拖拉机需2.72万公斤。按1985年农村人口平均收入约400元, 人均农业贷款的24元推算,每户至少需15年才能购买使用一台小型拖拉机,而买一台农用汽车就得100年。岂不是望机生叹!
6、生产规模过小。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后,全国户均6—7亩耕地, 少则10来块,多则20来块,到处是条条田,插花地。机械无法作业,致使各地机械化程度普遍下降。
7、农机业务人员文化素质低,缺乏用好管好农机的技术,管理、服务不适应。
三、我国农业机械化由于决策层的认识偏颇而导致发展战略的失误
首先,农业机械化,表面上看是用不同功能的农业机械化替人畜力进行各种农事作业。其实,这只是表盘外面的指针,它的正常转动是表盘后面无数个零件协调运动的结果。农业机械化是一个具有物质基础和科学技术基础的特定的技术范畴。因此,它是有条件性的。正如辩证唯物论所指出的那样,“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和发展的”。农业机械化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问题上,如果只片面强调其必然性而不顾客观条件的可能,这是脱离实际的“左”的表现;而如果只片面强调其有条件性,缺乏主观能动性,不因势利导,因循守旧,消极等待,这又是逆历史潮流的“右”的表现。用这种片面性来指导工作,都会给农业机械化带来严重的损害。特别是那种从主观意识出发,上看需要,不管可能,只讲愿望不顾条件,只图形式不计效果,高指标,盲目投放,指望靠增加机械的型号、数量来堆砌机械化,这种“孤军突破”只能是弄巧成拙。
40多年来,我们的农业机械化所走过的弯路,正是如此。
其次,我们没有把农业机械化看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技术手段,而是把农业机械化既看做是目的又看做是“党在农村的两条道路斗争中,坚持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根本路线”的严肃的政治问题。我们还忽视了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都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经济的文化的发展过程后在工业化基础上起步的事实而视我们具体国情于不顾,盲目地与其对比,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我们社会主义中国为什么不能用相同或者更短的时间去实现呢?因此,就大搞“群众运动”、“全党大办”、突击堆砌,完不成就是右倾机会主义。全国第一次(1966年)、第二次(1971年)、第三次(1978年)农业机械化会议都把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做为宗旨。特别是1978 年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 明明知道两年后的1980年肯定要落空,但还硬是强调这一冒进的口号。人们简直都成了冒进狂,竟然不顾木桶是好多块木板围绕而成这一基本事实,而非要通过加高其中的一块板来增加木桶的容量。真不知道是着了那家的魔。
农业机械化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发展速度必须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协调。比如,没有现代的金属冶炼工业,机械构件的材质不行,没有相当的机械设计水平,设计不出性能可靠的机型,机器制造工业不发达制造不出来,有头无尾;只有动力机械而没有足够的作业机具不行,农民生活水平低没有钱买不行,有了机械后节约的劳动力没有转移出路不行,地块零星分散,生产规模过小不行,没有适宜机械作业的耕作栽培制度不行,农民文化素质低使用管理维修不好不行,燃料电力及零件的供应服务等都得相应跟上。这好比一部机器的传动链条,其中一个环节不协调,农业机械化这一整部的机器就不能运转。必须把农业机械化放在整个国家经济的大系统中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综合实施。这些相关因素,在农业机械化这个特定的统一体(系统)中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只有使用机械作业,才能解放出大批劳动力从事工、副等非农产业(只有可从事的工、副等非农产业,才能产生机械化的动力),才能使改善农业生物环境的人体所不能胜任的高强度高精度作业及适时作业成为可能,从而既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又推动生产向深广方向发展,增加财富扩大积累,才能更好地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充分开发智力资源,提高国民素质。随着农业生产和工副等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农业机械化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了要求,有了资金又有了技术和能充分发挥机械化国有的优越性的其他环境条件,机械化也就会向更高阶段发展。这就同“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一样自然。这样多因素的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螺旋发展,就是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基本规律。
四、披露我国农业机械化作用没有很好发挥出来及分析其原因不仅没有丝毫动摇农业机械化的指导思想,恰恰相反,正是为了寻求农业机械化的根本出路。
实践出真知,经过40多年的探索,“山穷水尽疑无路”已成为过去,只要对策得当,“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辉前景,即将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1、 坚持农业机械化的指导思想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决不能动摇。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新的农业发展战略和相应对策,而在这些新的战略和对策中,都把提高和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日本京都大学川村登教授认为,从最近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趋势看,降低农产品成本是当务之急,而使用高性能的机械设备,完善农业机械化,是降低生产成本最有效的途径,而且为确保农民高收入,提高产品质量,必须使用更精确的、适用的农业机械才能实现。
农业机械化的优越表现在人、畜所不及的作业速度、作业强度和作业精度上,并能为农业生物创造出人、畜所不为的良好生态环境,因而能获得高生产率、高产出率,从而节约出更多的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进军,开扩资源的开发视野,创造出更高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因而成为具有重大政治与社会效益的先进生产力的标志。所以马克思指出:“超越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9 〕列宁也说:“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10〕人类社会分工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都依赖于农业生产出超过农业自身所需要的剩余产品,依赖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因此,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由自给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共同历史趋势。没有机械化,这两个转化就不可实现没有机械化, 我国9 亿人搞饭吃的局面就永远也不能结束, 而每个劳力年创5400元产值的小康目标,就永远也不能达到。那么,还奢谈什么现代化?总之,农业机械化可提高耕地产出率和农业经济效益,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农业机械化可提高农业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速农村工副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率和产品商品率。
然而,在我国却出现一种农业机械化的否定论,或认为“石油农业”在我国行不通;或认为我国人多地少,机械化就要造成大量农民的失业;或认为现代农业就是生态农业,不用机械技术,只搞生物技术就行了,等等。我们认为,农业生产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要获得更多的产出,必然要有一定的能量投入,这是物质再生产的普遍规律。把农业现代化视为就是机械化,当然是片面的,但也决不能避开机械化和动力能源的投入而宣扬农业的天方夜谭。农业现代化既要有生物技术也要有工程技术(包括机械工程技术)。况且所谓生态农业的实施中,为创造农业生物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离不开农业工程技术。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否定论者,不仅在理论与实践均没有立足之地,恐怕其本身也叫人怀疑是否是科盲。致于还有人因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挫折,在否定过去农机化发展中“左”的指导思想时,把农机化本身也予以全盘否定,则应该关照这些人,给孩子洗完澡,可不要把孩子连同污水一起泼掉。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来,生产规模变小了,地块零星分散了,确实不利于机械作业,农业机械化否定论者似乎又找到了新的根据。其实,谁都知道,家庭联产承包制,是我国亿万农民从我们的国情出发,经过多年反复实践、反复选择的结果,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和家庭经营生命力强、效益高的特点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机械作为生产工具,诚然是属于生产力范畴,但并不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因此,若说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那么首先是适应生产者,其次才是适应生产工具。承包制是为了调动生产者发挥出更大的积极性,但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现代机械技术)的投入,这种积极性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可以设想,一个积极性再高的农民,手里拿着原始工具,嘴里却大喊要创造高效率,那不是比唐吉哥德还唐吉哥德吗?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生产率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技艺,而且也取决于他的工具的完善程度。”〔11〕机械化是给生产者提供先进的生产手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先进的工具,其积极性才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也只有农业生产得以发展,才能给机械化创造发展的条件,二者并不矛盾。因此,既不能因为机械化而对承包制表示怀疑,也不能因承包制而否认机械化。况且承包制本身就保留了土地的公有制,只要晓之以理,再加上榜样的示范作用,农民做为自主经营者,是不会摒弃高效益的选择的。应该相信,农民既然能创造出承包制,就也能创造出规模经营。目前,各地都有串地连片,统种分管,发挥大型农机具作业的优越性的典型,足以让那些农机化的否定论者和承包制的怀疑论者瞠目结舌,大开眼界。
2、要使农业的比较效益有所提高, 以使农民有用于投入的积累。
由于历史上抵御外侵,巩固政权的需要,我国一直采取向工业倾斜政策,依靠农民为工业积累资本,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问题一直也没有得到解决。自1979年以来,对粮价实行“二、五”政策、“倒三七”比例加价,改粮食统购为合同定购及“双轨制”等措施,提高农副产品价格,不动或降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等办法,使农民增加了收入,逐步减少了“剪刀差”,汇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我国粮食生产量跃上了历史的最高台阶。但是从1984年开始,随着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也随之上涨,且涨价的幅度大大超过了农副产品提价的幅度,造成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比较效益的下降,再加上其它社会分配不公的影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自然采取减少投入的消极办法,实行掠夺式经营,甚至普遍发生撂荒、弃种的现象(1985年黑龙江省就有撂茺弃种耕地520万亩)。 在这种情况下,那里还能谈增加投入扩大再生产呢?当然更不能说添置农机具了。
发展农业机械化必须首先调动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以更高的经济效益使其对使用机械改善生产条件并获得更高的效益,既有兴趣又有能力。措施是:
〔1〕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这将使城镇人口的利益受损, 因为提高粮食的统购价格,也必将提高粮食统销价格(在国家财力无补贴的情况下),也可能因工业产品的成本上升,弄不好要引起轮番涨价。但事已至此,别无选择。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城乡人民的福利(诸如公房、公费医疗及低价口粮等),所造成的城乡矛盾,国家和农民的矛盾,不能不有所缓解。因为城乡的比例是二八开,大头在农村那边。要说服城市人民暂时先过几年紧日子,付给农村经济振兴的启动费,是退一步进两步乃长远利益之所系。
(2)压缩合同定购,扩大市场议销, 使农民在市场议销中得到实惠,从而增加积累。
(3)抑制农业生产资料涨价。采取内涵外延相结合扩大再生产, 技术革新,加强管理减少消耗降低成本,增加基建投资,增加新的生产能力,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税率以至财政补贴等办法。
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以后,只要政局稳定,宏观经济环境良好,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者,其资金的投向主流必然向扩大再生产方面倾斜。即便向消费方面倾斜,提高服务需求也必然为农业剩余劳动创造出一定的就业条件。
(3)在机械的投放上, 要侧重作业机器的投放以补长目前配套比例失调的短腿、为适应目前购买力尚低的实际,以侧重人、畜力机具的投入为桥梁,由半机械化逐步向机械化过渡。
以侧重小型农村产品加工机具的投放使农副产品迅速增值为桥梁,逐步向种植业机械化过渡。
以侧重关键项目(视不同区域、不同作物而异)作业机械化的投入为桥梁,逐步向全盘机械化过渡。
农机科研部门要适应投入战略的需要,统一部署,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攻关,以尽快拿出高效、优质、便于维修和使用的新机型。
提倡农机农艺相结合,农艺科学研究要尽快拿出规范而又适合机械作业的耕作栽培技术和作物新产品。
(4)发展规模经营和乡镇企业,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 就推进机械化来说,发展规模经营是串地连片,统种分管的高级形式。对人口压力如此繁重的大国,土地做为一种稀有的特殊生产资料,为提高产出率,必须讲究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耕地的有偿(包括原承包者支付口粮)转包,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向种田能手集中,可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使是发生两级分化也不能却步,因为没有竞争也就不可能发展,况且这总比让有限的资源在那里浪费要好。为了减少振荡,可先从承包田的竞争承包入手,逐渐向口粮田的转包发展。
乡镇企业的发展既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场所,又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资金,既是机械化的一个归宿,同时也是一个前提条件。
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要囿于某一模式之争,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转移方式当然也不能划一。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别。无论什么方式,只要能促进转移就好。大城市也不要森严壁垒。城市剩余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剩余,城里人不希罕干的事和干不好的事,难道还不许人家庄稼人来干?中国的农民是务实的,只要他们发现自己在城里“拣不到豆包”,就自然而然地回到“垅沟里”去。就是已经在农外就业致富的,也很少有人愿意退掉他们的承包田,因为他们把这种均田制的保险功能看得很重很重,没有新的可靠的社会保险制度,是不肯轻意彻底转移的。
(5)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实现耕地串地连片, 统种分管乃至通过有偿转包向种田能手集中形成规模经营之后,各家各户分置小型农机具的既不经济又不安全,生产效率低及耗油高等弊端,必然要日益明显暴露。要适时通过集资、乡镇企业支农(或建农)资金、低息贷款及国家投放等形式添置大中型机具取而代之,采用专业户、集体经营及国营等多种形式进行社会化的有偿服务,另配件与油料的供应、维修等社会化服务都要相应跟上,以解决农民及时进行各项农事作业的后顾之忧。
(6)增加智力投资,提高农民素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形式,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与面上普及相结合,以尽快地用好管好农机具,充分发挥农机化的优越性。
鼓励城里的农机化专业人员去农村建功立业,通过承包及有偿服务等形式,既解决了农村的燃眉之急又可致富于自己。
总之,在传统农业走到它的历史尽头的今天,建立现代化农业已是大势所趋。现代化农业的基本特征在于:生产技术系统要低耗、高产、优质和实用,生产结构要合理协调,自我完善和发展功能强,生产组织系统要开放、社会化、商品化和高效益,农业生态系统要良性、稳定,物质和能量转移率高,要达到这些要求,唯有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而科学技术要得到高效率、高质量的实施则有赖于先进的、高效率的机械化手段。因此,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注释:
〔1〕《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册第17页
〔2〕《毛泽东著作选读》第812页
〔3〕〔4〕《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册,第903—904页
〔5〕《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册第17页,903—904页
〔6〕《中国农业经济概要》第109页
〔7〕《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册第907—908页 920 —921页 933页
〔8〕《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第125页,卢文著广东科技出版社
〔9〕马克思《资本论》三卷第918页
〔10〕《列宁选集》第4卷 16页
〔11〕马克思《资本论》一卷第378页
〔12〕赵仲实“我国农业机械化怪象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