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快速深入发展和整个社会文明的伟大进步,中国的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持续进步。民用和工业建筑的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工人和平民建筑的墙体质量严重影响了中国工人和平民建筑的发展,并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严重不利影响。因此,应加强对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的讨论和研究,以找到解决墙体质量问题的可行措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现实生活中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墙体的质量问题,并试图探索出预防和控制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技术;墙体;质量
引言
建筑物的安全一直是人们选择和使用建筑物的重中之重。这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建筑物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施工过程的效率,逐渐消除了对该问题的关注。因此,现实建筑物的质量存在一些问题,建筑物倒塌的现象就全部存在。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针对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中墙体的质量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可行的建议。
1现状分析
首先,墙体施工技术存在问题,在目前的墙体砌体工程中,尽管传统的砖混混凝土形式已经转变为框架结构形式,墙体不再提供荷载传递的条件,但在实际的施工环境中,由于钢筋的嵌入位置,轴线的设置偏差等因素的影响,在建筑物墙体环境中,载荷条件通常以局部形式实现。这会影响砌体环境的整体需求,并且还会导致使用建筑墙体的风险。
其次,在选择建筑墙体砌筑材料时,一些项目经常基于经济成本使用低刚度的材料,因此在实际的功能环境中,此类材料通常会受到外部环境和荷载碰撞的影响。这导致诸如材料本身的缺陷和裂缝之类的缺陷。
最后,在水电站管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墙体开孔的不规则操作,容易造成墙体整体性的破坏,不仅影响墙体的使用性能,而且会造成不稳定环境的受力。同时,更容易引起裂缝等条件受到环境外力的影响。
此外,在砌筑墙体的过程中,由于墙体材料的砂浆结构不同,因此,结构形式与内墙的接缝经常有相同程度的裂缝。尽管这可能不会严重影响其结构,但可以极大地改善房屋的其他功能环境。总体能耗水平已严重损害了家庭生活和经济负担,如果建筑使用技术不符合标准要求,也会影响建筑墙体的质量。
2质量问题
新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逐渐成为大多数人关注的焦点。建设项目的共同质量虽然已经引起其他建设单位和日常管理人员的重视,但在重建工程建设工作中同样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核心问题。该单元对于建筑施工中墙体质量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砖砌工程的垂直和水平墙不是同步建造的。在施工的临时时间间隔内有大量的直接滚动流。没有放置拉杆,或者拉杆的长度不足。底脚孔的预留不符合相关规定,并且底脚孔没有被堵塞。
2.2砌筑砂浆未按混合比进行设计,实验室也未发布相应的通知。在混合过程中未严格执行重量测量。坍落度不是根据组件的特定使用条件和环境确定的。分散较大,而中空板则没有。堵塞或堵塞孔未按规定进行。安装位置不能停留在泥浆上,或者混合砂浆的强度不能达到要求。接缝设置太小,填缝不密集。
2.3钢筋的形成和绑扎不正确,梁与柱,柱与楼板或梁的交界处的箍筋未密实,圆梁的角部处的箍筋与结构柱钢筋的重叠处未密实,箍筋间距不均匀,箍筋钩的形式不能满足抗膨胀的要求,特别是环梁和结构柱很多,台阶,楼板,悬臂等上部钢筋呈阶梯状,位置不符合要求。
2.4成品混凝土构件具有诸如裸露的钢筋,蜂窝状和麻状表面的缺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一些仅使用建筑材料抹灰砂浆进行直接处理,而一些水泥混凝土强度不够,维护时间不足。
3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3.1建筑墙体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人员责任感薄弱,一味追求效率和效率,忽视或忽视了建筑物的安全因素。这样,在施工过程中省去了一些必要的检查程序和施工步骤,整个施工过程比较粗糙,不完整。另外,添加了一些不可避免的人为错误。保证建筑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是困难的。
3.2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非标准因素,监管薄弱。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不合格的地方。他们应及时指出并进行相应的补救工作,但实际情况是建筑工人很幸运。贪婪的效率忽视了质量;监理人员无视职责,屈服于监督,对整个工程建设造成安全隐患。
3.3对气候等不可抗力的干扰,建筑业与其他行业的本质区别之一是,建筑业应更充分地考虑周围环境,其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气候条件引起的。气候的季节变化和昼夜温差总是受到影响。建筑是对建筑质量的一大考验。
4措施
4.1对原材料的控制首先从源头上着手。因为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就像一个先天不足的婴儿。无论你将来的施工方法多么正确,施工措施多么有效,你都不能消除材料。对原材料的影响,原材料的控制首先要控制原材料的进入,建筑工程原材料,无非是钢、木、水泥、砂、石、砖等一些工业制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到场时,对于钢材、水泥等工业产品,首先要取得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确认实物和质量证明材料后,允许卸货进入市场。然后,根据施工规范要求和监理规范要求,正确采集样品,按检验规程送检测部门二次检验。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为了方便起见,现场采样通常是不正确且不严重的。从一块钢筋上切下样品,从一袋水泥中取出样品,可以随意包装一些沙子和石头,这使样品不具有代表性并影响检查效果。这样就需要加强行政管理措施,创新管理制度,提高证人抽样人员的专业素质。
4.2施工检验程序控制。在施工阶段,尤其是在工程施工实施监督制度后,更需要加强检验程序的控制。每个项目完成后,要求施工企业进行自我检查,相互检查和交叉检查,然后要求监理人员进行检查和验收,以确保每个工序和每个子项目的施工均处于严格的状态。要控制状态,坚决防止不合格品进入下一个工序,特别是隐蔽工程,并组织有关人员及时进行检查验收,使隐蔽工程被隐蔽。并确保没有隐藏的质量风险。
4.3项目的质量控制方法受到控制。事实证明,如果基础有问题,将整栋建筑报废。可以想象损失和浪费以及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因此,要求质量检查员在每个过程的构建过程中进行跟进和检查。中间检查方法的控制存在问题。项目的质量控制应科学。我们应该用具体的数字来谈论如何混合混凝土。首先,应查看配比测量值是否与混合比例一致,水灰比是否与试验一致以及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每个班次应至少测量三遍混凝土坍落度。至于墙是否建得好,我们可以使用导尺和钢尺进行频繁测量。质量检验人员应熟悉具体的检验方法和在每个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并在实践中使用它们,以确保项目质量。
结束语
它对解决建筑墙体的质量问题非常有效,也可以通过影响质量的因素,为后续的更新和管理工作提供全面的技术和主动的维护数据参考,也提供了更完整的技术相互协调平台,同时可以基于使用建筑物的功能环境,以及随后的围墙环境。提供更全面的建筑技术实施条件,使可持续的建筑功能体系建设可以真正地实施到当前的城市功能环境中。因此,在探讨建筑墙体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过程中,有必要明确墙体工程的砌筑要求和监理方法,以便在后续功能环境的基础上,为整个建筑墙体的质量施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秀芹.对工民建建筑施工中墙体的质量问题的探讨[J]工程科技2007(263)
[2]陈启文.对墙体砌筑砂浆质量问题的探讨[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5(3)
[3]王超.砌块墙体质量通病的预防[J]工程应用2004(3)
论文作者:张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墙体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质量问题论文; 环境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