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机遇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技术立国的日本,经济增长减慢,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多数科技领域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注重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欧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掌握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动权,其相对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为欧美经济的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称,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中取得24个领先地位;世界经济论坛等发表的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美国的国际竞争力明显领先于日本。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日本政府调整国策,提出“科技创新立国”,韩国也大幅度增加了科技投入。
3.国家创新能力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在工业经济时代,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紧密相关;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建国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解决了大量重大科技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创新能力和国家发展需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较大,近年来还有拉大的迹象。
(1)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落后于经济国际竞争力。1996年,我国GDP排世界第7位,而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排世界第28位。
(2)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连续3年下降。这是我国国际竞争力8 大类指标中惟一连续下降的指标,从1994年世界第23位下滑了5位。
(3)我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效率不高。1996年, 我国从事研究与发展总人数和企业研究与发展总人数均列世界前4名; 而我国科学研究和专利指标的国际竞争力分别为世界第32位和21位。
我国创新能力不强,一方面与我国的科技投入不足和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现行创新体制及运行机制的不尽合理有关。现行体制中,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分工与合作需要加强,政府部门的职能要向宏观调控方向转移,短期行为和分散投资的状况需要得到扭转。朱丽兰同志最近说,目前我国科技自身的储备不足,对社会需求支撑不力,已成为科技发展的主要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大幅度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势必将影响我国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中华民族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宏愿也将面临挑战。
世界近现代史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科技创新;后发国家从技术引进为主转向技术引进与自主技术创新并重的时间大约为30年左右;大幅度提高国家科技能力非一日之功,需要数十年和几代人的努力。 根据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到2010年,我国经济建设将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1世纪,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将会对我国科技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增强国家科技战略储备,为21世纪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