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液化天然气属于高效能源,其能够对能源供应、能源安全性构成直接的影响。LNG气化站可接受、储存、分配液化天然气。同时,可将天然气输送于用户,运输、储存的效果均比较理想。然而,国内 LNG气化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较多的不足。为此,本次研究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进行基本概述,通过对LNG气化站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了LNG气化站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措施,现进行如下阐述。
关键词:LNG气化站;天然气;气化站安全管理
引言
当前,人们的日常生活对LNG能源的需求有了极大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为人们使用LNG能源的中间站——LNG气化站的建设就变得尤为重要,无论是 LNG气化站的数量,还是LNG气化站的规模都在逐年上升,因此,研究人员必须努力发现LNG气化站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风险因素,并进行有效的LNG气化站生产风险管理措施。当前,对提升LNG气化站生产安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对LNG气化站日常运营造成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
LNG气化站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对人类和环境具有威胁的有害物质,而且如果工作人员进行了非标准的操作也会对LNG气化站安全生产造成影响。下面将对 LNG气化站生产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风险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并阐述了有效的LNG 气化站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措施,供相关研究参考
1.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基本概述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是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也是确保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即为对工作人员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通过有效的方式管理的方法,确保机械设备、材料、环境相互融合,进而达到有效生产的目的,降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问题。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有害因素和风险的评价、日常安全、预警、事故应急管理等内容。
2.LNG气化站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2.1LNG危险因素分析
一般情况下,LNG的常压沸点为-160℃,液体密度、气化潜热分别为430 kg/³、510kJ/kg。实行气化处理后,气体常压的密度为0.6kg/m³左右。和空气混合物融合,可构成爆炸性混合物质。爆炸的上限约为15%、下限约为5%,LNG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部分LNG储存设备,因为LNG组成、LNG密度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会出现分层情况、LNG蒸发现象,使得压力不断增加。这时,如果压力>设备的极限承压能力,就会导致机械设备受损。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爆炸状况;LNG储存、操作需在低温下实施,若产生泄漏现象,趋于低温状态下就会对材料的性能、人体构成不良影响;天然气毒性较小,然而天然气中含有≥80%的甲烷,如果产生泄漏现象,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就会降低,进而会对人体吸氧情况造成影响,出现缺氧所致窒息现象;空气和天然气中所构成的混合物在爆炸的范围内接触到火源,就会发生燃烧情况、爆炸情况。而其所构成的热辐射较大,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2.2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
结合重大危险源辨识内容,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分析。重大危险源,即为长时间/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的危险物质,危险物质的数量≥临界量单元。单元,即为生产装置和设施的边缘距离<500m。重大危险源辨识,结合物质危险特征、数量可分为生产场重大危险源、储存区重大危险源。天然气生产场临界量、储存区临界量分别为1t、10t。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人为危险因素分析
人为危险因素主要指不能按照安全生产要求的行为,人为不安全因素会引发重大事故、伤亡、财产损失等。结合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将人为危险因素划分以下几类:LNG卸车过程中,司机离岗、操作人员不能按照具体要求着装;卸车后不能按照具体要求实行安全检查;检修时工作人员不能合理使用防爆设备等。
2.4管理危险因素分析
不能正视安全现状评估工作、职工对于系统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能力较差、重大危险源监督和管理强度不足、违章操作、安全生产检查不彻底、危及事故预警机制不完善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不科学等,均为管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3.LNG气化站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措施
3.1日常安全管理措施
首先,应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确保安全生产。企业和不同级别生产人员需了解岗位安全风险内容、预防危险因素生产方法、化解危险因素生产方法。构建安全生产职责体系,以便明确所有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任务。其次,制定安全生产检查机制,按照检查机制做好安全生产的检查工作,在出现不安全隐患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经有效措施实行处理,进而实现全程、全天候、全员安全管理。然后,制定各项安全生产机制,机制的内容包括各级工作人员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安全检查机制、设备管理机制、工作人员进出场管理机制、动火管理机制、进入防爆区管理机制以及安全操作机制、事故应急机制等。通过适宜的方式,找到实际生产过程中设备、环境、人为的不安全因素,以便降低对人员、财产造成的不良影响。
3.2安全技术管理方法
合理使用安全技术,能够提高安全生产效率,防止出现不安全因素,还能减少工作人员工作强度。为此,应有效应用密封效果较佳的设备,以确保管道储存效果、输送效果,降低设备泄漏发生率。在罐区、气化区、卸车台等容易发生天然气泄漏的区域,合理设置可燃气泄漏报警装置,从而在适宜位置安装火灾探测设备,避免发生天然气泄漏情况。天然气实际在输配系统中,出站的压力和流量、储存压力等,均可通过仪表进行监测。所以,能够及时、准确地观察到上述参数实际情况,避免出现较大的压力变化、温度变化。爆炸、火灾现场,需结合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合理进行电气设备的配置工作。同时,应做好防雷措施,避免发生电气火灾情况、雷电火灾情况。放散气需通过空温加热设备和空气进行换热,待温度升高后,可直接降低危险因素发生概率。
3.3预警管理对策
安全生产预警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危及管理几个方面。构建预警机制,需结合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当前各类经济指标、生产控制指标制定。同时,还需充分考虑到工艺口、设备口、生产物资供应口、环保口等。安全预警应分析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对人、物、环境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因为预警机制是预警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部分。所以,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预警管理机制,切实做好预警管理工作。
3.4事故应急管理机制
准备阶段应急管理:将相关的资源准备好,并做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工作。对重点目标、应急救援资源需求进行分析。编制阶段:做好预案类别、区域、层次的划分工作,通过汇总完善预案内容。
结语
LNG气化站安全生产,会受到较多因素影响,像人为危险因素、管理危险因素、LNG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等。为此,管理的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找到相关危险因素,以便制定完善的LNG气化站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措施,从根本上做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要大荣.LNG气化站的安全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04):67-70.
[2]郭海新.探析LNG气化站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17,43(10):245+254.
论文作者:梁正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安全生产论文; 因素论文; 危险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危险源论文; 天然气论文; 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