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部县双峰小学,四川 南充 637300)
摘要:初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语言学科。根据我国新课改的要求,通过语文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是三观,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同时促使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指导实践,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笔者主要探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素养;培养
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的语言工具学科,这门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现阶段我国倡导素质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情怀,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由于语文学科本身就带有人文性的特点,通过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优势。语文课文中包含着很多故事情节和思想感情,这些都是对学生实行人文教育的有效素材,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拓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和思想素质。
1.在语文教材中挖掘人文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要有意识的在教材中挖掘课本中蕴含的人文情感。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和个性特征都不同,因此他们对课文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也不同。教师需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利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有效资源,挖掘积极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感化和影响。具体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方面加强训练,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真实感受,从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意识,这样学生的人文素养就会建立起来。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背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关于歌颂父爱的音乐和诗词,学生在这种父爱氛围的熏陶下,内心对父亲的浓浓亲情就会被调动起来,学生会联想到自己和父亲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从而将这种情感融入到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升,学生不仅能掌握这一课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在情感方面得到了深化,这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是非常有益的。
2.通过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初中生处于身心发育的阶段,他们的思想意识还处于模仿和学习阶段。学生和教师接触的时间比较长,学生会受到教师言行举止的影响。很多学生以教师作为自己的榜样,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给学生更多的正能量,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更多的为人处世的方法,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非常有利。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重视对教师的师德教育,经常聘请一些专家进行培训和讲座,尽可能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其中,通过培训和讲座的形式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要求渗透其中,教师经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就能将良好的思想意识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在以后的工作中,用这些标准衡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言传身教,促使学生的精神品质和人文素养都能有所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现代化的社会属于信息社会,学生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搜集各种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图书馆和自媒体等多种途径掌握需要的信息,查阅需要的资料。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提一些专题性的问题和探索性的项目,给学生布置业余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这些专题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出完整的活动计划,活动实施过程和活动总结。在完成业余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请教他人,学生和他人切磋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通过这些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同时也能让学生形成乐于创新的思维习惯。此外,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协作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明白集体力量和相互配合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这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是很有益处的。
4.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来共同研究一个命题,也可以是个人独立思考以及与他人相互了解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人的观点以及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能够提高情商,发展智商。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小组要通过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通过最终的综合性评定,来判断哪一组小组的教学成果更加的优质,或者说哪一组小组同学的教学成果更具有新颖度以及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每一位成员都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承担教学任务。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比以往的教师单一板书提问学生的方式更加的具有优越性。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交谈,练习自己的交流、沟通、表达能力,学会一些语言当中的技巧,并且通过了解别人的观点,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长自己的见闻。另外采取小组合作的模式,增添了交流、沟通与互动的功能,能够使得课堂更具有生气,显得更加的生动、活泼,为枯燥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乐趣。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添了语文课堂的活跃度。再者,以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取,能够让学生在获得他人肯定的同时,增长自己的自信心,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自信心的能够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全面型人才。
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担负着语言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双重任务。教师尤其需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从而完成素质教育的教学任务。文章主要从“在语文教材中挖掘人文情感,通过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等方面探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郝亭亭.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学研究,2011,02:67-69+90+92.
[2]师伟.浅谈如何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4:102.
论文作者:杜华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人文论文; 素养论文; 自己的论文; 小组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