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绵城市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康亚利论文_康亚利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国降水量的不断增长,城市的内涝问题愈发严重,亟需加强雨洪管理能力。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雨洪管理效果,应在城市设计过程中,以海绵城市作为导向,将海绵城市理念充分发挥出来。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海绵城市理念,并分析了以海绵城市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希望能给业界人士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城市设计;应用

前言:雨水内涝灾害近年来屡屡发生在我国一部分城市,导致城市中形成了内涝现象,超越了城市排水系统的承受能力,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可在城市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海绵城市能吸收、存储暴风雨水季节的水资源,让城市像海绵一样,拥有强大的吸收雨水能力,形成持续性的水循环系统,由此可见,构建海绵城市是非常有必要的。

1.阐述海绵城市理念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各类工程的建设,本身具有较大的资源消耗,还会给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比如建筑工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无法对其进行科学的处理,导致其污染能力较强;还有就是城市规划中各类化学材料的使用,虽然对人类的舒适性居住有着积极作用,但是不能及时降解,会引发对土地、空气、水体等资源的严重污染,最终还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巨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在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中,水资源的利用不可或缺,在侧重经济生产的发展中,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水资源,造成了众多城市地区水资源匮乏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存状态,导致出现干旱或者内涝的局面。面对这样的情况,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不仅为当前水资源缺乏的困境提出了新的解决途径,还促进了城市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让城市具有海绵一样的功能,干旱时能更好地提供水资源的输出,洪涝时能够大量的吸收水资源,降低洪涝产生的危害,提升城市建设中的环保能力,实现城市雨水的自主净化、渗透和储存,对城市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2.以海绵城市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

2.1城市生态空间设计措施

⑴水域

其一,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因此,将雨水系统设置在不同区域如屋顶、道路、街区等,在城市雨水存储设施中引入雨水。在屋面雨水组织方面,通常将内排水的方式应用于公共建筑中,来连接雨水立管与屋面雨水管道,通常将重力外排水方式应用于住宅建筑中,以对屋面雨水进行更好地收集,还可有效融合公共建筑的内部排水管道和雨水储存系统,来连接住宅建筑的外部排水与零散的水和草沟等,这样可以利用空间和绿化来吸收屋顶雨水。

以海绵城市为导向,雨水调蓄可通过凹陷的绿地来实现,因此在城市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是,对凹陷深度进行合理设置,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植物种类、道路与绿地的连接处等,可以将凹陷深度设置约为20cm,选择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应具有耐涝特性,以更好地体现出凹陷的雨水调蓄功能。此外,城市街区的海绵城市设计更容易实现,在规划时全面运用城市街区之间的高度差来进行,保障雨水可以利用街区流向街区和池塘,促使雨水的调蓄与存储得以实现,并设计雨水花园,透水路面等

⑵绿地

通过街区绿地,海绵城市可以实现城市绿地空间的互联,促使更大的“绿肺”得以形成,从而将绿地资源在各方面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如改善空气环境方面的作用、吸收城市雨水方面的作用等,同时也可作为休闲娱乐场所。以海绵城市为导向的城市设计工作,还需要注意的是,优化和整合城市绿地布局,明确最佳绿地率,增加社区、街道等各种环境中绿地的规模和范围,特别是在城市生态敏感区。对人为因素干扰及影响绿地资源的程度应不断降低,对城市绿地和植被的完整性要拼尽全力来保障。

城市绿地的分布情况如表1。

森林公园等

在规划设计城市绿地的过程中,可有效融合城市水域与绿地空间,首先应对城市水域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在城市设计期间需要对水文结构进行保护,同时将绿地系统与城市水系当成是海绵结构的空间载体,对整体城市的水系资源与绿地结构进行连接,进而对水绿复合生态系统进行构建。

2.2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策略

以海绵城市为导向的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为充分满足广大市民对休闲娱乐空间的需求,需要根据城市生态环境、自然环境,构建多功能的开放空间。在设计期间,在重视自然排水系统、生态水文功能的基础上,还要将其有效发挥出来,通过连通点、线、面的方式,为城市街区空间的均衡性提供保障,为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应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融入布局设计、纵向设计及规模设计中,尽可能的保留城市原有的自然绿地、自然水体,将自然雨水调蓄系统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还应有效融合城市开放空间的集水系统与雨水自然径流,将城市开放空间的生态调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

除此之外,还应对贯穿于整个城市的开放空间网络进行构建,将绿化节点与城市慢行廊道相互连通,进而在最小面积内发挥这种分散式空间布局的最大效果。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可先规划最小尺度的绿色开放空间,充分利用街区内的废弃空间,逐步分散到街区整体空间,从而构建联通城市的开放空间设计。

2.3城市交通道路设计策略

在城市设计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不仅要满足社会对交通工程的根本需求,还要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绿化空间进行绿地建设工作,例如可以利用透水路面和LID树池来提升海绵功能,保证海绵城市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发展符合当前的绿色、低碳理念,优化城市建设中的水环境和水资源质量。城市道路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城市道路边坡支护、道路人行道设计方式、道路路面材料选择、道路横坡及绿化带设计方式都要积极发挥该理念的作用,推动城市的绿色建设。针对城市道路边坡支护工程,尤其是石质边坡,深入分析岩层性质,精确核算边坡比,采取放缓坡度的措施,为了更好的增强支护,可以采用方格网植草和挂喷土植草进行作业,切忌不要用抹面的方式。为了更好的达到收集和渗透雨水的目的,可以采用碎石在边坡坡脚铺设排水沟来实现。在城市道路设计中,荷载较小的公园、小区和人行道可以采用透水人行道板来铺设,用碎石铺设其垫层。水泥混凝和沥青混凝土是城市道路建设主要选择的两种材料,其良好的应用效果和时效是实现海绵城市理念的关键途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设计在海绵城市的导向下,需要认真全面地分析多种影响因素,然后再对其进行综合利用。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应进行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建设,通过不断完善公共设施和能源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水资源,改善城市化进程。不仅要优化城市设计,还要深入了解和掌握海绵城市的主要理念,将海绵城市的优势最大化发挥出来,从而促进城市与自然优势相结合,切实提高城市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兴超.基于生态水利的海绵城市设计原则[J].水土保持通报,2017,37(5):250-254.

[2]刘建华,刘小芳,李旭东,等.天津市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6(22):108-111.

[3]范长越.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7.

[4]周栋.海绵城市建设中地层特性与蓄排水功能的相互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17.

[5]徐浩.以海绵城市为导向的街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17.

[6]崔成.适合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新区控规设计策略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7.

论文作者:康亚利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以海绵城市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康亚利论文_康亚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