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悲剧有情 樊笼无形——唐剧《人影》的思想深度与艺术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张春艳[1](2020)在《王时翔诗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时翔一生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其诗词创作在数量上虽不占优势,但王时翔对诗词创作的独特领悟使得他在清代前期文学发展中占得一席之地,同时对后来者的创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王时翔的创作涵盖了诗、词、文,其中尤以词的创作为佳。本文通过搜集有关王时翔的文献资料,梳理了王时翔的生平交游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王时翔的诗词内容、诗人的创作主张及艺术特色,同时揭示诗人寄寓于诗词创作中的心路历程。王时翔的诗学主张和词学理论都有着明显的前后期变化,这也使得他的诗词创作和艺术特色也随之发生变化。王时翔词的创作相比诗文创作更为后人所称道,尤其是他发起的“小山词社”更是当时江南一带的文化风景,王时翔对词社的创作和发展有先导之功,更具有“小山词社”前后期发展的纽带作用。作为词社的中坚人物,王时翔的词不仅在理论研究还是在风格创作上都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文学价值,这对研究梳理清代前中期的词学发展和词社流派的发展演进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了王时翔的文献资料,回顾了多年来学术界研究王时翔的历史与现状,阐明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说明了论文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论文的主体共四章,第一章是王时翔的生平与交游,将王时翔的生平划分为前期游历行迹和后期仕宦经历两部分,并且介绍了王时翔与词社成员以及与其他文士的交游情况。第二章论述了王时翔的诗学主张和词学宗尚,阐述了诗词创作理论前后期变化的特点。第三章详细分析了诗歌的创作情况,对诗歌的题材内容做了较为细致的分类分析,并概括揭示了诗歌的艺术风格。第四章简要介绍了王时翔的词集《小山诗余》,对词集中各卷的创作情况做了说明,并论述了词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色。第五部分是结语,在概括总结王时翔诗词创作的同时对其文学成就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
康高磊[2](2019)在《审美生存理论及教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审美生存不但是解决人类生存困境、消除人类生存异化的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是提升人类生存境界、挖掘人类发展潜能的重要通途。审美生存理论及其实践研究是关系到未来人类生存质量与人类素质的重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审美生存理论及其实践有其深厚的思想资源积淀,梳理审美生存思想的源流就成为审美生存理论及实践研究的首要问题。任何文化都要立足自身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是儒、释、道三家汇流,中国传统审美生存思想就是儒、释、道三家的审美生存思想。西方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影响极为深远,为当下建构审美生存及理论研究不可忽视的文化资源,古希腊关怀自身的审美生存思想、中世纪重视灵魂拯救的审美生存思想、近现代人文启蒙主义的审美生存思想以及后现代注重此在与身体的审美生存思想,构成了西方文化审美思想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在现代社会文明建构中影响深远,认真梳理马克思审美思想的根基、生成、实践、教化以及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中国化,也成为建构现代审美生存必须完成的准备工作。解析审美生存的根本问题是认知审美生存源流之后的关键工作。借助于审美思想的源流解析审美生存的根本问题,可以理解审美生存的遮蔽、澄明以及审美生存的重建与教化提供支撑。审美生存的根本要素即审美、生存、审美与生存的关系及其审美生存的内在逻辑,故此,从生存是审美的前提、生存是审美的基础、生存是审美的归宿三个方面阐述了生存之于审美的关系,从审美是生存的目标、审美是生存的标准、审美是生存的意义三个方面阐述了审美之于审美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生存是审美的根源、审美是生存的升华、个体是践行审美生存的载体三个方面阐述了审美生存的逻各斯。探析审美生存遮蔽是促成人审美生存的基本条件。故此,从审美生存的本源异化、审美生存的现实困境、审美生存的教化缺失三个方面分析了审美生存遮蔽的原因。审美生存的本源异化由来已久,主要是由理性情感的分离、精神危机的产生、虚无主义的形成密切相关。审美生存的现实困境可切身感触,主要包含时空性质的转变、大众传播的异化、审美文化的转型三个方面所造成。审美生存教化的缺失对于建构审美生存意义重大,具体是从功利化导致信仰维度的缺失、齐一化导致差异维度的缺失、规训化导致自由维度的缺失、碎片化导致整体维度的缺失四个维度展开。审美生存的澄明是审美生存研究的目的,也是审美教化与实践的衡量尺度。审美生存的澄明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审美生存的世界要得以奠基,包括自然环境的优化、文化环境的提升、审美生态的改变三个方面。其次,审美生存的主体要得以建构,包括审美愉悦的重视、移情潜质的发挥、审美心胸的拓展、审美层次的提升四个方面。审美生存的技艺要得以锻炼,包括生存的艺术化、审美的实践化、超越的整体性、死亡的生成性四个方面。审美生存的教化是践行审美生存的必然要求,也是达成理想生存状态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对人类的审美文化进行重构,结合我们自身的传统与现实,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即重建崇高审美、接受悲剧审美、肯认有限审美三个方面展开。其次,应注重加强审美生存的教育,从六个方面入手,即解放人的感性、重视审美直觉、培育审美心胸、培养审美能力、提升审美趣味、学会诗意栖居。再次,应重视提升审美生存的能力,从四个方面入手,即审美生存的语言能力、审美生存的思考能力、审美生存的节日效用、审美生存的日常践行。最后,应重视身体审美的落实,从三个方面入手,即身体审美的亲在维度、身体审美的超越维度、身体审美的实践通途。人之终极理想,是虽然要面对充满艰辛的生活,但是依旧能够充满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人在此审美生存中,不但能够在实践活动与现实境域中实现日新又新、勇猛精进之生活状态,亦可以在精神生活与灵性建构中实现逍遥自在、豁达超越之理想自由。审美生存永无终点,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前行不止中不断超越当下、升华生命。
刘秀珍[3](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吴全燕[4](2017)在《论郁达夫与宗教文化》文中指出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中国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五四”知识分子在新旧两种价值观念,东西方两种文化体系内思考国家、民族、人生等问题,努力构造新文化的伟大蓝图。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都处于价值重估与重新评定状态,“五四”知识分子对各种宗教文化,无论是热情地接受,还是理智地择取,都没有严格按照宗教教义,而是注重宗教精神,看重宗教文化的实际意义和价值。郁达夫作为新文学的奠基者,他对宗教文化的态度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将郁达夫放在多种宗教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厘清郁达夫对各种宗教文化的选择与扬弃,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种宗教文化对郁达夫其人其文的复杂影响。解读宗教文化如何渗透到包括郁达夫在内的中国现代作家的情思之中,如何影响到新文学创作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各种宗教文化绝不是作为一种背景出现在郁达夫的作品中,它们渗透在郁达夫的创作理念中,在意识与潜意识两个层面影响他的创作。郁达夫根据自己的现实需要,本着“以心为本,为我所用”的原则,积极地吸收佛教、基督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有益养分,来构建自己的心灵世界与人格结构。他创造性地吸收了各种宗教文化,在文本中转化性地运用《圣经》的语言,使用佛经道典的意象。基督教文化中的忏悔、救赎、牺牲精神,佛教文化中的“苦空”、“不入地狱,哪见佛性”、禅境,以及道教文化中“贵生”思想、灵签、堪舆等民间信仰,这些来自不同宗教的文化因子在他的作品中浑然合一,形成一种多义性文化。这些宗教文化经过启蒙理性的过滤,经过郁达夫的重新阐释,都产生了新的内涵,在不同程度上偏离了原来的教义,构建了郁达夫个人的宗教价值体系。这种多元化的吸收方式让他的作品呈现出驳杂色彩,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他价值取向的混乱。虽然郁达夫具有典型的出世文化心态,偶尔也萌发出家之念,但始终没有实现“一瓶一钵走天涯”的想法。他缺乏对自我感受进行理性自省,对宗教文化也缺乏形而上的思考。他与宗教文化的关联不是建立在“存在”的哲学层面上,而是建立在感性体验与心灵沟通上。这种独特的接受方式令他的作品在价值追求上没有达到终极关怀的高度,存在一定的欠缺,但在美学风格、艺术特色等方面受宗教文化特质的影响,营造出悠闲沉静的意境,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效果。宗教意象的植入、宗教意境的营造,增加了作品内涵,使得作品具有多种阐释性。宗教意识与审美意识相互交织,宗教情感与艺术情感相互渗透,宗教理想与艺术理想相互促发,这令他的作品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与独特的意味,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郁达夫对多种宗教文化的创造性吸收,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他在文学与宗教之间的探索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文学资源与精神资源。研究他对多种宗教文化的价值判断和利弊取舍,他的创造之处以及这种独创性给他的创作带来的艺术得失,对处于相似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当代作家具有借鉴意义和价值。
姚志林[5](2017)在《王鼎钧散文艺术论》文中研究表明王鼎钧被视为华文世界的文学大师,其文学创作数量多,涉猎广,且具有很高艺术价值。而在这些文学作品之中,尤以散文成就最大,产量最丰。他的散文有着深厚的思想内蕴以及丰盈的审美价值。其创作不仅有着对历史和时代的凝视,更有对社会与人生的聚焦。王鼎钧兼容并包,尊古求新,散文常常跨越文体之间的界域,将小说、戏剧、诗歌等艺术特性融入其中,呈现出多元的审美范式和艺术特色。他的散文立意高远,寓言化的文法包孕着深沉的哲思,意象化的手段又营造了深广的意境,民间化的笔体充斥着古朴的意趣,多元文化思想的并流丰满了文学的表现,多种文艺思想的浸润又共筑了玄妙奇谲、空灵敦实的美学感观。本文从文本出发,梳理、分析、解读了其散文的审美意蕴,并加之以理性论证和阐析,解读了王鼎钧散文独特、多元的艺术风格,以厘定的审美范式作为支点,较系统地解读了王鼎钧散文的艺术特性,进而探究了其背后的思想内蕴以及美学立场,以期对王鼎钧散文的解读提供更多的视角和途径。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主要对王鼎钧其人及其文进行概述,并对其散文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彰显本文的选题依据和价值;第一章主要结合相关作品解读王鼎钧意象化的审美范式;第二章通过文本分析归纳出寓言化的艺术呈现,并从哲思性与荒诞性两个维度探究审美表现;第三章主要从民间视角分析了王鼎钧散文的艺术内蕴。
邓贤[6](2016)在《五百年来一大千》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少年生死劫1民国五年(1916年)初夏的一天,艳阳普照满眼苍翠,重庆求精中学17岁的天才少年张正权与同学行走在山川如画的返乡小道上,如同置身一座绵延百里的风景画廊。但是不久他们这种好心情就被子弹击碎了——张正权也就是未
柳旭[7](2016)在《晚明佛教与汤显祖“情至”文学创作的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代文学家汤显祖一生主“情”,其“情至”文学理论与“至情”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的艺术瑰宝。汤显祖也是晚明着名的佛教居士,是狂禅的践行者,与佛教因缘深厚。本文以晚明佛教的圆融,居士佛教的极盛,阳明心学及狂禅风潮的席卷为思想背景,以因思潮影响而产生的文坛“性情”风潮为依托,立足汤显祖具体文献资料,旨在探究晚明佛教与汤显祖“情至”文学创作的关联性。论文考证晚明佛学、心学思想对汤显祖“情至”文学理念产生的深层诱因,解读佛禅诗歌流淌出的佛门禅情与“即境即心”的汩汩禅意,梳理汤显祖戏剧作品中“情痴”“情至”“情尽”“情了”的言情路线,和“情了为佛”、销情归禅的最后皈依。目前,学界对汤显祖尺牍和诗歌文本的研究比较有限,对其“情至”理念深层的佛禅动因和他佛禅诗歌的阐述亦成果寥寥,本文试图综观汤显祖尺牍、文书、诗歌、戏剧等文献着作,力求多维度探究晚明佛教对汤显祖“情至”文学创作的影响。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本选题的缘起,并通过对晚明佛教与文学,汤显祖研究综述等资料的整理,论证选题的可行性和价值性。对撰写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和行文的具体思路进行了介绍。第一章概述晚明时期佛教与文学发展的新动向。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致力于本体化发展:汉代初传以道教释佛教;魏晋南北朝以玄入佛;隋唐时期诞生佛教中国化的结晶——禅宗,且诸宗创立,佛门鼎盛;至宋以降,佛门三教合流,臻于烂熟而逐渐走向衰微。明末佛教出现了短暂复兴,佛门呈现三教混融、诸宗融合的空前包容之态。文人无不谈禅,禅门亦喜与文人结纳,居士佛教达到极盛。阳明心学是有明一代显学,其对“心”的观照实为佛教禅宗的心性本体论,故人们称其为“阳明禅”。心学左翼与禅宗进一步融合,流变为任心而动、任性以行的狂禅风潮,席卷着整个晚明思想界,于是文坛也随之出现了以求真、贵适、厚情、纵欲为特征的“性情”文学。第二章解读汤显祖尺牍文书中的“情至”思想,剖析其“情至”思想与佛学的内在关联。在汤显祖的尺牍文书中,管窥他禅净双修的居士生涯,以及在现世人生与出世超越之间的艰难游走。泰州学派是阳明心学的分支,亦是狂禅的主阵地。汤显祖为泰州学人罗汝芳的再传弟子,且其思想受狂禅核心人物李贽的影响亦甚深,故汤显祖可称是泰州传人,列为狂禅一派。狂禅对于“心”和生命的关注已达极致,汤显祖以心之真,践行生命,施行美政,并最终形成了“情至”的文学理念。汤显祖所言之“情”为无心的天然之情,以此“情”智所发,直心为文,便可意趣神色皆备,达到神情合至的审美境界。汤显祖又进一步论述“情”可“作境”,甚至可以“造立世界”,汤显祖的“情”论已完全出离了感性生命之情,成为与佛家“本来面目”相类的恒在本体。第三章论述汤显祖佛禅诗歌。汤显祖倡导“情生诗歌”,与佛教关情的诗歌,有他为官期间对百姓体察的慈悲之情,有与高僧达观和禅友帅机、屠隆的挚友之情,有记述梦中生死谶语的舐犊之情。汤显祖还创作了大量的佛寺诗,记录了他与佛结缘、精研佛理、洞明世情、澄净本心的习佛历程。汤显祖山水诗则展现了他“日日好日子”,逍遥无挂碍,“水月两相忘”的禅门体验。在创作技巧上,这些诗歌也思维灵动,妙得禅趣,文字清隽,余韵无穷,大得禅家之旨。第四章探讨汤显祖戏剧中的梦、觉、情、佛。佛教常以梦喻世间、喻世法,占卜梦之灵喻。汤显祖一生“四梦”,《紫钗记》中,梦只是灵喻作用的点染而已;《牡丹亭》中,梦的比重虽少,却具有决定剧情发展的乾坤之能;到《南柯记》《邯郸记》通篇大梦,梦觉时已一切皆空。“四梦”中人,小玉情痴,生死以之;丽娘“情至”,生可死,死可生;淳于、卢生“情了”,二人梦觉时先有妄早之醒,情执难脱,经高人点醒,终于“情尽”涅盘,化归情禅空境。结论部分总结晚明佛教、心学、狂禅对文坛的作用及与汤显祖思想的渊源;概括汤显祖“情至”文论与佛学的内在关联和他佛禅诗歌中的禅意诗情;明辨汤显祖戏剧中“情”的路线及最终依归。综上,透视晚明佛教对汤显祖“情至”文学创作的影响。
潘艺[8](2016)在《论影视剧中的唐山地方音乐元素》文中研究指明唐山文化底蕴丰厚,地方音乐独具魅力,作为滦河文化哺育形成的唐山皮影、乐亭大鼓、评剧,“冀东三枝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褒奖。本论文通过对音乐与影视作品的结合,对唐山地方音乐的介绍,以及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较详细的阐释了地方音乐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及应用。论证了在影视作品中融入唐山地方音乐不是简单的拼接,而是通过二者之间的融会贯通,把表现手法、叙事方式以及主题意境、人物,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本课题的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首先介绍唐山地区音乐文化概况和影视音乐概念,唐山地域音乐文化与影视音乐的结合,必然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复杂过程,具有独特的地域特性和时代特性。第二部分,介绍皮影,举例说明皮影艺术在电视连续剧作品中的运用。第三部分,介绍评剧,举例说明评剧音乐元素在电视剧中的运用。第四部分,介绍唐山民歌,举例说明唐山民歌在电视历史专题片中的运用。第五部分,通过列举大量含有唐山地方音乐元素的影视剧实例,分析了影视剧中运用唐山地方音乐元素的方式、原则及成功之处。为影视剧创作借助民族艺术、走民族化道路、传承民族音乐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思路。最后,从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看,唐山地方音乐元素在影视剧音乐里的运用,为影视音乐创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和更加广阔的平台,为影视音乐注入了最新的活力论文在论述过程中涉及到了音乐学、影视美学及音乐美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在研读文字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观看影像资料,总结了唐山地方音乐元素在影视剧中的运用及影响。
张丽娥[9](2016)在《明传奇教化功能研究 ——以《六十种曲》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明传奇作为明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延续了中国文学"讽喻劝世"的文学传统,存在着颇为明显的说教色彩,体现出传奇创作的功利目的。明传奇作品众多道德说教剧情的出现,有着极为复杂的历史渊源。明传奇产生之初,其地位于诗文比较低下,被视为"小道"、"末技",明传奇作家在肯定其地位和价值的同时,向传统的文学观念靠拢,将传奇提高到"文章一体"的地位,所谓"小说传奇,虽云游戏,亦有文章。"(清张坚《怀沙记》卷首)传奇借助于其教化内容,具备了与诗文同等地位进而登于大雅之堂的资本。中国的文人士大夫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润,时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将维护国家社稷稳定和护佑百姓安泰视为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然而,并非每个胸怀家国的文人士子都能蟾宫折桂以遂平生抱负,而明代社会政治的渐趋混乱与黑暗亦在客观上让这些文士投身于传奇创作,藉此寄托人生志向、宣扬道德教化。明代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合流,对明传奇的创作亦产生了重要影响,使明传奇的思想内容变得复杂。明传奇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教化内容,不仅局限于儒家忠孝节义的伦理道德观念,还囊括了道家、释家的思想内容,神道设教亦成为教化的方式之一。明传奇作品的教化目的,使其在语言上呈现出通俗趣味兼具说理性的特质,然而过多的说教成分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传奇的审美性。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其艺术价值,一些在教化与审美之间找到恰当结合点的传奇作品,便能够实现传奇寓教于乐的教化功能,这不仅引导了民众的内在身心,而且对明社会的政治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本论文采用宏观涵盖与微观剖析相结合的方法,既有对明代宏观文化背景、文学观念、意识形态等的考察,亦涉及到个人心理、情感及审美等方面的分析。与此同时,又有对具体剧目的内容、思想、流传、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全文分为如下八部分:绪论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缘起进行阐释,并对近年来明传奇教化功能及《六十种曲》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回顾与述评,同时对文中较为关键的概念:明传奇、教化加以厘清,从而明确了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及范围。第一章,介绍了明传奇风行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刊刻情况,对毛晋及其传奇选集《六十种曲》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六十种曲》的选本原则和文学价值进行深入论述。第二章,论述了明代教化思想的历史建构。自先秦至明清,儒道两家的教化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揉合的过程,这势必影响到文学作品的创作。明代是一个多元化思想流派大碰撞的时代,在风情类传奇作品大行天下的态势中,明传奇作家群体的文学观念虽因时代、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学思潮的影响产生了嬗变,但一直秉承着"文以载道"的创作观念,在创作过程中呈现出"情"的高扬与"礼"的回归的态势。第三章,梳理分析了《六十种曲》中所呈现的忠、孝、节、义教化思想。最后一节,对明传奇中出现的"以妓女形象说教"这一特殊现象进行案例分析。明传奇剧作家将《六十种曲》中诸多妓女形象以闺阁女子的规范来塑造和描写,表现出"身堕风尘,志悬霄汉"的独特性格特征。这种相对一致性的刻画是,传奇创作尚"奇"审美取向的结果,更是明社会贞节观念强化作用下的产物。第四章,论述了明传奇的另一种教化方式:神道设教。这主要表现为明传奇作品中出现的因果报应观念和宿命论以及一些特殊神异情节,虽然这些剧情有其思想的局限性,但对明传奇教化功能的实现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第五章,深入研究分析了明传奇的教化功能。明传奇不仅揭示了明代社会中君主荒淫、官场腐败的黑暗现实,展现了明社会中真实而具体的人性冲突,更传达出百姓追求圆满和谐的心理需求。本章最后一节,对高濂所创作的《玉簪记》进行了个案分析。高濂虽在作品中高扬了潘必正、陈妙常二人"情"的合理性,但又将其行为纳入传统伦理道德的轨道之中,这与其时代精神下士人心态的嬗变及戏曲创作理论对"诗言志"教化传统的承袭密切相关。第六章,分析了明传奇对教化功能的反拨,对明传奇剧本在流通和舞台搬演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反向价值观进行探析。这些剧作或者情节,不但没有实现传奇的预期教化功能,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反教化"的色彩。本章最后一节将以《六十种曲》中出现的佳人、侠女与离魂的私奔行为,作为明传奇反教化功能的个案进行系统分析。余论部分,首先对明传奇寓教于情的审美追求和"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特征进行分析,最终对明传奇教化功能的文学与社会价值加以总结。
王靖懿[10](2015)在《明词特色及其历史生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明词研究的逐渐深入,一些基础却富有挑战性的命题必然会被触及,比如,明词到底有没有形成上不同于唐宋、下不同于清代的特色?假如这种特色确实存在的话,那么,明词特色究竟是什么样的?它又因何形成了这样一些特色?通过对明词词调选择、题材表现以及追和词创作三个方面的考察,可以发现,明词特色的确是存在的。弘治至嘉靖时期,是明词特色的滥觞与形成期,而隆庆至崇祯的晚明时期,才是明词特色集中展现的时期。首先,在选声择调上,明人不再满足于唐宋词已有调式,自创调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受诗文复古运动向词学延伸的影响,即使是沿用唐宋词调,也显现出新变的迹象;同时,一些带有古调、民歌色彩的短章小令,或顺应明代文学世俗化、通俗化的整体文化环境的“俗调”备受青睐。其次,在题材内容上,明代尤其是晚明“主情”词论的张扬,使爱情词继南宋、金元词之后出现“回潮”迹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世俗化、民歌化的全新面貌;“玩赏”、“隔离”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方式,以及“艳逸”的词体定位与审美追求,改变着晚明咏物词的外在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使其整体上呈现出艳情化、闲逸化的风格取向以及浅媚轻绮的特异情调;晚明山林隐逸风气的煽动,加之江南造园之风成为一种时尚,造就了文人闲逸化的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令晚明写景词更多地融入反映文人日常生活情趣的俗景、乐景,显示出情感缺失的倾向;浸润于晚明“山人”氛围中的闲适词,受制于山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价值追求,呈现娱乐化、世俗化的特点,进而突破了传统词作幽婉感伤、意在言外等美感特质,表现出鄙俚、纤佻、儇薄等异质元素以及逸乐化的审美追求。最后,在追和词创作上,明代后期的追和词较之前期,相对数量有所减少,这也是晚明词人自足自立意识的具体表现;同时,在追和对象的选择上,更多的作家选择将以《花间集》为代表的唐五代词作为学习或模仿的对象,从而突破了视北宋词为正则的词史观,呈现多元化的审美追求。明词特色的生成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制约。内部因素是词体演进的需要。一方面,词体作为文学之一体,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了整体性的改变;另一方面,词体为避免或延缓自身走向衰亡的趋势所进行的自我调节,从而为自身注入新的动力,引发其局部特质的改变。外部因素又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词人主观的审美理想,通过明代词学理论中的词史观、词体观以及词体雅俗观加以体现。二是明代社会文化环境对词体创作潜移默化的渗透。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因素主要有三种:一是明代词人主体人格及创作心态的变迁对明词创作的影响;二是明代后期主情、好色、尚俗的风俗人情对明词的浸染与薰陶;三是明代诗文、小说、戏曲、民歌等文体样式与明词的互动及对明词的挤压与重塑。
二、悲剧有情 樊笼无形——唐剧《人影》的思想深度与艺术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悲剧有情 樊笼无形——唐剧《人影》的思想深度与艺术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王时翔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王时翔的生平和交游 |
第一节 王时翔的生平 |
一、王时翔前期的游历行迹 |
二、王时翔后期的仕宦行迹 |
第二节 王时翔的交游 |
一、王时翔与小山词社主要成员的交游 |
二、王时翔与其他文士的交游 |
第二章 王时翔的文学主张 |
第一节 王时翔的诗学宗尚 |
一、前期多学李贺作“鬼”语 |
二、后期诗学“神韵” |
第二节 王时翔的词学观 |
一、前期两宋兼采、后期宗南宋 |
二、提倡词须寄托蕴藉 |
三、推尊词体 |
第三章 王时翔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 王时翔诗歌的题材内容 |
一、雅集唱和诗 |
二、羁旅行役诗 |
三、咏怀诗 |
四、题画诗 |
第三节 王时翔诗歌的艺术特色 |
一、诗多湮郁不平之气 |
二、语言苦寒凄清 |
三、日常化书写 |
第四章 王时翔的词作 |
第一节 王时翔词概述 |
一、《香涛集》与《绀寒集》 |
二、游幕之作:《青绡乐府》 |
三、课士之作:《初禅绮语》 |
第二节 王时翔词的题材内容 |
一、艳情词 |
二、羁旅词 |
三、雅集唱和词 |
四、咏史怀古词 |
第三节 王时翔词的艺术特色 |
一、意象的多义性 |
二、语言凄丽婉转 |
三、词风含蓄蕴藉 |
结语 |
附录一 王时翔年谱简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审美生存理论及教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创新及重点难点 |
1.3.1 创新之处 |
1.3.2 重点与难点 |
1.4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审美生存思想的源与流 |
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 |
2.1.1 中国儒家审美生存思想 |
2.1.2 中国道家审美生存思想 |
2.1.3 中国佛家审美生存思想 |
2.1.4 中国文化审美教化思想 |
2.2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 |
2.2.1 古希腊的审美生存思想 |
2.2.2 中世纪的审美生存思想 |
2.2.3 近现代的审美生存思想 |
2.2.4 后现代的审美生存思想 |
2.2.5 西方文化审美教化思想 |
2.3 马克思主义的审美生存思想 |
2.3.1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根基 |
2.3.2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生成 |
2.3.3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实践与教化 |
2.3.4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中国化 |
3 审美生存的根本问题 |
3.1 生存之于审美 |
3.1.1 生存是审美的前提 |
3.1.2 生存是审美的基础 |
3.1.3 生存是审美的归宿 |
3.2 审美之于生存 |
3.2.1 审美是生存的目标 |
3.2.2 审美是生存的标准 |
3.2.3 审美是生存的意义 |
3.3 审美生存的逻各斯 |
3.3.1 生存是审美的根源 |
3.3.2 审美是生存的升华 |
3.3.3 个体是践行审美生存的载体 |
4 审美生存的遮蔽 |
4.1 审美生存的本源异化 |
4.1.1 理性情感之分离 |
4.1.2 精神危机之产生 |
4.1.3 虚无主义之形成 |
4.2 审美生存的现实困境 |
4.2.1 时空性质之转变 |
4.2.2 大众传播之异化 |
4.2.3 审美文化之转型 |
4.3 审美生存的教化缺失 |
4.3.1 功利化导致信仰维度之缺失 |
4.3.2 齐一化导致差异维度之缺失 |
4.3.3 规训化导致自由维度之缺失 |
4.3.4 碎片化导致整体维度之缺失 |
5 审美生存的澄明 |
5.1 审美生存的世界奠基 |
5.1.1 自然环境的优化 |
5.1.2 文化环境的提升 |
5.1.3 审美生态的改变 |
5.2 审美生存的主体建构 |
5.2.1 重视审美愉悦 |
5.2.2 发挥移情潜质 |
5.2.3 拓展审美心胸 |
5.2.4 提升审美层次 |
5.3 审美生存的技艺锻炼 |
5.3.1 生存的艺术化 |
5.3.2 审美的实践化 |
5.3.3 超越的整体性 |
5.3.4 死亡的生成性 |
6 审美生存的教化 |
6.1 重构审美生存文化 |
6.1.1 重建崇高之美 |
6.1.2 接受悲剧之美 |
6.1.3 肯认有限之美 |
6.2 加强审美生存教育 |
6.2.1 解放人的感性 |
6.2.2 重视审美直觉 |
6.2.3 培育审美心胸 |
6.2.4 培养审美能力 |
6.2.5 提升审美趣味 |
6.2.6 学会诗意栖居 |
6.3 提升审美生存的能力 |
6.3.1 审美生存的语言能力 |
6.3.2 审美生存的思考能力 |
6.3.3 审美生存的节日效用 |
6.3.4 审美生存的日常践行 |
6.4 重视身体审美的落实 |
6.4.1 身体审美的亲在维度 |
6.4.2 身体审美的超越维度 |
6.4.3 身体审美的实践通途 |
结论:充满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
跋:仰望审美生存的“乌托邦” |
参考文献 |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 |
近当代中国学者着作 |
中国古代文献 |
国外译着 |
中文学术论文 |
外文着述 |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论郁达夫与宗教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2 郁达夫的宗教背景 |
2.1 郁达夫与基督教 |
2.2 郁达夫与佛教 |
2.3 郁达夫与道教(家) |
2.4 不同宗教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
3 宗教文化影响下的郁达夫作品的内容建构(上) |
3.1 “零余者”的救赎之路 |
3.2 佛教修持的文学表达 |
3 宗教文化影响下的郁达夫作品的内容建构(下) |
3.3 根深蒂固的道教情结 |
3.4 内容建构与宗教离合 |
4 宗教文化与郁达夫作品的美学风格 |
4.1 带有基督教色彩的“感伤美静 |
4.2 来自佛教美学的“空灵美静 |
4.3 体现道教精神的“飘逸美” |
4.4 审美风格与宗教情怀 |
5 郁达夫作品艺术表达的宗教特征 |
5.1 受到基督教文化影响的叙事特色 |
5.2 具有佛教文化气息的意象营构 |
5.3 渗透道教文化元素的艺术思维 |
5.4 宗教意识与艺术特色 |
6 多维视域中的价值衡量与历史反思 |
6.1 宗教文化背景与郁达夫创作的精神价值 |
6.2 宗教文化背景与郁达夫创作的艺术得失 |
6.3 从宗教文化视角探讨郁达夫的当代启示 |
7 结论 |
8 参考文献 |
9 作者简介 |
(5)王鼎钧散文艺术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王鼎钧其人及其文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选题依据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意象化:隐喻背后的意蕴沉潜 |
第一节 树:怀恋与伤婉的情感交织 |
一、“树”的意象与情感抒发 |
二、个人之木:记忆反刍中的怀恋 |
三、家国之树:别离思忖中的伤婉 |
第二节 水:深沉敦厚且清丽质朴的审美表征 |
一、深沉细腻的反思 |
二、咆哮炽热的情怀 |
三、婉丽深致的玄想 |
第三节 梦:怪诞、空灵的超现实写意 |
一、拟化:生命镜像的映衬 |
二、虚化:人生的隐蔽与失真 |
第二章 寓言化:哲思与荒诞的二重奏 |
第一节 寓言话语中的荒诞性 |
一、曲隐奇幻:精妙奇谲的譬喻与蒙太奇式的造境手法 |
二、故事新编:以戏入文,消解传统,解构历史 |
第二节 多元文化思想之下的哲思文旨 |
一、历史寓言:生存与战争之间的思辨 |
二、生命寓言:生死明灭之间的哲思 |
第三章 民间化:民间化审美理想的架构 |
第一节 自由并纯美的文化意蕴 |
一、山里人的生命存在 |
二、自由、活泼的书写空间 |
第二节 民间立场下的历史概观 |
一、民间人视野中的时代风貌 |
二、民间景观之中的民族印记 |
第三节 魔幻且趣味性的民间表达 |
一、古朴而魔幻的审美意识 |
二、庄谐并重的语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五百年来一大千(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少年生死劫 |
1 |
2 |
3 |
4 |
第二章百日强盗 |
1 |
2 |
3 |
4 |
第三章扶桑东渡 |
1 |
2 |
3 |
4 |
5 |
第四章百日和尚 |
1 |
2 |
3 |
4 |
5 |
6 |
第五章拜师学艺 |
1 |
2 |
3 |
4 |
5 |
第六章英雄莫问来路 |
1 |
2 |
3 |
4 |
5 |
第七章天生我才 |
1 |
2 |
3 |
4 |
5 |
第八章迷途知返 |
1 |
2 |
3 |
4 |
5 |
6 |
第九章红颜知己 |
1 |
2 |
3 |
4 |
5 |
6 |
第十章京华烟云 |
1 |
2 |
3 |
4 |
5 |
第十一章莫使金樽空对月 |
1 |
2 |
3 |
4 |
5 |
第十二章长兄如父 |
1 |
2 |
3 |
4 |
5 |
第十三章崭露头角 |
1 |
2 |
3 |
4 |
5 |
第十四章天地吾师 |
1 |
2 |
3 |
4 |
5 |
第十五章身陷囹圄 |
1 |
2 |
3 |
4 |
5 |
第十六章虎口脱险 |
1 |
2 |
3 |
4 |
5 |
第十七章千里跋涉 |
1 |
2 |
3 |
4 |
5 |
第十八章兄弟情深 |
1 |
2 |
3 |
4 |
第十九章青城悟道 |
1 |
2 |
3 |
4 |
5 |
第二十章善子之死 |
1 |
2 |
3 |
4 |
5 |
第二十一章大漠探幽 |
1 |
2 |
3 |
4 |
5 |
6 |
第二十二章敦煌面壁 |
1 |
2 |
3 |
4 |
5 |
第二十三章大师归来 |
1 |
2 |
3 |
4 |
5 |
第二十六章东张西毕 |
3 |
4 |
5 |
第三十章人生绝唱 |
2 |
3 |
第三十一章尾声:五百年来第一人 |
1 |
后记 我为什么要写张大千 |
(7)晚明佛教与汤显祖“情至”文学创作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回顾及展望 |
三、研究方法及具体思路 |
第一章 晚明佛教与文坛“性情”风潮 |
第一节 佛教思想发展演变概说 |
一、初传:汉代佛教 |
二、发展:魏晋南北朝佛教 |
三、鼎盛:隋唐佛教 |
四、衰落:宋元明清佛教 |
第二节 晚明佛教的新动向 |
一、圆融调和的丛林走向 |
二、晚明居士佛教的兴盛 |
第三节 晚明佛教之于文坛“性情”风潮 |
一、放逐名位,透视本心 |
二、无住生心,性情风涌 |
结语 |
第二章 汤显祖尺牍文书的“情至”思想 |
第一节 汤显祖在佛教中的游弋 |
一、禅净双修的居士生涯 |
二、现世人生与出世超越的艰难游走 |
第二节 汤显祖与泰州学派 |
一、汤显祖与泰州学派的关联 |
二、狂禅风潮下之生命“狂”与“真” |
三、贵生之“有情之天下” |
第三节 文学“情至”理念的形成 |
一、情本无心,发乎天然 |
二、意趣神色,情智所发 |
三、缘情着体,造立世界 |
结语 |
第三章 诗心禅意总关情 |
第一节 情生诗歌 |
一、慈悲之情 |
二、挚友之情 |
三、舐犊之情 |
第二节 寺宇梵唱 |
一、学子未仕访寺院 |
二、金陵梵刹接佛缘 |
三、徐闻道中引吭歌 |
四、平昌仙令行逍遥 |
五、家居悠游事洞明 |
第三节 山水灵音 |
一、心境一如,即境即心 |
二、禅思妙悟,空谷清音 |
结语 |
第四章 梦中说“梦”的情痴与迷觉 |
第一节“四梦”梦影 |
一、梦与佛教 |
二、娑婆“四梦” |
第二节 人生自是有情痴 |
一、生死以之痴小玉 |
二、死生不已丽娘情 |
第三节 梦了为觉,情了为佛 |
一、游梦迷情 |
二、情了为佛 |
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论影视剧中的唐山地方音乐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唐山地域音乐文化与影视音乐的关系 |
1.1 唐山地域音乐文化 |
1.1.1 唐山概述 |
1.1.2 唐山民间音乐文化 |
1.2 影视音乐 |
1.2.1 影视音乐的发展 |
1.2.2 影视音乐的分类 |
1.2.3 影视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功能 |
1.3 唐山地域音乐文化与影视音乐的关系 |
第2章 皮影与影视音乐 |
2.1 皮影 |
2.1.1 皮影的诞生及发展 |
2.1.2 唱词唱腔 |
2.1.3 伴奏乐器 |
2.2 运用皮影音乐元素为一部电视连续剧作曲 |
第3章 评剧与影视音乐 |
3.1 评剧的诞生与发展 |
3.1.1 评剧的起源 |
3.1.2 评剧诞生在永盛茶园 |
3.2 评剧电影《花为媒》 |
第4章 唐山民歌与影视音乐 |
4.1 唐山民歌 |
4.1.1 民歌分类 |
4.1.2 艺术特色 |
4.1.3 演唱技巧 |
4.2 电视历史专题片《人民公仆》 |
第5章 唐山地域特色音乐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及表现手法 |
5.1 融多种音乐元素为一体的电影音乐 |
5.2 运用唐山民歌元素,创作主题歌。 |
5.2.1 作品——电影《青松岭》插曲《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 |
5.2.2 新闻纪录片《三条驴腿》主题歌《公社的日子万春风》 |
5.3 改编传统京剧混牌子《风入松》变一面锣为两面锣 |
5.4 冀东唢呐曲元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明传奇教化功能研究 ——以《六十种曲》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概念界定 |
(一) 传奇 |
(二) 教化 |
三 相关研究成果回顾与述评 |
(一) 关于戏曲教化思想的研究 |
(二) 关于明传奇教化思想的研究 |
(三) 关于《六十种曲》的研究 |
四 研究范围内容与研究思路方法 |
(一) 研究范围及内容 |
(二)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明传奇概观 |
第一节 明传奇创作的时代背景 |
一、明代的政治特色及其影响 |
二、明代的商业特色及其影响 |
三、明社会的宗教特色及其影响 |
第二节 明传奇的风行 |
一、文人剧作家的涌现 |
二、商人的竞尚清雅 |
三、明传奇的刊刻与流通 |
第三节 毛晋《六十种曲》的选本原则及其思想特色 |
一、《六十种曲》的选本原则 |
二、《六十种曲》的思想特色 |
第二章 明代教化思想的历史建构与文学观念 |
第一节 儒道教化思想下的文学观念 |
一、儒家教化思想观照下的文学观念 |
二、道家教化思想观照下的文学观念 |
三、儒道教化思想糅合下的文学观念 |
第二节 明代的教化思想 |
一、明初的主流思想 |
二、明中晚期汹涌的思潮 |
三、明代思潮下的多元士风 |
第三节 明传奇作家文学观念的流变与固守 |
一、明初"风化体"的风行 |
二、明中晚期传奇"情"的高扬与"礼"的回归 |
第三章 明传奇的教化思想:忠孝节义 |
第一节 忠孝观与道德教化 |
一、"忠"与"孝"的内涵 |
二、《六十种曲》中的"忠" |
三、《六十种曲》中的"孝" |
第二节 "节"与道德教化 |
一、明以前贞节观念的嬗变 |
二、贞节观念下明代妇女的教育 |
三、《六十种曲》中的节妇 |
第三节 "义"与道德教化 |
一、"义"的精神内涵 |
二、《六十种曲》中的义民 |
第四节 个案分析:《六十神曲》妓女形象特质探究 |
一、《六十种曲》中妓女形象分析 |
二、《六十种曲》中妓女形象特质成因分析 |
第四章 明传奇的教化思想:神道设教 |
第一节 中国人的宿命观念 |
一、宿命观念的形成 |
二、宿命观念的强化 |
三、因果报应论的融合 |
第二节 《六十种曲》中的因果报应 |
一、善有善报 |
二、恶有恶报 |
第三节 《六十种曲》中的特殊预兆 |
一、鬼神显灵 |
二、天降神旨 |
三、占卜吉凶 |
四、梦兆及其它异事 |
第五章 明传奇教化功能分析 |
第一节 移孝作忠的价值导向 |
一、移孝作忠 |
二、君王绝对权威的树立 |
第二节 明传奇教化功能的时代意涵 |
一、官场的众生相 |
二、社会的风情画 |
三、圆满和谐的心理需求 |
第三节 个案分析:徘徊在风情与教化之间的《玉簪记》 |
一、《玉簪记》对原故事的改编 |
二、《玉簪记》情理冲突弱化原因分析 |
第六章 明传奇对教化功能的反拨 |
第一节 "君明臣暗"的政治意识形态 |
一、"君权"的本质 |
二、戏曲的讽谏传统 |
三、《六十种曲》"君明臣暗"情节析论 |
第二节 穷奢极侈的奢靡社会风气 |
一、帝王及缙绅阶层 |
二、百姓阶层 |
第三节 铺叙张扬的男欢女爱情节 |
一、男欢与女爱 |
二、宗教群体的混乱 |
第四节 个案分析:佳人、侠女与离魂——明传奇私奔女子的出走与回归 |
一、"私奔"溯源 |
二、私奔情节的人物类型 |
三、私奔情节的道德判断 |
四、私奔情节的审美功能 |
余论 |
第一节 教化与审美的合流 |
一、寓教于情的审美追求 |
二、"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
第二节 明传奇教化功能的价值 |
一、文学价值 |
二、社会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明词特色及其历史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明词及明词特色研究现状 |
二、对论题的界定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上篇 明词特色的内涵探析 |
第一章 明词用调的继承与新变 |
第一节 明词用调情况的历史考察 |
一、明词用调情况的数据统计 |
二、明词用调情况与唐宋词的比较 |
三、明词择调对宋词的继承 |
四、明词用调所呈现的新变 |
第二节 明代常用词调论析 |
一、明代文化思潮与《竹枝》创作——兼论《长相思》、《调笑令》 |
二、明代应酬之风与《喜迁莺》创作——兼论《千秋岁》等 |
三、明代文学的“俗”化取向与《西江月》创作——兼论《一剪梅》 |
四、词学创作传统与明代《苏武慢》创作 |
五、江南地域文化的集结与《江南春》创作 |
第三节 明代新增词调辨证 |
一、明代“伪词调”衍生的主要形式 |
二、明代新增词调辨析 |
第二章 明词题材的泛化与变异 |
第一节 明词题材的多样性呈现 |
一、词学传统题材在明词中的表现 |
二、明词题材表现对词学传统的突破 |
第二节 殢酒拈花任我狂——论明代爱情词的回潮 |
一、明前爱情词发展历程总览 |
二、对明代前中期爱情词发展脉络和存在状态的考察 |
三、明代中后期词体观背景下的爱情词创作 |
四、“花间”传统的回归与爱情词的复兴 |
第三节 咏花树下成新句——论明代咏物词风神之变 |
一、明代花草类咏物词之繁茂及其成因 |
二、论明代花草类咏物词风神之变——以咏梅词为例 |
三、寄托与艳逸:宋明两代咏梅词差异性探析 |
四、略论明代其他类型咏物词之变异 |
第四节 草阁看花倾浊酒——论明AI写作景词之兴盛与变异 |
一、明AI写作景词兴盛之成因 |
二、论明AI写作景词风格之变 |
第五节 酒杯诗卷有余闲——论晚明山人现象与闲适词 |
一、晚明“山人现象”概览 |
二、山人现象与晚明词的复兴 |
三、晚明山人现象与闲适词关系探析 |
第三章 明代追和词所体现的“复”与“变” |
第一节 明代追和词的历史考察 |
一、明代追和词概况 |
二、明词追和的“热点”词人 |
三、明词追和的“热点”词作 |
第二节 对明代追和词兴盛原因的探讨 |
一、传词环境、方式的改变对明词创作方式、心态的影响 |
二、明代“宗宋”词学观对词的接受和创作的制约 |
三、明前词学资源在明代的传播所提供的必要的物质基础 |
小结 |
下篇 明词特色的历史生成 |
第四章 词体演进的内在规律与明词特色之生成 |
第一节 对明词“不得不变”的内因考察 |
一、音乐形式的演变是明词之变的内在根源 |
二、民众审美趣味的转移是明词之变的直接原因 |
三、词体自我调适的特性是明词之变的驱动因素 |
第二节 词体演进的内在规律与明词特色之呈现 |
一、“率意”的创作态度与明词之粗疏浅俗、自然率真 |
二、卑视词体的价值定位与明词之“艳逸”风貌 |
三、明词抒情功能的弱化及其实用化、功能化、世俗化倾向 |
四、明词地位的弱化及其曲化、民歌化倾向 |
第五章 明代词学审美理想与明词特色之生成 |
第一节 明代词史观背景下的明词特色生成 |
一、明代词史观的具体表现 |
二、词学观由“宗宋”向“反宋”的转型与明词特色之生成 |
三、“文学代兴”论、“诗词同源”论与明词创作之关系 |
第二节 明代词体观背景下的明词特色生成 |
一、嘉靖中期以前:依附于诗教传统的词体观 |
二、嘉靖中至万历中:依附于传统诗学理论向“言情”词学观的过渡 |
三、万历中期以后:“主情”词学观的高扬与时代特征的显现 |
第三节 明代词论“雅俗观”背景下的明词特色生成 |
一、论明代词论“黜雅崇俗”的价值取向 |
二、对明代词论“崇俗”取向的历史性考察 |
第六章 明词特色生成的文化语境 |
第一节 明代词人主体人格变迁与明词特色之生成 |
一、明代前期士人心态与词的创作 |
二、成化至正德年间文人心态变迁与明词走向 |
三、晚明士人心态与明词特质的生成 |
第二节 世风“崇俗”与明词的俗化取向 |
一、对雅、俗文学之关系的历史性考察 |
二、明词之“俗”的具体表现 |
三、论明代文学“趋俗性”对明词“俗”化特质的塑造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悲剧有情 樊笼无形——唐剧《人影》的思想深度与艺术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王时翔诗词研究[D]. 张春艳.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审美生存理论及教化研究[D]. 康高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3)
-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论郁达夫与宗教文化[D]. 吴全燕. 浙江大学, 2017(12)
- [5]王鼎钧散文艺术论[D]. 姚志林. 江南大学, 2017(02)
- [6]五百年来一大千[J]. 邓贤. 当代, 2016(04)
- [7]晚明佛教与汤显祖“情至”文学创作的关联研究[D]. 柳旭. 吉林大学, 2016(08)
- [8]论影视剧中的唐山地方音乐元素[D]. 潘艺. 河北大学, 2016(03)
- [9]明传奇教化功能研究 ——以《六十种曲》为中心[D]. 张丽娥.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10]明词特色及其历史生成研究[D]. 王靖懿. 苏州大学,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