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意义的问题引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从人教版《开辟新航路》一课的教学说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航路论文,有意义论文,人教版论文,开辟论文,一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问题教学法”一般是指学生根据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从课程的丰富内涵中找到聚焦点或突破口,结合思考与理解,通过完成预习作业等形式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选取学生提出的典型性问题,按计划呈现给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研究的课堂教学方式。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式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开辟新航路》一课为例,谈谈用问题引领课堂、深化学生历史认识的实践与思考。
《开辟新航路》是必修2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第一课,本课容量较大、学术性较强、人文素材较多。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是: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开辟新航路是工业文明崛起的开篇,《开辟新航路》一课也在本册教材中起到开篇点题、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与丰富的历史对话,实现在对话中感悟历史、启迪人生。面对课标规定的学习要点,我摒弃了面面俱到的讲授和“靠船下篙”的任务型教学模式,采取层层设问、步步引领的方法组织内容、设计环节,在拓展认知空间基础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高一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掌握知识的广度、阐释历史现象的高度、分析问题的深度有待提高。在上《开辟新航路》一课前,我让学生预习教材,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整理相关问题的基础上,为了在课堂上把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用设问存疑的形式呈现出来,助推其主动学习的欲望,加强学生的空间概念,让学生借助具体的图像对抽象的新航路开辟的人物、路线、先后顺序形成感性的认识,我以多媒体展示两幅地图,即《15世纪绘制的世界地图》和《16世纪中期绘制的世界地图》,用设问导入新课:地图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化,两幅地图有何不同?为何有如此不同?(由于新航路开辟者之一哥伦布在15世纪末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因此,16世纪的世界地图已经绘制了美洲。在葡萄牙与西班牙之后,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的航海家进行了两百多年的航海探索,之后的探索与较早的新航路开辟结合在一起,被称为“地理大发现”。和托勒密地图结合在一起,我们能够看到的不仅仅是地图的逐步完善,还能看到欧洲人对世界了解的逐渐深入。欧洲人的世界观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新航路的开辟成就了一个改变世界历史的伟大时代。)接着用有意义的问题导入新课教学:“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和‘世界’被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样的设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很快进入课堂学习情境中。
关于“东方的诱惑”一目,我一方面引导学生看《西欧商人清点钱币》图,一方面提出连环问题:“图中男主人公正在干什么?他身边的女主人在干什么?女主人没有专心读书,而是紧紧盯着丈夫手中的钱币,这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表达而互相启发、形成并完善认识:男主人公在数钱币,身边的女主人在看着他或者帮着他数钱;女主人不认真读书,而是紧盯着丈夫手中的钱币,说明他们都喜爱金钱,渴求金钱。这幅画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欧洲人普遍的一种心态——对金钱的崇拜。通过这样的设疑,学生在对图文的观察、分析、联系中产生思维的冲击波,进入历史学习的良好状态。
二、强化问题意识,重视启发引导
本课的课程资源丰厚,学生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一是初中教材对开辟新航路中相关的人和事有比较精细的刻画和描述,二是课外读物和影视作品对此多有涉及。基于这一情况,我认为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请观察课本中六幅图片——《葡萄牙的亨利王子》《装有大炮的多桅帆船》《哥伦布到达美洲》《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用简洁的语言进行串讲。要求:有题目、有角度、有情节。承诺:最佳表现者将获得老师的奖励——《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光盘一张。”同学们的串讲各具风采,大家认为讲得最精彩的是马明同学的《N个男人和茫茫大海的生死搏斗》,于是马明同学成了这节课上的“明星”。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别出心裁、自成一说的串讲都得依托开辟新航路的知识背景,都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而且,学生在展示个人风采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历史的趣味性、思辨性,这为下一步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感知条件。
三、质疑教材结论,激活学生思维
关于哥伦布的评价,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哥伦布虽然没有到达他梦想中的亚洲,但他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牵引力和灵魂穿透力,理解历史的丰富性,全面认识理解哥伦布,我在补充材料的基础上说:“哥伦布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研究者对史料的解释千差万别,对哥伦布及其事业褒贬不一。现在更多的研究者认同的是:不能仅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利弊的角度出发,而应该将哥伦布的航行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是哥伦布打破了东西两半球的孤立状态,开创了近代人类文明的崭新时代。当然,我们应该谴责哥伦布在殖民地进行不义战争和掠卖印第安人为奴隶的行为,但我们应当把哥伦布死后西班牙对拉美殖民侵略的暴行,同哥伦布本人的活动区别开来。”随后布置了如下任务:“理性评价‘开辟新航路’中的哥伦布,提出至少一个有深度、有新意、有个性的问题。提不出问题的同学,必须课堂解答或课外探究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我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和课后讨论,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进行解释,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展示学习成果,促进交流反思
新航路的开辟有偶然性更有历史的必然性,其影响也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材、分析补充材料,得出了新航路开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论:君主专制制度,日渐成熟的航海技术,资本主义的萌芽,强烈的宗教狂热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条件;黄金荒下的“黄金热”是欧洲人踏上征途的主要动力;马可·波罗游记所描述的东方、托勒密所勾勒出的世界激起了欧洲人到东方的愿望,而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和地理知识的进步是新航路开辟的具体条件。要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还必须充分调动学生交流、反思的积极性,为此,我从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里选了“郑和为什么成不了中国的哥伦布”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郑和下西洋同迪亚士、哥伦布等人远洋航行的异同。学生思想很活跃,对比、分析有根有据,就在同学们为中国不具备开辟新航路的条件而遗憾时,有位同学说:假设中国郑和开辟新航路成功了,中国会成为西班牙、英国那样的国家吗?课堂上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同学认为有可能,理由是:郑和首次下西洋在时间上要比哥伦布远洋航行早八十多年,航行次数、船只吨位及人数、航行里程等方面也都优于哥伦布;哥伦布无论是航海目的、船队规模、航海影响,都与郑和无法比拟;中国原有经济基础较好等。大部分同学认为不可能,理由是:即使中国开辟新航路成功了,中国也难以走上西班牙、英国之路。因为西方人祟尚竞争征服,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西方人追求规模数量,中国人偏重过犹不及;西方人重视探究自然,目的是为了征服自然,而中国文化关注伦理道德,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这节课上,我们经过一系列思想碰撞,精神上产生极大的共鸣,不仅使学生找到更多的思维方法,也使我在学生的疑惑中发现了新的突破口,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增长点。
五、重视课外拓展,提升探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留着不讲完。不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引爆管’,马上在学生的思维中就出现了问题。”实践中,我尝试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后作业:对比《哥伦布与西班牙王室合同》与《永乐赦郑和下西洋旨》,结合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有关史实,以“郑和与哥伦布究竟谁伟大”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紧扣所给主题,突出个人见解;结合中外史实,注重材料分析;文章结构合理,文字流畅通顺。
以曹楠为组长的学习小组通过网上主题查找,阅读有关书籍,共同探讨,相互启发,撰写的小论文受到大家的普遍肯定。该文的主要观点是郑和比哥伦布伟大:
第一,厚往薄来与东方寻金梦的目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文化传统的固有差异。郑和下西洋执行厚往薄来的既定方针,并贯穿于下西洋的始终。而从西班牙女王与哥伦布签订的合同中可以看出,哥伦布航海探险的内驱力离不开寻金梦。
第二,和平外交与殖民扩张的手段不同。郑和是和平的使者,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哥伦布作为典型的西方航海家,具有航海探险家与殖民扩张者的双重身份,与提倡友好交往的中国航海家郑和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造福亚非与危害美洲的结果不同。郑和七下西洋,为沿途国家经济繁荣、文化交流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获得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敬仰,到处为他建庙树碑,定期举行纪念活动就是例证。与郑和相比,哥伦布的海外殖民活动带给美洲人民的却是无尽的灾祸。哥伦布进入新大陆后给美洲人民带去了枪炮和细菌,夺去了无数美洲人的生命。1992年是哥伦布到达新大陆500周年,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计划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之一时,遭到拉丁美洲人民的强烈反对,可见千秋功罪,自有定论。
总之,用有意义的问题引领历史课堂教学,既能为学生提供交流、合作、探索、展示的机会,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开辟新航路》一课教学,受益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我自己——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敏锐、灵感,进而在发现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和问题处理。毫无疑问,这对提升教师的胜任力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