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与形势及京津冀协调发展分析_国内宏观论文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与形势及京津冀协调发展分析_国内宏观论文

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态势及京津冀协调发展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协调发展论文,态势论文,区域论文,战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054(2008)06-0004-04

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方针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1)划分沿海与内地——重点建设内地(1953-1963年)。(2)一二三线的划分——重点建设“三线”地区(1964-1972年,1973-1978年),向“大三线”地区实施“战略转移”。(3)划分沿海与内地——沿海地区发展战略(1981-1985年)。(4)划分三个地带——三个地带发展战略(1986-1990年),此时实施的是以加快全国经济整体增长为目标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政策。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开始调整为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发展,具体表现为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最终实现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

一、近年来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

在中央政府实施了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及近年来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方针指引下,中国目前的区域发展态势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全国及各地区的国民经济高速和超高速增长。第二,地带间经济实力的差距继续扩大,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梯度。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时期;而中西部地区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及其区域竞争态势表现为,在全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总体迅速增长的同时,强势省份越来越强。第三,大多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基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产业结构特色更加区域化。基础原材料工业向沿海地区转移,能源工业向西部地区转移。部分地区的基础原材料工业规模过大。第四,与产业集聚和发展水平相适应,出现了大城市经济区、城市与产业集聚带(即正在形成中的都市经济区)。第五,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问题出现严峻的态势。沿海经济高速和超高速增长,人口密集,大中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张,引起突出的环境问题;经济高速增长导致大规模开发资源和对资源进行大规模加工的地区的污染加剧;在生态基础本来就很脆弱的地区,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正在导致严峻的生态退化。

二、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内涵

1.科学地确定各地区的发展定位。要根据各地区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前景,把握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选择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有优势的要充分发挥,但不能实施普遍的赶超和缩差战略。

2.逐步缩小各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区域均衡发展的核心目标。具体途径为,按照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发展优势产业,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

3.地域空间开发的导向和约束表现为,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不应该是现阶段态势的自然延伸。

4.交通通讯、能源供应、水源供应、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的支撑体系与人口、产业的空间格局相适应。

5.实现全国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规模、水平与自然基础和生态承载力之间实现耦合。

6.区域发展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在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下,营造区域发展的“造血”机制、创新能力和增长动力;在区域互补中实现互惠,在区域合作中达到共同发展;要建立配套适度的政策支持,形成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体系。

三、影响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

1.中国发展所处的阶段。我国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其特点就是高速的经济增长及较低的人均经济总量之间的矛盾。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是高速经济增长难以避免的副作用,从不平衡到较为平衡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加剧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全球化将造就“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力量。经济全球化使区域直接暴露在全球竞争之下,区域在经济意义上不再是国家的区域、而是全球的区域。据统计分析,进出口和外资对中国省际GDP差异的贡献程度超过20%。这些因素与经济区位相关性很大,是难以改变的。信息已经成为愈来愈重要的生产因子和区位因子;时间成本也愈来愈重要。信息化促进了知识的扩散、应用和创新,导致经济和社会的空间重组。

3.大都市经济区(全球城市、国家城市和区域性门户城市)的形成,导致发展的不平衡。世界经济的“地点空间”(space of place)正在被“流的空间”(space of flow)所代替。当前世界体系的空间结构是建立在“流”、连接、网络和节点的逻辑基础之上的(管理框架从垂直分层即金字塔型变为扁平化即流的管理),这导致经济活动高度密集和在空间上的压缩。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塑造了对于世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门户城市”(gateway city),即各种“流”的汇集地、连接区域和世界的节点、经济体系的控制中心。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由“门户城市”及其腹地组成的、具有密切劳动分工的“城市区域”(cityregion)正在成为全球或国家内区域经济竞争的基本单元。信息经济会不断强化经济和社会的空间极化现象。“数字鸿沟”、“数字分化”等新的区域分化现象的发展亦会引起区域发展宏观差异的扩大。

四、京津冀地区在中国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

(一)“环渤海地区”不是一个经济区

通常人们将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提并论,认为环渤海经济区应该如何发展等等。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环渤海”作为一个地理单元,是指以渤海为中心的包括渤海及环渤海周围的地区,但并没有一定的外围界限。这是个区域概念,并不是一个经济区的概念。环渤海地区的现在及所能预见的未来,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经济区。因为成为“经济区”的地域,应该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是具有一至两个大城市成为区域发展的“统帅”和中心;二是在地域范围内的各个城市之间在产业上形成一定的分工和协作关系,即城市的功能定位比较合理;三是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系统成为一个区域体系;四是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支撑系统相适应。在这四个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区域经济有机体基本形成。按照这几点,环渤海地区大致可以划分成三个经济区域:京津冀(“冀”指河北省的中北部)经济区(以京津为核心)、辽中南经济区(以沈阳、大连为核心)和山东半岛经济区(以青岛、济南为中心)。也就是说,包括上述三个经济区的环渤海地区现在不是、未来也不可能形成一个具有统一的核心和“统帅”,各城市之间又能够形成有机联系的区域整体。

(二)北京的“政策高地”地位

30年前,我国改革开放从东南沿海地区开始。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决定在上海浦东实行特殊政策并进行大规模的以金融商贸中心为主的发展。自此以后,人们就期待着我国北方地区或者环渤海地区也出现类似浦东开发那样的“国家行为”的“国家政策高地”。

实际上,北京长期以来就是这样的“政策高地”,近30年来更是如此。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迅速强盛,已成为金融、商贸、高技术以及大规模研发、中介等高级服务业的基地。北京早已经是我们国家的“政策高地”了。这种局面不是像东南沿海和浦东开发区那样,是通过党和政府的最高文件确定的政策纲领规定的,而是由首都的功能决定的,同时也是长期发展态势的自然延伸。30年来,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中国工商银行、中石化、中国移动等国内前十家的拥有最大规模资产的企业,它们的总部都设在首都北京,因而自然产生了庞大的总部经济。这种情况并不奇怪,许多发达国家的首都也都是由于这种功能而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如东京、巴黎、伦敦等。

(三)从“京津唐”到“京津冀”

20世纪80年代,京津唐地区的区域规划范围只包括京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唐山市(包括现在的秦皇岛市),这次京津冀地区规划范围包括了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及河北省的石家庄、廊坊、保定、唐山、秦皇岛、沧州、张家口、承德等8个地市。规划范围的扩大基本上正确地反映了以下几方面的客观需要。

1.以京津为核心的大都市经济区正在形成。这其中包括几个意思:京津二市经济发展规模大幅度加强的同时,它们的发展方向和职能分工需要予以明晰,相互合作的必要性显得更加突出。将京津两市建设成为在全球具有重要意义的“双核”门户城市和以京津二市为中心的大都市经济区符合国家的需要。二十年来,这一大都市经济区的直接影响范围明显逐步扩大了,此次规划范围反映了这一客观实际和要求。

2.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相关的利益协调要求扩大规划范围。由于京津及唐山等城市规模的扩大,客观上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利用和调配水土资源、能源资源等,同时,在较大的地域范围内统一规划产业和城镇发展将有助于缓解城市人口的过度集聚。包括京津冀在内的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严重不足而人口众多,为了使水土资源的利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开展京津及其周围区域的规划就显得非常重要。

3.要求将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纳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协调职能中。随着京津二市规模的大幅度增加,周围区域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对大都市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愈来愈突出。京津二市的发展需要更大范围内的生态服务功能的支撑。也因此,京津二市与周围广大的区域构成了以生态服务和生态补偿为纽带的整体。

4.京津二市规模上的扩大和职能上的加强,使周围愈来愈大的区域纳入到该地域体系中来。这一体系的发展需要相对完善的区域性基础设施来支撑,这是统筹京津两大都市与周边区域关系的重大要求。

(四)天津及滨海地区在京津冀地区的地位

20世纪30~40年代,天津曾经是北方的经济中心,当时天津的金融商贸得到较快的发展,使天津成为全国比较重要的轻重工业基地。当然,今天看来这个“基地”只是些中小型的基本化工、小型钢铁生产以及纺织工业、手工业等。20世纪50~60年代,由于当时的区域发展方针(建设重点在内地特别是在“三线地区”)的影响,天津市的工业受到明显的制约。在很长时期内,没有配置大型的基础原材料和能源工业项目。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从80年代起,天津市的大型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和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很快,作为北方重要的航运中心的地位也得到确立。应该说,天津市的发展符合其本身的发展潜力,也与其地位相适应。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的目标和前景不可能与上海浦东类比。人们关于北方地区的“国家政策高地”的期望,大约就是指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但是,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潜力和战略地位是不可能与上海浦东相提并论的。上海的腹地几乎包括大半个中国,腹地范围内的产业和人口密集。而且上海在历史上就是这样一个大区域的门户和枢纽。历史上的天津在一段时期内曾经成为北方的综合性经济中心,但那是在国家经济和区域经济都非常薄弱的情况下的相对态势。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今天的天津已经没有那样的相对地位和相对优势。在经济上,天津市属于全国二级大都市的范畴。

诚然,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具有其相当的条件和优越性,主要是:有天津港这样的大型国际性港口,它也是我国北方主要的航运中心之一;天津的腹地范围包括华北和部分西北地区,其大规模建设所需要的土地资源可以得到保障;天津基础原材料工业及制造业有相当的规模,等等。因此,对于天津来说,进一步发展先进制造业、原材料工业、国际性航运业和物流业、仓储业、产品设计与包装业等均具有较大的前景。但是,在把天津打造成国家乃至国际性的金融中心、中介服务及市场营销中心、广告服务中心、商贸中心、综合性的交通通信枢纽、人才聚集地和培育中心以及进入国际市场最便捷的通道、门户等等的前景预期上,天津市及其滨海新区不应该也不可能达到与北京、上海及其浦东同样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水平。

标签:;  ;  ;  ;  ;  ;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与形势及京津冀协调发展分析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