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企业内部审计误区_内部审计论文

走出企业内部审计误区_内部审计论文

走出企业内部审计的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误区论文,内部审计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几个误区

1.内部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附属品。1985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大中型企事业组织,应当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模式是一种片面强调外向性服务并作为国家审计基础而存在的内部审计模式。

2.内部审计是“监督主导型”审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改革,“监督主导型”的内部审计越来越不符合我国国情,新型的内部审计模式——“服务主导型”内部审计模式必须建立。

3.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没有关系。内部审计属于内部控制体系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部分,内部审计应该与公司治理结合起来,为强化公司治理而服务。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方略

1.明确内部审计的性质与定位。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其他部分的主要手段,因而在强化内部控制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多,内部审计工作应在改进风险管理方面发挥审查、评价及促进作用。同时,内部审计还应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及内部组织重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可以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减少会计信息的失真,降低内部审计的风险,从而有利于将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从传统的查账工作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公司管理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上。为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我国应加紧制定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把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3.合理设置内部审计组织系统。我国应建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内部审计机构,并使之向高层次发展,从体制上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开展。

4.加强内部审计的行业管理和法律、规范建设。要加快各级内部审计协会的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尽快设立和完善地方性或区域性内部审计协会,建立健全我国内部审计行业管理体制,对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行业自律管理,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应当由行政型的法规强制管理、分散管理向社团型的行业自律管理、集中管理转变。我国内部审计协会作为内部审计行业的自律性组织,应该建立完善的行业自律制度,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监管。同时,我国内部审计协会还要加快对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认证的步伐,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存在,应该有一套公认的职业规范。2003年国家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对我国的内部审计相关方面进行了规范。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十个具体准则,已正式施行。这些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在指导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促进其规范运作、减少内部审计的风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标签:;  ;  ;  

走出企业内部审计误区_内部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